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英, 杨春水, 杨志刚, 林勤郁, 李雯飞, 金明月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广东 深圳 518052)
脑梗死患者脑部血流循环障碍,导致其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的软化坏死,因此其治疗主要为改善脑部血流,同时此类患者多存在血液黏稠度较高的状态,这种状态又是引起梗死的危险因素[1]。因此改善脑部血流情况及降低血液黏稠度是本病治疗的原则[2]。本文就丹参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进行观察,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3.2±5.1)岁,发病至就诊时间 4 .2-57.5h,平均(14.9±2.7)h,其中:大面积梗死 3 例,中面积梗死 1 2例,小面积梗死16例,腔隙性梗死9例。观察组的40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3.5±5.0)岁,发病至就诊时间 4 .0-56.5h,平均(15.2±2.6)h,其中:大面积梗死 4 例,中面积梗死11例,小面积梗死15例,腔隙性梗死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梗死面积方面比较,P均>0.05,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1.2.1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主要为降低脑水肿、抗凝及溶栓等方面的治疗,同时给予神经保护及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给予患者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GS中静脉滴注,连续用药4周为一疗程。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的脑血流及血液流变学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
1.2.2 检验方法:治疗前两组患者均以入院即刻进行脑血流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后于治疗后2周及4周取晨起空腹血进行检测。脑血流采用M377340-TCD-2000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进行检测,均以大脑后动脉检测数值为准,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KES-900E全自动血流变检测仪进行检测,均取多次检测的结果平均值为最终结果值。
1.3 统计学处理:将本研究中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统计检测结果数值采用相关的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软件包选用SPSS15.0,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处理,以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情况比较: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的脑血流情况进行检测及比较,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情况比较
由表1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大脑后动脉Vs、Vm、RI及 PI水平比较,P 均>0.05,均无显著性差异,而治疗后2周及4周观察组的Vs及V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RI及P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水平比较: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水平比较
由表2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比较,P均>0.05,均无显著性差异,而治疗后2周及4周观察组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其发病的主要机制为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异常导致血栓的形成,具体机制为患者机体中的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中尤其血小板极易黏附在病变血管内膜处,黏附聚集的血小板,能释放出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加速血小板的再聚集极易形成动脉附壁血栓血液成分中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等含量的增加[3],可使血液黏度增高和红细胞表面负电荷降低,导致血流速度减慢,形成栓子,导致脑梗死的发生[4,5]。
丹参注射液是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之一,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黏度,加速红细胞流速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改善微循环和预防血栓的形成,因此对于脑梗死患者的血液的黏稠度较高和血流循环较差的状况的改善有着积极的作用,可用于对此类患者的血液各指标的改善[6,7]。
本文就丹参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及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进行观察,通过与未采用丹参注射液的患者进行对比,发现其在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及血流动力学各指标水平方面均作用突出,从表1及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其可以显著改善脑血流的血流速度、外周阻力及搏动指数等方面的指标,而且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这些数据说明血流的状态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且患者的黏度也显著降低。因此丹参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明显,可改善脑部血流情况及降低血液黏稠度,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 张祖勇,董晓巧,杜权,等.脑血流速度联合血液流变学检测对外伤性脑梗死的预测作用[J].浙江医学,2010,32(1):26-29.
[2] 林峰,赵君,常万生,等.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33(9):783-785.
[3] 刘振华,杜怡峰,吕京光,等.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6):452-454.
[4] 李国前,蔡俊颖,杨小霞,等.经颅多普勒超声动态评价立普妥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29(6):536-537.
[5] Mendioroz M,Fernández-Cadenas I,Alvarez-Sabín J,et al.Endogenous activated protein C predicts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and mortality after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reatment in stroke patients[J].Cerebrovasc Dis,2009,28(2):143-150.
[6] 张志芳.依达拉奉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8):1384-1385.
[7] 梁君,周春艳.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8):3411-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