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鑫 沃文芝 程 静
(成都工业学院四川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031)
随着社会转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作为现代社会非常重要的资源配置方式,使人们思想活动的自主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价值和社会规范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民众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社会阶层的分化出现了道德价值观的阶层分化。市场经济促使追求个人利益合理化被某些人无限放大,个人利益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社会阶层及多元的利益群体重构个人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导致个人主义盛行,出现了价值主体多元。二是性别平等趋势下两性关系的民主化。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她们不再需要依靠婚姻来获得经济扶持和改变社会身份,这就使得男女关系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用吉登斯的话说,亲密关系已经摆脱了权力、暴力和征服,目前出现的最重要的趋势之一即感情的“民主化”。吉登斯提出这种关系有一个趋势,即较多的是依赖谈判和公开交流,而不是依赖传统的期望、角色和准则。婚姻和个人关系的传统特征正连同曾经支撑它们的社会和政治框架一起崩溃。三是社会群体的变迁促使伦理关系转向重秩序和法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由原来的血缘、地缘关系逐渐变为业缘关系,人与人的交往由过去的伦理关系维护转向法理维护。人与人之间趋于秩序化、规范化和冷漠化。
商品经济促使拜物主义的滋生,性的商品化使性的快乐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张扬,性成为人们消费、娱乐和休闲的对象。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私德领域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疏离,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非常重要的变化之一,深刻改变了传统社会环境下伦理道德的作用方式与范围。社会的道德规约越发从私人领域退出,回归公共领域,而传统道德退却后的个人生活领域,越发呈现出当代私人生活空间的多元性、自由性与私密性。当今社会普遍接受性属于个人自由、个人生活方式、个人价值观,别人不得干涉的观念。
性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人类个体的性行为、调节两性之间关系,以是非、善恶、美丑为主要评价标准,体现包含在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中的性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1]。性道德价值观是主体对自己、他人的行为和品质及各种性现象是否具有道德价值进行评判时所持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主体认同和内化了的性行为准则和规范。
当前学者很少研究社会因素对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的影响,更无人从现代化理论视角考察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的影响。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是在理论方面。本研究从现代性视角出发,就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变迁对青少年的性道德价值观产生的影响做解释性研究,填补该领域的空缺,对理论的发展具有拓展意义。二是在研究视角方面。本研究特别注重社会性别的影响作用,增强了本研究的社会性别敏感性。三是在实践方面。从短期角度看,本研究针对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出现的问题从社会环境的角度做深入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现象,并帮助政府和社会各界认识和关注该现象,为制定相应政策提供分析材料。从长远角度看,本研究在社会转型时期就青少年的性道德问题为各级政府制定和采取措施提供参考性建议。
本研究提出如下理论假设:社会因素或者说社会文化及道德规范对个体权利的认可度越高,和对符合个人需求、有助于个人成长的价值观的认同度越高,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越趋于健康。笔者从社会阶层、社会性别和社会群体三类社会因素入手考察,认为处于社会阶层较高的人,对现代性的理念认同度高,也会更加注重个体权利的合理正当性,因而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也越健康。由于传统的双重性道德标准对女性的不公,现代性理念的传播关乎女性的切身利益,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她们对男女平等的观念认可度更高。因此,女性的性道德价值观比男性健康。当社会群体性道德氛围强调个体主体性,形成较好的人际关系时,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也较为健康。社会群体又可细分为同辈群体和地域群体,如果从同辈群体中获得诸如心理诉求等个人需求的满足,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也更健康。一般而言,生活在城乡结合部的人群关系较为复杂,比其他地域更难形成稳定的群体关系,也不像生活在城市的青少年接受现代理念那么快,因而性道德价值观分值最低。农村和小城镇的青少年因为生活在熟人社会里,群体较为固定,个体从社会群体中获得帮助的可能性较大,因而性道德价值观相对而言比较健康;生活在城市的青少年则因城市现代化程度较高,接受现代性理念的能力较强,因而性道德价值观也比较健康。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08年全国哲社规划项目《社会转型期青少年性道德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证研究》的问卷调查。调查抽取了北京、武汉、乌鲁木齐、成都和广州五个城市,共发出问卷5,000份,收回4,704份,有效率为94.08%。样本在本城市有推断总体的意义。
对调查问卷中原始变量“有关性的说法”依次编排序号为1~24,并把选项“非常反对”、“比较反对”、“无所谓”、“比较赞同”“非常赞同”分别赋值1~5分。为考察新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我们进行 alpha 检验后发现,其中序号为 1、3、6、8、17、20、21、22、23、24 的问题与其他问题呈反方向,于是对它们进行了倒向,即重新赋予它们的选项“非常反对”、“比较反对”、“无所谓”、“比较赞同”“非常赞同”分别5~1的分值,并再次进行了alpha检验,结果显示各因素方向一致,构成内部一致性信度。各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156~0.8382之间,整个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8286,表明该问卷具有很高的同质性信度。未含变量组内相关系数均低于含变量组内相关系数,说明删除该变量后的组内相关系数低于加上该变量后的组内相关系数。所以,该问题具有作用。其中变量3、4、6、8、9和17等的含变量组内相关系数减去未含变量组内相关系数的值较大,均接近0.1,表明这些变量对该问题的意义很大。变量15的情况相反,对该问题的意义最小。我们做alpha检验后,将该24个变量的分值相加得出性道德价值观的得分。性道德价值观的得分越高,表明青少年的性道德观越健康,反之越消极。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各种社会力量、各种利益群体在不断调整、平衡、重组。一个社会,只要其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着资源占有的不均等,就势必会形成各种不同的利益群体,这些利益群体往往有着各自不同的经济利益、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而这些要素构成了人们在社会地位上的层级或等级差别[2]。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身份社会”,身份成为划分社会阶层、制约社会流动的一个最主要的次级制度化结构。市场经济作为现代社会一种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了当前中国不是非常明确却又实际存在的社会阶层。同一社会阶层成员之间在态度和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形成阶层文化。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文化品味和文化消费及生活方式。同一阶层具有文化相似性,包括相似的文化氛围、一致的文化主义和文化素养、大体一致的文化追求和文化理想、一致的文化显著表征[3]。
国内学者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分出了草根文化、平民文化、大众文化、小资文化、精英文化、权威文化等几种类型,不同文化之间对爱情、婚姻和性的态度和价值观也有着明显的区别。草根文化与平民文化大体相当,具有世俗性、功利性和低俗性的特点,性道德价值观也表现为世俗性、功利性和低俗性。大众文化则是被大部分人所接受的具有流行性、娱乐性、通俗性、商品性等特点的文化,大众所接受的性道德价值观往往具有性爱商品交易与追求爱情博弈平衡的特点。小资文化追求高雅生活,钟情于丰富的内涵,热衷于艺术和情调,追求内心体验、物质和精神享受;在性道德价值观上表现为性的开放和自由,注重个体性爱的权利和享受,忽视性的责任与义务。精英文化追求生活的质量,享受高雅的生活,注重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因而性道德价值观突出个体的性爱权利与社会责任的统一。权威文化则是指拥有话语权的人所倡导的文化,目前以官方提倡的主流意识形态为主,强调对社会大众的性道德价值观的正面引导,表现出积极的性道德文明。可见,社会阶层越低,对物质的消费需求的认可度越高,导致对爱情、婚姻和性适用物质化的衡量标准。社会阶层越高,则对物质的需求愿望越低,对个体婚姻的愿望更加强烈,也更加注重婚姻中的情感因素和两性亲密,强调个体性爱的社会责任,对现代化性道德价值观中的“自愿”、“忠诚”、“责任”、“相爱”等的基本观念认同度也越高。因此,社会阶层高的青少年更倾向于选择具有现代理念的道德观,越具有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性道德价值观。从表1也可以发现,随着社会阶层的提高,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分值也在上升。
社会性别是指人们所认识到的基于男女生理差别之上存在的社会性别差异和社会性关系。社会性别往往用来描述在一个特定社会中,由社会形成的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角色、活动、责任和规范义务等。这些差异和关系会因各种具体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且随实践迁移发生变化。一方面,在具体的社会文化形态下,会形成较为固定的社会性别角色,即固化为某些行为习惯属于女性,某些行为习惯属于男性;并且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这种角色分工会不断地被社会成员强化和内化。另一方面,社会经济、技术、教育等的发展,也在逐渐引起社会性别观念和分工的变化。传统社会强调“男主外、女主内”,在社会领域中男性掌管公共领域,女性在私人领域内活动;在家庭内部,男性负责家庭对外的事务,女性处理家庭内部的事情。换句话,家庭、婚姻在传统社会里被认为是私人领域的、女性化的。因此,在涉及婚姻和爱情时被认为是与女性相关的,婚恋观和性爱观存在性别双重标准,对女性的要求更为严格。
笔者观察到两性回答“您是否上网看有关性的信息”、“您和同伴之间经常谈论性问题的内容是什么”等问题时,都有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男性热衷于通过色情网站、光碟等获取性信息,对谈论异性生理构造兴趣浓厚,更注重性的愉悦身心功能,性行为较为活跃,初次发生性交行为时大多比较主动,与无情感联系的人发生关系的概率较高,对女性的贞操高于对男性的要求,对同性性行为的认可度较低,恋爱动机对于建立爱情的重要程度不高,对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的认可度高。而女性则似乎对各类色情信息兴趣不高,关注自身的生理结构,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也低,初次发生性行为多为被动,与恋人发生性行为的比例高,对贞操的认识较为理性,对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的认可度非常低,对于各类性行为和同性恋现象宽容度非常高,在意性的情感表达功能。社会性别观念对两性的性行为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传统社会里两性的性道德观存在明显的性别二元对立现象。作为性道德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即性别角色、角色社会化和异性交往,男女平等、尊重女性和互尊互爱都是积极健康的性道德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女性经济的独立,加上国家政策对男女平等的提倡,对女性明显不公的事实正在发生改变。女性群体对男女平等有切身利益关系,对于体现现代理念的“平等”、“自愿”、“相爱”的性道德观认同度比男性更高。
调查发现,整体上女性的性道德价值观比男性的健康。细看两性对家庭角色分工的态度,无论男女,“合作分工”的分值都是最高的,说明亲密关系的民主化是必然的趋势。同时从男女两性的分值变化幅度来看,女性从“男主外女主内”到“女主外男主内”的分值变化差异非常明显,社会性别文化对女性的影响更显著,再次证明女性对男女平等的期待更迫切。
表1 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不同社会阶层分类均值表
社会群体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形成具有群体内部规范、义务和角色的人类集合体。库利在《社会组织》中,从研究人的早期社会化出发,提出初级群体的概念,指成员间有面对面交往与合作的群体,如家庭、邻里、伙伴群体等。总之,社会群体会有经常性的社会互动,有相对稳定的群体成员,且有相应的成员身份,形成社会关系。随着社会群体关系的发展,会形成较为稳定的交往方式和群体规范,具有共同一致的群体意识和群体凝聚力。社会群体对于个体而言,具有帮助个体社会化和满足个人需求的功能。从家庭、邻里到单位,都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满足个体的亲情、友谊、利益等方面需求的重要条件。个体处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中,受到群体道德价值观的影响,产生同群效应,形成趋于一致的性道德价值观。表2反映了同群效应现象:处在具有不同性道德价值观的社会群体环境中,会形成完全不同的性道德价值观。
表2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根据周围人赞成婚前性行为分类均值
1.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是指有生理年龄、思想观念、志趣爱好、行为习惯、人生理想、生活态度等方面的一致或趋同,自然而然形成的以居住地和职业行业为依托的非正式小团体。它具有自发性、心理相融性、流动性和有核心人物等特征。同辈群体的成员在心理上有强烈的依附性和归属性,在感情上有很高的亲密性和稳定性,在道德价值取向上有深厚的情感性和趋同性[4]。依据库利的观点,同辈群体属于初级群体,具有交往富于感情、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个性、群体整合度高、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等特点。一般来说,一旦初级群体形成,群体的整合度和凝聚力较高,群体规范对成员的控制力、约束力和影响力较强,并形成成文或不成文的群体文化和群体规范,如果某个成员产生与群体内部不一致的道德价值观时,可能会受到情感疏离、成员排斥,从而产生失落感和心理压力。同辈群体由于年龄、志趣相仿,青少年生理阶段的特点促使性成为他们共同关注的话题之一,形成较为一致的性道德价值观和舆论氛围。因此,同辈群体在帮助个体完成性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中,如果同辈群体强调个体主体性,即群体内部形成较为一致的认同个体权利的价值观,尽可能对成员提供情感、友谊,群体成员在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得到其他成员的帮助,形成良好的群体道德价值观的氛围和健康的性道德价值氛围,群体成员的性道德价值观也趋于健康,反之则不健康。调查发现,回答“心里话(特别是和性有关的话题)经常向谁倾诉”的青少年中,分值最高的是向“恋人或夫妻”(87.45±15.52)和“同学同事”(87.16±16.34),说明有心里话时能及时得到身边亲密伴侣和同辈群体的安慰和帮助,个体的性道德价值观得分也越高;而与相对关系不是非常亲密的“老乡”(79.28±15.71)和“网络上认识的人”(79.53±21.55)交流的人,很可能是生活中无法得到性话题帮助的人群,表现出来的性道德价值观得分很低。
2.地域群体
地域群体也称地缘群体,是指以地域为联结纽带,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共同生活和互动形成的人际关系,并由此构成的社会群体,如同乡、邻里街坊等。一般来说,来自同一个地域的人群具有相近的故土观念和情感联系。从群体的属性而言,如果未建立类似于“同乡联谊”的组织,地域群体属于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的初级群体。不同的地域会形成不同的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地域文化。来自农村的群体较容易形成费孝通所说的“熟人社会”,熟人社会的传统伦理观念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由伦理关系联结在一起形成较为亲密的关系,生活中遇到困难一般会得到周到而体贴的帮助,满足人的基本人际情感需求;另一方面,如果有人做出违背伦常的事,则面临较大的舆论压力,在熟人社会中容易受到道德他律的约束。因此,在这种熟人社会的道德氛围中,人们的道德价值观普遍倾向于积极健康且趋于保守和传统,尤其表现在婚恋、性爱方面,更是反对开放的性观念,认可爱情和婚姻的忠诚。城市则匿名性增强,法纪秩序观念增强,社会流动性增大,人际交往范围扩大,人际关系是通过契约关系、职业流动等方式建立和维持的,人际互动缺乏亲密和温情感,因此无法满足群体成员的情感需求。但是,城市的生活方式更现代,强调个体的主体性,生活在城市的青少年更容易接受现代性理念,因而爱情、婚姻、性道德观中更强调自我的情感需求,性道德价值观也更健康。生活在城乡结合部的青少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既远离了农村的熟人社会,又不具有城市青少年的现代生活方式和现代思想,因而性道德价值观相比于农村和城市更消极。
总之,来自农村的青少年整体上生活在人际关系亲密但缺乏个人生活空间的环境中,行为约束依赖熟人群体形成的道德氛围;城市青少年则生活在缺乏温情但个性张扬、生活现代的氛围中,行为约束主要依靠自律;城乡结合部的青少年则是既缺乏基本的社会关系网,又不具备现代生活的群体,道德约束失去了他律的环境,自律的道德素养又不是很高,因而性道德价值观分值最低。调查发现,城乡结合部的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分值为(83.89±16.96),而乡村(85.76±20.00)、小镇(85.10±18.48)和中小城市(85.55±20.77)、大城市(85.62±17.83)的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的分值都在均值上下浮动,没有明显的差别。
研究基本证明了理论假设。不同社会阶层形成不同阶层文化,不同文化对现代性的认识不同,社会阶层越高,越接受现代化的理念,对积极健康的性道德价值观的认同度也越高,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也越健康。受社会性别文化影响,传统社会在婚恋观、性爱观中存在明显的男女不公,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普遍比男性更认同“男女平等”、“尊重女性”、“相爱”和“自愿”等性道德观,因而比男性的性道德价值观健康。不同的社会群体会形成不同的群体规范和群体文化,对群体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和影响力,当群体文化认同现代化的理念、尊重个体的需求、提倡现代文化时,则该群体的性道德价值观也更健康,反之则更消极。
社会阶层、社会性别和社会群体体现社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三个重要的外在因素,而生理机制、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是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的发生机制。社会阶层、社会性别和社会群体构建了青少年的社会角色,社会文化对个人角色通过道德规范、舆论压力和社会认同等方式进行限定,从而使个体在面对复杂多样的性社会现象时选择符合个体需求的道德观。
一方面,随着个人主义的盛行和消费主义的流行,青少年的性道德价值观也会表现出功利化的理性选择;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秩序化、规范化的人际关系促使人们将温情转向亲密关系,追求情感吸引和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在性道德方面更注重情感因素。青少年在性道德价值取向上的矛盾导致建立亲密关系存在障碍。在选择婚姻时功利性的考虑成分更多,选择感情和性时情感因素更为重要。因此,有必要打破社会阶层之间的壁垒,促进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开展性别平等教育,提倡男女平等和民主、自由,提高男性的性别平等意识;促进社会群体的多元化,满足不同利益群体和价值主体的需求,并利用同辈群体进行性道德教育。
[1]胡 珍王进鑫:《大学生性健康教程》,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263页。
[2]陈义平:《分化与组合——中国中产阶层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3]刘 军宁勇敏:《阶层文化的特征及其制度整合》,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4]安云凤:《性伦理学新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8~1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