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花, 石 岩
农民体育价值观是农民关于体育对自身及社会重要性的观念,是依据体育的本质功能和客体属性满足其自身需要的程度,是对体育进行价值评判和选择的标准。换句话说是农民对体育“有用性”的认识、理解、看法,是农民关于体育价值的判断标准,并且用这个尺度对自己的体育行为进行取舍,有了体育价值取向。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西省晋中市农民体育价值观念进行调查,旨在了解晋中市农民体育价值观念,找出影响和制约农民体育发展的因素,为更好地开展农民体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建议。
采用整群随机取样的方法,在山西省晋中市的榆次区、介休市、太谷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寿阳县、昔阳县、左权县、和顺县、榆社县抽取800名农民进行调查,样本结构见表1。
采用自编的《山西省晋中市农民体育价值观调查问卷》作为测量工具。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首先进行预备性调查,对返还的问卷进行题总分析,舍弃相关性不大的三个条目,最后确定了23个条目,包括健身、医疗、休闲娱乐、社会、教育、宗教、无价值七个维度。 该量表为五级评分量表,从“十分不同意”至“十分同意”。分数越高,表明此种价值取向越高。
问卷由本文作者分赴各地发放,现场作答,统一回收。对回收问卷进行审查,删除未完整作答和习惯性应答的问卷。共发放问卷800份,有效回收率95%,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农民体育价值目标有着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体育价值观将对农民的体育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为了了解农民体育价值目标的主要结构模型,本文首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从相关矩阵内部结构出发,找出控制变量的主要因素。
(1)体育价值观因子个数的确定。按照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运用 SPSS 统计软件,计算出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矩阵,取特征根值大于 1 的标准进行因子提取,确定因子个数(见表2)。
表2 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
(2)农民体育价值观的因子分类及命名。为了得到更为简单的负荷结构,便于因子提取,本文运用 SPSS 采用“极大正交旋转法”对初始负荷矩阵进行因子旋转。结果显示,SPSS 按贡献率大于 0.8,把体育价值观归为七个纬度,本文按各纬度因子的共同属性进行了因子命名,确定了农民体育价值目标的七个维度(见表3)。
表3 农民体育价值观目标测验体系一览表
调查结果得分统计显示,晋中市农民在价值目标取向各维度上认同程度的先后顺序为:休闲娱乐、社会、健身、教育、医疗、宗教、无价值(见表4),其中健身、娱乐、社会、教育、等维度为积极取向,对宗教和无价值为负向取向。
表4 农民在体育价值目标取向各方面上的得分(n=760)
2.3.1不同性别的农民在价值目标取向上的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考察不同性别农民价值目标取向上的差异,结果如表5所示。男性在健身、娱乐、教育、医疗、社会各维度上的得分都高于女性;在社会价值目标取向上的差异非常显著,虽然两性的得分都较高,但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另外在宗教和无价值维度上差异也非常显著,两性的得分都较低,但女性要高于男性。
表5 体育价值观的比较
2.3.2不同群体在价值目标取向上的差异比较以“是否参加体育活动”为自变量,控制其他变量,以价值目标取向的七个因素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如表6所示,除医疗价值、无价值和宗教价值目标取向外,参加活动的农民在其余四种价值目标取向上的得分均高于不参加活动的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农民在娱乐休闲价值目标取向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不参加人群,而在医疗价值目标取向上不参加人群的得分又显著高于参加活动的人群;在无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上参加体育活动人群的得分又显著低于不参加人群。
表6 体育价值目标的比较
本文从锻炼时间、地点、形式、知识、项目五个方面考察了农民的体育价值手段取向,并对调查条目进行了频率统计,结果显示(见表7):81.5%的农民需要了解科学的体育锻炼知识,从而指导自己如何锻炼身体;在锻炼时间维度上,64.3%的农民倾向于利用农闲或节假日时参加,只有28.5%的农民选择愿意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在锻炼地点的选择上,50%的农民愿意在自家庭院,28.5%的愿意选择在自己村、乡(镇)的文体室,仅有6.9%的农民愿意选择到邻近的乡镇上进行体育锻炼;在锻炼形式的选择上农民没有特殊的倾向,自己单独练和在有组织的情况下与大家一起练习都可以;在锻炼的项目的维度上,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农民更热衷于参加的体育项目,如下象棋、麻将、台球、篮球、乒乓球;女性农民则多为扭秧歌、踢毽子、跳绳、敲锣鼓、羽毛球。
表7 农民体育价值手段问卷调查条目频率统计 人数比值(%)
当前晋中市农民的体育价值目标是多维性的体系,并且不是无组织的,而是按照各种价值选择的重要性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农民在价值目标取向各维度上认同程度的先后顺序为,休闲娱乐、社会、健身、教育、医疗、宗教、无价值。从总体上看,农民在看重体育的社会价值目标的同时,更看重体育对个体的价值取向,如排在第一位的体育的休闲娱乐价值目标和排在第三、第四位的体育的健身、教育价值目标,这与我们现阶段倡导的主导体育价值观即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是相符合的。从农民的价值观体系中我们也看到休闲娱乐价值目标已成为农民的第一体育价值选择取向。
3.1.1“是否参加体育活动”因素之间存在差异性参加体育活动人群的体育价值目标更积极、更切合实际,更接近于我们现阶段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体育价值观念。而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停留在理论意义上的倾向性更强一些,仍受传统观念影响的更多一些。例如在对健身价值选择上,不参加活动的人群却将其定位到第一,这和农民接受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体育工具性的价值观的灌输是密不可分。在七个价值目标体系排序上可以看出,不参加活动的人群的认同程度依次为:健身、社会、医疗、教育、娱乐休闲、宗教、无价值。而经常参加活动的人群在价值目标体系上的认同程度依次为:娱乐休闲、社会、健身、教育、医疗、宗教、无价值;参加体育活动的农民在娱乐休闲价值目标取向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不参加人群,这说明运动体验即参与体育活动的实践更有助于农民形成积极、愉快的体育情感,正是这种积极的体育情感的产生使其体育价值目标更接近于人性化、人本化。而在医疗价值目标取向上不参加人群的得分又显著高于参加活动的人群;这仍然和农民传统的体育的工具性价值目标紧密相关。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农民多数认为“身体有病才进行体育锻炼”。
3.1.2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农民在价值目标取向的选择上存在差异,男性在健身、娱乐、教育、医疗、社会各维度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女性;在社会价值目标取向上,虽然两性的得分都较高,但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另外在宗教和无价值维度上差异也非常显著,两性的得分都较低,但女性要高于男性。
调查结果显示81.5%的农民需要了解科学的体育锻炼知识,从而指导自己如何锻炼身体。这与农民追求科学知识的社会心理是紧密相关的;在锻炼地点的选择上,50%的农民更愿意在自家庭院,28.5%的愿意选择在自己村、乡(镇)的文体室;在锻炼时间的选择上,仅有28.8%的农民愿意经常参加体育活动,64.3%的农民倾向于利用农闲或节日时参加;在锻炼项目的选择上,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农民更热衷于参加的体育项目为象棋、 麻将、 台球、 篮球、 乒乓球。女性农民则是扭秧歌、 踢毽子、 跳绳、 敲锣鼓、 羽毛球。
大众传播媒介是农民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对农民接受社会所公认的体育价值观和提高对事物的认识方面发挥着其他途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认识与行为并不总是一致的,例如农民认识到体育对自身的价值但也不愿意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渴求娱乐健康的同时,仍然对采用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或手段存在着盲目性。
[1]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5.
[3] 杨宜音.社会心理领域的价值观研究述要[J].中国社会科学,1998(2):82~91.
[4] 郑旗.山西省小城镇居民参与体育的价值观[J].体育学刊,2003,10(6):44~46.
[5] 苗治文,秦椿林.当代中国体育的价值观[J].体育文化导刊,2005,(5):22~23.
[6] 金盛华.中国人价值观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1~13.
[7] 曾理.近代中国农民体育价值观的变化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2):26~28.
[8] 支建明.广州老年人体育价值观的调查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1(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