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水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建造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园林审美和文化的重要表达手段,在悠久的中国文化历史中,水以其多变的形态、自由的态势诠释着自然之美和深刻而丰富的哲学及美学思想,在园林中,水景也同样有着多重的文化内涵,表达着园林设计中的哲学思考、人生理想和情感叙述。
关键词:中国园林;水;景观;自然;人水和谐
中图分类号:S6-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1-0161-004お
中国园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山水自然、人生社会等多方面的哲理思考和美的感悟。中国园林类型多样,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宗教园林,本源要素相同,却又风格各异,各具内涵。不管哪一类园林,其构景要素都是山水、花草、建筑等,这些要素经过造园者的精心设计组合,在有山有水,有花草有建筑的基本格局中,显现不同的建造理想和意趣,构成体现一定的思想和文化内涵的园林风貌。中国园林在很久以前就以其赏心悦目的景观形象和蕴涵深刻的构思,成为人们游憩心神,怡养性情的游憩场所。在旅游业兴起之后,园林又成为极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自古至今园林都是人们钟爱的游赏对象,而园林之于中国游者及园林的建造者,却并不只是一处处风景优美环境优雅的景观空间,更是一件件艺术品,从构思设计到建造都体现出独到的艺术和文化气质,表现建造者的理想和追求。水作为园必不可少的造景元素历来也是园林理想主题表达的核心。中国园林是以自然为基础结合人的理想情趣和哲学意识而建造的,经历了搬用自然山水、模仿自然、再造自然和再现自然几个阶段,“园林是从美学视角对大自然的模拟和再创造,不断变迁的时序节令,花开花落的生生灭灭,在园林中更能使人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和心理触发效应。”[1]园林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自然美为基础,而自然美中,水因其极强的造景能力和深刻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成为园林景观及文化要素的核心。
在中国园林的早期形态中,台、沼、苑、囿、辟雍等分别代表着后世园林中的山水、建筑、动植物等景观要素。《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于牣鱼跃。虡业维樅,贲骨维镛。于论鼓钟,于乐辟雍。于论鼓钟,于乐辟雍。鼍鼓逢逢,矇瞍奏公。”这是一首较早且较详细地描写园林的文学作品,从诗中的描写可以看出,园林的主要构成成分有台、沼、囿、辟雍等。若以台为仿山之建,那么,台沼的结合在古人造园意识中当是体现山水结合的审美理念。虽然早期的园林建造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供人观览之用,而是有其他实用的目的,但是,无论如何,其山水、建筑,内养殖动植物的基本格局却与后来主供观赏游憩的园林相去不远。这时期的园林水体的存在基本功能是养育水中生物,管仲“水者,何物?万物之本源也”[2]831。正是关于水体滋养万物、繁育生灵的母体文化的基本功能和价值,而其母性特性产生了人与水的情感沟通,初期的园林中象山元素台的建筑基于人对山岳的敬畏和崇拜,因而给人以神圣感和崇高感,而水体则引起亲近和谐的愉悦体验。如《孟子•梁惠王上》之谓:“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人之与民偕乐,故能乐也。”认为文王作园林是为了与民同乐,广施仁政;《三辅黄图》卷四:“文王作灵台,而知人之归附;作灵沼灵囿,而知鸟兽之得其所。”认为造园是为了体察民情民心,察天下之得失,其政治目的是非常明显的。不管园林建造者的基本动机如何,至少可以说明一点,那就是园林中景物的设置是经过精心安排的,是体现了造园者的某种建造理念的,而不是随意建造的。至春秋战国时期,《苏州府志》中记载了吴王夫差的旧园梧桐园,又名琴川;夫差养鹿的鹿园等;《述异记》载夫差耗时三年之久筑成姑苏台,日夜拥嫔饮酒作乐,并“作天池,于天池中泛青龙舟,舟中盛陈妓乐,日与西施为水嬉”,“于宫中作海灵馆及馆娃阁,铜钩玉槛,宫之盈槛珠玉饰之”。从中已经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的宫苑之中的水景已经大量存在并承担了重要的景观以及娱乐功能。及至秦汉时期,园林更明显地呈现出与建筑一体化的局面,帝王诸侯纷纷于居处建筑中建造园林,将山水、动植物、观赏建筑纳入居处建筑的整体规划中,形成游居一体的建筑格局。
李宗新将水文化分为几个层面,分别是景观层面,行为层面,心理层面和时空层面(1)。我认为园林中水景的文化表现也有以下几个层面:景观层面、情感层面、精神层面。
一、园林水体的景观表现
无山水不成园林,无美景不成园林,这实际上是中国园林建造从一开始便形成的格局。中国园林是表现自然的艺术,园林中的景观设计和语言表达都以自然为始终,即以自然为蓝本,又以自然为理想,园林中的水景也以表现自然水景形态为主体。园林水景从设计到建造到充分展示中国人对水体景观美的认知。
自然中的水景形态主要有海、江河、湖泊、溪流瀑布等,此类自然水景在园林中都有表现,中国园林,尤其是皇家园林所钟爱的“一池三山”的格局中的池即象征着海景。如隋炀帝西苑,三山特立于数丈深的大面积水域中,水景自然是海之象征。如北京圆明园的后湖,虽名之为湖,却象征九州四海。《西京杂记》载西汉武帝时袁广汉园中有人工开凿的水体,水面辽阔,激水为波,是园中的重点景观之一。(2)
中国园林景观是以自然为理想,而自然之水本身便是形态多变、景观境界多样。理水为景追求的效果也是自然界中水的曲折蜿蜒之态。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中有关于水景的描写,酆、镐、潦、潏等水“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蜿蜒曲折,相背异态,时而汹涌澎湃,时而欢腾跳荡,时而宁静悠远,时而曲折迂回。(3)西晋石崇著名的金谷园中“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石崇《金谷诗序》),而潘岳“回溪萦曲阻”之句即描写了园中水景曲折回荡之自姿。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矣。”“在组织园景方面,以水池为中心,辅以溪涧、水谷、瀑布等,配合山石、花木和亭阁形成各种不同的景色,是我国造园的传统手法。”“园中池面有聚有分,聚则水面辽阔,有水乡弥漫之感,分则潆洄环抱,似断似续,和崖壑花木屋宇互相掩映,构成幽曲的景色。”[3]园林中水景的设计根据园林的形势布局和空间特点,或开阔辽远,或潆洄曲折,或跳荡跃动,或潺湲婉转,水在园林之中不仅自成景观,还以其流动不止的姿态,串联着水流周遭的景观元素——山石、垂柳、亭榭楼台等等,使它们聚拢为一个整体,并且具有了活泼泼的生命。构建出不同风格的美,令人赏心悦目,其与花柳、山石、小桥、亭榭等掩映衬托,形成或幽深婉转,或开阔明朗,或澄澈空明,或灵动活泼的美感境界。
园林中的水不仅有池塘溪流等具形之水,还可以建筑、植物等与特定的天气现象组合成为可即时赏玩不可留存的流动性景观,如雨雪霜雾和荷花修竹、杨柳芭蕉等相结合,成为不仅其景、其声、其境都十分清新美好,其质神更洁净无尘的审美世界。如拙政园著名的景点——听雨轩,轩前小池,池岸植芭蕉,等候着“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杨万里《秋雨叹》)的画境诗心。而“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则是雨水与荷塘金风玉露一相逢时的境界。王横云诗《招饮梁家园诗》:“半顷湖光摇画艇,一帘香气扑新荷。”水与植物如垂柳、荷花等相互依傍,游鱼出入,或动或静,景随人心,天光云影,雨丝风片,波光画船构成变幻无尽的景观画面,这也正是中国园林景观魅力的焦点所在。清代许承祖诗《曲院风荷》:“绿盖红妆锦绣乡,虚亭面面纳湖光。白云一片忽酿雨,泻入波心水亦香。”园林中的水不仅是园林景观构建的核心要素,也以其灵动之性为园林注入了生命的血脉,使园林不仅成为可游可赏的游览场所,更成为有生命、有内涵,可以与观赏者进行精神交流、心灵沟通、情感往来的理想对象。
二、园林水景的精神象征
水作为自然物的一种存在形态,首先具有自身的存在形态,然后在人的眼光中它可以传达出某种有意义的信息,然后在这样的有意义的信息基础上可以形成象征。“以水的流动,水的常势,水的无形,水的柔弱,水的浩瀚,水的执着而感悟人生哲理,可以形成水与人相互启迪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受到水的滋养和对水的观察思考中,可以遥寄人文旨趣,留下先哲的微言大义。”[4]中国先哲观察欣赏水之形态,思考水的本质内涵,留下了诸多关于水之道德本质的经典论述,对于水传递出的信息的解读和认同,形成形、理和美的融合。园林水景文化内涵精神层面的表达在水的形态、境界中寄寓了深厚的哲学寓意,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生态度宇宙哲理的深度思维,以象征手法记录着园林设计者对于水的人格认同。因而,园林之水或是有限无限的哲学阐释,或是生活态度的物质表现,或是道德追求的含蓄彰显。
早期的园林水元素存在着较明显的象征性,辟雍更是如此,《三辅黄图》卷五:“周文王辟雍在长安西北四十里,亦曰璧雍。如璧之圆,雍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李尤《辟雍赋》:“太学既崇,三宫既章。灵台司天,群耀弥光。太室宗祀,布政国阳。辟雍嵓嵓,规圆矩方。阶序牖闼,双观四张。流水汤汤,造舟为梁。神圣班德,由斯以匡。”这里流水的设置,不是将之作为美好的景物来对待,而是取其象征性意义,宫室台观的安置也各有特定的含义。计成《园冶》:“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所说之园林理水手法则为表现流水无限的景象。(4)而孔子“逝者如斯夫”的感慨则启迪着人们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皇家园林以水的浩瀚气势象征皇权的尊贵,(5)私家园林建造的核心则在于表现主人对世界的理解,对道德的追求和理想人生的描画,可以说,园林就是园林主人设计建造的理想世界,这里的景观之美,哲理主旨都是园林主人个性意趣和对宇宙世界的理解。著名学者俞樾亲自设计规划的曲园,中有小池名曲水池,园名即取老子“曲则全”之意,景观设计表达园林的主题,园林主题则表达园林主人的人生态度和意趣。网师园以水景为主体,建筑和游览路线都随水景安排布置,原名“渔隐”,正是标榜清高超脱的隐士之风。胜甲天下的拙政园也是以水为基础景观,遍植花木,尤以荷花为主,也是表达崇尚高洁清雅之人生理想。
三、园林水景的情感折射
中国园林的景物设置无不与人的情感表达密切相关,“一切园林景观无不可以通过人格化的方法而与审美情感直接联系起来”[5]。园林钟情于水也体现了古人的情感世界与水的密切关联,园林水景于人的情感表现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水的敬爱之情。
首先,水是值得尊敬的对人类具有化育之恩的自然物。在中国的文化解释中,水是万物之源,是盘古的血液化形而成,在这样的神话解释中,蕴含着先民对水的感恩意识,虽然在上古神话中也有洪水肆虐的信息,但是早已在各类英雄治水的记载中演变成了造福万物的生命之源。因而在情感上,古人对水的深层情感是由感恩而衍生的亲近、热爱,沧浪亭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虎丘花雨亭联:“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水枕石化蝶忘机。”
其次,水在中国文化繁衍中被赋予君子之德,因此值得尊敬。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夫惟不争,故无尤。”(《道德经》)认为最完美的境界就是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处卑下而能安,水本身就体现了世界最真最善的境界。如此的品行道德境界是古人心向往之的。孟子言水之德:“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尽心上》)孔子、管子、荀子等先哲都在著述中,表达了水的良好品德,《管子•水地》:“夫水淖弱以清,而好洒人之恶,仁也;视之黑与白,精也;量之不可使概,至满而止,正也;唯无不流,至平而止,义也;人皆赴高,己独赴下,卑也。卑也者,道之室,王者之器也,而水以为都居。”[2]813-814水具备仁德、诚信、公正、道义、谦卑等诸多君子品性。
其三,水之博大深远,遥迢无际可将人的心思随着视觉延伸到无限的远方,在一个现实无法到达的地方自然充满了无尽的想象,于是,想象中遥远的海角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和俗务,那便是仙人们生活的地方,仙人们超脱了尘世的痛苦,演绎着基于高尚的自由理想。于是,海上三山及其象征着的仙境,安放着的不是神仙的生活,而是园林主人的人生理想——自由、超越和美好。
园林水世界集合了人们对水的敬、爱和向往,也蕴含着人们对社会、对人生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我的认知和期许,宣扬或希望自己或自己的生活——至少在某一方面——像水一样,或自由超越,或品德崇高。
园林水景对人的情感表现的另一个方面在于将水视为内心情感的外在形态。
水是人们心中一些无形的抽象概念或感受的具形解说,如时光、人生、情感、思绪等等,以水为喻,这些抽象无形的思维感受都变得具体可感,且更加容易把握其本质,也更加容易传达。于是水也成了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世界,自从子在川上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叹之后,水成了时光流逝的最好注脚,“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水流花谢两无情”,等等,无不是将人生的怅惘,情感的波澜借水的形象做了直观的表达,于是水的内涵更加丰富,人们之于水的审美感受也更加真切和丰厚。
园林是一种艺术形态,园林也是一种存在感极强的艺术作品,这一点早已有共识,但是从建造园林的目的追溯,中国人设计建造园林并非出于艺术的追求,其最深层面的动机是基于一种理想的表达和实现……通过园林表达他们对理想世界、理想人生的理解和描述,通过园林表达他们实现理想的满足,当然,除此之外,园林还给了他们一个现实的理想空间,于此游憩栖居。于是,园林与人结合为一种理想的存在方式,表达着环境与精神、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有限的空间里容纳了最丰富的内涵,却并非以改造者和征服者、掠夺者的态度在实现自我的世界设计,而是顺应自然,将山水等物的世界回归其固有的本质共有的特性——自由。充分表达了中国古典园林建造理念中尊重和热爱自然的态度,物我统一的思维方式和人水和谐的生存境界。お
注释:
(1)李宗新,浅议中国水文化的主要内涵[J],《华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2005第2期,第112-113页。
(2)详见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年版,第103页。
(3)龚克昌主编《汉赋新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4)张劲农《我国古典园林中水的文化意义》,《广东园林》2005年第1期,第8页。
(5)王洪力《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象征文化》,《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1期,第97页。お
参考文献:
[1]顾斌.“曲”乃园之魂[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5,(2).
[2]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20.
[4]潘杰.“以水为师”——萌生中国水文化的哲学启蒙[J].江苏水利,2005,(7).
[5]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287.
(责任编辑文心)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CJY050)
作者简介:贡小妹(1970-),安徽凤阳人,上海大学管理学院讲师、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从事旅游文化、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