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小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领导力的思考——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

2012-02-16 02:41
台湾农业探索 2012年2期
关键词:泉州市泉州民营企业

林 莉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从总体来观察,我国的中小企业的自然淘汰率相当高。而在其中,被淘汰的更多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可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中小民营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发展压力。经营管理者作为管理活动的主体,他们的领导力水平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生存发展[1]。而领导力,是领导整个企业组织有效、有序发展,引领广大员工顺畅前行的一种组织、管理能力,并能转化为创造力的力量。如何真正切实有效地提升中小经营者的领导力,使之更有效地提升下属员工执行力,让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成为中小民营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1 福建省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特点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泉州市抓住机遇、大胆实践,走出一条“市场调节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建设路子,创造出“泉州模式”。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福建省泉州市以民营企业为依托,奋力打造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经济。据泉州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7年泉州拥有中小民营企业12.8万家,占总数的99%,实现产值3916.48亿元。并且,以每年新增加5000多家的速度在增长。据了解,泉州市中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主,管理层次较低,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产品缺乏技术含量,产业发展后劲乏力[2]。纵观泉州中小民营企业,均呈现以下几个共性。

1.1 家族式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泉州民营企业起步早,起点门槛低,主要以家族化管理为主。“家族”式企业在发展初期,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向心力和凝聚力。但是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家族式管理下的中小民营企业暴露出自身的致命弱点,表现在:(1)个人独裁;个人独裁导致了权力集中,集体决策机制变为空话。(2)任人唯亲;特有企业裙带关系,决定了企业中很大部分的管理者都有着亲属关系,使企业决策容易混乱。(3)小富即安;因为很多因素的制约,使得中小民营企业很难把规模做大,无形中就被扣上了“小富即安”的帽子[3]。

1.2 产权结构单一,开放性不足

泉州民营企业大部分为单一化的产权结构,所有权和经营权都掌握在主要投资人企业主手里。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许多企业只是简单地通过“分家”形式来解决,而非通过股份制改造来明晰产权,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据对泉州市鲤城区30家民营企业进行调查,其中股份制企业仅5家,有限责任公司3家,22家为独资企业,占73.3%。这样的产权结构对外是明晰的,对内则不然[4]。

在单一产权结构下的中小民营企业规模小,实力有限,既无法取得规模效益,节约成本,其自身企业的研发能力也会深受制约。由于研发能力、创新能力不够,不能使产品升级,所以产品的技术处于较低水平,竞争能力弱,无法有力地应对市场竞争者。产权的集中必然导致集权,因而影响到企业决策的制度化、科学化、导致决策的随意性。

1.3 人才匮乏,难以留住人才

人才问题已影响到泉州家族式企业的发展后劲,使企业出现规模效益差、管理素质弱、产品技术含量偏低等现象。目前,泉州中小型民营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的学历分布不尽如人意,获得高级职称的仅有8.05%,没有取得技术职称的有40.94%,57.3%的企业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而43.6%的企业渴望增加管理人才。

2 管理主体维度存在的问题

2.1 黑箱现象

金和软件的栾润峰在“精确管理”模式中提出了管理者容易在管理中出现“黑箱”现象。黑箱现象是被动现象的产物,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因为被动现象的存在,对管辖范围内的情况掌握不够,加之精力有限,这种管理层级化导致了管理真空的产生。管理者们通常都是在不了解客观的工作过程情况下制定决策,往往是容易偏离客观的。同时,一个企业的黑箱越多,企业成员对企业的忠诚度会降低,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

2.2 决策随意性

有些民企老板自身素质不高,决策缺乏民主,随意性强,人治色彩浓厚,员工缺乏长期安全保障,这严重挫伤了民营企业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泉州中小民营企业对企业中层以上的管理制度较少。这就导致了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督乏力。加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升,他们对市场环境的认知有限,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企业决策的失误,企业因此因决策失误而买单[5]。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泉州很多当地的服装厂家因此而倒闭,以及2008年金融风暴后,大批泉州市OEM企业深陷困境乃至倒闭,究其原因,很多都是因为决策判断失误无法在变化的环境中竞争生存,最终退出市场。

2.3 重跟进轻创新

中小企业的经营者们对市场反应的速度极快,决策果断、及时,再加之闽南独有的“敢闯爱拼”理念支撑,使得大多企业主们在决策中勇于实践,这是优势所在。但随着行业的成熟和竞争加剧,一些中小企业主们仍就单纯跟进同行业却缺乏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思创新和进取,无法形成自身企业独有的差异优势,最终必将难逃出局的命运。

2.4 管理幅度过大,控制不力

现在,众多中小民企的组织体制大多以扁平式的组织结构形态为主。他们企业的规模一般小,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大。管理高层为了更好地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在不知不觉中扩大自己的管理幅度以至于超出力所能及的范围,使其对下属的指导和监督的时间相对减少,导致管理失控。在这点上,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泉州的一些私营企业主就存在着如何有效处理信息的困惑。

3 造成泉州市中小企业管理者领导力不高的原因分析

3.1 内因

3.1.1 领导素质上,中小企业管理者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管理水平有限 据对泉州市550家中小民营企业调查资料显示,总经理(厂长)具有大学本科上文化程度的有143人占26%,高中(中专)学历的319人占58%,初中以下学历的88人占16%。这些企业管理人员对现代企业知识的把握还有所欠缺。据统计,略懂企业财务的管理人员占13.5%,初步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人员占43%,而了解企业营销的管理人员仅占26%。

3.1.2 领导方式上,管理者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 由于大多数民营企业实行家长式的领导方式,一权独大,造成决策的专制化,缺乏科学民主程序,领导说了算,权力过于集中也导致管理上的独裁[6]。这种独裁的管理方式是非理性的,一旦管理者决策失误,企业就会陷入半瘫痪甚至全瘫痪中。长此以往,企业的整体经营水平和决策能力就会下降。

3.1.3 领导艺术上,排斥异己,不信任所任用的人——家族企业的诟病 泉州人家庭观念较强,排外思想严重,表现在企业用人上。企业往往用人唯亲而非用人唯贤,在高层管理人员中也时常出现排外行为,存在严重的信任危机,一般不使用外人担任自己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致使一些企业留不住人才,企业内部的有用之才也难有用武之地,很难脱颖而出。

3.2 外因

3.2.1 经营环境的变化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加大了管理难度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泉州市民营中小企业面临着应对国际性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竞争。曾经泉州市借助侨乡的有利条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如今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圈夹击下,使得一些初具规模的企业如七匹狼集团等总部纷纷外迁,使泉州区域产业经济初步呈现边缘化的潜在风险。面对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区域经济的梯度转移和区域之间的竞争,泉州模式下的中小企业如何学会“把根留住”的同时又能把企业做大做强,持续发展是个全新课题。

3.2.2 企业员工的素质普遍不高 据统计,泉州市2007年各类企业缺工达16万人左右,缺工企业主要分布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了完成企业的订单,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员高级技工和高级技师人才,大多急聘外来工人赶工,这些工人普遍素质不高,无法从事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只能从事程序化的流水线的一般作业,对于企业而言,要投入较高的管理成本对新招员工的岗前培训。

3.2.3 员工缺乏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归属感不强由于大多数民营企业实行家族式管理,大多企业中工作的员工或管理人才仅仅是以“打工者”的身份存在,留给他们自我发展、实现价值和奋斗的空间较少,因此,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不强,优秀人才被埋没,企业无法实现有效的人才激励。另外,从激励企业员工的角度上看,由于泉州民企文化建设才刚起步,造成员工缺乏对自己所在的企业文化的认同。

4 中小企业管理者领导力的提升对策

4.1 政府层面

4.1.1 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扶持当地民企健康发展(1)为当地民企提供全面的信息交流服务。建立健全为企业服务的信息网络,加强各种组织信息交流,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的信息系统。(2)加大力度培养专业的企业管理人才。善用当地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真正成为当地民营企业的人才“孵化器”。为当地企业提供专业的企业经营、管理、投资等服务。(3)建立科技型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整合政策、市场、人才、技术等各方面的资源,为当地新兴发展起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服务。

4.1.2 引导中小民营企业推进体制技术创新,增强综合素质与竞争力 要推进中小企业组织结构优化,鼓励走联合发展之路,集聚分散的民间资本发展规模经济,形成规模优势。支持民营企业在加强技术改造,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同时注重品牌素质提升,加强品牌建设。积极发挥福建省泉州市“中国茶都”“中国鞋都”“中国水暖城”等现有全国性、区域性专业市场的优势,做大做强市场规模,以专业市场带动民营企业的发展。

4.2 企业层面

4.2.1 重视提高员工素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自我价值 对于民营中小企业层面,要突出“人才经营”的战略地位,不断保证人才资源投入。一是以事业留人。中小企业要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大力优化环境,进一步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提高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二是以待遇留人。当前,泉州市人才“跳槽”的最主要原因仍旧是待遇薪酬偏低。要按照市场规律建立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特别是在对待关键岗位人才待遇方面,一定要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三是以环境留人。要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努力创造条件,促使员工在本职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

4.2.2 精确管理克服管理黑箱现象 精确管理就是要在注重管理的同时,注重定量控制。真正的精确化,应该是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要做到精确,要精确地量化管理,科学、细致地挖掘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和数据,利用数据指导决策和行动,找出最适合本企业的业务流程和规范,来避免中小企业“黑箱现象”。

4.2.3 与企业员工有效沟通,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 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传导机制,通过磨合达成共识,消除个体的不满情绪,并进一步形成共同价值的判断标准,使中小企业高管的价值观趋于一致。同时,结合闽商文化渊源,打造具有泉州特色的民营企业文化,打造企业的软实力,让企业员工融入企业,营造“我就是企业”氛围,为企业经营者领导力提升,增加领导者魅力奠定扎实的群众基础。

4.2.4 员工参与式决策,确保企业决策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 中小企业的管理高层要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尽量让企业员工参与企业决策,完善决策程序,特别是对事关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中长期战略性问题,更要深入调查,征求政府部门和企业员工意见,谨慎决策。这也是现代企业管理加强企业领导执行力建设的积极体现。

[1]潘永生 .泉州市民营企业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D].厦门:厦门大学,2001.

[2]林志扬,潘永生 .泉州市民营企业管理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C]//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 .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

[3]吕艺高 .论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人本管理——以泉州中小型家族式企业管理创新为例 [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532-535.

[4]史忠良 .促进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问题研究 [J].当代财经,2001(4):7-12.

[5]刘玉生 .中小民营企业吸引高层次人才的伦理思考——以泉州民营企业人才状况为例 [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76-80.

[6]尤东风 .廿载历经拼搏今朝尽显风采——泉州民营经济的崛起与壮大 [J].政协天地,2006(6):44-45.

猜你喜欢
泉州市泉州民营企业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十三五”期间泉州市主要河流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 优秀少儿美术作品展
泉州市妇联“336”助力脱贫有高招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破”与“立”——福建省泉州市公路局依法护路新探索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