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通用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的开发

2012-01-29 10:46刘升忠
职教论坛 2012年12期
关键词:职场我院校园

□张 平 刘升忠

高职“通用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的开发

□张 平 刘升忠

关于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发达国家已先行一步,并取得较多的研究成果和形成较成熟的实践模式。由于起步较晚,我国有关高职教育学生通用能力培养的研究尚不深入,教育实践更不成熟。我院通过校园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开发课程并创设职场环境,促进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课程建设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探索成果,具有一定的现实与推广价值。

高职;通用职业能力;课程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重要特征和任务之一便是以就业和职业发展为导向培养人才,为学生提供直接的职业准备。就这个意义说,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应该成为高职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归宿:学生接受高职教育的过程,就是为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做准备的过程[1]。

当下的高职学生大多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完成基础教育的,他们不仅对“职业”知之甚少,对职场认识也模糊不清。在现实情况下,仅是提高“专业技能”不足以帮助学生合理地规划三年学习和职业人生,无法帮助学生从容地参与就业竞争和适应职业岗位[2]。作为直接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人才的高职院校,应当培养出社会欢迎、自身和谐的“通用职业能力与专业技术能力”并重的人才,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目标。

一、通用职业能力课程化培养模式的基本设计

对于学校育人工作而言,教育教学的场所不仅仅在教室,而应当为整个校园。具体而言,就是要将课堂学的内容与平时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实践有机联系起来,将课堂教学要求与平时的校园管理规则有机联系起来,将校园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挖掘出来为人才培养服务,将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均纳入到一个宏观的大课程体系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尽可能广阔的学习实践平台。

高职学生尚未取得典型的职业经历和经验,通过显性课程教学,能使其更快、更好地了解与掌握职场应知应会的知识与技能;但由于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特殊性,仅有显性课程是远远不够。为此,我院在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培养实现方式的选择上,不仅注重课堂的“教”与“学”,让学生在课堂的讲授与训练中获得领悟与发展,更大力开拓资源,帮助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做”与“养”。经过六年多的实践,我院从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实际出发,从课程内容、职业实践、信息管理、工作队伍、行为养成与考核等多方面入手构建了“教、学、做、养”相结合、育人方式课程化的通用职业能力培养模式。

(一)显性课程系列化

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结果,我院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为依托,将显性课程内容拓展、重构为“职业指导”及“职业训练”两大模块。一方面,通过“职业指导”的课堂讲授,使学生了解职场中所应具备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职业训练”的模拟训练及真实实践,让学生感悟和掌握职场所需要的观念、意识与能力。

1.职业指导。根据大学生为职业起步,需要在校三年进行或做好准备的活动及其面临的问题,我院把“职业指导”模块设计分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形象设计”、“就业指导”、“岗前培训”、“创业实务”等内容,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职业规划、求职就业、自主创业等知识、方法和技术。其中,突破传统就业课程的“职业形象设计”的开发和“岗位培训”的前置,使学生更好地实现内外兼修,提前获得职业岗位应知应会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实现从“大学生”到“职业人”过渡与衔接。由于自主创业不仅需要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同时还需要其他必要的条件,因此,“创业实务”仅作为选修课供学生选修。

2.职业训练。在对企业用人要求以及学生目前的素质现状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基础上,我院开发出以情景模拟、具体活动、案例分析等“训练”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职场心理调适能力训练、职场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职场形象设计能力训练、职场沟通能力训练、职场团队竞争与合作能力训练、职场执行能力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职业训练”系列子课程。这不仅是《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拓展,更是一种课程目标的升华。根据上述能力和技能性课程在职场中的重要性及学生的缺乏程度,我院将“职场执行能力训练”和“职场心理调适能力训练”作为必修课开出,其余按照“职业素质诊断”结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供学生限选。

(二)隐性课程规范化

大学生尚未取得典型的职业经历和经验,仅从显性课程的“教”与“学”难以提升通用职业能力。为此,我院充分整合和利用校园资源,一方面,通过创设“准职业”岗位及活动,为学生提供校内职业实践的条件和机会;另一方面,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职业化”、“课程化”改革,积极营造“职场氛围”。

1.构建“职业实践体系”。为了给学生在校园内创设“准职场”环境,提供训练与实践的场所,我院将“学生社团、勤工助学岗位、学生干部岗位”等作为训练学生通用职业能力的重要校园资源,积极探索在学生管理中引入职场因素,使之不仅成为学生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或岗位,并以此来练就参与学生的通用职业能力。

(1)创设集自我管理、服务于一体的职业实践型社团。根据高职教育的育人目标和学生的自身特点,我院积极完善学生会的机构设置,努力推行模拟职场情境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以院学生会为主体,构建了以大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大学生新闻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督导中心等十一个“准职业化”的职业实践型社团,使校园既是“学习园”又是“职业园”。

为切实发挥职业实践性社团在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我院除聘请专家为各社团的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与指导外,还为每个职业实践型社团配备指导教师,专门负责对职业实践型社团的管理。职业实践型社团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努力提高社团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并指导社团学生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校园管理与服务等实践活动。

(2)用职业标准管理“勤工助学岗位”。勤工助学既是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培养与提高学生通用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我院对所有“勤工助学岗位”进行“岗位分析”,并向全院发布,让每一个学生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与“任职要求”。不仅对有意从事“勤工助学”的学生进行入职测评,同时对上岗学生配备指导教师,进行入职培训以及工作过程的业绩考核,以业绩兑现“薪酬”,使勤工助学在发挥助学功能的同时,附加职业训练的价值。

(3)创立模拟职场的“校园公司”。我院组建或与企业共建了“校园经营公司”、“礼品公司”、“8字连锁超市”等具有真实经营和服务功能的“校园公司”,通过真实的经营活动和经营任务,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通用技能提供了真实的实践平台。

“8字连锁超市”是我院与广州市8字连锁有限公司于2011年3月合作共建的校内综合性实训平台。该平台将企业的真实经营引入校园,由学生负责所有的日常管理和经营活动,实训平台按照真实工作任务的要求进行环境布置、实际运行和日常管理,学生着制服上班,按照连锁店的经营模式运行: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市场营销、连锁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技能,另一方面,真实的企业环境和运作模式,也加深了学生对工作环境的认识和体验,锻炼了执行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通用职业能力。

(4)建立学生参政议政的参议会制度。为培养学生民主参与管理的职业能力以及充分发挥学生在学院建设中的作用,我院构建学生代表大会参议会制度,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校园事务管理:组织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向全体学生代表作工作报告;各学生代表深入广大学生,以座谈、访问、飞信和调研的形式,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形成会议提案提交大会,为学院各方面工作建言献策;组织分组讨论,安排相关部门与代表座谈,针对相关议题、参议会工作报告进行研讨;等等。

同时,我院还在学生信息系统上开设了网上学生提案平台,进一步拓宽学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时间和空间,此举极大地促进了广大学生参与学院管理的积极性,通过网络等各种方式收集上来的提案近千份。这不仅为学院发展建设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意见,同时也在活动中,锻炼了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营造“职场文化氛围”。除了通过整合校内资源开展学生职业实践活动外,我院还积极通过对学生管理制度与模式进行改革,营造准“职场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日常的校园学习与生活中,接受职场文化的熏陶,以便形成与职场要求相适应的意识与“自觉”。

(1)引进“ISO-9001”改造学生管理模式。 我院有选择地借鉴广泛运用于企业的“ISO-9001”管理体系,全面改造学院的管理模式,一方面使学生在学院的管理氛围中真切地体会职场的要求,另一方面模拟职场情境,制定学生管理制度,通过规范学生自我管理的工作标准与程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了使学生标准化管理得到顺利实施,我院将传统的学生社团组织改造为职场下的“部门”或“科室”,学生干部(干事)被赋予“管理者”的地位与职责。通过推行标准化管理体系下的模拟职场学生管理模式,形成了“校园学习生活”与“职业模拟”有机结合的局面。具体包括:编制各级、各类学生干部的岗位标准;编制学生事务性工作、学生重要活动的工作标准;各级学生会在认真总结已有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要求上,将工作时间固定化、工作流程标准化;设立大学生督导中心,由其依据标准化管理体系对学生会进行监督、管理,对校园不文明现象进行监督和管理,协助学院对教学秩序及学生纪律进行监督、反馈;等等。

(2)建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电子档案。为了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规划与发展提供全程化的辅导,我院依托学校强大的“CRP”系统,开发出“学生生涯规划管理平台”,该平台是学生按其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期间实施过程的计划、执行、检查和改进,包含每一学年的职业理想调整性描述、实现新职业目标的环境描述、新生导师或辅导员或职业导师的建议,还包含每个学期初的自我规划、学期末的自我规划实施评价、学期末的自我规划实施或调整反馈。

持续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让学生在校的学习目的更有针对性。同时,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还使学生重视发展,把握当下,集中时间、精力和资源于自己选定的学业,进而为将来的求职就业增加竞争力。

(3)实施“三证书制度”。我院在“双证书制”的基础上添加“工作经历证书”,形成职业资格证书、工作经历证书和毕业证书并举的“三证书制度”。学生在三年内必须完成800小时的工作经历,获得“工作经历证书”才能取得毕业资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职业经验成为人才培养的刚性要求,以此保证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通过“工作经历”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我院分别为新生与毕业班学生配备新生导师和职业导师。“导师”既是学生的思想的引导者,又是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的指导者,亦师亦友,为学生成人成才的良师益友。

二、通用职业能力课程化培养模式的基本特色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院的通用职业能力课程化培养模式,在内涵上不断提升,外延上不断扩展,实现方式上不断创新。从整体上讲,具有以下特色:

(一)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的活动体系而非学科体系构建课程,使以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通用职业能力培养显性课程具有鲜明的“工学结合”特征

该显性课程基于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活动的体系,在社会需求与学生现状的反差中寻找内容取舍的依据。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模块化、项目化的课程,形成点多面广,集知识、经验和态度等为一体的内容系统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运用。该课程从狭隘的、只具工具性价值的、局限于就业技巧和政策法规的就业指导,到比较全面的、具有工具性与精神性价值相统一的职业指导与生涯教育转变,对于学生形成更为全面的有关“职业”的素养和能力,更好、更快地促成“大学生”与“职业人”的衔接,是一种富有创新意义的探讨。

(二)把“教、学、做、养”统一起来,形成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方式体系,是对经验属性比较突出的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积极尝试

我院在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培养上,不仅重视传统意义上的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而且更重视学生的实践和对学生实践的个性化指导,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方法并形成经验性的知识和方法,同时形成“职业人”应有的精神气质和实践能力。“教、学、做、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设计,既是一种匠心独运的尝试,同时对提高素质课程教学质量也是一种教学模式上的创新。

(三)开发和利用校内人才培养资源,将“职业世界”引进校园,以保障目标的实现,是对校内资源整合和利用的一种新探索

在教学团队建设上,精选一批专业教师和落实辅导员队伍参与课程教学,安排一批具有本科以上教育背景的学校工作人员担任学生职业导师工作,这种专任教师与兼任教师相结合的多元化的教学团队建设思路,不仅保证了课程教学队伍的数量、结构、质量,使之能够适应课程内容“点多面广”的特点,同时与学生工作相结合,对学生实施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职业发展与就业教育,为一种职业素质教育与学生工作相结合的新实践。

在校内实践性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上,通过以助理身份参加校内岗位实习的措施,通过将校内勤工助学实施职业化的管理,通过组建与社会对接的职业实践型社团活动,通过建立学生生涯管理信息档案以及建立和应用源于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不仅对实习见习岗位的提供、职业氛围的营造是一种有力的保障,同时为校园资源的利用和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开拓了思路。

(四)依托强大的“CRP”系统,落实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管理,是学校育人工作信息化的有益尝试

我院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全面记录、掌握每个学生状况,据此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培养工作,使历时三年,覆盖校园的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化管理落到实处。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院基于CRP系统,探索建立了综合性的、包括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培养在内的学生“管理与评价系统”。

该系统依托“CRP”,由“教师工作平台”、“导师工作平台”、“辅导员工作平台”、“宿管日志平台”、“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学生诚信银行”、“学生生涯规划管理档案”等构成,各平台彼此互联互动、信息共享,相关的教工都可通过该系统对每个学生在校的日常学习、工作实践与生活行为进行评价与监督。其基本做法是:新生入校后,学校即与学生签订“承诺书”,内容涉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从中可获得每学年600分的基本金,在此基础上根据其日常学习、工作、生活表现,由全校教职员工共同监督、管理。学校的任何一位教职员工都可以根据所发现的学生的优秀或不良行为,在学校行政办公网上通过该系统将有关信息直接发送给学生的辅导员,辅导员接到信息后即可核实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存扣分的处理。学生在校三年中,素质积分累计如果达不到1800分,将无法毕业。

虽然我院所开展的工作与研究是以院本进行的探索,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大致相同、学生基础大体相当、校园资源几乎一样,因此,我院在提升学生通用职业能力上取得的工作探索成果,具有一定的现实与推广价值。

[1]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R].教高[2006]16 号,2006.

[2]张金华.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6).

G712

A

1001-7518(2012)12-0060-04

张平(1957-),男,广东兴宁人,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与就业;刘升忠(1975-),男,江西赣州人,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就业指导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企业员工培训与大学生就业。

课题项目: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校园资源开发与整合’的高职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0TJK217),主持人:张平。

责任编辑 葛力力

猜你喜欢
职场我院校园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疯狂的职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