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晨
(辽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辽宁 辽阳 111000)
早期阅读是指学龄前儿童凭借色彩、图像、文字并借助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以图画为主的婴幼儿读物的过程。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只要是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算作阅读。[1]学龄前儿童是指尚未达到入学年龄的儿童。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一般把这个年龄界定为6岁以下。这一时期开展的阅读教育,不但可以发展孩子的阅读能力,还可以让孩子通过多种途径接受看、听、读、写等全方位的教育,为他们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研究表明:儿童早期阅读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与口语、书写等技能相互关联、同时发展;儿童读写能力的发展在生命之初就开始了,并非是6岁以后才开始的,儿童是在连续的过程中逐渐变得具有读写能力的。美国心理学家TERMAN在天才发生学的研究成果中指出,有44%的天才男童和46%的天才女童是在5岁之前进行阅读的。通过阅读,孩子们拓宽了知识视野、增强了自信心,同时也获得了自我认知和群体的认同感。
我国公共图书馆对少儿早期阅读的认识和了解从本世纪初才开始起步,相对于其他阅读推广活动,少儿早期阅读推广发展较为缓慢,形式较为简单,效果多以家庭氛围培养和间接阅读引导为主。基于我国现阶段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环境的特点,我国少儿图书馆的早期阅读推广呈现出以下的发展趋势。
针对家长群体,各少儿图书馆主要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系列讲坛为主导,努力发展一部分相对固定的家长会员参与阅读活动,关注少儿早期阅读。活动形式包括阅读咨询、家长交流沙龙、教育征文、少儿早期阅读图书推荐等。针对学龄前儿童本身,因为他们独立阅读的能力有限,而且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专注于某一件事物,所以常常以开展讲故事、观看影片、欣赏音乐等寓教于乐的活动为主要形式,并鼓励家长共同参与,以此来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这是少儿图书馆面临的共同问题,即学龄前读者必须有监护人带领才可以前往图书馆。很多父母因为工作繁忙而不能经常陪同孩子参与课外文化活动,即便有时间也都往返在各种功利性的辅导班之间,许多家长更是只重视教辅书的重要性,忽视了少儿图书馆精心策划、定期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
这个年龄段的小读者好动,注意力分散,服从管理性较差,少儿图书馆从便捷性和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大多会选择一些以听、看为主的活动,枯燥、单一的活动内容容易引起孩子们对图书和文字的厌烦情绪。
在面向低龄儿童进行阅读推广的时候,仅仅具备图书馆学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良好的沟通和教育手段是从业者必备的。在这方面,少儿图书馆应该联合具有早教专业背景或者幼教专业背景的人员共同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以迎合低龄读者的特点和需求。
综合少儿早期阅读推广现状,我们不难看出,仅靠图书馆自身的努力,难以使少儿早期阅读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也无法引起社会对于普及少儿早期阅读的重视。因此少儿图书馆应该利用政府的宣传力量、政策倾斜和鼓励,联合博物馆、展览馆等其他社会力量,与社区、幼儿园等其他相关机构合作。其中,社区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每个社区有多少少年儿童,以及他们的家庭背景、入学(入园)情况,甚至是新生儿的资料,社区工作者都有十分详细的统计。按照这些真实的统计数据就可以估算出该社区有多少潜在的低龄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等,这样可以帮助图书馆有针对性地策划阅读推广活动的频率,主要针对群体、活动规模和活动形式。
社区的图书馆、阅览室、文化活动中心临近居民住宅区,在和谐的社区环境内,家长不必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幼儿读者也可以自行到社区的阅览室或者文化活动中心来参与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另外,很多祖辈退休后承担起照顾孙辈的责任,他们也是社区文化推广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可以针对祖孙关系开展阅读推广。
社区掌握着社区幼儿园、早教机构、妇幼保健站以及从事教育工作的退休人员的信息,这样一来,社区可以帮助图书馆与社区幼儿园、早教机构合作。在这些机构中,他们有更具吸引低幼儿的环境,明快的室内设计、色彩斑斓的文具、卡通造型的桌椅、柔软的地毯、各式各样的玩具,更容易使阅读推广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招募退休教职工来为少儿阅读推广工作充当志愿者,使得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呈现出更丰富的背景和主题。
贴近民众,深入家庭,是社区服务特有的方式。少儿图书馆与社区合作,可以使阅读推广工作更普及化、平民化。馆员们可以随着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根据居民登记信息,为每家每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在年轻父母居多的区域,可以多提供些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以及如何与孩子沟通等早教内容的书籍,帮助初为父母的年轻人意识到早期阅读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对那些有留守儿童的区域,父母常年在外,不能经常陪伴孩子学习,社区可以根据他们的需要成立专门的导读机构,甚至可以指导祖辈或保姆,促进儿童阅读。
每个社区的文化站都是少儿图书馆开展早期阅读推广活动的好地方。社区可以针对节假日、社会热点推出各种“专题书架”,举办各种阅读沙龙等一系列文化活动,由图书馆提供书籍、光盘和主题策划。如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发生,可以设立“医学健康”专题书架,为家长和孩子普及关于流行病毒的防范知识;在全运会期间,普及运动常识以及竞技体育的发展史知识;在国庆节期间,举办“红色经典阅读沙龙”,请社区内的老红军来为年轻的家长和孩子举办座谈会,传承老一辈的革命精神;组织家长和孩子一同为社区里的孤寡老人送温暖,用实际行动展现书中倡导的尊老爱幼优良传统。这些都是社区可以实现的阅读推广方式。
社区还可以发动辖区内的幼儿园和退休教师一起参与到阅读推广活动中来,整合社区内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为本社区的人们创造时时读书、处处谈书的阅读环境。如幼儿园可以在特定时间内,将其教室提供给社区和少儿图书馆来开展亲子游戏、启蒙亲子阅读等活动;还可以以家庭为单位,迎合孩子们的喜好开展祖孙三代一起参与的拼读比赛、识字大赛、编排话剧等寓教于乐的阅读活动。退休教师可以在社区的号召下为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他们的专业指导,如为家长和幼儿开展拼音认读课程,以矫正方言中不规则的发音,对时下网络上滥用的词汇和文法加以纠正,并让家长能够用标准的发音带领孩子阅读。
少儿图书馆可以和社区共同建立互联网站,建立各种电子文献数据库,将科学的早教专家视频讲座、新颖的动画片、科普片导入数据库。孩子们观看图书馆提供的动画片和电子文献,可以极大地减少他们浏览网络上低俗漫画的机会。特别是对于那些好动、活泼的幼儿读者,很多家长更愿意孩子在家中阅读,所以图书馆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为社区居民连接局域网,使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服务。图书馆推荐的少儿优秀网站,如“中国少年在线网”、“雏鹰网”等,为少年儿童网上冲浪保驾护航。同时还可以远程办理图书馆的借书业务,方便图书馆更及时地将书籍送到社区。
少儿早期阅读推广不是一朝一夕就可看到成效,更不是一个家庭、一个社区就能促成的工作。它首先是一种对终身阅读这一正确的人生追求和信仰的肯定与推崇,使人们相信,孩子们会在阅读中获益。以社区为推广基地,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可以更大规模更频繁地让未成年人接近图书馆、接近书本、接近知识,进而通过这样一股良好的阅读风气引导和带动全民进行阅读。
[1] 张慧丽.中美图书馆儿童早期阅读研究综述[J].图书与情报,2011(2).
[3] 任重生.论少儿图书馆服务社区化[J].重庆图情研究,2010(2).
[4] 孙晖.少儿图书馆与少儿阅读推广[J].少儿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