生存之难,求索之坚

2012-03-03 07:38李燕妮
博览群书 2012年6期
关键词:评传乡土作家

○李燕妮

《王鲁彦评传》,周春英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

读书就是一场发现之旅。放在我面前的这本《王鲁彦评传》(以下简称《评传》),是继半个世纪前范伯群、曾华鹏所著《王鲁彦论》之后对该作家进行研究的主要成果。关于王鲁彦,一般学中文的人仅知道他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鲁迅领衔下与台静农、许钦文、彭家煌齐名的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而对于我,他又是一位在中学课本上早已相识的《听潮》作者,我向往他既能感受海潮的“温柔”,又擅写海浪拍向岩岸之愤怒”(有“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的句子)。而现在读了这本《评传》,又进一步知道了周恩来曾评价他是自由先锋、文化楷模;鲁迅称赞他为一代乡土文学家的代表;巴金誉他是百年中国世界语运动的火炬接力者。而这位小说家王鲁彦,即我们宁波大学附近的镇海籍人氏,便更是使人觉得可亲、可敬。

对这本《评传》可以有两种读法。一种是通俗读法,作为一种文人的生平记述来读,读者可从特定年代一个人的生命旅程中去体味人生的真意。一种是专业读法,作为一种比较全面的作家王鲁彦的传记和作品评述来读,以做学术研究的参考。

王鲁彦自十七八岁第一次离开浙东故乡到上海当学徒工的时候起,就是个在艰苦中成长,不断在生活旅程中磨砺自己而最终直立的人。一个小学都没有毕业、一生短暂仅44年的贫苦青年,如何能在漂泊中成为作家,成为抗战时期的文化战士,这部《评传》沿着史的脉络一一给予了回答。作者紧紧扣住王鲁彦人生的三点:他不被生活的困苦所压倒,他不断追求个人在时代大潮中的进步,他热爱文学的正直品质,清晰地展现了一个鲜活存在于历史时空的知识分子,以及他一生不懈追求与奋斗的轨迹。

王鲁彦出生于浙江镇海县大碶镇王隘村一个店员家庭,从小就体现出勇敢、正义的性格特征。他曾经两次为乡里救火,也因受人爱戴的小学校长被辞退,与同学愤然离校。18岁到上海独自谋生,他对当时风起云涌的“五四”运动心向往之,为摆脱包办婚姻,遂投奔了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之等支持成立的北京工读互助团,赴北京求学。北上求学这段时期是决定王鲁彦走上文学道路的关键时期。他在北大旁听鲁迅讲授“中国小说史”后,开始对文学创作感兴趣,同时又加入了世界语学习班,在半年之内学会了世界语,当上了俄国作家、世界语学者爱罗先珂的助教。期间,他在图书馆孜孜不倦地研读书籍,尝试通过世界语转译外国文学作品。在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其创作思想和技巧都有了很大提高。

北京学习生涯结束之后,王鲁彦开始了辗转谋生,靠教书和写作养活家人。他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京、沪、苏、闽、鄂、湘、陕、桂等,可谓漂泊如转篷。1923年底,赴长沙协均中学任教的王鲁彦发表了第一篇小说《秋夜》,书写当时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1926年王鲁彦的第一个小说集《柚子》出版,用“含泪的微笑”,刻画诚实悲悯的灵魂,受到鲁迅、叶圣陶等师友的好评。此后的王鲁彦在辗转谋生中创作渐入佳境,在1933-1936年达到他艺术成熟与鼎盛的时期。中篇小说《乡下》,长篇小说《野火》(后被改名《愤怒的乡村》)书写浙东农村的血雨腥风,在思想和艺术上达到了他创作上的最高水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王鲁彦与其他作家一样融入抗战洪流中。他曾与廖沫沙一起积极筹办《抗战日报》,得到徐特立和周恩来的资助。1938年,他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被选为长沙文协通讯处成员。武汉失守以后,王鲁彦和一批文化界人士撤到桂林,筹备桂林文协分会,编辑《文艺杂志》,以“宣传抗日,反对投降”为宗旨,成为抗战时期在大后方最有质量最具影响力的期刊。巴金、郭沫若、胡愈之、王西彦等大批作家,都曾在王鲁彦主编的期刊中发表过文字。在这期间,王鲁彦也先后发表了《伤兵医院》、《童年的悲哀》、《旅人的心》等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似刀如枪,激发起爱国将士为国捐躯、甘洒热血的抗战热情;而王鲁彦自己的身体也在长期的劳心劳力中被严重损耗殆尽,最终因肺结核不治,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

《评传》描写这位作家,一是能抓住传主的人生关节,一是能突出他人生的悲剧性和悲剧性的文学品格。正如当时桂林文协同人发表的《悼鲁彦先生》一文所说,鲁彦先生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因为善良,所以爱人;因为正直,所以敢于正视现实。……鲁彦先生,终其一生,始终具有强烈的正义感,那种嫉恶如仇的灼热心肠,这一点却保证了他作为一位作家的战斗事业的继续,直至最后。”

另一方面,如从专业角度阅读此书,也将大有裨益。

首先是具有史料参考的意义。这本《评传》在史料的翔实和作品的覆盖面上都突破了以往的研究。该书作者周春英很早就倾力于王鲁彦的专题,在此书之前已发表过一批相关的学术论文。此次《评传》的写作,从有意识地收集资料到写作完成,花了将近6年时间。王鲁彦一生辗转多地,其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到40年代初,在短短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150万字的文学作品。因逝世过早,时值兵荒马乱的年月,今日要将散乱的史料、作品聚集起来,已非易事。但是作者还是通过在广西、北京的图书馆查询当年发黄的报纸刊物,寻访王鲁彦的子女,在王鲁彦家乡实地采访等办法,经过不辞辛苦的努力,使得这本《评传》完整地呈现出王鲁彦的全部生平及创作。这对于后来的王鲁彦研究者,无疑是个福音。

在搜集详尽史料的同时,《评传》又对史料进行了甄别工作,以传布真实信息,不以讹传讹,体现了严谨的学术研究态度。如对不同资料上关于王鲁彦的家乡所在地、出生日期、上学日期、去上海的具体时间等,凡有分歧的地方,都引用多方的表述,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和辨析,最后得出有理有据的结论。

其次是该书具有王鲁彦研究的理论参考价值。《评传》作为专业的学术著作,更侧重于文学研究与评论:对王鲁彦作品进行了或详或略的评述;对其初期、中期、后期的文学创作进行了综合的梳理和探讨;将其思想转变历程、创作成熟过程做了相当细致的探析与研究。《评传》基于王鲁彦作为一代乡土作家的地位,对王鲁彦反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浙东乡土社会人情的作品作了深入解读,揭示其创作特色。

“五四”时期的乡土小说秉承了“为人生”的艺术风格,反拨了一度西化过甚的创作倾向。乡土派作家一方面发掘着故土诗意盎然的田园风光、醇厚质朴的民俗风情,另一方面也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愚昧、陋俗、压迫带给民众的深重苦难。真挚而浓郁的恋乡情愫与开放而深邃的现代理性认识构成了乡土小说的文化张力,也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冲突初期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心态。而王鲁彦作为乡土作家的独特贡献,茅盾在1928年发表的《王鲁彦论》中就曾指出:“王鲁彦小说里最可爱的人物,在我看来,是一些乡村的小资产阶级。”“不过多少已经感受着外来工业文明的波动。”(茅盾:《王鲁彦论》,曾华鹏、蒋明玳编《王鲁彦研究资料》,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P157)《评传》指出,王鲁彦抓住了浙东乡土社会较早受资本主义文明的侵蚀,民众淳朴的心理和观念却受到近代拜金主义和各种开放思想影响的事实,对其深层的乡民心理进行了刻画,像《黄金》、《屋顶下》、《愤怒的乡村》所表现的。王鲁彦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乡村的揭示,可以同茅盾的农村三部曲等城乡时代性宏大图景放在一起,成为中国乡土描写的现代先驱者之一。

正如王嘉良在《序》中指出的:“王鲁彦的思想与创作,在宁波籍现代作家中是独树一帜的。他既非左翼作家,也不同于从宁波走出的徐訏、穆时英等虽注重于艺术探求但又与时代潮流较为疏远的作家,他毕生追求理想,追求光明,致力于文学事业,与时代大潮同行,以坚定的民主主义思想和坚实的现实主义创作著称于世,饮誉文坛。”(P2)《评传》正是着眼于王鲁彦不同于一般左翼作家的鲜明个性,结合其一生的文学道路,着重体现作家随着阅历增长、思想成熟在创作上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加以恰切的评价。如作者在“结语”中指出的:王鲁彦身上“体现了五四文学革命的根本精神,以五四为起点的新文学,也是在紧跟时代变化和人民生活的密切联系中形成自己鲜明的倾向并不断变化创新的”。(P340)《评传》细致论证了王鲁彦在坚定信奉民主主义思想的大前提下,逐渐克服前期的人道主义、无政府主义思想,走向中期的革命民主主义,以至到后期的爱国主义思想,并将其创作轨迹作了梳理,即从初期的以主观抒情为主的浪漫主义到中后期的现实主义。尤其对后期小说,如《乡下》、《愤怒的乡村》等已经能揭示生活的发展趋势及某种内在实质,体现时代发展动向的作品,作了深入阐述。

值得关注的是,《评传》在对王鲁彦一生做总结评价的时候,流露出深切的人文关怀。一位迎着时代的风潮,克服着生活的艰难,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求索不止的知识分子,缘何会早逝呢?表面的原因固然是贫穷,而深层的原因是黑暗社会的精神桎梏。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作家,他不能忍受一个无声的中国横在他的前面,很难排解理想与现实矛盾的纠缠与那种咬噬着一个人灵魂的寂寞;加上日本侵略者发动的战争导致的战乱、缺医少药、逃难的生活,使他的病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终成惨剧。

对于王鲁彦一生的评价,《评传》作者如是说:“王鲁彦不仅是一位清醒的作家,而且是一名不懈的战士,虽然不属于勇猛的那一种,但无疑是属于坚贞的那一种。”他对社会民生的热切关注,对民主与自由的执着追寻,不只属于个人,也属于他生活的时代。我想王鲁彦作为一代知识分子,其辗转一生留下的生命真义,正在于此。

猜你喜欢
评传乡土作家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作家的画
梅兰芳评传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江澜新潮
转世的桃花(评传)
《林非评传》序
阅读《乡土中国》的价值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