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集成资源+持续发展

2012-02-03 02:06
中国畜牧业 2012年11期
关键词:蜂业中蜂蜂产品

一、甘肃蜂业概况

甘肃省由于自然条件特殊,形成了多样性的小气候,蜜源植物种类繁多,能形成商品蜜粉的主要蜜源植物有27种,有些蜜源具有独特性,主要蜜源植物面积达200多万公顷,而且花期相互衔接延续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泌蜜稳定,产量高,品质优,所以发展养蜂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在全省养蜂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养蜂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效,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省有蜂群40多万群(中蜂18多万群(桶)),年产蜜1.9万吨,蜂王浆150多吨,花粉200多吨,年产值1.6亿元以上;蜂产品贸易流通日趋活跃,天水等地陆续形成了规模不等的蜂产品集散地,带动了蜂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已建成蜂产品加工企业有23家,年产值近亿元。同时每年有外省来甘放牧蜂农6000多人,养蜂约70万箱。

甘肃养蜂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准,从业人员6600多人,还处在现代蜂业的萌芽阶段。中蜂饲养处于原始与传统养蜂并存的现状,在较为发达地区中蜂以活框科学饲养为主,绝大部分地区仍以旧法饲养为主。中蜂场规模较大者有100多群,多数为数群至数十群,饲养管理水平低下,处于自生自灭的原始现状。

二、甘肃蜂业科研、技术推广、协会、行业生产力中心概况

一是甘肃蜂业的科研、技术推广以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省养蜂研究所)为重点,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省养蜂研究所)是省级蜂业技术推广研究机构,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中国养蜂学会和中国蜂产品协会会员。五十多年来,在蜜蜂生物学、蜜蜂育种、蜜蜂饲养管理、蜜蜂病敌害防治、蜜源与授粉、蜂产品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多学科、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承担了农业部、省科技厅、省农牧厅等有关部门下达的许多科研攻关项目。在养蜂技术推广、蜜蜂育种、蜂病防治、饲养管理、蜜源调查、蜂产品研发、蜂疗蜂文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业绩,获得了近30项科研成果。主编和参编了《甘肃蜜源植物志》、《中国蜂业》、《西北蜂业全书》、《中蜂资料选编》、《蜜蜂养殖实用新技术》等多部专著,在国内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500多篇。并与国内外蜂业界有广泛学术交流和业务往来,在同行业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单位占地面积1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350万元。现有职工40人,专业技术干部35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5人,占技术人员的71.4%。

近年来,主要承担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不同蜜蜂生产区抗逆增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国家蜜蜂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天水综合试验站”、“蜜蜂为设施农业授粉标准化示范”、 “蜜蜂授粉技术在豆科牧草种子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与示范推广” 、“陇东南中蜂标准化、规模化饲养技术的集成与示范”、“设施农业授粉蜂种选育”“ 利用蜂类资源进行草原虫害的研究”等多项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进行了全省养蜂重点市(州)蜂业基本情况的摸底调查,建立了甘肃、青海、西藏三省(区)蜜粉源植物分析信息系统;开展了蜜蜂授粉试验研究工作;开展了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秦岭地区熊蜂种质资源调查,建立了区域熊蜂种质资源信息库。进行了蜜蜂种质资源调查,建立和完善甘肃省西方蜜蜂和东方蜜蜂种质资源数据库等。

二是甘肃省蜂业协会成立于2011年,职责是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全省构建起以蜂业协会为纽带,依托“政府 +省蜂业技术推广部门+养蜂重点县+蜂业加工企业+蜂农合作社”为一体的养蜂工作体系。

协会成立以来,推动甘肃省推广应用先进的新型实用技术,指导养蜂产业结构调整及技术改造,制定实施养蜂行业行为规范,建立行业自律机制,营造行业内部竞争的良好环境,维护行业整体利益;指导养蜂生产,协调产、供、销,开拓国内外市场;组织开展技术咨询,快速传递生产、加工、市场、科技等方面的情报、信息交流及学术研讨等活动;组织开展行业公益事业,发展养蜂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养蜂产业化经营,提高养蜂业组织化程度,实现甘肃省养蜂业的跨越式发展。协会目前在甘肃省的秦城、清水、武都、徽县、武威、景泰、庆阳等县先后成立了蜂产业协会和养蜂联合体等群众组织,对甘肃省蜂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是甘肃省蜂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于2012年,其职责是组织科技力量,为甘肃省蜂业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技术咨询和技术转让服务,为行业内企业的产品研制、技术开发提供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企业技术、产品升级,从而提高行业生产力水平。

中心成立后秉承“立足蜂业、面向企业、集成资源、诚信科学、持续发展”的宗旨,紧紧围绕国家养蜂业“十二五”规划和甘肃省蜂业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方针政策,从全省农牧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蜂业龙头企业、中小企业、蜂产品加工企业服务,在新技术革新、新品种、新设备设施引进、示范、推广;科技培训与科技咨询;科技项目管理等方面开展服务,成为联系和连接政府、科技部门与蜂业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三、甘肃蜂种资源保护与今后工作方向

1.甘肃蜂种资源保护。甘肃主要以饲养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为主。蜂种资源建设方面起步较早,发展不平衡。1973年在全国育种会议上,天水种蜂场被列为蜜蜂原种场。该场在天水县麦积乡建良种基地一处,并划为育种空间保护区。1981年,甘肃省养蜂研究所加入全国中蜂协作委员会。2007年甘肃陇南市徽县人民政府已建立了中华蜜蜂保护区(包括榆树、高桥、嘉陵、江络四乡镇);2010年7月,甘肃岷县人民政府颁发了《岷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岷县中华蜜蜂保护区的通告》,宣布岷县秦许、寺沟、蒲麻、西江、茶埠等五个中蜂自然保护区,涉及1000多平方公里的地域面积,明确了林业、农牧等部门的管理权限和职责。

2011年《甘肃省中华蜜蜂种质资源保护项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立项,甘肃省农牧厅下达实施。项目经过一年的努力,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开展中华蜜蜂品种资源调查,研究制定出中华蜜蜂保种技术方案。创新了中华蜜蜂保种方式,制定了技术操作规程,为进一步加强甘肃省中蜂种质资源保护和管理探索出了新途径。

二是进行中华蜜蜂各种指标测定、蜂产品品质分析及核心群种蜂培育、分级鉴定、研究中华蜜蜂新法饲养技术并制定生产技术规程等,为保种选育提供实验数据,同时为大力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在保种场组建了规模为200群的选育核心群,提高繁殖能力,年培育500只优良蜂王向保种选育基地投放。

四是保种选育基地建设全面完成。甘肃徽县榆树乡为中心产区,以榆树、高桥、嘉陵、江络4个乡镇为保种选育基地,积极扶持当地农民发展规模养殖,扩大中华蜜蜂种群数量。项目实施后,2011年保种选育基地蜂群数量净增长2896群,增长幅度69%,达到保护中华蜜蜂数量的目的。

五是开展了中心产区疫病防治、养殖技术培训等技术服务工作,保障了种群稳步发展。

六是进行了突破甘肃中华蜜蜂规模化养殖瓶颈探讨,提出了解决制约甘肃省中华蜜蜂规模化养殖瓶颈的措施,对规模化养殖意义重大。

四、今后工作方向

甘肃养蜂的当家蜂种还是中华蜜蜂。因为甘肃是一个多山区省份,西方蜜蜂只适宜在平原地带。甘肃省中蜂资源种类丰富,而且以蜜蜂个体大、吻长、能维持大群、采集力和适应性强等优点著称,被誉为中华蜜蜂之良种。甘肃中蜂是中蜂在山区长期适应形成的地方品种,具有适应性强,飞行迅速,嗅觉灵敏,善于利用零星蜜粉源,抗美洲幼虫病、抗蜂螨以及抗敌害能力强的特性,并且有群势强、产量高的优良性状和生产性能,是甘肃山区定地饲养的当家蜂种。经初步调查,甘肃中蜂具有枣红色蜂王、黑色蜂王和黑色工蜂、灰色工蜂等地理亚种式品系,经活框饲养的中蜂,平均每群蜂年产蜜量达到50千克以上。

甘肃中蜂是中华蜜蜂在西北东南部形成的一个独特的生态型,分布于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区和高原,呈半野生状态,是一个完整的种质基因库。尤其西北的陇南与四川交混山区、陇东与陕北接邻山区蕴藏着大量的野生中蜂,应该让它们很好的生栖和繁衍,特别注意野生中蜂的保护。甘肃中蜂具有的独特遗传基因是其与生态环境长期对抗适应中具备的,这种独特遗传基因在新品种选育中必不可少。因此,甘肃中蜂是我国自然生态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保护甘肃中蜂也就是保护蜜蜂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为此今后工作的着重点是:

1.推广普及中蜂科学饲养技术。中蜂生产潜力较大,目前甘肃省约有60%以上地区尚未普及新法饲养,由旧法改为活框蜂箱饲养,每群产蜜量可提高几倍至十几倍。为此,当充分利用甘肃优越的自然条件,发挥中蜂定地饲养的优势,积极发展中蜂生产,普及新法饲养,实现科学管理。

2.进一步宣传推广活框饲养技术的优势,杜绝毁巢取蜜。甘肃省中蜂新法饲养的推广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通过甘肃省养蜂研究所原下属的陇东、陇南、陇西和河西等技术服务站改良过箱饲养中蜂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远远不能适应养蜂业迅速发展的形势。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中蜂仍沿用旧法饲养,多采用空的圆形木桶收养中蜂,而收捕的方式就是利用空桶放置在屋檐或山崖下等有遮荫的地方,无限期等待野生中蜂入住、筑巢。

3.积极申请建立中蜂保护区,保护好种质资源。通过建立甘肃中蜂自然保护区,结合恢复和改善中蜂生态环境,更好地发挥中蜂优势,促进中蜂基地的巩固和壮大;要集中技术和资金的投资,提高中蜂饲养管理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利用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的天然屏障,积极借助地理隔离,有效地控制外来蜂的进入,对保护区内已有的意蜂可通过当地农牧部门政策干预和上门指导的方式,让中蜂取代或迁移出保护区,切实保障中蜂的管理和发展。

4.开展甘肃中蜂种质资源遗传机理研究,选育甘肃中蜂优良品种。在对甘肃中蜂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甘肃中蜂强群高产抗病的遗传机理研究,从分子水平开展甘肃中蜂群体遗传结构与亲缘关系,蛋白质多态性和基因组DNA多态性检测及其比较研究,影响甘肃中蜂强群高产抗病的主效基因研究以及不同基因组合对甘肃中蜂强群高产抗病的影响研究,从本质上揭示甘肃中蜂强群高产抗病的遗传机理,为甘肃中蜂优良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5.建立中蜂产品源地保护基地,深度开发甘肃中蜂特种蜂产品。中蜂产品,尤其是土生土长的中蜂蜜,国人称之为“土蜂蜜”,历史上就是药学家推崇的药用上品和物美价廉的高级营养保健食品,现代又符合人们寻求天然、祛病延年的心理趋势。根据甘肃中蜂的生物学特性,结合甘肃中蜂的生态环境与蜜粉源植物条件,要尽早建立中蜂产品原料源地基地,生产甘肃中蜂特种蜜(五味子蜜和陇南药材基地的中蜂蜜),利用甘肃中蜂春季活动早、数量大的优势引导其积极为苹果、桃等经济林果授粉,提高经济林果的产量和质量,试验甘肃中蜂巢蜜生产,研发甘肃中蜂特种蜂产品的系列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饲养甘肃中蜂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猜你喜欢
蜂业中蜂蜂产品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蜂产品科普宣传工作有效性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蜂产品认知与消费行为调查研究
河南卓宇蜂业
蜂产品科普比蜂产品销售更重要
湖北省将蜂产品纳入农商互联重点支持农产品范围
中蜂保护与发展
中华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