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皓 暴艳敏 刘津津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黑龙江 150001
儒家思想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王丽皓 暴艳敏 刘津津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黑龙江 150001
儒家的部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教师权威影响下只能被动学习知识,在集体主义面子观的影响下沉默不语。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改变此种现象,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儒家思想;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对策略
大部分的儒家思想观 念对我国的教育有着很好的和深远的影响,比如其中推崇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师重道”等思想有助于保持师生关系,维持教学秩序;其倡导的集体主义面子观也培养了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团结观念。然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权力距离和面子观,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和学生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试图在跨文化交际学和外语教学的研究框架内,根据Geert Hofstede的理论以及Samovar关于儒家思想的观点挖掘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存在的障碍根源,以及该障碍对教师和学生的双方面的负面影响,最终找到应对这种负面影响的策略。
“儒家思想是基于孔子及其弟子的教义的社会、政治、伦理和宗教的体系,社交礼仪是儒家教义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遵守儒家思想的人在进行交流时,十分重视身份地位的问题,注意面子、尊严、荣誉和自尊的维护”(Samovar & Porter,2000:111)。身份地位及面子维护的问题在Geert Hofstede提出的五个文化维度中便是权力距离和集体主义(power distance and collectivism)。根据Hofstede的定义,“权力距离”指的是组织机构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成员对权力分布不平等的接受度和预期度。在权力距离指数高的国家,学生依赖教师、无论课上或课下学生都必须尊敬教师、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体制、教师是课堂所有交流活动的发起者、教师被认为是传达个人智慧的权威、家长支持教师并帮助其管理学生[2]。在集体主义观念影响下,人们注重面子。
在大学的英语课堂上,教师的权威和教师与学生的面子观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抑制作用。“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定义为掌握一定的文化和交际知识,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的交际环境中去,并且主动、积极、愉快地去接受挑战,对不同文化表现出包容和欣赏的态度”(贺子夜,2011:246)。
2.1 受权力距离价值观影响的表现
“尊敬教师是学生的美德,但教师在儒家思想影响下易于形成长者、知者、能者的权威意识,表现出明显的权威心态和绝对的权威感”(贺丽娟,2010:98-99)。尽管在大学的课堂上,英语教师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与其他科目的教师相比比较开明,英语老师在讲授外国文化知识时强调西方的师生关系的平等,也有意识地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但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仍无意识地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形式暗示出其权威的地位。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通过指名或手势让学生回答问题。但学生回答问题时间的长短,言语的长短是由教师决定的。尽管学生有更多的见解,想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环境中,提高自身使用英语的能力,但是受教师权威的压抑,又不敢打断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此下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仍是主体。
由此可见,“高权力距离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对教师的这种‘敬畏’,‘服从’和‘依赖’ 造就了课堂的典型互动模式:即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价”(李萍,王丽皓,2011:87-88)。
2.2 受集体主义价值观影响的表现
我国是推崇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国家,教师和学生都很注重群体的和谐,看重自己的“面子”。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学生不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很大程度上受这一价值观的影响。
大学的英语课堂更加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一方面想要得到教师的赞扬,但是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同,语法和口语在掌握和流利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别,这样便对学生的面子造成威胁。学生觉得自己的回答不如其他的学生,一旦回答的不准确或不完整不但得不到老师的鼓励,还会让同学嘲笑,在他们面前丢了自己的面子。于是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便采取规避的态度。另一方面,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此时学生又会由于面子的原因,将这些问题“保留”起来,不会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在有些情况下,尽管学生会对某个问题有独到的见解或对某些问题有疑问,但考虑到群体的利益和和谐以及维护教师的面子,学生也不会将想法与大家共享或向教师提出质疑。教师也会由于保全自身面子而不允许学生向自己提出挑战。
在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受儒家思想“权力距离”的影响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学习知识,而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自身又受集体主义观念中“面子”问题的制约,在课堂上沉默不语。这样,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便受到抑制。结合Samovar提出的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建议,我们提出加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些措施:了解文化多样性、充分认识自我、加强师生对话、学会移情。
3.1 鼓励学生了解文化多样性,认识和展示自我
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主动搜集学习资料、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和交际知识、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向老师和同学展示准备的内容。这样,教师在课堂中的支配地位会渐渐减弱,学生的主导地位会渐渐突显出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将所学的跨文化知识运用到实际情景中,提高口语能力。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出现错误时,教师要细心地引导,让他们逐渐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最终使学生的面子在不受威胁的前提下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2 加强师生间交流
师生间的权力距离减小,对于学生在学习时的心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应学会推断学生的感情与需要,除了单纯的传授知识外,还应进一步进行情感的交流。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讨论学习英语的方法以及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应注意的问题。比如,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面对交际中的挑战,学会以包容和欣赏的态度来看待异国的文化。教师对于学生要少批评,多鼓励,以真诚的态度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增进师生间的情谊,创造良好的情感环境,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在轻松的环境氛围中逐渐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3 与时俱进地运用儒家思想
文化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解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虽然儒家思想一直强调“尊师重道”,但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一价值观,对教师应该尊敬,但不要惧怕,以此来减弱学生由对儒家思想误读带来的消极影响。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集体主义面子观,在注重集体利益的同时也要张扬自己的个性,敢于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千载传承的最主要部分,它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对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来说,教师的权威和集体主义的面子观对教师和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克服这种负面影响将对逐渐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10.3969/j.issn.1001-8972.2012.03.068
2011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资助(HEUCF111211)
王丽皓: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教授,硕导。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学;暴艳敏、刘津
津: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