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建丰
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强调原理、方法的理解与技能的形成与熟练,学习过程注重认知活动与技术活动的内在统一,培养目标则倡导原理知识、操作技能、技术文化、人文修养等多方面的统筹发展。因此,从教学评价方式的角度看,仅用教学结束后的纸笔测验显然难以适应新课程教与学的需要。
信息技术学科中评价工具较常用的主要是电子作品或项目型任务。信息技术教师对每次制作的作品都进行全员评价,某一学生的所有作品的得分汇总即该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最终成绩。这样做无疑偏离了过程性评价的最初目标,过程性评价不是要得到所谓的课程成绩,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态的学习表现,肯定成绩,找出问题,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和总结,要通过评价督促学生的学习。
对学生信息技术电子作品,教师的评价主要还是更多的看重学生使用了哪些技术,对这些技术掌握程度如何,进而根据量规给出评价等级;然而很少关注学生根据主题搜索的信息资料内容本身,所以这样的评价是不全面的。信息技术课程不光是要教学生掌握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在技术的使用方面能够给予学生准确的评价,但在某方面专业的信息内容评价中无法给出完备的评价,因此难以完善信息技术课程学生评价体系。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从评价量规的制定,到对学生作品的评判,都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学生始终是在被动地接受评价结果。这样不但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不能充分认识评价的真实意义,也使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践离不开理论,理论在实践中升华。信息技术课堂一般采用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模仿操作的教学方式,在学生模仿操作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不断地巡视,对学生的操作进行实时的评价,在教室中进行“现场直播”。这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现场直播”不断地纠正学生,将学生往最终的教学目标引导。
对于打字这类需要反复练习的纯技能的评价,要通过评价促进训练。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汉字输入法的概念、编码方法以及优缺点,但选用什么输入法需要学生自己确定;提高打字技能只能靠学生的勤学苦练,训练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要持之以恒。因此,测评可以采用分阶段多组测试的方法,从一开始训练就作测试,让每一位学生知道自己的初始状态,随后每周测评一次,记录每次的打字速度;测试以自我测试为主,利用上课前的5分钟时间完成测试并将成绩记录在案。最终的评定成绩不是以某一次的成绩为准,在要求达到基本速度的同时,综合考虑训练时的速度的提高率来确定打字技能的成绩。
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多媒体制作之类的课程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制定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时,在保证学生都能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进步、个性和创造性。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互相协助的能力,也经常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在进行小组活动的时候,定好评价的标准也就是奖惩规则是非常重要的,奖惩规则一定要细化,并成文,严格实施,而且随着合作学习的不断开展,即时调整,不断完善。教师具有决定权,学生具有实施权,同时兼顾公平原则。在学生竞赛时设立加分员。每组先完成的学生有加分权和评分权,同时还有义务要辅导其他没完成的学生。
互动评价是Moodle中一个专门用于评价的活动模块。互动评价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分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其中学生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评价再次评价。由于评价活动既是一项学习活动,也是一项掺杂个体情感的主观性活动,容易受到个体主观情感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互动评价巧妙地设计众多的参数,合理设置能够有效排除评价过程中人为的、情感方面的干扰,保证评价活动客观公正。
评价结论既针对某一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全面分析,也针对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分别进行分析。教师帮助学生根据评价结果反思自己的学习,找到学习中的差距,以利于下一阶段改进学习。同时教师用评价结果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进度、内容和组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