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静
1948年冬天,因中国内战不断升级,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大量涌入上海。
他们有着共同的特征:无父无母无家,没有口中食、身上衣,大多一双赤脚。为了衣能遮体,食能果腹,他们或做乞儿,或帮人做苦工,或偷,或抢。白天流浪在大街小巷,晚上蜷缩在码头边、廊檐下、桥底处,不少流浪儿因贫病饥饿,一觉睡下就再也没有醒来,永远地告别了这个苦难的世界。
这些情景,引得宋慶龄寝食不安,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必须救救孩子!
宋庆龄深知: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救不了上海滩那么多流浪儿童,必须联合起来,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才行。她想到了“三毛之父”张乐平,想到他的漫画《三毛流浪记》。那个可爱聪明的“小可怜”流浪儿三毛,一经报纸连载,就深深打动了读者,赢得了众人深切同情。宋庆龄决定创设“三毛乐园会”,举办“三毛生活展览会”,帮助大上海的所有流浪儿,共同渡过现实生活中的难关。
宋庆龄首先派人与画家张乐平联系,转达了自己帮助流浪儿的具体设想,没想到的是,宋庆龄的这一设想与张乐平一拍即合。画家欣然答应,然后夜以继日,赶制出30多幅三毛水彩画新作,还整理出了很多三毛画旧作。
接着,宋庆龄通过电台报纸等媒体,号召创设“三毛乐园会”,具体要求有:凡是乐意救助“三毛”的人士,不分职业、信仰、性别、国籍,均可成为会员或“三毛之友”。每月捐献3块银元救济一个“三毛”的,便取得会员资格;每月捐献15块银元救济五个“三毛”的,便是荣誉会员;向“三毛”捐献衣服、食品、学习用品、玩具的,便是“三毛之友”。
宋庆龄号召各界同胞,都来关注了解处在水深火热、急等救助的“三毛”们。1949年3月下旬,她亲自到现场,指导布置举办三毛原作预展。
4月4日,为“三毛”募捐的“三毛生活展览会”在上海闹市区的大新公司四楼揭幕。会上,展出了张乐平的新旧三毛画330余幅。参观者似潮水般涌来,大家有钱出钱,有物出物,片刻光景,300多幅三毛画被抢购一空。“三毛乐园会”的会徽、张乐平签名的《三毛流浪记》画册也是供不应求。
在捐赠受理处,工厂工人、码头苦力、三轮车夫、地摊小贩、教师、店员,排成了一字长龙,纷纷解囊。救助“三毛”的不仅有大人,也有孩童,他们把压岁钱、糖果钱,书籍、铅笔、课本、练习簿、玩具等都拿出来,他们渴望着“三毛”们也像自己一样能念书识字玩耍。还有不少外国朋友也加入到救助“三毛”的行列中。
4月9日,“三毛生活展览会”圆满落幕,各界捐献的钱和物,足足可供千名流浪儿生活一个多月,衣物也能维持他们的日常穿戴所需。宋庆龄主持的“三毛乐园会”运动,使流落到上海滩的孤儿们,得到了及时的救助。靠着宋庆龄的救助,“三毛”们有吃有穿有住,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并迎来了上海的解放。
(责任编辑/楚文)
(电子邮箱:zhouwenji030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