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内蒙古工业大学,呼和浩特 010051
浅谈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工作的改革
李勇
内蒙古工业大学,呼和浩特 010051
图书馆流通工作的改革是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以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行MARCⅡ的机读目录为标准,开始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发展阶段、高级阶段。本文以这为背景,根据读者需求的转变,汇总了流通工作的改革过程,并侧重说明现阶段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
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 改革
university library;work flow;reform
流通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基础工作;是与读者联系最密切的工作环节;是读者了解图书馆文化的工作窗口。图书馆的流通工作包括读者信息管理、书目查询、办理借书、还书、预约手续、借阅查询、藏书管理等常规业务及信息咨询业务。当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前提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国内外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即:初级阶段—以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行MARCⅡ的机读目录为标志,图书馆步入自动化阶段;发展阶段(共享阶段)—以电子阅览室的建立、互联网连接、图书馆联合编目等业务的开展为标志;高级阶段—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为标志。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在面对此机遇与挑战时,根据读者的需求,不断的进行深层次的改革。
1.1 随着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开始,图书馆流通工作发生了第一次转变。在信息化前,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一直以手工方式从事图书的检索、借还工作。读者通过卡片手工检索所需书籍、馆员通过卡片查找读者需要借阅书籍。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架位不乱,缺点是矛盾重重,如:读者要有良好的检索素质、检索书籍需要时间多、关键是检索到书籍在书库查找也需要大量时间,有时还查不到,读者怨言挺多。在信息化建设后,面貌有所改观。读者检索到所需书籍卡片时,馆员不需要再到库里找书就能告之读者所需书籍是否有,另一方面图书馆这时已经开始试验开架阅览方式。虽然架位少,但是所放书籍是读者阅读率高的书或者是新书。总者,虽有所改变,但对读者而言,还是不太方便。
1.2 在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前提下,流通工作进行了第二次飞跃。这时期的文献呈现多样化,读者的需求层次化。个性化的需求要求图书馆流通工作变革。一方面图书馆强化了内部网络化建设。目的是利用计算机对流通工作中的流通信息、流通状态进行自动控制,同时也方便读者查询图书馆的各种信息。现在高校图书馆比较流行的系统有南京大学图书馆研制的“汇文”图书馆管理系统、深圳市图书馆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等。高校图书馆根据读者的需求,按照人性化的理念,引进OPAC(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机,即联机公共查询目录,极大地方便读者。另一方面在国家、地区政府的支持下,图书馆界加强合作,建立文献资源共享机制,实现网上联合编目、馆际互借等业务。正如美国学者贝克在《资源共享的未来》一书的前言中写到;“今天的图书馆正生存在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
1.3 在数字潮流中,高校图书馆正在向复合性的图书馆发展。面对机遇与挑战,流通工作的第三次变革旗帜已经升起,正扬帆前进。1996年英国的图书馆学专家苏顿在《未来的服务模式与功能的融合》的文章中使用了“复合图书馆”一词,后被图书馆界认可。复合性图书馆不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两种不同形态的叠加,而是有机结合。流通工作在复合性图书馆运作模式下,会将传统业务与网络结合,突破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地为读者服务。现在沿海地区高校图书馆,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开始在馆内引进自动化设备,如自动借还机、自动打印机、自动上网计费机等设备,将馆员从简单工作中转化出来,从事网上咨询、学科馆员服务、信息查询、课题查新等业务。其次,这种变化极大地方便了读者。
2.1 由于地区的发展程度不同,影响了对信息的搜集、加工能力,制约创新能力,致使流通工作的改革在全国高校发展良莠不齐,差距明显。差距有:地区差,即:越靠近临海地区或者说发达地区,图书馆的变革步伐越快,流通工作的种类越多,读者的满意度越高。而内陆、边疆或者落后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发展也不齐,有的还处在信息化共享阶段,有的正在向复合图书馆迈进;垂直差,中央直属院校尤其是211工程院校与省级或者地区级院校形成的差别;表现在国家级院校发展快,设备更新快,服务内容广而深,辐射面广,影响大,是流通工作改革的引领者。地区院校受到地区差的影响,缺少了改革的动力,只能按部就班的工作。种类差,普通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也存在差距。普通院校发展快,高职高专慢,有的高职高专院校才对图书进行回溯建库工作。
2.2 由于图书馆经费的影响,制约了流通工作的改革。受到地区差、垂直差的影响,发达地区或者211工程院校,学校经费足,给予图书馆建设的支持也就越多,对图书馆的发展越有利。这些院校的经费大约是2000万到4000万,而内陆地区只有300万,有的比这还要低。另一方面国际电子书库价格每年在疯涨,图书与期刊价格也在上涨,使内陆院校的本来不足的经费更是捉襟见肘,用于图书馆的建设与改革更是纸上谈兵。
2.3 由于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影响,致使流通工作改革步伐缓慢。高校图书馆竞争由原来的馆藏数量与建筑规模的竞争向信息资源的搜集、组织与服务转变,馆员的素质决定了这种转变,需要馆员在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拥有相关学科知识,成为名副其实的学科带头人、信息导航员、信息管理员、信息咨询者。但现实是,馆员离这种要求还具有一定距离。
3.1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卷二》画诀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要想与时俱进,管理层与馆员们就必须走出去考察、学习。我们不能每天坐在图书馆里想如何使流通工作适应复合图书馆发展的要求,如何创新服务模式。只有走出去,看到别人的长处与优势,才能迸发出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加强沿海与内地、部署院校与省、地级院校、普通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者们、领导们的交流。可以请进专家学者,做有关图书馆建设及发展趋势的报告、图书馆流通工作创新案例等。
3.2 高校图书馆在节流的同时加强与学校领导沟通,增加图书馆资金投入。图书馆是公益部门,创收能力差,只有节约开支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图书馆在资金有限情况,电子资源可以采用一些免费的数据库。如ESA、INFORMS、NRC等数据库。图书馆硬件建设上可以慢慢行,但在软件上应加快步伐,积极探索服务方式的改革。如学科馆员制度、馆际互借、联合编目等等任务。
3.3 按照复合图书馆的要求,加快高校图书馆馆员知识的更新能力。高校图书馆针对馆员素质的提高应建立和完善一套激励机制及评价机制。内部引入“竞聘上岗、择优入取”的竞争机制,激发馆员的学习动力;培训机制,开阔视野。树立学习型图书馆文化。雅典著名政治家梭伦说过:“活到老学到老”,图书馆员应树立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的信念,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与素质。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科研、教学、信息传递的中心,应在机制上建立一种学习氛围。最好的办法是建立团队,通过团队彼此学习各自的优点,同时也可以聚大家之力,深化服务,提升图书馆的文化品位。
3.4 高校图书馆的流通工作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需不断进行变革,适应读者的需求。
[1]曹红英.浅谈现代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及提升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2):36
[2]陈能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3]赵秀婷.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员[J].现代情报,2002.8
University Library book circulation reform work
Li Yong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010051
Library Circulation Reform is working with modern electronic technology, network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Issued by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MARC MARC Ⅱ standard, and began the construction of libra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 initial stage, development stage,advanced stage. In this paper, that as the background,according to the changing needs of readers, a summary of the work flow process of reform, and focus on the plight of note at this stage of the reform measures.
G258.6
A
10.3969/j.issn.1001-8972.2012.03.059
李勇 男 1975年6月 助理馆员 大专 内蒙古工业大学综合业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