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中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2012-02-26 16:30罗华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3期
关键词:口语考试大学

罗华 中国医科大学

浅析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中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罗华 中国医科大学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医学院校的一名英语教师,笔者深刻感觉到大多数医学本科学生经过在校5年的学习后,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并不能令人乐观,很多人难以自如地用英语进行对外交流,满足不了社会各界对人才的需要和水平的要求。本文就在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实际能力的培养阐述自己的观点。

医学院校;英语教学;语言;能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和扩大,社会与经济不断发展,国际交流日益增加,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越来越多的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又要具备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然而,通过近年来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和个人的一些调查,不难发现当今的英语教学很难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多数医学专业大学毕业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不能令人乐观。尽管他们通过了四、六级考试,甚至取得了优秀成绩,却依然难以自如地用英语进行对外交流。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在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重四、六级考试,轻实际能力的培养,重语言材料的输入,轻输出能力的培养,重基础阶段教学,轻提高阶段教学,这一“重”一“轻”客观地反映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如何在教学中发扬长处,弥补不足,理顺“重”与“轻”的辩证关系,找出对策,力求在学生英语实际能力的培养上见到实效,是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当务之急,下面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谈一下笔者的看法和做法。

1、考试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书面或口头的交际能力,具体地讲,就是要打好语言基础,练好基本功,从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考试诚然是督促检查和促进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有效手段,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才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应把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考试具有导向作用,对教与学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前几年不少学校过分强调应考。一切从应考出发,片面追求四、六级通过率,甚至搞题海战术,冲击了正常教学,忽视了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考试的这种导向作用还极易使学生养成四、六级证书到手,英语松手的近利思想和做法,从而挫伤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影响进一步的学习。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全国性标准化书面考试,客观题占较大比例,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无法全面地检查学生的英语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显得尤为突出。针对这一实际性情况,近年来我们坚持常规教学,除正常教学外,在教学中加强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及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另外,我们还加强教学管理改革考试项目,增加主观题量及口语测试,现在每学期考试主、客题各占50%,口语成绩作为参考成绩。考试后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与教学建议在开学初向教师通报并进行讨论及交流,以利于教师更好地组织安排教学,不断改进和提高。现在的在校大学生都是新世纪人才,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着眼于未来,着手于现在,全面深刻理解《教学大纲》的实质,既要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既要注重“接受能力”,如听和读的培养,又要重视“产出技能”的培养,如写和说等。

2、语言的输入和输出

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是学和用的两头,输出功能越活跃,越能提高输入的数量和质量,没有输出就不可能养成口头或书面的语言交际能力。学习语言应当首先是足量的可理解的目标语以听或书面语的形式输入,再经过大量的书面和口头的练习,将所学语言材料相当熟练地掌握后,才能有比较强的输出能力。学生的输出能力的高低与所学知识的熟练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大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而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注重的仍是语言点的讲解、语法结构的分析和课文难句的理解,基本上仍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课,或是某篇课文的理解课,与能力培养的要求仍有相当的差距。对于学生已理解的内容应达到何等熟练程度,有多少能用于实际交往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者不是很多。大家知道,制约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提高有诸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教师的授课模式,2007年9月教育部教育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社会交际中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根据此要求,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在以下方面有所尝试改进和完善目前的大学英语授课模式:

①将从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型改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精讲,学生多练。

②注重学生理解的同时,提高对熟练程度的要求。

③注重以课文为中心的专题讨论或相关内容的讨论。

3、精读和泛读

《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应“掌握较高的阅读技能,能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语言难度较高,内容比较广泛的一般题材文章和科普,科技读物。”同时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也配备了“快速阅读”和泛读教材,但泛读教材却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①大学英语的课时数有限,周学时为4;

②大学英语课只设精读课和听力课,却未设泛读课;

③虽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但缺乏有效的检查和督促;

④教师过于强调阅读技巧的作用,忽视了泛读“质”与“量”的要求。

重视精读课的教学是正确的,关键在于对精读课的认识。大学英语的精读课应该是听、读、写、说、译诸项能力并重的综合能力培养课,不应仅限于精读课文的处理。这就要求教师在精读课极为有限的时间内,抽出适当的时间处理快速阅读,加强对泛读课的检查和督促,注重阅读技巧在实际阅读中的应用,同时,应积极鼓励学生查词典,以确保学生正确理解所读的文章,特别是目前基础阶段大学英语泛读中出现的生词多为积极词汇,如仅靠“技巧,,不查词典,不利于扩大单词量,也不利于培养认真刻苦,好求甚解的习惯。

只有在重精读课的同时,探索出一套正确对待、检查、督促和处理泛读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保证学生能力的提高。

4、课内与课外

能够精心准备,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率无疑是抓住了教学的关键环节,但课外活动的辅助作用也同样不容忽视。现在大学英语的周学时为4小时,时间极其有限,仅靠课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要使学生进一步复习、消化、巩固和提高所学的内容,在不可能增加学时的情况下,只能充分地利用课外时间,有效地组织好课外的活动。以避免课外放手不管,学生盲目无所适从的现状。笔者认为在组织课外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下面几点:

①上好新生的第一堂课。给学生讲明教学大纲的要求,介绍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方法,顺利完成中学到大学的过渡。

②使学生养成晨读和每天练听力,以及读英文报纸的习惯。

③充分发挥英语角,英语俱乐部的作用。

③定期组织朗读、讲演、作文、英文歌曲,和讲英语故事比赛。

⑤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要求,应具有明确性、趣味性,系统性和导向性。

为了确保课外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可利用少量的课堂时间进行检查,并进行必要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课外英语学习真正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坚持不懈,终生受益。

5、阅读与口语

《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写和说能力。”现实情况是,比较重视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但口语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①四、六级考试中阅读理解占了较大分量,对学生的口语能力无法考察。

②阅读教材占据市场,至今却没有一套针对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实用性口语教材。

笔者认为,形势的发展对学生的口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听、读、写、说、译诸项能力是相互促进的,片面地追求一种或几种能力的培养而忽视能力的全面培养不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特别是口语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到学生课内和课外活动的参与。如能对口语能力培养给予适当的重视将会极大的促进其他功能的培养,所以教师应当:

①注意课堂上口语能力的培养。

②着手编写一套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生使用的口语教材,已成为当务之急。口语教材应与大学生活密切相关。有较强的实用性。

②在每次考试中设定平常分,体现对口语能力的重视。

④充分发挥外交和外语教学录像片的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从我国的外语教学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借鉴国外的教学理论和经验,探索出一套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1]李荫华.大学英语精读3.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2]钱冠脸.阅“读时尽量不查字典”辩.外语界(第二期),1995

10.3969/j.issn.1001-8972.2012.03.077

作者介绍

罗华,中国医科大学英语教研室讲师。

猜你喜欢
口语考试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酒中的口语诗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口语对对碰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