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体君
竺可桢是我国近代气象科学奠基人,气象、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让我们揭开这位传奇科学家身上神秘的面纱,还原一个真实、有趣的竺可桢。
1890年3月7日,竺可桢出生在浙江绍兴上虞东关镇一户小米商家庭。父亲竺嘉祥是一个有名的老实人,经营着两间屋面的一个小米行;母亲顾金娘虽然不识一字,但性情贤惠。竺可桢是父母最小的孩子,上有两个哥哥和三个姐姐。据竺家家谱记载,顾金娘在生竺可桢前几天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了一只大熊,解梦先生称是“梦熊来兆”,于是就给儿子取名竺兆熊。5岁那年竺兆熊进私塾读书,私塾先生认为他聪明伶俐,就给他取了个学名竺可桢,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了能让儿子早日成才,竺可桢的父亲用米行收入的三分之一聘请了大名鼎鼎的私塾先生章景臣来家执教,传授学问。
1899年,9岁的竺可桢考入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毓菁小学堂。小学毕业那年,由于家境困窘,在私塾老师章景臣的资助下,15岁的竺可桢于1905年秋孤身一人来到上海,考入了浙江镇海籍商人叶成忠捐资创办的澄衷学堂。与竺可桢同时进入澄衷学堂读书的还有来自安徽绩溪的胡适。胡适比竺可桢小1岁,那时他叫胡洪骍,二人是同班同学,而且都喜爱读书。由于过度用功,竺可桢身体极度虚弱。
胡适见状,为了更好地督促竺可桢锻炼身体,就采用激将法。有一次在回宿舍的途中,胡适在竺可桢身后与人议论竺可桢,而且声音很大,胡适指着竺可桢对人说:“像他那样,一定活不过20岁。”不服输的竺可桢听后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身体锻炼好。此后,竺可桢每天清晨起床做早操,还经常进行远足和爬山等运动,渐渐地竺可桢的身体开始强健起来。
离开澄衷学堂后,胡适进入上海的中国公学读书,竺可桢则进入上海复旦公学读书。1910年8月,二人赴北京参加第二期留美庚款公费生选拔考试。当时有400多人应考,录取70人,在70人中,竺可桢第28名,胡适第55名。在美国留学时,二人开始学的都是农学,竺可桢先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1913年夏毕业后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专攻气象,并于1918年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应聘到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任教。而胡适先在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后入哥伦比亚大学改读哲学,师从杜威,在没有获取博士学位的情况下,匆忙回国,应蔡元培、陈独秀之邀请,担任北京大学教授。
1912年民国成立后不久,民国教育部把全国划分为六大学区,每个学区设立一所高师,这样全国就有六大高师,即东南学区的南京高师、华南学区的广东高师、华中学区的武昌高师、华西学区的成都高师、华北学区的北京高师和东北学区的沈阳高师,加上北京大学,全国共有七大学府。在这七大学府中以南京高师和北京大学的水平、声望最为显著,二者并称北大南高。竺可桢留学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做大学教师,他在武汉、南京、天津等地做教师长达10年。因为在美留学期间,竺可桢的父、兄相继过世,为了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竺可桢应邀去的是工资较高的武昌高师,也就是今天的武汉大学前身,担任地理学与气象学教授。当时该校学生大多是湖北、湖南人,课堂上学生们几乎都听不懂竺可桢的绍兴口音,课外交流也相当困难,最后学生也只有通过讲义来弄明白竺可桢开设的课程要学的内容。为此,竺可桢要花费掉大量宝贵的时间去刻印讲义。另外,当时武昌高师的教师以留日学生居多,竺可桢是留美的,他的许多教育观点和主张也就得不到这些留日同事的理解和支持,这让竺可桢十分苦闷。而当时的南京高师 (南京大学前身之一),则云集了一大批留美学者,校长郭秉文也是留美博士。1920年,郭秉文力邀竺可桢加盟南京高师。
就在这一年的夏季,竺可桢调进了南京高师,也就是在这一年,他与当时中国第一个女性乘飞机上天的张侠魂结婚,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婚姻。张出身望族,毕业于上海女校,湖南人,后来竺可桢功成名就,离不开妻子张侠魂的支持。1938年夏,日寇入侵中国,浙江大学被迫西迁,当时身为校长的竺可桢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迁校工作上,无暇照顾妻子。这年8月3日,张侠魂因患痢疾病逝。1940年3月15日,竺可桢经人介绍与陈汲结婚,陈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毕业生,生性贤惠,品貌端庄,与竺可桢相伴一生。
在南京高师,竺可桢被聘为文史地部教授,讲授气象学,同时还讲授理化部的微积分和农科的地质学。当时,竺可桢所在的文史地部分文学、哲学、历史、地理4系,地理系不仅专门化课程少,而且与传统的“舆地科”相差无几。竺可桢分析世界形势后,认为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沙皇俄国以区区720万美元将阿拉斯加贱卖给美国,都是执政者缺乏地理知识所致。日本人对于中国地理的研究远远超过中国人,日本人出版的关于中国地理方面的书已经数不胜数。当时的美国已有头等测候所200多个,而在中国只有上海、香港等两三处外国人办的测候所。对此,竺可桢决心完成这一历史使命,要创办最新型的地学系,培养中国人自己的地学家。1921年东南大学在南京成立,1923年南京高师并入东南大学,竺可桢在东南大学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并担任系主任一职。1927年东南大学等8个高等学校合并为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改名为中央大学。这一年,竺可桢被任命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并于当年在南京建立了第一个由中国人管理的气象台。
“一二·九”运动爆发后的第三天,即1935年12月11日,浙江大学及杭州各校学生近万人举行抗日示威游行。当时的浙大校长郭任远秉承国民党省党部旨意,招来军警镇压学生,并逮捕了12名学生代表。郭任远的行为激起了学生的强烈不满,浙江大学学生集体开会,发表驱郭宣言,不再承认他为校长,要求教育部另派人继任。为了平息浙江大学的学潮,1936年1月12日,蒋介石亲自到浙大训话,并答应了学生更换校长的请求。
后由蒋介石待从室第二处主任陈布雷推荐,蒋介石最终圈定竺可桢为浙江大学校长。为此,蒋介石召见了他的这位同乡,但竺可桢并没有马上答应,推说自己现在正在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任所长,要与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商议后再定。随后,竺可桢通过陈布雷向蒋介石提出担任浙江大学的三个条件:第一,财政须源源接济;第二,校长有用人全权,不受政党干涉;第三,时间以半年为限。就这样,1936年4月7日,国民政府行政院政治会议正式通过由竺可桢担任浙大校长的决定,同年4月25日,46岁的竺可桢正式出任浙江大学校长一职。从1936年至1949年期间,竺可桢担任浙江大学校长一职历时13年,他创造了一个神话,浙江大学由一所规模不大的地方性大学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知名大学,并被英国著名科学史家誉为东方剑桥。
竺可桢任浙江大学校长时,曾经“三顾茅庐”恭请马一孚先生,礼聘浙江大学前校长邵裴子先生,他求贤若渴的精神成为浙江大学办学史上的美谈。竺可桢聘请了胡刚复、梅光迪、张荫麟、王淦昌、王琎、卢守耕、周承佑等30多位著名学者前来浙江大学任教,而对于不称职的教授即使是领导也要解聘。竺可桢刚来浙江大学时,工学院院长朱一成只领薪水却从来不上课,最后,朱一成被浙江大学开除。
当时浙江大学物理系有一个叫束星北的教授,是一个天才的科学家,后来被誉为“自然科学界的陈寅恪”,李政道、吴健雄、程开甲等物理学家都曾师从他。但束星北在很多方面与别人不一样,他在国外留学6年就曾换了9所大学,留学期间对教授非常挑剔,如果他认为这所大学教授讲得不好,他就会换另外一所大学就读。最后,他在英国的爱丁堡大学拿到一个硕士学位,尔后又到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拿了一个硕士学位,虽然没有博士学位,但他学识却非常渊博。1932年回国后,他先在一所军校担任物理教官,曾经当面顶撞过蒋介石,批评蒋介石不抗日,遂被军校解聘。后到浙大当教授,他的课讲得非常出色。
浙江大学西迁时,在很多方面束星北对竺可桢表现出不满,并曾多次顶撞竺可桢,责其没能耐去弄钱。竺可桢听后总是大度地一笑了之,从不认为是挑战校长的权威。因为有本事,所以束星北的脾气也很大。1942年10月下旬,在湄潭校园 (浙大校总部在贵州的遵义,理学院等在湄潭)中曾经发生了束星北殴打杜道周的事件。当年浙大物理系学生于明远曾回忆:“在我的印象里,束星北很像传奇中英雄豪杰式的人物。束星北对总务主任抱以老拳,是因为那个主任常常在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上设障刁难,束星北也是忍无可忍,可事后束星北自知有错,便主动向竺可桢认错,也当面向总务主任赔了不是。”当束星北向杜道周念完道歉书后,竺可桢就把道歉书揣在自己兜里。不久,在校务会议上,有人提出,大学教授为人师表,打人还有资格做教授吗?提出浙江大学不能留束星北,在会上争吵不下。而竺可桢认为束星北是个人才,并说:“我们用人是用他的学问,又不是用他的脾气,脾气不好还可以督促他改嘛!”就这样,竺可桢力排众议把束星北给留下了。
浙大的费巩教授在一次开教务会时,曾当面对竺可桢冷嘲热讽:“我们的竺校长是学气象的,只会看天,不会看人。”竺可桢听后,微笑不语。后来,竺可桢不顾教育部“只有党员才能担任训导长”的规定,认为费巩“资格极好,于学问、道德、才能为学生钦仰而能教课”,依然请费巩做浙江大学训导处长。1945年,费巩教授要从遵义到重庆去,竺可桢还专门请了一个过去的浙大学生邵全声护送他,在重庆摆渡过江时邵全声先把行李放到船上去,再回来接费巩教授,却发现教授不见了。一直到1958年,竺可桢依然没有忘记寻找费巩下落的事,竺可桢特地写信给周总理,请求他查费巩的下落,后从对国民党特务的审讯记录中才查出费巩是被中美合作所特务绑架了,被杀害后再用镪水毁尸灭迹。
在聘请教员时,竺可桢敢于挑战唯学历的偏见,这在今天也是难得,更何况是在几十年前。当年,浙江大学化学系有个器材保管员叫查长生,早年读书时,因家庭困难,无力上大学,所以只有高中学历。在浙江大学做化学系的器材保管员时,查长生常常去旁听化学系的课程,学完了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全部课程。抗战期间,伤员需要大量的磺胺药物,而这类药全部依赖于进口。查长生翻阅大量外国相关文献,自己实验合成磺胺药,合成后却没有办法鉴定其疗效。恰在这时,他的小儿子得了痢疾,情急之下,他把自己合成的药给儿子吃,结果一吃就好了。竺可桢听说这件事后,亲自跑到查长生的家里,反复动员查长生出来当浙江大学教师,让他给学生讲课。
竺可桢任浙江大学校长时,苏步青当时是数学系的主任,只有30多岁。他的妻子是一个日本人,是早年苏步青在日本留学时的一位日本教授的女儿。二人结婚后,她为苏步青生了8个小孩。抗战爆发后,浙江大学被迫内迁,因为苏步青的妻子是日本人,竺可桢特地找到当时浙江省主席,为其妻开了特别通行证,最后才使苏一家随浙江大学一起安全到达了贵州。在贵州时,浙江大学“师生们住古庙破祠,吃红薯干,点桐油灯,百结鹑衣”。苏步青的家境更加贫困了,他一个人的工资根本不够维持一家人生活。为了能让苏步青安心学校工作,竺可桢在经济上给了他很大的支持,亲自向教育部为苏步青申请部聘教授,使其工资翻了一番。还让苏步青的两个小孩到浙大附中去住校,免除伙食费,等等。后来,苏步青每次谈到竺可桢时,都会非常感慨地说:“竺校长是把我们教授当宝贝啊!”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竺可桢拒绝国民党要他去台湾的要求,留在了上海。1950年,竺可桢在北京定居,担任中科院副院长,并开始着手研究物候学。1962年6月,72岁高龄的竺可桢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他撰写的 《物候学》一书公开出版,为中国农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晚年,他又发表了集其毕生研究成果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引起世界轰动。
1964年,竺可桢写了一篇题目为 《论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的论文,在文章中,他分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毛泽东看到这篇文章后非常高兴,于这年2月6日专门把竺可桢请到中南海,并亲切地对竺可桢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啊!我们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管),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弥补了八字宪法的不足。”竺可桢风趣地回答说:“天有不测风云,不大好管呢!”毛泽东幽默地对他说:“我们两个人分工合作,就把天地都管起来了!”
竺可桢在哈佛大学留学期间就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由于战乱,他的日记只保存了从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的日记,总计38年37天,这期间没有一天中断过!这些日记是用蝇头小楷写的,共计800多万字。直到他去世前一天,他还用颤抖的手在日记本上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数据。
1974年2月7日凌晨4时35分,竺可桢因患肺病逝于北京,享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