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政府政策探析

2012-02-15 11:49□涪
区域经济评论 2012年6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企业

□涪 潞

创新型企业具有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理念的企业文化,以体制创新为保障的创新机制,以持续创新为显著特征的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为主要来源的知识产权,以创新绩效为表现的创新优势等基本特征。创新型企业的成长,既需要企业自身在经营管理、制度建设、技术工艺、文化理念等方面的努力,更离不开来自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

政府政策的制定首先可以为创新型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在确定了企业是创新主体的前提下,环境便是决定因素。政府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目标的制定者,是市场机制、体制机制、政策机制的主体,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区域创新制度环境是其主要功能。目前,河南省创新型企业在实现较快发展的同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创新型企业数量太少,研发投入不足,创新型企业理论的深层次研究不足,创新型企业经验推广不足等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与政府政策在某些方面的不足相关,因此,培育创新型企业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要在原有的项目立项、金融、税收、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发展出现的新难点和新趋势,有针对性地加大支持力度,促进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在中原大地涌现。

一、健全鼓励创新的激励制度建设,为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激励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完善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鼓励创新实践的制度安排。激励机制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企业动力产生的基础条件,是企业实现自我优化的内在机制,表现为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生产经营活动方式的不断变化。企业在其运行中,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摩擦。因此,企业决策者一方面要考虑到劳动者个人利益的刚性,另一方面,要考虑个人目标与企业集体目标的一致程度。企业激励机制不仅对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革有重大影响,而且对政策实施和信息传递过程都有决定性作用。它的作用就是激发企业和职工创新的积极性,推动企业创新活动的有效运行。当前,河南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为保障其又好又快的发展,设计一个针对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制度是关键,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强鼓励创新的激励制度建设。

要强化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保障和激励措施。在落户、住房、医疗、保险、子女入学等方面,有关单位要确定专人为引进的人才提供便捷服务。加大人才发展资金投入,设立企业高层次人才发展资金,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要创新多种有益于调动创新能力的分配政策,允许技术要素以多种形式参与收益分配,对引进和现有科技人员承接并成功转化应用重大科技成果的本地企业,按技术合同额的协议比例,由省财政给予不超过相应的补助或贴息,允许企业把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购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费、专利维护费等列入成本核算。

二、加强融资体系建设,解决创新型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讲,政府投入的专项资金只能够部分解决企业的资金难题,而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多层次的金融资本市场体系,以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源对企业的创新活动进行投入[1]。

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促进各类征信机构发展。政府要建立适合创新型企业特点的信用征集、评级、发布制度,逐步完善该类企业征信评价体系。发挥政策性金融扶持优势,支持创新型企业利用信用保险开拓国内外市场,规避交易信用风险。积极鼓励商业银行开展信保项下的贸易融资业务,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引导和激励社会资金建立创新型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形成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和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商业银行与自主创新型企业建立稳定的银企关系,对创新活力企业予以重点支持。政府支持商业银行设立专门机构全面负责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问题,专门扶持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政府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可以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为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例如,美国在税收减免政策上实行的任何一年研究与开发支出,超过前三年研究与开发平均支出的企业,超出部分实行税率20%的优惠的做法,以及目前发达国家在金融信贷方面推行的技术创新项目优惠贷款的做法等,都值得我们借鉴。政府可以采取积极引导措施,吸引现有的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创新型企业进行专项投资,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弥补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匮乏;可以完善产权交易所功能,推动创新型企业通过转让企业资产、出让一定股权等方式获得资金,为创新型企业产权融资提供坚实平台;扩大设立面向小微企业的小型银行数量,扩大建立政策性的创新型企业投资公司,重点突出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加强政府监管,专项设计创新型企业信用担保工作的发展,完善风险预警体系,在良好的担保与再担保等风险防范机制的前提下,适当放大担保资金的倍数,使更多的创新型企业通过信用担保得到发展资金。

三、加强创新体系建设,为创新型企业发展培育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

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或企业,创新人才是关键要素,政府和企业应积极实施创新人才战略,以培养和汇聚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强创新体系建设,从而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

首先,政府应在贯彻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的基础上,大力倡导首创精神,进一步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遵循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加大创新人才资源开发力度,优化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政府对人才的激励主要应放在社会环境的创造和导向性的政策鼓励上,以提高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认同,并为人才的自由流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拓展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的平台。发挥开发区(园区)的体制机制优势,高层次人才带项目、带技术到开发区创办企业,可优先享受创业投资、土地使用、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方面的政策。

其次,要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企业研发中心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主要平台,也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而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和源泉。企业要把研发中心建设作为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大中型企业和有条件的中小企业都要积极建立研发中心。企业的研发中心要有一定数量的专兼职研究开发人员和稳定的研究开发渠道,具有开展研究开发活动的设备和场地。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加大科技投入,多方筹措资金,以保证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需求;扩大技术创新资金来源渠道,企业可通过贷款、争取政府财政补助,还可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提取技术创新资金等多种渠道和办法,充实企业科技创新资金。由政府倡导建立技术创新基金和技术创新风险投资基金,促进技术创新快速发展。要积极运用技术创新政策,推进企业技术发展。实行技术优惠,对率先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或先进技术,实行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和银行信贷及利率政策,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的企业[2][3][4]。

三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发挥科研机构和大学的核心作用,推进产学研结合。采取有效措施聚集创新型人才,建设一批重点学科、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形成一批科技团队和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知识创造和应用中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立足于郑州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或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增强河南省科技发展的原始创新能力。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申报国家、省科技计划,开展前瞻性、原创性和综合创新。另一方面以建立开发、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互之间的结合和资源集成,形成一批高水平、资源共享的基础科学、前沿高技术和社会公益研究基地[5],使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形成相互开放、合理分工的结构布局,不断创新和完善大学、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机制,引导更多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流向企业。

四、专项规划创新型企业用地,缓解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土地约束

土地资源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企业发展中工业用地极为短缺,然而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土地粗放利用、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有些地方政府为吸引投资、加快发展,以低价供地作为手段,将土地廉价提供给投资企业,造成一些企业占地过多、投资强度过低,部分土地甚至闲置、荒废。另外一些大牌企业,以投资为筹码,要求各地低价供地,甚至配送土地,这直接导致土地低效利用,投资和建设进度缓慢。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工业用地控制标准,实施土地双控措施,即开始仅发给临时土地证,在规定期限达到投资强度、土地产出率等要求之后,再发给正式的土地证,提倡“以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论英雄”,进一步提高供地门槛,尽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建立集约节约用地机制,让那些投资强度高、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创新型企业,优先获得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土地资源向创新型企业集中,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土地利用新路子。对于认定的自主创新型企业,除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外,优先获得土地资源和标准厂房资源,对发展前期的创新型企业,可以根据企业项目选址和用地规模采取成本价出让土地的办法解决,留住扶持这部分企业。这样可以让创新型企业摆脱用地要素的制约,降低企业投资成本,集中精力埋头创新发展。引导企业增加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另外,从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的角度来说,可以专项规划创新型企业园区,重视安排落实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专项用地指标。需要注意的是,创新型产业集群是传统产业集群的高端模式,可以理解为以创新型企业和人才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按照不同标准还可进一步进行分类,如按照产业类型可分为传统产业创新型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型产业集群,即创新型产业集群不仅存在于高新技术产业,也存在于传统产业,重点是代表未来方向、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和绿色环保低碳产业。

五、培育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使自主创新成为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内生力

每一次世界科技革命的发生与科技中心的转移,都与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的社会文化状态息息相关。创新文化是创新实践的基础,要想吸引创新人才,建立创新型企业,就必须崇尚和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目前企业创新文化面临三大不足。一是“学而优则仕”从根本上影响企业界创新热情,二是农耕时代遗留的传统文明框框从根本上抑制企业创新发展,三是缺乏品牌导向的低层次创新从根本上导致创新的短视。缺乏创新思维的企业家因为动力不足,自主自觉的创新热情不高,再加上创新存在风险、高端创新人才难求等,创新动力不足自然已成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问题。而内在动力是外部条件发生作用的前提,试图只通过政策扶持或增加投入来实现自主创新,是不可能的。没有企业的内在动力,政策再帮忙,效果也是事倍功半[6]。

要培育创新文化,首先要强化政府的创新自觉。政府要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创新体系和创新环境的建设上,要加大政府改革力度,大幅度简化行政程序,精简政府机构,还政于民,还权于民,加大政府改革力度,淡化政府权力,让公民成为社会的主体,让公民成为社会权力的主体,彻底改变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官本位之上的社会价值观,把社会大众的聪明才智引导向现代文明建设和先进生产力实践。对于企业创新还要形成宽松的社会认同氛围,鼓励创新,鼓励向学术权威挑战,鼓励向已有成熟理论挑战,提倡反向思维与正向思维相结合,形成问题意识,培养思考意识,传承科学理性精神,反对盲目迷信与个人盲目崇拜,容忍合理失败,容忍合理风险损失,科学至上,人性至上,天人合一,保护自然,敬畏自然。解决现实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创新,创新不能拘泥于原有的理论认识和分析框架,只有通过理论创新,才能科学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任何科学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都要从实际出发,对于我们来说尤其是要联系中国特殊的国情,如经济体制、发展战略、发展阶段、人口因素等。

创新文化的培育还要有知名品牌意识。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最终需要转化成市场竞争优势,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优势。对于企业来说,品牌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一大要素,企业应该大力培育具有知识产权、能够代表企业形象、体现企业经济实力的知名品牌。品牌是质量保障的结果,品牌是企业整体行为的结果,品牌是市场长期检验的结果。创新型企业除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具有良好的创新管理和文化,整体技术水平在同行业居于先进地位,在市场竞争中还要形成品牌优势,依靠知名品牌持续保障企业的发展能力,因此,必须不断创建和提升创新型企业的品牌价值。目前,河南众多企业的品牌战略还处在初级阶段,在国际市场上拥有知名品牌的河南企业是少之又少,如果不能打响自主品牌,只能占据产业链条的低端位置。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要将技术创新与品牌培育相结合,努力形成若干著名品牌集聚、各具特色的品牌企业或产业集群,在价值链高端寻求高利润,从根本上推动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壮大。

[1]涪潞.创新型企业成长模式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企业活力,2010,(5).

[2]王军.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N].经济日报,2003-06-09.

[3]陈有华.浅谈我国汽车业的风险与应对措施[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4]王祖山.新形势下我国汽车行业的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19).

[5]刘怀举,张宸,刘建忠,姜艳.河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J].河南科技,2008,(1).

[6]李忠.培育创新文化,让一切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N].杭州日报,2011-11-28.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企业
企业
人才云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企业
企业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