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为女导演夺奥斯卡欢呼

2012-02-29 12:45
环球时报 2012-02-29
关键词:电影业奥斯卡巴基斯坦

本报驻巴基斯坦特约记者 王茜婷 本报特约记者 王晓雄

在刚落下帷幕的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上,由巴基斯坦女导演奇诺伊执导的纪录片《拯救容颜》夺取最佳纪录短片奖。奇诺伊也成为巴基斯坦历史上赢得奥斯卡大奖的第一人。周二,巴基斯坦国内欢呼雀跃,人们为奇诺伊感到自豪,媒体盛赞她为这个饱受“基地”组织困扰的国家带来难得的欢乐。

这部由巴基斯坦和美国联合摄制的52分钟短片,记录了一群受到酸性腐蚀液体侵害的妇女在英籍巴基斯坦裔整形医生的救助下修复容颜的真实经历。这种被称为“泼酸”的罪行在巴基斯坦常有发生,受害人往往因此耻于见人,从此生活在黑暗和孤独中,甚至患上重度抑郁症。33岁的女导演奇诺伊获奖时称:“这部电影是献给所有为改变现状而努力奋斗的巴基斯坦妇女的!这些妇女面对逆境的韧性与勇气令人钦佩!”她希望通过这部短片能呼吁巴基斯坦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周二,奇诺伊及其制作团队发起“反泼酸运动”,希望能通过这部纪录片帮助根除这一每年致使数百名女性毁容的犯罪行为。

奇诺伊在奥斯卡的成功在巴基斯坦全国上下引起轰动。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和总理吉拉尼第一时间表示祝贺。扎尔达里在贺信中称,导演以最大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去讨论一个敏感的话题,影片的成功给国家赢得了荣誉,也向世界展现了巴基斯坦的软实力。总理吉拉尼表示,影片获奖“大大提高了巴基斯坦的国际声望”,因此计划颁发一个国家级奖项给导演以示表彰。

巴基斯坦各大媒体也纷纷报道这一喜讯,电视台在第一时间播出了这条新闻,并循环播放奇诺伊手持小金人的画面。在巴基斯坦国内所有的报纸上,奇诺伊手持小金人的照片都被放在了头版,并配以“奇诺伊将奥斯卡荣光带回巴基斯坦”、“向奇诺伊致敬”等标题。

该国历史最悠久的英文报《黎明报》发表评论称,奇诺伊的成功让全世界看待巴基斯坦的目光不再仅仅停留于“基地”、塔利班、贫穷、腐败和核武器这类负面新闻报道上了,她实现了一个突破,让全球媒体开始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谈论这个国家。在奇诺伊的出生地卡拉奇,当地英文报纸《论坛快报》称赞她赢得了一场胜利,并希望她能够成为“更加自由、更加宽容的巴基斯坦人”的一张名片。巴基斯坦当地乌尔都语的媒体同样对奇诺伊充满了赞誉之词:“巴基斯坦影片斩获奥斯卡奖就像是一个梦,但奇诺伊让这一切梦想成真。她的获胜让每个巴基斯坦人都感到快乐无比。”此外,成千上万的巴基斯坦网民在“推特”和“脸谱”等网站上也表达了对这位女导演的热爱。

欢呼之余,巴英文报纸《新闻报》也冷静地表示:“尽管这个奖项是她个人以及全国的荣誉,但该片反映的内容却是国家的耻辱。有报道称,巴基斯坦是世界上第三大对女性极其危险的国家,仅次于阿富汗和民主(金)。奇诺伊的努力应让我们自省。”

奇诺伊被称为巴基斯坦新锐导演,擅长捕捉现实社会具有争议性的题材。她的童年在港口城市卡拉奇度过,随后赴美国史密斯女子学院获得本科学位,之后又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国际政治及传媒学的硕士双学位。此次勇夺奥斯卡的奇诺伊并非一夜成名,由她执导的纪录片《塔利班在巴基斯坦招募的孩子》曾于2010年获国际艾美奖。此外,在担当纪录片导演的同时,社会新闻记者的身份也赋予了奇诺伊更多独特的视角,她还是第一位获得美国新闻报道奖利文斯顿奖的外国记者。

奇诺伊获奖后,外界也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巴基斯坦电影业。对比红红火火的印度宝莱坞,巴基斯坦的“拉莱坞”(得名于东部城市拉合尔,那里拥有该国最大的电影制作基地)目前正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但“拉莱坞”也曾辉煌过,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期间,巴基斯坦保持每年25部电影的产出量,全国各地遍布电影院。但70年代后期,由于资金短缺问题及当时政府极其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巴基斯坦电影业越发不景气,人们都去看印度电影和好莱坞大片了。这些年来,由于恐怖袭击的威胁不断,不少电影院纷纷倒闭,目前首都伊斯兰堡没有一家影院,邻近的城市拉瓦尔品第仅有的一家影院上映的也多为印度片。奇诺伊这次获奖能否重振巴基斯坦电影业,国内外将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电影业奥斯卡巴基斯坦
电影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去芜存菁
暖!一猫有难,众猫支援
动物奥斯卡
阿达姆松
俄要加强扶持国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