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璐
摘要:排球运动在我国是一项普及非常广泛的运动,排球课是高职体育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高职排球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的肩部损伤,肩部损伤不但影响教学进程,而且也会引起学生对排球运动兴趣的下降,最终会导致排球运动效果的完成。本文根据笔者长时期的高职排球教学实际,总结出了容易出现肩部伤害的原因,提供了预防和治疗肩伤的办法,希望可以达到能够减少运动伤害,顺利完成教学内容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体育排球课肩伤预防方法
排球运动在我国是一项普及非常广泛的运动,排球的运动价值很高,可以发展人的灵敏、协调、柔韧和力量等身体素质,培养人的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排球课是高职体育课的重要教学内容,适合男女学生对体育方面的需要和发展,在整个体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排球肩伤的机理
1.1 肩部的解剖分析
肩部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容易出现伤害的部位,肩部的骨骼结构由锁骨、胸骨、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韧带结构由胸锁前韧带、胸锁后韧带、胸锁上韧带、喙肱韧带、喙肩韧带斜方肌韧带、链状韧带和肌腱构成,肌肉结构由三角肌、斜方肌、背阔肌、前锯肌、菱形肌、肩袖肌群等构成。肩部具有上提、下压、内收、外展、内旋和外旋的功能。
1.2 排球教学中容易引起肩部伤害的动作
首先是大力发球,由于大力发球是排球的一项最基本的技术动作,在进行排球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练习大力发球,大力发球要求上肢的鞭打动作,这对肩部和肩关节来说需要做出很大的用力和提高速度,长时间练习会产生肩部的代偿性损伤最终造成肩部伤害,其次是扣球,扣球的是排球运动中取得得分的重要手段,也是体育教师进行教学的重点,扣球的技术动作跟大力发球几乎一样,但是多了一个向前向下的一个下压的动作,完整和合格完成这一动作对肩关节和肩部的要求更高,所以扣球也是不可忽视的肩部伤害来源的主要原因。再次是上手传球,上手传球是仅次于垫球的一项基本技术动作,它要求练习者双手上扬过肩,协调用力将排球准确地送到规定的地点,由于上手传球的应用广泛,在联系和比赛中应用次数众多,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点,虽然上手传球的力量要求并不高,但是长时间的练习上手传球这会引起肩部疲劳,在没有及时放松和恢复的情况下容易引起肩部伤害。
1.3 排球教学中常见的肩部伤害
首先是脱臼,常见于经常打排球球,肩关节过多活动,对韧带是有所损伤由于学生不重视没能彻底治疗,日后伤病积累造成韧带过度松驰,容易引发脱臼;还有一种情况是在激烈的身体碰撞中造成肩关节脱臼。其次是肩部肌腱炎,经常过度参加排球运动造成肩关节活动过度,肌腱发生炎症或者是关节囊的病理性肿大,严重时肩部剧烈疼痛,患者手臂活动受限。最后是关节炎,长时间大量的上肢运动导致肩关节内部出现关节积液,积液影响骨骼的活动,在关节的长期大运动量的状态下会影响到关节软骨,肌肉和滑囊的病变,引发肩部关节炎。
2、排球肩伤的预防
2.1 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人体关节对于相应的活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进行排球教学中注意准备活动的开展,通过准备活动将肩关节的温度升高,肌腱和韧带的柔韧性提高,肌肉的粘滞性降低,关节液丰沛,关节骨润滑良好,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拉伤,可以避免关节骨骼的干摩擦。
2.2 加强肩部肌肉力量训练
肩部肌肉对于肩关节具有提供动力、固定和保护的作用,加强肩部肌肉的力量训练对防止肩部的伤害有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的教学中应该坚持:低强度、低次数、多组数、长位移、慢速度、高密度、持续放松、多练大肌群、分练小肌群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本文推荐一个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负重上举法,即用轻型的器械做上举运动,加强肩部肌肉力量的方法。双手握拳拳心向内,肘关节胸前平曲,上臂于地面平行;双手向正上方挺举,拳心相对。练习中可采用徒手作为初学者的熟练动作,在熟练后可以逐步加大运动负重,但是不应超过5公斤。
2.3 规范好正确的排球技术动作
在高职院校的排球教学中,出现肩部伤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的技术动作不合格,不合格的动作会造成肩部的其他部位代偿性用力,最后导致非主动肌群的过度收缩,长期积累容易形成肩部伤害,例如:在上手传球中,很多学生出现拇指内翻,向前的动作,这样会导上肢运动轨迹过长,斜方肌和三角肌过度收缩,韧带拉长,长期的错误姿势会引起肩关节劳损和肩袖拉伤。在排球教学中应该坚持对学生技术动作的正确性要求,技术动作的正确和合理是减少排球运动上好的根本保证。
2.4 倡导积极的运动整理和恢复
运动的整理和恢复既是运动结束后必须的过程,也是提高运动成绩的手段,更是减少运动伤害的途径。在排球教学中,积极的整理和恢复是体育教师应该掌握且应该注意的关键,一节运动量较大的排球课,会导致肌肉乳酸的增加、骨膜的磨损、肌腱的拉伸、韧带的舒张和关节液的分泌,依靠人体自身的恢复其过程必然是缓慢且复杂,所以应该提倡在排球教学后学生自身和学生之间主动的运动整理和恢复,从主动预防的角度减轻肩部的伤害。例如:在排球课堂教学的后期引导学生进行自身或者是相互的肩部按摩、捶打和敲击,缓解肌肉的紧张,促进肩关节的血液循环,收缩肌腱和韧带,达到预防肩部伤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于鸿丽,梁利平.浅谈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与预防[J]晋中学院学报,2006,(03).
[2]沈红波,纪利娟.排球课教学中学生肩关节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J]考试周刊,2008,(43).
[3]秦鹏飞.浅谈青少年排球运动部分损伤及治疗[J]科技信息,2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