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麦套棉田捕食性节肢动物的种类组成及消长动态

2012-02-28 07:48马广民门兴元杜学林戴明勋
植物保护 2012年2期
关键词:节肢动物棉田天敌

马广民, 门兴元, 杜学林, 戴明勋

(1.聊城大学农学院,聊城 252000; 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济南 250100)

随着转Bt基因棉花在我国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棉铃虫 [Helicover pa ar miger a (Hübner)]不再是棉田的主要害虫,而绿盲蝽 [Apol y gus l ucor u m(Meyer-Dür)]、棉蚜 [Aphis gossy pii Glover]、朱砂叶螨 [Tetr 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烟粉虱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等刺吸性害虫已成为转Bt抗虫棉田害虫的优势种群[1-4]。为了充分利用棉田捕食性节肢动物对上述害虫的控制作用,减少农药的使用,延缓害虫抗药性的形成,2010年作者对鲁西棉区麦套棉田捕食性节肢动物的种群及消长动态进行了调查。

1 材料和方法

1.1 调查棉田

试验田设在聊城市许营乡侯营村,许营乡麦套棉种植面积占聊城市麦套棉种植总面积的90%以上。棉花品种为‘国欣3号’,4月20日播种覆膜。试验田的土质为沙壤土,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1.5%,p H 7.5~8.1。

1.2 田间管理

试验田按正常的肥水管理。整个棉花生长期不施用其他任何杀虫剂。

1.3 调查方法与数据分析

试验共设4个小区,每小区面积160 m2,采用随机5点取样,每样点1 m2,调查样点内的捕食性节肢动物的种类及数量。调查时间6月13日至10月6日,每5 d调查一次。

数据分析方法[5-7]如下。

相对丰盛度:Pi=Ni/N;

优势集中性指数:C=ΣP2i;

多样性指数:H′=-ΣPiln Pi;

均匀度指数:E=H′/l n S;

N为总个体数,Ni为第i种捕食性节肢动物的个体数,S为类群数或丰富度,i为1→S。

图表的绘制用EXCEL软件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类组成

田间调查表明麦套棉田捕食性节肢动物包括蜘蛛和捕食性昆虫两大类群。蜘蛛类主要有草间钻头蛛 [Hyl y phantes gr aminicol u m (Sundevall)]、八斑鞘腹蛛 [Coleosoma octomacul atu m (Boes.et Str.)]、星豹蛛 [Par dosa astriger a(L.Koch)]3个种群,捕食性昆虫主要有龟纹瓢虫 [Pr op yl aea j aponica (Thunber g)]、日 本 通 草 蛉 [Chr ysoperl a nip ponensis(Okamoto)]、东亚小花蝽 [Orius sauteri(Poppius)]3个种群。捕食性昆虫类群相对丰盛度显著大于蜘蛛类群,在所有种群中,龟纹瓢虫种群的相对丰盛度最高(0.436 2),其次为草间钻头蛛(0.189 7)、东亚小花蝽(0.144 2)、日本通草蛉(0.126 7)、八 斑 鞘 腹 蛛 (0.057 0)及 星 豹蛛(0.048 2)。

麦套棉田主要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均匀度、集中度、多样性均表现为8月之前较高,8月较低,8月后又表现为较高(表1),原因是8月之前是捕食性节肢动物捕食对象棉蚜、朱砂叶螨的主要发生期,使得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各项特征指数较高,8月大雨对田间害虫及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有很大影响,使特征指数表现为较低,8月后绿盲蝽、烟粉虱大量发生加之无大的雨水,各项特征指数又表现为较高。

表1 麦套棉田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主要特征指数及动态

2.2 消长动态

麦套棉田捕食性昆虫种群消长动态见图1,龟纹瓢虫种群数量在6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上旬出现3个高峰期,其最高种群数量分别为97.5、65、94.2头/百株。日本通草蛉种群数量在6月中旬、7月下旬、9月上旬出现3个高峰期,其最高种群数量分别为27.5、30、69.2头/百株。东亚小花蝽种群数量在6月中旬、7月下旬、9月上旬出现3个高峰期,其最高种群数量分别为28.3、33.3、55头/百株。

麦套棉田蜘蛛类种群消长动态见图2,草间钻头蛛种群数量最高值出现在6月下旬,为80头/百株,其后种群数量逐渐降低,10月上旬出现第二高峰值为53.3头/百株。八斑鞘腹蛛种群数量最高值出现在6月中旬为74.2头/百株,7月以后种群数量变化不大,平均为7.7头/百株。星豹蛛种群数量最高值出现在6月中旬为39.2头/百株,7月以后种群数量变化不大,平均为2.8头/百株。

3 结论与讨论

在棉花苗期,由于棉田内天敌的种类和发生数量极少,化学防治仍是控制棉蚜危害的主要方法[8]。而害虫抗药性的上升和对环境的污染是化学防治的最大弊端。采用麦棉套种的种植模式可充分利用麦田内丰富的天敌资源[9],在小麦收获后迁移到棉田,对棉花苗期发生的棉蚜和螨类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10],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防治成本。田间调查表明,在麦套棉系统,小麦收获后,棉田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各特征指数和6种优势捕食性节肢动物的种群数量均处于较高水平,也说明了麦田天敌有效地迁移到棉田。为了确保麦田内拥有丰富的天敌资源,对小麦后期麦蚜的防治应使用对天敌毒性低的选择性杀虫剂,并尽量减少杀虫剂的使用次数。小面积的麦套棉田在小麦收割时采用人工收割,以减少机械收割对天敌的伤害和惊扰。

龟纹瓢虫、草间钻头蛛、东亚小花蝽、日本通草蛉是鲁西麦套棉田捕食性天敌的优势种群,而且在棉花的生长季节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了较高水平,对于棉田的害虫自然控制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它们在棉花中后期均有一个高峰期,对于此时的烟粉虱、绿盲蝽的种群控制尤为重要[11]。根据天敌各优势种群在田间的数量消长动态,采取有效易行的措施,充分保护天敌优势种群在田间的种群数量,以减少棉田中后期的农药使用。

[1] 李鹏,李桂亭,张新才,等.淮北棉田害虫与捕食性天敌群落动态变化研究[J].中国农业生态学报,2007,15(4):124-129.

[2] 崔金杰,雒珺瑜,王春义,等.转双价基因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J].棉花学报,2004,16(2):94-101.

[3] 吴昊,段沙丽,张玲芳,等.棉花盲蝽象预报方法研究与应用[J].棉花学报,2010,22(1):57-62.

[4] 王留明,张学坤,刘任重,等.转Bt基因棉在山东棉区的抗虫特性及棉田害虫发生与防治[J].中国棉花,2001,28(4):5-8.

[5] 戈峰,门兴元,苏建伟,等.边缘效应对棉田害虫和天敌种群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91-94.

[6] 巫厚长,邹运鼎,程遐年.不同烟草品种烟田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5,16(4):637-640.

[7] 门兴元,戈峰,尹新明,等.转Bt基因棉田与常规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比较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3,22(5):26-29.

[8] 王厚振,赵洪亮,苏加岱,等.小麦棉花套种对棉花害虫的生态效应[J].植物保护学报,1993,20(2):163-167.

[9] 董慈祥,李国泉,王祖君.麦田害虫天敌调查研究初报[J].植物保护,1987,13(6):4-7.

[10]Men X Y,Ge F,Er dal Y N,Parajulee M N.Evaluation of winter wheat as a potential relay crop for enhancing biological contr ol of cotton aphid in seedling cotton[J].Bio Contr ol,2004,49(6):701-714.

[11]吴孔明,徐广,郭予元.华北北部地区棉田烟粉虱成虫季节性动态[J].植物保护,2001,27(2):14-15.

猜你喜欢
节肢动物棉田天敌
蝉为什么会蜕皮
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主要害虫及捕食性天敌的影响
果园天敌(续)
古老的节肢动物
翻斗鱼
天敌昆虫的开发利用
棉田播种
肥城春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及主要害虫与天敌发生动态
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层盐分累积效应模拟
碰到天敌女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