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建军 李爱国
(武汉铁路局电务段,武汉 430071)
目前站内电码化在工程设计时采用正线预叠加、侧线采用切换方式发码,采用站内区间同制式的ZPW-2000发码设备。但在设备开通后,时常出现机车信号在正线掉码、侧线窜码现象,危及行车安全。
2011年8月2日17∶18,83905次(H XD1B153机车)到达京广线滠口站4道后,本务机机车在滠口站内转线后进4道南北挂车,折返开下行列车。此时,4道上行出站信号机显示红灯、机车信号显示单红灯。当II道开放信号通过客车时,本务机机车信号由红灯变为绿灯和红黄。
正常情况下,侧线接发列车利用股道ZCJ完成股道电码化发送器自动倒向功能,实现地面电码化发送器始终迎着列车发码,使机车信号能正常显示。
滠口站侧线股道电码化发码电路设计时,采用每个股道共用一个电码化发送器。这种设计的缺陷是极易造成侧线接车后,机车折返换端从股道另一端准备发车时,由于每个股道只有一个发送器,其接车端ZCJ一直正常落下、FM J一直吸起,电码化发送器始终迎着机车接车时所在端发码。机车按调车方式进股道后,股道另一端没有发送器向地面发送信息,此时地面信号没有开放,机车换端后机车信号在无码状态下显示单红灯(符合规范)。但此时机车信号设备却一直处于搜索状态,当相邻股道信号窜入本股道超过机车信号设备接收临界值(100m V±15m V)时,就会将相邻股道的干扰信号作为本股道信号进行解码,使机车信号错误显示,即造成本股道机车在信号未开放时其机车信号会随相邻股道信号的显示状况而错误显示(俗称“窜码”),使得本股道机车信号与地面信号显示不一致,危及安全。
针对上述问题,采取降低电码化发送电流。虽然可以减少对邻线的干扰,但过渡降低发送电流,将不利于机车信号正常运行,特别是在雨雪等不利天气条件下,将会造成机车信号出现“掉码”现象。因此,只能从源头采取措施即:取消每个股道共用一个发送器的方式,采用每个股道按上下行分别设两个发送器。2011年11月,按上述整改方案在滠口站进行试验,基本消除了机车信号窜码的安全隐患。
轨道电路电码化的电缆使用应按照接收和发送线对“星形四线组”的对绞线使用。特别是相邻的轨道区段,如果电缆使用交叉也会窜码。例如,2006年6月10日,武昌站8G与98-104DG之间窜码,处理时把室内的电流向小微调,但还是出现“掉码”现象。经分析查找,发现是这两个相邻的轨道区段的电缆使用没有按“星形四线组”的对绞线使用,按照要求重新调整使用电缆后,“窜码”现象就彻底消除了。
ZPW-2000的轨道电路匹配变压器(BG25-130/25型)一般应按1∶13.8的变比进行调整(输入使用I1、I4,封连I2、I3;输出使用III1、III3),在漏泄较大的区段可以使用1∶11.9变比(输入使用I1、I4,封连I2、I3;输出使用III1、III3)。将室外匹配变压器端子固定好后,室内调整BM T-25隔离变压器输出电压。由于调整不当,会使钢轨的移频信号电流偏低,容易产生“掉码”。如:武九线何刘站8DG区段机车信号不时出现“掉码”,经检查匹配变压器变比为2∶13.8,钢轨电流为0.86 A,电流偏低,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机车信号容易“掉码”。原因在于,当功率一定时,输入端电压不变,输出端电压升高,电流就降低。将匹配变压器调整为输入使用I1、I4,封连I2、I3;输出使用III1、III3,测得轨面电流为1.74 A,机车信号就正常了。
在无配线错误的情况下,防雷匹配变压器(FT1-U)调整不当是造成机车掉码的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FT1-U出厂时设定为输入170 V,输出100 V(II路输出,封连1-3,5-7),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道床电阻、电缆长度等外因的不同,FT1-U的输出电压应做相应的调整。如果施工时调整不当,就会造成正线电码化“掉码”。例如,武九线武东Ⅱ场在开通后,上行线10-14DG、5-9DG区段经常出现机车信号掉码。经检查发现,10-14DG、5-9DG区段发码时,SII的(FT1-U)II次入口电流分别只有180 m A、176 m A,远远小于标准的500 m A(2 000 H z)。检查结果就是SII的(FT1-U)II次输出电压调整不当。当重新使用接线端子,将其输出电压调整为60 V时,使入口电流大于500 m A,“掉码”现象就消除了。
室外隔离盒的作用是通过正向通移频信息、反向阻隔轨面来的高频信号,以防止移频信号反窜。施工时如果把方向使用反了,则移频信号送不到轨面、机车接收不到码,也会造成“掉码”。例如,京广线丹水池站2DG区段开通后出现“掉码”,经检查发现是室外隔离盒的端子I1、I2错接匹配变压器I1、I4,应为输入的被用作输出;I3、I4错接室内来的电缆,应为输出的被用作输入。这样高频信号就发送不到钢轨,机车就收不到码,出现“掉码”。更正后迄今没出现“掉码”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