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市场准入备案制度及信息系统建设

2012-02-16 07:33:31庞淑梅李学工
台湾农业探索 2012年1期
关键词:备案基地农产品

庞淑梅,李学工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食品安全事件如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和塑化剂等事件的频发,使得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为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国家相继出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相应的法律制度,并在各地进行试点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如内江市从2011年1月1日起,重点在县级以上主要城区的大型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型商场、超市、连锁店开始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准入的品种主要包括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等初级农产品。市场准入是在流通领域中确保农产品进入消费环节的重要措施,但这种准入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并不是万无一失的,有可能使一部分有害的产品进入消费环节。为了能够追溯有害农产品的源头,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备案制度和备案制度信息化管理是农产品市场准入建设的两个重要内容,本文拟对此展开探讨。

1 我国农产品入市备案制度的成功案例分析与存在问题

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从2004年就已经被国家提上议程,在一些地区作为试点实行农产品进入市场分类查验和检验制度、市场自检制度、质量安全结果公示制度、不合格农产品退市和处罚制度、标识和包装管理制度及质量安全责任追溯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足。

1.1 成功案例分析

1.1.1 江苏省进出口农产品的基地备案制度 近年来,江苏省检验检疫部门为确保出口农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在加强出口农产品农兽药残检测把关的同时,致力于构筑出口食品的源头管理体系,实施蔬菜种植、畜禽、水产养殖基地备案登记制度[1],对生产基地的环境、水质、土壤、种植和用药规范化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符合规定的发放备案证书。积极推行“公司+基地”管理模式和标准化种植模式,强化农药生产、经营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对出口蔬菜种植基地备案企业已到达245个、备案种植基地面积达到16000hm2,出口水产品(鮰鱼、对虾)备案养殖基地7个、备案养殖面积达540.4hm2。

这种基地备案制度的实施,对于进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起到了保障作用。一是完善了溯源管理体系,提升了对出口食品安全卫生的控制水平;二是强化了对出口食品企业原料基地种植、养殖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三是实现了从被动检测到预防为主的转变,提高了把关有效性;四是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扩大了农产品出口。

1.1.2 山东省乳山市的农药备案制度 山东省乳山市着力推行农药备案制度[2],实行农药监管一体化,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乳山牡蛎”通过国家审批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其在农药备案制度实施过程中,建立机构合理化的组织体系;建立备案、检测、监督一体化的农药管理体系;建立农产品基地的农药监控体系。按照“企业+基地+标准+品牌+市场”五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模式,强化农药监督管理的力度。

1.1.3 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经验 深圳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于1996年,先后被国内贸易部、农业部确认为“国家级中心批发市场”“定点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被中央精神文明委评为“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被国家经贸委评为全国争创“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市场和全国首批“三绿工程”试点单位;2001年成为全国首家通过ISO9001:2000质量认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其成功经验如下:(1)市场准入制:组织建立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了市场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2)实名制档案的建立:建立了“黄金客户”档案,实行“一对一”管理,而且客户经营的商品要进行商品的备案,包括商品种类、进货渠道、经营流向和产品质量检验等情况;(3)产品的质量检测制度:检验的形式实行商户自检和市场管理部门不定期的检查相结合的形式,主要针对蔬菜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等;肉产品是否有氯霉素;水产品是否有甲醛;副食品是否有色素、激素等;(4)市场信息化:大宗货物实行电子化交易;设有电子公示牌,实现部分农产品的价格实时公布;建有自己的网站平台。

尽管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对玉米、土豆等大宗货物实现电子化的交易方式,但网上银行、转账等电子业务运用不足。此外,对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运用程度不高,市场上的商品备案只是针对货物的渠道和流向的问题,但是具体的流通的过程中的运输、仓储环境没有做备案。

1.2 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农产品备案制度还只是在局部实施和推广,普遍还存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薄弱、标准化发展缓慢、投入缺乏保障、执法监督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其主要不足表现在:(1)基地备案制度的法律依据不足。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的管理应该是农业部门的职责,检验检疫备案制度不能作为强制性的要求加以实施。(2)增加了监管成本。全国现有出口食品生产企业1万多家,仅江苏省就有近800家,且每家企业涉及到的原料供应基地就很多,而已知备案评审、审批发证、后续监管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实际上现有的人员无法满足需要。(3)备案规范不完善,缺少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而且大部分规范是以临时性文件下发的,还未形成制度化。

因此,亟需建立一个全方位和立体化备案信息系统,从农产品种植所需要原材料的采购到生长过程再到收获,以至于最后进入到销售物流过程都要进行备案的数据管理信息库,实施全程管理控制。

2 农产品入市备案信息系统建设

2.1 农产品入市备案信息的采集

农产品种类繁多,种养也极为分散,进入流通领域的渠道存在较大的差异,致使农产品备案信息很不完整。农产品入市备案不仅包括农产品生产环节中的产地、数量、生产者,而且还包括流通环节中的流通组织者、物流服务者等信息,甚至还应涵盖流通过程中农产品物流各环节诸如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及配送等相关信息的备案。目前,农产品入市备案信息的采集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交易和流通的主要节点上,具体采集点如下。

2.1.1 物流园区和批发市场采集点 农产品物流园区(农产品的聚集区),是产品进入消费环节的重要的枢纽,也是做备案采集信息的首选地方。农产品进入消费流域的另一个的渠道就是批发市场,是城市居民消费的主要场所,所以批发市场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是我们要进行检测和备案的重要的地方。

2.1.2 生产基地采集点 生产基地需建立农产品准出证制度,提供农产品检测报告进行备案。备案的具体内容包括生产、流通,还包括物流活动中有关其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等。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要求》,由各级农产品检验监测中心要开具农产品产地证明,并载明农产品的品名、数量、产地(具体到乡镇、办事处及生产基地)、质量安全状况、采收日期和生产者等。

2.1.3 产业化龙头企业采集点 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指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原材料是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其所生产产品质量安全,所以在企业的采购阶段对农产品基本种养信息、生长环境和农药使用情况等信息进行备案,同时在企业的生产、加工阶段的各类信息也做备案,可确保其产品质量安全。

2.2 农产品入市流程及备案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

为确保农产品入市备案的全程化、智能化、追溯化管理,构建农产品入市备案信息系统,对于掌握农产品做到从生产、流通直至消费各环节的信息情况,以及查找问题根源便于追溯具有重要意义。

2.2.1 入市流程 农产品准许进入市场的程序可以分为登记、质量检测和市场准入三个阶段,其中农产品登记的内容就是备案的主要依据。主要内容包括农产品的品种、来源、运输、仓储时间和条件、流通加工包装状况和押运人等,在质量检测后给商品颁发一个商品的“合格证”,这个合格证可以用一个市场专用的代码,即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条码。

2.2.2 备案信息系统建设的功能模块 在市场准入的条件下,为了便于质量追溯,就必须对农产品主要的流通领域和渠道进行信息备案,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大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基本信息。基本的信息就包括农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交货日期等内容,建立相应的农产品档案。(2)物流信息。物流信息主要用于质量追溯,具体内容包括供应商的信息、运输和仓储时间和条件、流通加工及包装等环节,运用到条码技术和RFID技术。(3)质量检测情况。农产品进入市场时要进行质量检测,在每批货物中抽取样本检测,然后与食品质量安全的标准进行对比,合格的产品就给贴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条码,不合格的产品能经过处理合格的进行处理,严重不合格的就地销毁,不能进入消费环节。(4)进入市场后摆放的位置。农产品进入市场后属于哪个批发商和放置的位置也要备案,是否收到外部因素的侵害等等,也应存入信息系统中,为农产品的流向调查和市场追溯做好铺垫。

3 农产品备案信息系统全程化监控措施

3.1 强化源头管理和实行标准化生产

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从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生产过程的规范管理入手,切实抓好源头污染的控制。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各基地要做到产前有环境质量标准、产中有生产技术操作标准、产后有卫生质量和包装标准、全过程有规范管理标准,以实现生产过程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并建立与完善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主导、以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多层级标准体系。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管理和认证,为确保奥运期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3.2 加强制度化管理

对所有农产品的基地、市场和企业建立驻点监管制度,包括监管主要生产基地的生产全过程、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所有生产基地和在不同渠道农产品的流通过程。对食用农产品日常抽检工作,制定统一监督抽检计划,将自检、抽检和巡检有机结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监督抽检、质量监控,加大对农产品监督抽检力度和密度,实现产品质量检测的日常化和制度化。建立并组织实施了与法律相配套的一系列工作制度,对农产品供应企业和货源基地的监管由农业部门牵头,通过加强与工商、卫生、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合作,协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保障农产品的安全优质供应。

3.3 加强农产品安全追溯信息的采集

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各环节的信息采集、存储和记录,实行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条码管理,做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问题产品可召回。同时,实施质量安全风险关键点的分析与控制,使监管衔接程序化,建立应急机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锁定在驻点监管与产品检测两个环节,实施源头管理、事前控制和收口管理相结合,确保标准化安全生产。

3.4 加大资金投入

一是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材料,添置金属探测仪、周转筐和专用冷藏运输车等,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二是通过资金补贴的方式帮助供应企业加强种养殖记录、专用设备管理和维护等追溯体系方面建设,以实现全程信息可追溯,建立了从产地到餐厅的蔬菜质量追溯体系。

[1]食品伙伴网 .出口食品原料关键控制点的监控措施初探——GAP认证与基地备案制度的对比分析 [EB/OL].[2010-10-09].http://www.foodmate.net/haccp/5/889.html.

[2]夏雨 .乳山市推行农药备案制度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区 [J].农业知识,2009(34):53-54.

猜你喜欢
备案基地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 06:18:10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10
关于备案建材事中事后监管的实践与思考
上海建材(2021年4期)2021-02-12 05:22:34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我省高校新增备案和审批本科专业名单
我的基地我的连
解读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双轨制”
农产品争奇斗艳
App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