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民教育培训的难点及相应对策

2012-01-29 12:44祝彦海杨锡财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年36期
关键词:农民科技培训

祝彦海 杨锡财

新形势下农民教育培训的难点及相应对策

祝彦海1杨锡财2

1 磐石市宝山乡农业 技术推广站 吉林磐石 132 327
2 磐石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吉林磐石 132013

与现行新农村建设发展态势相比,农民教育培 训步伐相对滞后。 对现行农民教育培训所存在的难点进行详细剖析,进而提出与时俱进的教育培训理念,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作用,创新培训形式,优化师资力量和教材管理体系,逐步形成适应新形势下农民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

农民教育培训;教材体系;教师队伍

10.3969/j.issn.1671-489X.2012.36.143

作者:祝彦海,农艺师,从事农业新技术推广和示范工作。

Author’s address

1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Station of Baoshan Village, P anshi, Jilin, China 132327

2 Pansh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Station, Panshi, Jilin , China 132300

1 前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在于培训教育新农民、发展农村新产业、规划建设新村镇、组建农村新组织、塑造乡村新风貌、形成政府新职能[1]。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取决于亿万新型农民的积极参与。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其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2]。农民教育培训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要素和根本保障。

2 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难点

2.1 科技文化素质整体偏低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等矛盾依旧突出。尽管国家出台了相关惠农政策,增大了对“三农”的投入,但稳定增长的机制却没有健全,农村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依旧存在。

众所周知,最薄弱的产业是农业,最滞后的领域是农村,而最低收入的阶层又是农民。据统计,我国约有5亿农村劳动力,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2%,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接受系统教育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不足5%,绝大多数农民从未受过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农民教育培训普及率低。文化科技素质整体水平偏低,致使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因而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李水山[3]在其文章中指出,农民素质越高,科学种田水平就越高,其收入也就越高。

2.2 思想意识落后

农村信息闭塞,农民思想文化水平有限,一部分农民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现代思想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主观上依赖政府。绝大多数农民缺乏革新和竞争意识,没有紧迫感,缺乏快速有效捕捉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机遇的意识,面对变革中遇到的困难常表现为束手无策、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文化科技水平有限促使许多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有一种本能的抵触情绪,导致其缺乏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许多农民参与教育培训活动是在反复动员或有经济补偿的情况下被动参加的,因此其在教育培训过程中态度不够积极、缺乏学习兴趣。

2.3 培训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农民教育培训的供给途径主要是政府行为,尽管国家直接用于农民教育培训的资金有增加趋势,但随物价消费上涨,农民教育培训任务和费用加重,经费不足、渠道单一严重阻碍了办学条件的改善。

2.4 师资不能适应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要求

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教育方式落后单一,指导思想不够明确,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农民的实际需求缺乏研究,致使培训与当地经济社会需求脱节。另外,专业课程设置僵化,教学内容不能反映最新科技成果。

3 对策分析

3.1 以农民为本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组织保障,以政府财政投入经费为主,因市力导,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民教育培训事业。以农民为教育根本,培育其在思想上有人文精神和自我意识,在科技上有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在生产生活上有市场意识和社会责任。专心致志做好培养科技能人工作,这种培训模式是指立足当前,放眼未来,紧密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培养一批科技、经济和管理能人,再通过这些能人影响和带动一方百姓共同富裕的培训形式。培训对象要选择农民中的精英,包括善于抓住机遇、刻苦学习、富于创造与实干的农村青年、农业科技示范户、科技致富能手等。在培训内容上要按照农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设置相应专业课程,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的系统教育与培训,以求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3.2 以实用为目的

强调实用为先、技能为主、增收为重,要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与提高农民生产技能有效衔接,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农民培训与农技推广相结合、与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岗位实际需求相结合、与就业创业相结合。以农村为教育阵地,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地探索出符合当地民情教育培训模式,根据区域产业和经济的特点、特色,建立农民教育培训需求动态管理模式。

3.3 以实效为原则

建立由农业科研院校及各层次农技推广服务部门所组成的专家团队,积极推进教育培训课程和教材改革,构建科学实用的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根据农村经济结构需要,以培养新型农民为主要目标,努力调整课程结构,改善教育培训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训教师进村后,应及时将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信息等讲授给农民,同时要讲解和传授文化知识、新观念、新风尚以及健康生活、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知识,满足农民多元化的需求,比如:可对农民实施创业培训,该做法是提高农民素质,取得创业成功的关键[4]。

3.4 以质量为教育生命

农民教育培训要坚持“质量是第一生命线”的教育理念,建立完善的农民教育培训实施效果考评体系,确保教育培训质量,使农民学有所成的同时学有所用。科技扶贫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帮手[5]。发展农民教育培训,一定要从“三农”实际出发,尊重农村社会和农民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制定教育培训质量监控的对策与措施。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是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要多渠道创新农民培训机制[6],最终为全面提高农民教育培训质量,培育新型农民提供策略。

当前农技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学历不对口或偏低、缺乏实践能力的实际,尤其是农技推广工作中急需的既有专业理论水平,又有种植、养殖等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普遍缺乏,制约着农村培训教育的发展,也将影响科技信息对农民的吸引力。这就要求与政府协调,广开农技领域大门,吸收、接纳有学识、有水平、有实践的中青年骨干力量,对有真才实学、领域内闻名的科技工作者给予破格晋升提拔的机会,对已评未聘、但对实际生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附加指数,以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

3.5 以财政投入为保障

1)加大政府对农村培训教育的支持,确保农民教育经费。由于历史的原因,近年来,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有显著降低趋势,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

2)要建立各级财政投入机制,逐步把农民培训纳入公共财政投入范畴。

3)多渠道、多途径解决农村教育经费问题。

4)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在农民培训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以调动培训单位的积极性。通过上述做法,完善培训新型农民做法,为将来进一步打造新型培训模式提供有力保障。

[1]徐金海.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特征与建设思路[J].生产力研究,2006(11):49-50.

[2]白芳丽,张锦光,李红艳.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现状、问题、对策[J].新农村,2011(5):236-237.

[3]李水山.新形势下农民教育中的焦点问题[J].农业科技管理,2002,31(4):49-52.

[4]彭华.农民创业培训模式探讨[J].农民科技培训,2012(8)7-9.

[5]陶小洁,霍仕平,许明陆.浅谈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科普工作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管理,2008,27(2):59-61,90.

[6]刘文焕.大力培育新型农民的调查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1(4):70-71.

Analysis on Difficulties and Their Strategy to Education of Farmers under New Situation

Zhu Yanhai1, Yang Xicai2

Compared with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the pace of farmer education is relatively lagged behind. The difficulties existed in the current farmers’ education was analyzed in detailed, simultaneously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was promptly put forward. The guiding roles of government and market should be played, the training program should be innovated, and then the teacher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management system should be optimized. Ultimately, a long-term mechanism about the education of farmers which adapt to new situation was gradually form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farmers; teaching material system; a team of teachers

G725

B

1671-489X(2012)36-0143-02

猜你喜欢
农民科技培训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