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2012-02-15 14:49:08刘袁庆江阿凌余海华
陶瓷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新彩肌理陶瓷

刘袁庆 江阿凌 余海华

(熊金荣工作室 景德镇市 333000)

陶瓷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eramic art

刘袁庆 江阿凌 余海华

(熊金荣工作室 景德镇市 333000)

我是一名普通的景德镇陶瓷艺术工作者,在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我个人觉得陶瓷艺术是一门非常深奥的课题。陶瓷艺术要想有新的突破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首先陶瓷艺术分为现代陶瓷艺术和传统陶瓷艺术。现代陶瓷艺术在技法上复杂多变,丰富地肌理效果在釉上.釉中.釉下.青花.釉里红.斗彩.堆雕等等地方展现的淋漓尽致,无不让人惊叹。

釉上(分别为现代粉彩瓷,新彩,泼彩,指画,……….)传统的陶瓷艺术只是利用陶瓷的特性在画面需要时进行留白或刮白,但是这样烧成后的画面会平滑,色彩显得“单薄”,立体感不是很强。但是传统的陶瓷艺术画面工整.清晰让人有种只在此山中的感觉。而现代陶瓷艺术在色彩上大胆..多变.丰富.肌理.不但让人有视觉享受还有触觉的冲击,无不让人叹为观之。

现代陶瓷艺术有些是写实派,追求画面的真实感。所以溶入了许多西方油画艺术,为了使画面颜色有一定的厚度和厚重感,在明暗处理上就超越传统陶瓷艺术的留白或刮白,而是大胆的用丝白去处理高光,明暗关系非常强烈。现代陶瓷艺术的颜色非常的丰富,这也许正是古代陶瓷艺术者无法创造出象现在这么丰富的陶瓷作品的原因吧。

写实技法首先要有很深的油画功底,很强的造型能力,和对色彩极高的理解能力。再次就是如何把油画与现代陶瓷绘画的综合运用。

白色在油画中非常重要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把白色运用到现代陶瓷绘画上,也能把陶瓷绘画表现的非常生动.活力动人。有时画面的需要在颜色中调一点白色使色彩变淡变柔真实感更强。白色中的玻璃白可堆2-3毫米厚,烧制后不会出现其他毛病,并且有很好的覆盖力和手感。烧制后再添上颜色画面就有一定的厚度.光亮度厚重感其厚度远超过粉彩,工艺性很强,视觉效果好。其实现代陶瓷的颜色最早是由外国引进的所以被称为“洋彩”现在又叫新彩。新彩颜色发色稳定,烧成范围较广,品种丰富,鲜艳明快,除个别颜色外绝大部分颜色可互相调配,烧成前后变化不大,容易掌握色相色调的艺术效果。正因为这样在釉上装饰中得到广泛应用,取的了非常好的效果。

新彩在现代陶瓷艺术中广泛运用肌理效果在人物衣服.山.石.树等上面取的了很好的成绩。正是肌理的运用使现代陶瓷艺术和传统陶瓷艺术有了很大的不同。传统陶瓷艺术比较正规一板一眼无不显得高贵.正统.也许因为传统陶瓷很多是官窑的原故吧!现在21世纪的今天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让现代陶瓷艺术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创作空间,经过一批又一批陶瓷大家的探索,研发,现代陶瓷绘画又发展出许多新的装饰工艺。现代新彩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是古代粉彩无法笔拟的,就是可以重复上色.重色,以达到弥补缺陷,获得色彩丰富而厚重的理想效果。

当然再好的现代陶瓷艺术还是不能离开传统陶瓷艺术的。如果没有传统陶瓷艺术就像大树失去了根基没有养料,高楼没有了基石豆腐渣工程。就算表面如何的光彩照人但是失去了神韵,只有现代陶瓷艺术肌理效果和传统陶瓷艺术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无比生动的陶瓷作品,让人有种很强的视觉冲击与文化感染力。

古代绘画只知道正规的一板一眼的用料笔勾线,上料笔上色,再用彩笔彩色,而现代陶瓷艺术就不同了艺术家们创作出的“指画”不用用笔,只是用手指就能生动的表现画面,让作者内心的艺术想法表现出来,这无不让人叹服。这也是一代代艺术家们不断的寻求创新所发现的艺术手法。用手指画的花卉有时连笔也无法达到它的那种感觉这也许正是肌理的效果吧,这也正是回归自然形态的手工痕迹和应用。

现代陶瓷艺术在材料方面也不问粗细,优劣而强调材质运用与个性表达。无论是什么只要绘画需要哪怕是一块抹布、一张纸、一片树叶只要能达到绘画艺术的目地与肌理。在陶瓷装饰方面追求肌理效果的随意性与偶然性,难以重复。这也正是现代陶瓷绘画艺术为达目地不拘小节的优点吧,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也许就是这个道理。而传统陶瓷艺术我想是决不会用这些东西的,因为它们追求正规,规矩。当然多元与凝聚,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都不要独舍一端。懂得融合的道理才能创造出超越现实.超越时空.超越一切的惊世陶瓷作品。

而泼彩就更加神奇,它简直就是大自然的偶然与作者的创造偶然的结晶体。因为泼彩是把一片色彩有意思和无意思之间.必然与偶然之间.风与力之间.动与静之间.虚与实之间.纵横黑白对比交错,而创造出无比肌理和大自然相吻合的无法复制的美。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蕴涵民族的文化精华,表现了东方艺术的风彩是永恒的美。

当然釉上一术表现的再好,有时也很难把作者的内心表现的完美。所以有时就得把釉上釉下相结合,因为釉下也有许多美好艺术形态和表现手法。青花把世间万物混然一色,天地合一,让人世间的一切显的即简单又复杂。只是通过明暗的区分,就象中国画崇尚“文,意,趣”一切都是通过笔墨本身的联想与感受冷与暖的视觉感官一样。在陶瓷粗糙的干笔能创造出老人的苍桑和树木的干枯与年轮,行笔流畅则能创造出春天般的生气勃勃,万象更新临池泼墨.变化万千.风雪晴雨.因人而异。艺术家常“借笔墨以写天地”而把釉下的潇洒意在笔先的表达与釉上写实的油画效果相结合。一松一紧一虚一实一真一假,虚虚实实我个人觉的这样结合起来的陶瓷作品一定是一件非常好的艺术作品。因为它溶合了东方艺术的精华又溶入了西方油方的神韵。怎么能不创造出惊天地的陶瓷作品和跨时代的陶瓷作品啊!

而现代陶瓷绘画作品还光这些,还有在胚胎上用泥浆堆出画面的局部,让画面有很强的真实感与立体感和手感。如果画一颗树立体感再强也是没有手感的,视觉上得冲击也是有限的。但如果在釉下堆泥浆使树成形再经过1300度的烧制成瓷。再施与颜色那比光画的树好上千百倍了,因为它溶入了视觉与触觉因素。

在某些陶瓷领域为了创新还用上了釉中,因为它即不单调又非常环保在日用瓷广泛使用。

从古至今景德镇都是闻名于世界,我们作为陶瓷绘画艺术的一员生存在这块土地上,为之振奋,也感到无比的自豪。

猜你喜欢
新彩肌理陶瓷
新型新彩陶瓷颜料的艺术表现与实践
焕发新彩
中国服饰(2022年2期)2022-06-28 03:57:50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少儿美术(2020年2期)2020-12-06 05:53:24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陶瓷釉上新彩的审美探析
景德镇陶瓷(2019年4期)2019-12-08 14:44:18
感受肌理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学与玩(2018年5期)2019-01-21 02:13:04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现代装饰(2018年3期)2018-05-22 02:52:03
陶瓷新彩装饰的发展与创新
大众文艺(2017年17期)2017-07-13 07:15:31
陶瓷艺术作品
景德镇陶瓷(2017年2期)2017-05-26 17: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