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凯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4)
塑胶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如电视机、电脑、手机等。在这些产品中的声卡、显卡、网卡等插卡类零部件,也是不可或缺的。而这些零部件的加工过程中,经常会有小型孔槽的CNC加工。如图1所示几种插卡类PCB零部件。
图1 声卡、显卡、网卡的小型孔槽
以图1所示的PCB小型孔槽,都是通过CNC铣削出来的,其生产过程是通过CNC机床主轴夹持高速旋转的铣床刀沿Z轴下刀,然后在工作台的X、Y轴方向移动,通过程序控制来实现PCB复杂外形的加工。如图2所示。
图2 CNC机床铣削PCB孔槽的加工图
这些PCB件的小型孔槽的CNC加工,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槽内集尘难以去除干净,因而造成槽内残留PP粉,因此引起客户多次抱怨。对于小型孔槽残留有CNC加工的PP粉的处理,一直都是靠人为检出后,再用刷子刷干净的办法来解决的,并没有从产生PP粉尘的根源上去改善,结果造成不良现象再三发生,客户投诉也不断。PP粉尘残留不良现象如图3所示。
图3 PP粉尘残留不良图
针对小型孔槽残留PP粉尘的问题,我们从CNC加工过程中查找原因。
(1)槽宽太窄。普遍尺寸只有2~3 mm,而成型时却要使用Φ1.5~2 mm的铣刀来成型,这就会因槽宽太小,而造成集尘效果很差,导致槽内残留粉尘,而其他部位并无此异常,故可排除是集尘负压过小的原因。
(2)当铣床刀刀齿磨损或接近使用寿命时,因为刀齿不锋利,在成型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粉尘无法散开,故会使PP粉尘粘结在已成型的孔槽上,不易被吸尘机吸走(Φ1.5 mm铣刀寿命一般为600~1 000 cm)。
(3)残留粉尘的位置,也相对固定,往往在铣刀的下刀槽壁,易产生集尘,而在收刀处却无集尘,如图4所示。
图4 集尘残留位置示意图
根据以上分析,为了达到铣刀成本(使用寿命)和产品品质之间的最佳平衡,我们认为,应在保证铣刀寿命Max和铣刀走速Feed不变的前提下,适当改善集尘效果,以改善集尘不良。
通过实验,我们增加了粗铣程序,然后再进行精铣。此时粉尘有了散热空间,从而改善集尘效果。改善的加工过程如图5所示。
图5 加工过程改善图
在这些小型孔槽的CNC加工中,由于增加了一道粗铣工序,虽然增加了一点成型时间,但铣刀的使用寿命直接延长,由原来的600 cm延长到1 000 cm,孔槽内壁仍无集尘,且槽宽尺寸合格,实践证明该方案可行。
[1]刘建萍,叶邦彦.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实用教材[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2]黎 震,邱国梁.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