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回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开发利用——以吴忠市图书馆为例

2012-02-15 23:48:45宁夏吴忠市图书馆宁夏吴忠751100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年12期
关键词:吴忠吴忠市回族

●吕 敏(宁夏吴忠市图书馆,宁夏 吴忠 751100)

地方特色文献作为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的灵魂和根基,不仅是图书馆建设发展的出发点,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文献资源。国内外众多鲜活生动的实践表明:一个充满活力的图书馆,必然是具有品牌效应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个性。吴忠市作为闻名遐迩的“中国回族之乡”,从某种意义上讲,打造吴忠市图书馆的“名片”主要体现在地方特色文献的选择与发展定位上。如何做好回族特色文献和地方著名人物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开发利用,是吴忠市图书馆馆藏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1]

1 吴忠市地方文献的类型和特点

吴忠市现有人口138.4万,其中回族人口71.8万,占总人口的51.9%,是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吴忠区域内回族生产、生活、民俗、宗教信仰等方面极具特点。在地方文献的类型和特点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口头文献。历史上回族有相当一部分的文化是采用口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的,这种口头文献在回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对该民族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文化传承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表现形式主要有神话、传说、寓言、民歌、民谣等。

(2)刻画文献。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民族都有过采用一些具有独特意义的刻画符号记录和传承文化的时期,回族也不例外。较口头文献而言,回族的刻画文献主要有木刻、竹刻、石刻、碑刻、雕塑、青铜图案、铭文等。这类文献通常可以借助复制拓片、拍摄照片或录像加以收集整理。

(3)阿拉伯文字记载的文献。这类文献在回族整个民族文献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如在《元秘书监志》“回回书籍”一书中,收录有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15卷,《几何学》17卷,《算数》8卷。这些书籍的引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数学的发展。尤其是1957年,在我国西安元代安西王府遗址中,中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5块铸有阿拉伯数字的方形铁块。经研究,这是用阿拉伯数字排列的六六幻方,其纵、横、对角线的数字之和均为“1”。它表明,在元代,阿拉伯数字就已经传入中国,这些美妙数字是来华穆斯林赠与中国的礼物,也是回族穆斯林先民对中国数学科学的贡献。在医学领域,据记载,唐代至五代,回族先民就曾将阿拉伯大医学家拉齐所译古希腊医学家盖伦的医著16卷带回中国。回族先民李珣撰有《海药本草》一书,向人们介绍了海外新药的名称、形状、功效,丰富了中国医药学的内容,推动了中国医药学理论的进步和发展,其部分条目已被收入《本草纲目》。元代,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来华,带来了自己传统的医药技术。元秘书监曾收藏了大批阿拉伯、波斯的医药著作,元政府还专设了“大都回回药物院”“上都回回药物院”以“掌回回医药事”。回回医学家沙图穆苏·萨谦斋撰有《瑞竹堂验方》,回族医生忽思慧还将回回医药学与汉、蒙古、女真、维吾尔等民族的医药学和营养学结合起来,写出了《饮膳正要》一书。[2]这是集元朝以前中国营养学研究精华而完成的中国第一部饮食卫生和营养学方面的专著。

据考证,蒙元时期的回回医药文献,相当一部分出自阿拉伯医学大师阿维森纳的《药典》。而成书于明代的《回回药方》,更可以说是该《药典》的中文版,它所涉及的内容更为精细和广泛,是一部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和皮肤病等科的大型综合性回回医药学典籍。原书共36卷,现存4卷。全书用汉文写成,其中药物名、人物名、药方名多用阿拉伯文和波斯文。书中载有数百种产自古代阿拉伯、波斯、印度、中国、希腊、罗马及中亚地区的药物名称,其医学理论源自阿拉伯医学体系,承袭了古希腊“风、火、水、土”四元素说,“热、冷、干、湿”的四性论和“四体液病理学说”,对中国元、明年间的传统中医学的内、外科及手术措施、正骨技术及其理论进步,均有重要影响。

(4)汉族文字记载的文献。历史上汉族文字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字,它直接或间接地记载了回族的历史与文化,如《回回原来》《回回药方》《回回古文观止》《回族典藏全书》《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回族卷》等,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

2 吴忠市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保障措施

当前,收集抢救回族文献已成为吴忠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重点,因为通晓回族古籍的专家不多,且大多年近古稀,一旦失去这些宝贵资源,损失将无法弥补。为此,吴忠市图书馆参考自治区图书馆文献收集经验,结合吴忠市的历史和现时情况,确定了收集地方文献的内容、范围和保障措施。

2.1 吴忠市地方文献的内容及范围

吴忠市地方文献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 回族特色文献。主要包括:① 和吴忠市有关的回族革命文献及实物,如文件、传单、书籍、标语、纲领、图章、漫画、信件等。② 凡出自回族名人或非名人的作品,包括各种版本、印刷、手抄的著作,书稿、家谱、族谱、图籍、图表、经本、信札、函件等。③ 回族民间艺术作品。④ 宗教文献,主要指与回族宗教人士、教派、门宦有关的各种文献。

(2)地方志。包括综合性地方志和专业地方志。目前已收集到的地方志有《嘉靖吴忠志》《弘治吴忠新志》《西夏书事》《朔方道志》《朔方新志》《朝靓途记,真德弥维 礼法启爱合编》《灵州志迹》《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县志(第一卷)》(1982)、《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地名志》(1987)、《吴忠大事记》(2009)、《吴忠市志》(2000)、《吴忠文化志》等,由于它们记载时间连续、内容广泛、记述完整、资料翔实可靠,受到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青睐。

(3)地方历史名人著作。主要包括吴忠市区域和外地名流、作家、学者、专家、知名人士等撰述吴忠区域历代人物事迹、传记的手稿、墨迹和大事记、地名录、名人录、传说、诗歌、文集、家谱、寺观、店堂字号、科研成果以及散见于各类报刊上反映著述有关吴忠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考古等方面的文献,如《西北五马》《穆罕默德传》《传奇将军牛化东》《大明庆靖王朱栴》《马福祥传》《吴鸿宾传》《董府与董福祥》等。

(4)地方出版物。包括正式地方出版物和非正式地方出版物,如《黄河文化丛书》《魅力吴忠》《中国回乡水韵之城》《吴忠年鉴》等。

(5)地方革命史料。如《铁血岁月:红军西征纪实》《吴忠军事志》《回民起义与回民骑兵团》《义渠戌国》等。

2.2 吴忠市地方文献的保障措施

吴忠市地方文献的保障措施主要有5个方面:

(1)建立健全地方文献收集组织机构,以馆长为组长,业务素质高、公关能力强者作骨干。成员明确分工,相互配合进行收集、调研、采访工作,对断续、残缺、流失的材料给予填补。(2)根据吴忠市具体的现状,进行全面探讨和评估,确立好吴忠市地方文献的特点和基本类型,定出收集标准和范围,明确收(广泛收集)、管(科学管理)、用(系统开发有效利用)三大业务职能。(3) 建立地方文献专藏书库,明确专人管理,实行收集、整理、登记、分类、编目、著录、排架、咨询、查阅、制作二、三次文献,开展定题服务和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操作管理。(4)建立地方文献征集制度,争取上级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由职能部门配合、文体广电局及图书馆牵头,收集各部门出版的文献资料。截止目前,吴忠市图书馆已收集地方志、地方史料、地方著作等各类文献1200余种6000余册,并逐一做成书目在馆内编印使用,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查阅。(5)广辟地方文献来源,建立以市图书馆为中心,以各县(市、区)基层图书室为桥梁,以广大社会读者为前哨的地方文献收集网络,重点开展馆际间协作,对文献进行全方位调研普查,寻觅线索,对流散到外市县和流落在当地民间的有关吴忠的历史文献、孤本、善本、手抄本等地方文献,实行无偿回赠和有偿回购,或用复制、缩微、抄写、翻拍等方式先后出版了《吴忠文史资料选编》《吴忠党史人物简介》《吴忠历代名人》《吴忠解放》《吴忠地方文献文摘》等十余种历史文献,丰富了馆藏。

3 吴忠市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

收集整理吴忠市地方文献资源的目的,在于让文献资源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应该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前提下,把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到议事议程上来,并且把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中发挥地方文献资源的优势,挖掘文献的潜能,在服务中寻找自己的优势。

(1)建立健全地方文献数据库。应对收集来的地方文献全部按照标准著录,编制分类目录、书名目录、著者目录以及专题书目索引,让读者了解利用,实现文献资源共享,同时要拓展服务领域,利用文献推荐、内容简介、专题书展、开架阅览等形式,使馆藏地方文献全部开放,让其充分发挥使用功能。还应将定题服务和跟踪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为读者科研定题、项目论证、成果查询等方面提供大量的文献信息,完善电子阅览室功能和网上文献阅读。

(2)编制地方文献资源联合目录。编制地方文献资源联合目录是开发利用现有文献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手段,吴忠市图书馆在不断加大馆藏文献目录的编制力度基础上,将各市(县、区)图书馆的目录汇总编成联合目录,实行资源共享,有效地促进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3)发挥文献资源优势,拓宽服务领域,服务经济建设。① 利用馆藏文献开展借阅服务,提供免费资料和服务,提高馆藏文献资料的利用率。如在吴忠市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中华黄河文化园回族历史人物园等工程中,均以吴忠市图书馆《吴忠市志》《吴忠史料》作为重要参考资料;吴忠市电视台采用吴忠市图书馆有关地方文献,举办以收集“知我家乡、爱我家乡、建设家乡、颂我家乡”为主题的知识竞赛,通过电视播放形式,对全市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② 利用馆藏文献进行精品文艺作品创作。根据图书馆回族地方文献中的民间传说、史料记载,作者韩国栋通过回族小伙儿曼苏尔这个典型人物,对流传在宁夏川优美动人的回族民间故事进行挖掘、整理,推出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回乡历史文化精品剧目《曼苏尔》,代表吴忠市多次参加区内外大型文艺演出活动。③ 利用馆藏地方文献目录编制专题目录(二次文献)和分学科或专题地编写综合性评述(三次文献),为特定的读者和特定的研究课题服务。④ 制作民族地区文献专题数据库,并开展课题查新和定题服务。

猜你喜欢
吴忠吴忠市回族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air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under different square wave pulse polarities
吴忠市总工会帮助企业“审家规”
工会信息(2016年4期)2016-04-16 02:39:13
回族文献目录工作述评
回族族称起源新辨
吴忠市韦州矿区韦-井田的煤层气资源预测
中国煤层气(2015年5期)2015-08-22 03:26:49
探析电视栏目短剧《吴忠故事》之魅力
新闻传播(2015年4期)2015-07-18 11:11:30
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种解法评析
从《家谱》看吉林回族的源流与走向
吴德、吴忠与林彪、江青集团的覆灭
军事历史(2004年3期)2004-11-22 07: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