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澳大利亚特派记者 李景卫 本报特约记者 甄 翔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陆克文22日在美国华盛顿出差期间突然宣布辞职,此举在挑明他同总理吉拉德之间的矛盾的同时,也引发澳总理宝座之争的更多猜测。陆克文宣称,其辞职是因为厌倦了如“肥皂剧”般的党内斗争,但舆论普遍认为,他的“闪辞”或许是夺权大戏即将开始的前奏。
美国东部时间22日凌晨,陆克文在华盛顿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辞职消息。他说:“如果没有总理吉拉德的支持,我无法继续担任外长,辞职是目前唯一体面的选择。”关于未来打算,他说要等24日返回澳大利亚同家人、选民和议会同事商量,下周一议会重新开会前将公布关于自己未来的决定。
陆克文说,澳大利亚驻美国大使金·比兹利将代替他参加原定22日在华盛顿的活动,外交部常务秘书将代表他出席在英国和突尼斯的活动。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22日报道,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克雷格·埃默森将接任外长,但一名高级工党消息人士透露,陆克文的长期替代人选尚未确定。
宣布辞职时,陆克文同时把工党内部争斗明朗化。他把这种争斗描述为“一场肥皂剧”,并表示自己不愿再参与其中。法新社称,陆克文似乎还在记恨吉拉德2010年的“突然袭击”,他说,当前情形与2010年6月有些相似(当时陆克文正面临党内同僚的“逼宫”,而如今吉拉德的支持率也很低),“但我永远不会从背后下手,攻击一名由人民选出的在任总理……我们都知道当时发生的事情不对,决不能再次发生。”吉拉德在22日晚些时候声明说,陆克文辞职前从没向她提过他新闻发布会上关切的事情,在他作出决定之前,也没告诉她。她对陆克文辞职表示失望,并宣布于2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
陆克文和吉拉德的恩怨已持续数年。2007年,陆克文与副手吉拉德搭档带领工党在选举中大获全胜,把长期执政的保守党赶下台。法新社22日评论说,当上总理后的陆克文坚持面向亚洲、发展经济的政策,使澳大利亚成为金融危机中唯一成功避免衰退的发达经济体,陆克文的支持率一度很高,堪称澳大利亚的政坛宠儿。不过到了2009年底,陆克文在征收资源税、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失分不少,其独断专制的领导风格也引发党内强烈不满,结果2010年中期吉拉德发动“党内政变”,迫使陆克文辞去总理职务。吉拉德接任总理后,任命陆克文为外交部长。有工党内部人士表示,陆克文心里其实从未接受过这一命运,一直想把曾经的位置抢回来。据天空卫视澳大利亚新闻台上周报道,陆克文去年11月曾与独立党派议员威尔基进行了长达90分钟的密谈。威尔基因与吉拉德反目转而支持陆克文夺回总理权力。也有分析认为,当时陆克文突然下台让大多数澳大利亚人感到震惊,直到现在还有不少选民同情他的遭遇。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吉拉德因为政策不受欢迎、民调表现惨淡而饱受压力。在此情况下,陆克文可能重夺总理宝座的猜测就没消停过,工党内部的权力斗争也始终暗流涌动,前几天陆克文爆粗口的视频在网上流传,有人分析是吉拉德派别有意抹黑陆克文。本报记者从澳国会记者团了解到,吉拉德领导的工党22日上午举行核心小组会议,就党内斗争的危险性进行摊牌。支持吉拉德的强硬派坚持,吉拉德与陆克文不能同时坐在内阁的会议桌旁,为维护吉拉德的权威,必须废除陆克文外长职务。吉拉德可能主意早定,但表面上还是否认有逐出陆克文的计划。正在美国访问的陆克文原打算于26日回国。但是,事态的发展已经不再允许他继续下去,此番突然辞职被认为是抢先出手、避免被动。也有分析称,陆克文选择在华盛顿辞职也不全是巧合。他这么做无疑有扩大影响、博得国内外同情的考虑,同时意图把吉拉德推向千夫所指的境地。
就在陆克文辞职前一天,在被问到是否打算挑战吉拉德的领导地位时,陆克文还明确否认这种传言,称自己“支持总理,打算继续当外长”。没想到,变幻莫测的政治争斗迅速将他的“外长之路”堵死。不到一天后,陆克文就在辞职的记者会上表态:“澳大利亚必须由人民,而不是由派系来领导。女士们、先生们,有个被搁置的问题需要工党核心会议的同事们回答,那就是:谁将是在下一届大选中击败托尼·艾伯特(反对派领袖)的最佳人选?”他的这番讲话被认为是决心与吉拉德做最后一搏。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沃尔赫斯特表示:“陆克文发起领导人挑战不会让人吃惊。但要是他真能再当上总理,那将是我在澳大利亚政治史上见到的最令人吃惊的壮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