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分析

2012-01-29 17:50:07薛飞韩延昌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6期
关键词:胆囊炎开腹水肿

薛飞 韩延昌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分析

薛飞 韩延昌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1年1月本院为121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成功113例,中转开腹5例,3例术后黄疸。结论 选择最佳手术时机,掌握手术技巧,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是可行的,值得推广。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手术技巧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随着技术发展和成熟,以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和美观等优点被推广并受到欢迎,适用于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等一般的胆囊切除术。但急性胆囊炎存在胆囊张力高、质脆、组织粘连等因素,导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被列为急性胆囊炎手术禁忌证。随着技术发展和手术技巧的提高,LC治疗急性胆囊炎已获得更多开展,效果明显[1]。2004年1月~2011年1月本院为121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2011年1月本院门诊和住院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121例,其中男51例,女70例;年龄26~73岁,平均(47.6±8.3)岁。其中有胆囊炎病史者64例,急性发作时间24 h~5 d,平均39 h。入院时均有右上腹压痛和墨菲征(+),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和呕吐,无皮肤和巩膜黄染。体温35.5℃ ~38℃,血白细胞增高。B超提示胆囊壁增厚,胆囊内均有结石,其中多发胆结石85例,单发胆结石26例,出现胆囊周围积液23例,胆囊坏疽穿孔3例,肝外胆管无明显异常,术后病理证实为急性胆囊炎。

1.2 手术方法 采用全身麻醉,CO2气腹,压力12~14 mm Hg,四孔法行腹腔镜手术,顺行或逆行胆囊切除。胆囊张力高且体积大者用电钩灼穿胆囊底部,吸出部分胆汁,暴露胆囊三角,无法分离胆囊行逆行切除。粘连不清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先将粘连和浆膜分离。术中胆汁外溢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术后放置引流管3~4 d。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术中出血量18~107 ml,平均出血量为(43.7±6.4)ml。手术时间40~131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49.7±16.7)min。住院5~14 d,平均住院时间(4.8±1.2)d。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 T管引流术时间90~190 min,平均 118 min。

2.2 手术并发症 5例因胆囊三角区粘连无法剥离而中转开腹,3例术后黄疸,其余均顺利出院。

3 讨论

3.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势 腹腔镜手术具有视野广,可远距离操作的特点,无需腹部大切口,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较少,无明显术后瘢痕,符合大部分患者的心理需求。

3.2 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 急性胆囊炎行LC手术时机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确定,往年的经验和行LC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显示,患者发病不超过72 h,此时患者一般胆囊周围组织充血以炎性水肿为主,胆囊三角区结构尚清晰,视野清晰,粘连比较疏松,易于剥离,术后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对于发病超过72 h患者,粘连程度加重并伴随胆囊壁增厚,炎症水肿明显,导致胆囊三角解剖结构不易辨认,给行LC手术带来一定的困难。对于这些患者,可以转开腹手术,也可以按照患者的意愿,待胆囊炎症水肿消退再行LC手术。本组中有5例由于胆囊三角结构不清晰中转开腹,21例胆囊炎症水肿消退并达到手术要求后行LC手术,效果明显。综上所述,急性胆囊炎LC手术时机应结合患者病情以及炎症程度,及时做出判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3 手术技巧

3.3.1 胆囊三角的分离 当急性胆囊炎发生时,胆囊三角通常出现水肿,此时要准确判断肝十二指肠韧带走向。如果出现辨认不清,可以直接撕开部分腹膜来分离间隙。游离后三角,解剖前三角,钝性分离[3]。

3.3.2 胆囊周围粘连的分离 急性胆囊炎出现粘连,可用电凝钩和分离钳及吸引器钝性分离,游离胆囊并暴露肝十二指肠韧带,减少术中损伤周围组织器官,便于Calot三角区域的分离。

3.3.3 胆囊的剥离 LC术野清晰,可以准确的分离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胆囊壁和Calot三角粘连,胆囊颈和胆囊管结石嵌顿[4]。胆囊伴有轻度炎症时,视野清晰便于辨认,组织疏松,胆囊床较易剥离。炎症反应较重时,胆囊壁与肝脏之间间隙紧密,视野不清晰,不能准确辨别和剥离间隙,可以等水肿轻度消退或者吸引器减压再手术[5]。剥离时,可用电钩钩背边推边切,减少术野模糊和误伤,又能充分解剖分离,是避免和减少副损伤的有效方法。本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5.9%,5例因胆囊三角区粘连无法剥离而中转开腹,3例术后黄疸。所有患者无需特殊处理,因为切口小,术后感染较低。

3.4 并发症的预防 并发症预防在于手术操作技巧和娴熟的腹腔镜手术经验,术中仔细、耐心地解剖和分离,掌握LC的手术要点。遇有难以控制的出血导致Calot三角难以显露及不能确定有无胆管损伤时,应该中转开腹[6]。

综上所述,医生要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手术时机,掌握手术技巧,仔细操作,采用该法治疗急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适时中转开腹。

[1]陆武京,刘一冰,张振力,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55例[J].华西医学,2010,25(1):178-179.

[2]吴耿刚,汤月良,卢海武.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19 -21.

[3]王和曹,余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46例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9,21(1):74 -75.

[4]王志民,王亚奇,张超,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急性胆囊炎临床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47 -48.

[5]高峰,呼延清,刘勇峰.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附58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5,14(1):18 -19.

[6]段勇,胡芫魁.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244 -245.

10.3969/j.issn.1674 -4985.2012.06.078

462000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

薛飞

2011-12-21)

(本文编辑:连胜利)

猜你喜欢
胆囊炎开腹水肿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孕晚期胎儿水肿宫内干预及预后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Coco薇(2016年8期)2016-10-09 23:51:02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