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2月7日文章,原题:中国农村向海外输出廉价劳动力 63岁的谢国路(音)骄傲地炫耀他刚在吕家庄村盖起的二层小楼,盖楼的钱是他远在阿尔及利亚打工的儿子支付的。
从北京开车到河北吕家庄村需要约3个小时。当地有300多名村民在更好收入和稳定合同的引诱下,去局势时常动荡的国家工作,谢的儿子只是其中之一。“在中国很难规律领取报酬。如果建筑工地停工,我们就没法赚钱。所以如果他能签国外合同,就会去签。”谢说。
上月末,中国工人在埃及和苏丹遭绑架事件使出国务工人员面临的危险引起公众关注。但危险并没让吕家庄村民打消念头。村主任高占勇介绍说,该村素以大批量向海外输送村民闻名,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将年轻男子送到国外。“我们村不到3100人,在国外打工者超过300人。他们分布在欧洲多数国家,也有在新加坡、安哥拉、阿联酋和毛里求斯工作的。”
一些打工者每天受累10小时,每月工作30天,而且没多少花钱的机会,于是将钱寄回村子盖新房。他们每年收入在8000至1.1万美元之间,超过在北京、重庆、上海和深圳的建筑工人的平均工资。中国商务部称,超过81万中国人目前在海外工作,大多数都是签1到2年的短期合同。仅2011年,就有45.2万工人出国。
中国已成为非洲基础设施项目的主要投资方,所以非洲对于想赚大钱的出国打工者越来越有吸引力。但这类工作也要承担风险。去年,吕家庄有十多名打工者在利比亚内战加剧时跟着大批中国人撤离。
木工王鹏(音)于2002年至2005年在韩国打工,每年收入六七万元人民币。他现在希望在家也能赚这么多。随着收入差距缩小,海外务工人员数量可能要开始下降。“中国的工资水平在提高,所以出国变得不那么吸引人了。”王说。▲(作者塞巴斯蒂安·布兰克,冯国川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