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瓷书法雕刻的历史、形式比较及创作把握

2012-02-15 14:49:08赵集富
陶瓷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笔画雕刻手工

一、陶瓷书法雕刻的历史发展

所谓陶瓷书法是通过借用一些工艺将书法运用到花瓶、瓷盘、瓷板等陶瓷器物上从而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所谓陶瓷书法雕刻是指以陶瓷为载体采用钨金刀、金钢刀等工具将书法刻划其上的一种装饰技艺。

陶和瓷不是一回事。先有陶后有瓷。陶器在史前就产生,有八九千年历史,而原始瓷产生于商朝中期,成熟于东汉,陶和瓷有着渊源关系,习惯地将陶瓷作为一个名词使用无碍于问题的说明和研究。

在陶瓷艺术术语中,陶瓷雕塑是常用语。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雕塑即雕刻和塑造,是造型艺术的一个部门。雕塑是立体空间艺术。而雕刻是指在金属、象牙、骨头或其它材料上刻出形象。雕塑包括镂、捏、堆、刻、划、印(压、模)。很明显,雕塑涵盖雕刻,它们的关系是真包含关系。

中国雕塑的历史溯及公元前4000年以上,可追溯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最早的仰韶文化和马家文化中的彩陶有人物、动物、植物、编织、几何等图案纹样,这些图案是经过了捏塑、堆纹、镂孔、压印、刻划。不过著名历史考古学家、书法家郭沫若说:“彩陶上的那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雏形”。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出土的距今五千多年的陶文,就是刻划太阳、山峰、石斧等图像是最早的象形文字。也是雕塑的起源。从中国书法历史看,先有汉字后有书法。汉字经过了一千多年后在商代才有甲骨文。

商周青铜器兴盛于公元前21世纪至17世纪,如河南二里头文化遗址,但那里雕塑并非实际意义的雕塑,是用于祭祀、生活、乐器、兵器,工具等方面。秦代雕塑如大型陶兵马俑和铀车马,后有甘肃敦煌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我国雕塑艺术由隋代更灿烂序幕,唐代雕艺体现宗教、陵墓随葬,至明清三代一直走下坡路只有手工雕塑建筑装饰,新中国后雕塑得以发展。

这里所说的陶瓷书法,不是指仅为写在绘画上的记年款识字样,而是单纯地在瓷器上表现块面书法。据查,真正意义上的陶瓷书法即在陶瓷上题写诗词、格言、警句、名篇佳作是在唐代长沙窑瓷上画有竹林七贤的二隐士,旁侧写有七言诗一首;有一个瓷壶上写有一首五言思亲的感怀诗。

最早的陶瓷书法雕刻作品,据查在宋代。从上个世纪60年代后逐渐将陶瓷书法作为一个艺术品种展现在世人面前,而较多将书法运用到陶瓷上是当代的事,陶瓷书法雕刻也是顺应了这个政通人和,经济发达,社会和谐伟大复兴时代的需要。可以想象,尽管处在电脑普及等现代科技的今天,陶瓷书法雕刻的独特文化魅力依然会涣发出春天般的生机。

有关景德镇陶瓷雕塑的文字记载在南朝。公元538年,当时的陈朝,国君陈叔宝要“大建宫殿于建康”,即今天的南京,因景德镇古称新平,能炼制精美陶器,便有“诏新平以陶础贡”。进入唐宋后尤其到了宋朝,伴随着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运用刻划、拍印、镂雕、堆雕等雕塑技艺才大量涌现和普遍使用。而后随着明、清彩瓷的兴起,雕塑技艺逐渐从装饰时尚地位落至从属地位。

陶瓷雕塑也不同于石刻、木刻、铜刻、玉琢、牙雕、石膏等塑形,根本区别点在于,陶瓷雕塑后要经1300度高温烧成。

衡量一件陶瓷书法雕刻作品的好坏是有标准的。主要看四个方面:一是书法本身的功夫。而书法的标准就是16个字,即取法高古,笔法精研,气息纯正,张扬个性。二是雕刻工艺精湛,要求刀法犀利流畅,精巧规范自然。三是瓷质好。色釉纯正,瓷体完美。四是装饰工艺好。搭配合理,庄重华丽合宜。

二、陶瓷书法雕刻的形式比较

陶瓷书法雕刻的形式多种多样,按照不同的分类,主要有:

从雕刻工具的使用上,陶瓷书法雕刻可分为机械雕刻、手工雕刻、半机械半手工雕刻

机械雕刻,是专门从事雕刻的人员将宣纸上的书法原稿录入电脑,利用平面技术分别对书法的笔画进行修改,对章法结构进行排列调整,然后按照瓷器规格尺寸定稿用机械进行雕刻。机械雕刻的优点是能修改笔画中的败笔,甚至生成添加笔画,将宣纸上的牵丝飞白效果充分展露出来,书写者省心省力;其缺点是,电脑人员多为不懂书法,书法草稿经他们修改很容易改变书家真迹,就是说,经过机雕出来的书法作品并非书法家真迹。更为重要的是机雕人员一般是经营者,往往出于商业的考虑,可能将书家的书法作品进行重复生产,从而侵害书家产权利益,另外,机雕生产成本较高。

手工雕刻,即由人持刀具进行雕刻。手工雕刻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谈好价钱的前提下,将书法作品稿样交由市场上专门雕刻人员进行手工雕刻;另一种是,书法家自己亲自书写亲自雕刻,两种情形比较,各有优劣。专业雕刻人员雕刻技艺上相对精熟,但他们往往不懂书法,当真迹放样,在雕刻过程中出现的失刀、缺损等问题时,并不知按书家笔意走向处理,而是凭自己的感觉进行修补,这就带来笔迹失真问题,难怪唐代著名书法家米芾曾言:“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伪也。”

由书法家自书自刻那是最理想的。然而真正自书自刻者甚少。

对于机手结合型雕刻情形,虽然可以克服以上问题,却又带来了新的问题。手工雕无论是釉上、釉下都增加了运输麻烦,增加了机雕与手雕笔迹差异,更为主要的是,一些商家不愿为了此类小事费心费力,故实践上难以行得通。

从陶瓷器物表面是否有釉色,可分为釉上雕刻和釉下雕刻。

所谓釉上雕刻是指在已高温烧成的瓷器上用钨金刀、金刚石刀、钻石刀依书法稿迹进行刻、划行为。机械雕和手工雕都可在釉上进行。而釉下雕刻是指在坯上或者在干坯上喷上色釉然后在其上雕刻。

两种情形比较,各有所长。釉上雕(无论是手工雕和机械雕)可较多地保留书法的一些细节笔画,但手工雕刻费时费力,效率低,而机械雕成本相对高些;釉下雕相对雕刻难度小些,效率高些,成本低些,但很难将书法的细微变化逼真地保留下来。

从雕刻深度上,可分为深雕和浅雕。深雕是指刀痕深入坯体超过2毫米以上,以下者为浅雕。二者比较,深雕的视觉效果要好于浅雕,但难度要大些。

从笔痕是否凸凹方式上,可分为阳雕和阴雕。阳雕是保留笔迹,刻去其余部分,阴雕正好相反,刻去笔迹保留其余部分。二者比较,阳雕的视觉效果好于阴雕,但阳雕的难度大,效率低。

三、创作陶瓷书法雕刻作品应当把握的几个方面及注意的问题

有人说,盛世兴收藏。此言有一定道理。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丰富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对精神生活质量提出要求,必然会走到提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味上来。现在市场绘画作品铺天盖地,而书法作品相对较少,一个重要原因,书法是通过线条体现意象,绘画是通过线条和块面呈现物象,一个重意,一个重形,也给欣赏者带来难度。绘画只要通过眼睛这个视觉器官“观”“取悦”欣赏美,而书法除了视觉器官外还有受个人文化涵养和教育水平限制及头脑的文化思考诸因素的影响,显然要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是要有个过程的。当你拥有一幅好画和一幅好书法作品同置一居的空间,你会有一种尽善尽美的心理感受和精神享受。书法的内容能给人以思想启迪、开窍、明智。当你亲自创作完一幅好的作品你会感到无比愉悦。我的阳雕书法作品《紫气东来》三尺六瓷板,被香港商人购买收藏;作品《纤云弄巧》,一米三先后在北京、南昌、长春等地参展,获得专家好评,作品《学书》入选中国首届陶瓷书法展。

陶瓷书法雕刻作品以质感、立体感和附加的工艺性而优于单纯釉上书写陶瓷书法,因而笔者偏爱陶瓷书法雕刻艺术,并根据多年实践,仅对釉下、手工、阴刻、深雕样式为例,谈一谈此工艺的体会。

1、 要选好坯。好坯出好瓷。坯胎是瓷器的基础。因为阴雕是要刻出笔迹,让笔迹露白,配上黑釉或红釉等颜色会形成较强的对比度。当然如不选较白坯泥,也可在刻痕中填充一种白釉,这样经过高温烧成后又会掩没雕刻的痕迹。比较之下,应当一次性解决此问题,就是选择好白度较好的坯泥。而影响白度的因素较多,主要是瓷坯中的三氧化二铁与二氧化钛等着色氧化物的含量,最好是选择抚州高岭土。

2、 半干坯施釉。坯做好后是湿的,要达到半干程度即用小刀平刮可起泥片、粉状。太湿了不能施釉,更不能雕刻,太干了雕刻费劲,釉有有光与无光之分。有光是传统法中使用的,无光是现代装饰中使用。任意选择。釉料是经过了配方,因此烧温也各不相同,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根据窑的温度和书法内容决定选釉色。每个窑的温度也不同,虽然釉料标出了温度但还是要试灶。施釉不能太厚,太厚容易遇高温流动掩没雕痕;太薄了,烧成后出现掉釉。

3、 按准备好的书法稿样布局。对有经验者说,可直接在坯上雕刻,为稳妥起见应用毛笔在釉上写好,写什么内容,有多少字,有多少行,每行写几个字,什么字写大,写小,都要心中有数。要尽力将书法用笔特点表现出来。

4、 精雕细刻。这是书法作品的关键。雕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将瓷坯竖放,使刻下来的粉末自然落地。

2) 自左向右刻为好。可避免右手将己经刻好的字擦去。

3) 使用刀具要适宜。刀具最好自制,要根据字的大小笔画粗细选择刀,笔画细、小字用尖刀;反之用宽刀。线条圆而粗,用圆角刀;线条方时用直角刀。

4) 用力要适中。粗笔画 ,大字可力气大些,可刻得深些,快一些。细小笔画用微力刻,慢一些;直线处可快一些,转角处可慢一些。

5) 深浅要控制。一般坯板厚约8-10毫米。深雕也只能达板厚的三分之二,深浅笔画的衔接过渡要自然,不能出现凸凹不平的刀迹。

6) 雕刻中容易出现的两个问题的处理。一是出现崩块,出现崩块的原因主要是:A、太湿。B、用力过大C刀具使用不合适。对崩块的处理视其大小和字体决定,如崩块不大,可用加粗笔画处之,如崩块太大可填泥料补釉再刻,严重崩块只能报废。二是雕刻中出现失刀,碰擦,可视情用以上方法处之。

7) 修改。整幅作品刻好后,要逐字检查有无漏刀,对雕痕不清者用刀进行疏理,将那些余土刮掉。

8) 印章处理。印章可填充印章料,也可填釉后二次低温烧,也可不填料,与字迹一样现出白痕。

9) 掌握窑烧温度。窑的温度各个部位都不同,最上面和最下面窑的温度偏低,中上部偏高,自己的釉料是要偏高还是偏低,应与窑主交待清楚。

10)烧成后的处理。陶瓷经高温后会发生变化。有的会开裂,有的会流釉,对雕痕的流釉可用打磨机处理,有的还要低温烧。

艺无止境。陶瓷书法雕刻作品的创作是一个厉练的过程,只要认真学习,思考、实践,就一定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只要你有兴趣从事这种创作,既是对中国书法的弘扬,也是对中国陶瓷艺术的贡献,作为一种艺术追求,你会乐在其中。

猜你喜欢
笔画雕刻手工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学生天地(2020年14期)2020-08-25 09:21:06
On art
做手工
找不同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快乐语文(2018年12期)2018-06-15 09:11:10
雕刻树叶
手工
儿童绘本(2017年10期)2017-07-05 18:44:29
一笔画
红木家具一定雕刻繁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