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霞,董 杨,董晓萌
(静海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天津 301600)
农民田间学校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为培训东南亚地区稻农学习害虫综合管理技术而开办的,后来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组织下,农民田间学校作为一种新的农民培训模式被推广到水稻IPM的项目实施。后来,这种培训理念和模式逐渐成熟,并逐步扩展到非洲、东欧、美洲及亚洲等国家。
农民田间学校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这种模式强调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参加学习的学员均为农民,组织农民学员参与分析、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共同讨论和分享成果。它一改传统的由老师一个人讲课讲座式的教学方法,变成让学员们自己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启发式、参与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农民田间学校旨在启发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能力,通过实践和试验研究活动,使农民具备科学决策的能力。
按照天津市农业局的统一部署,2011年6月16日,静海县第一所农民田间学校在良王庄乡十里堡村广发蔬菜种植合作社举行了启动仪式。该农民田间学校应用农民参与式培训的方式,依据整个作物生长周期把关键技术分为若干个培训单元,每一个培训单元把学员的能力、知识和经验作为起点,所有农民田间学校的活动内容都依据拓展农民学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来设计。第一期培训,首批40个专业学员被分为4个组,培训教师根据该村的实际,出了13道甜瓜栽培技术选择题,让每个学员自主选择,以小实物为选择结果进行票箱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培训教师进行讲解。然后,对甜瓜常见的霜霉病和炭疽病以图片和实物为表现,让学员们以组为单位,讨论病毒名称、病因和防治方法。根据每组的讨论情况,培训教师分别给予讲评。学员们争相发言,把自己的认知和经验和其他学员分享、交流。
截至目前为止,已开展了6次农民活动日,1次外出观摩学习活动。累计培训农民310人次,团队建设3次,试验示范田实操与观察研究11次,演示性实验5次,BBT测试3次。
农民田间学校使农民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变成了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主角”,辅导员也不是照本宣科的传输者,而是根据农民的兴趣适时地引导和讲解。是参与式、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育方式;以农民为中心,以实践为手段,自下而上的田间学校推广理念;实操性、针对性、时效性、实用性的田间学校培训特点,使农民对田间学校新颖的授课方式兴趣浓厚。如今,蔬菜种植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应用已在该村成为热点话题,农民种植热情高涨。每次开课都能吸引大量农民围观。农民们口耳相传,加之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田间学校在当地以及全县受到农民的高度关注。田间学校学员积极参与课程设计和培训过程,对学校培训及来年收成抱有极大希望。田间学校的培训已经在当地扎根,农民充分认可了田间学校。
受训农民提高了自觉学习能力和提出问题、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自我田间科学管理能力,增强了团结协作和带动意识。采用BBT票箱测试,受训农民学员的知识和技能,平均提高30%。
通过田间学校组织多形式的系统培训,使广大的蔬菜专业户明确了发展方向,更新了观念,调整了结构品种,学习了科学管理技术,菜农收入增加16%,参加培训的农民学员普遍增产增收,效益增加25%,病害发生率降低15%。
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改变以往“老师讲,学员听”的传统方法,采取互动式、参与式辅导方法,学员参与,辅导员与学员互动,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打破学员保守意识,更新观念,注重引导学员积极参与讨论,展示自我,介绍经验、互相学习,在学习中安排团队活动,提高学员团队意识,提升自信心,培养了学员发现问题并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农民田间学校对农民学员的培训,提高其农业环境保护意识,更好的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在当地起到了积极的带动示范作用。
通过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降低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带动了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民的增产增收。
通过学校的建设和培训的顺利开展,达到了预期的“五个一”的效果。即开办一个学校,建设一支队伍,培养一批能人,壮大一个产业,探索一套机制。
一是壮大和优化了产业结构,农民收入显著提高。通过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手段多样的培训,使广大农民对种植新品种、应用新技术特别是种植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以及有机农产品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一大批新品种和新技术得以应用,迅驰和巴莱姆辣椒;荷兰15马铃薯;宝丽、棚友、朝研及秀美番茄等新品种,二氧化碳施肥、石灰氮消毒、色板诱杀及生物有机肥等新技术都得到了农民的认可并广泛应用,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种植水平。全体学员在技术辅导员和专家的指导下,大胆采用一些新的栽培模式,茬口安排更加合理,种植收入显著提高。厚皮甜瓜+叶菜类;大花果菜+水萝卜;间种大果葡萄等新的栽培模式被广泛应用。在2011年叶菜类蔬菜价格长时间表现低迷的情况下,由于茬口安排合理,棚均效益达到了2.6万元。
二是涌现了一批学用科技的典型。在培训中,培训教师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为重点,以解疑答惑,解决实际问题为手段,以专家全程跟踪指导为方法,使全体学员“保证培训课时、丰富培训形式、突出实践操作、掌握专业技能”。涌现了一批选用优良品种、应用技术先进、种植模式创新、经济效益显著、帮扶作用巨大的典型学员。
传统培训教师是主体,农民处于从属和被动地位,农民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田间学校农民是主体,具有主导性,意愿能充分表达。
传统培训课程,针对性差,农民不愿意听。田间学校培训前通过需求调研,了解农民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并通过科学分析整理,制定针对性强的培训计划。
传统培训一般由教师“一言堂”,田间学校通过提出问题、小组讨论、教师解答及课前回顾等互动式和参与式的形式,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教学中去,农民感兴趣、易于接受。
传统培训往往在农闲时进行培训,当时学会了,生产应用时也都忘光了,而且培训时间短,农民得不到系统培训。田间学校在重要农时的各个环节,每10 d开展一次农民学习日活动,通过田间观察和实际操作,能够很快掌握各种技能。
传统培训结束后,就算完成任务。田间学校培训前后都要对学员进行测试,了解技术掌握程度,同时对教学进行评估,针对问题改进培训内容和方法。
传统培训只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内容单一。田间学校不但培训技术,重点培养农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团队建设和团队活动,培养农民团队意识,增强自信心,改变思想和行为。
专业培训是贯穿作物整个生育期,在农忙时期由于农户农事活动繁多,少部分学员不能每期培训都按时参加;在农忙期间减少了培训的期数,没有按原计划进行。
通过培训可使农民意识到少使用农药和化肥的必要性,但广大农民现实性很强,习惯思维和市场行为对他们影响极大,首先考虑的是经济效益,再会顾及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IPM项目的推开需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适应过程。农户更感兴趣的还是针对某种病虫害用什么方法进行防治,最为有效;看重专题讲座讲授的内容,在动手能力方面的锻炼上有懒惰的心理,总是喜欢充当观众的角色。
农户团队意识和典型意识不高,总是要有几个带头人,气氛才能很快活跃起来;缺乏创新精神。
农民田间学校的运行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需要我们在今后开办农民田间学校的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敢于创新,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使农民田间学校开办得有声有色。
农民田间学校的辅导员,不是老师,但必须具备相关的农业科技知识,善于交流和沟通,具备培训技巧,还要有懂管理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在培训过程中,启发和引导农户;农民是否感兴趣,辅导员有很大作用。因此,作为辅导员要不断的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知识,不断的总结经验,才能把田间学校办得越来越好。
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必须坚持“农民需要第一“的指导思想。在今后的培训中,要注重发挥农民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变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变为课堂教学和田间实践有机结合,教会农民定期下田观察,掌握生态系统调查与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集体讨论,做出决策,从而提高农民的思维、沟通和协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决策能力和团队精神,使农民可以根据生产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自行开展试验研究,自行解决困难,成为农业生产的带头人。
建设农民田间学校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一套完整的技术措施。要真正转变农民的思维方式,改变农民的种植观念和习惯,单凭几个技术手段、几个管理措施和几个试验示范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它需要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进行长期的探索、研究和推广,更需要广大农民的广泛和积极的参与。要得到老百姓的认可与欢迎,要使学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必须摸索出一套切合实际的培训思路、培训手段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