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胜
(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06)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量持续增长,然而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生产却面临着严峻挑战。直接影响到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在所调查的事故原因中,主管部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安全经费、技术、人力等投入不足,安全生产保证能力低下;工程监理单位对自身应负的安全管理职责不清,施工现场安全员不熟悉相关法规标准,知识欠系统化,有的甚至徒有虚名等原因成为影响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如何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降低生产事故率,探寻和采取治本之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另外,从就业市场了解到,各类施工单位越来越需要经过正规安全培训上岗的工作人员,他们能在施工中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灵活运用专业安全知识,及时处理问题。作为肩负为交通建设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重任的交通类职业院校,从源头上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公路养护专业未来开设《公路施工安全》教育课程已势在必行。
第一,没有形成一套有针对性、完整性的《公路施工安全》教育理论体系。尽管施工养护专业在许多交通类院校中已是很成熟的专业,但专门针对公路施工安全的课程却在很多院校还没有开设。在以往的教学中,施工养护专业教学内容过分强调以“知识”和“技能”为主导,仅仅强调施工和养护的技术内容,而对安全方面的知识,大部分院校仅仅把它当成必修课中的一个章节一笔带过。
第二,教材体系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根据笔者对多所院校的了解,在已开设施工安全课程的院校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需要。部分院校选用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教材进行讲解,内容陈旧,过于形式化的定义和实用价值不大的方法在教材中占有很大分量,而国家颁布较新的安全法律、法规、实施细则却无法体现。
第三,工程教育的非工程化现象严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交通技术实际需要的技能结合不紧密。教学内容纸上谈兵的现象较多,较多地从制度管理、安全设施上进行讲解,而对涉及实际动手的安全质量检验操作、案例分析等都较少体现,导致学生只能死背规章制度,而面对实际发生的安全问题时往往措手不及。
在公路施工养护专业引入《公路施工安全》课程,就是要使学生了解安全生产法规,加强安全生产意识、重视安全教育知识,了解哪些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了解常见的安全事故,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保护自身的安全和健康。
本课程是公路养护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着重让学生掌握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知识。要求学生在掌握施工安全管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交通安全设施设备的基本知识,着重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具有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具备从事公路施工安全管理以及事故处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课程应充分体现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并重,施工与管理并重,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
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和课程标准,该课程应该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系统概述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内容及公路工程安全管理措施;(2)现行安全施工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章程的介绍,尤其是近几年国家颁布的新的相关文件;(3)主要介绍相关交通安全设施设备,包括基本交通设施(如护栏、交通标志、交通标线、隔离设施、防眩设施基本构造)、施工验收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的详细介绍;(4)主要介绍施工进场安全准备、施工前的安全控制、施工中的安全控制方案以及事故调查与安全资料归档等方面内容;(5)主要介绍生产工地涉及的日用防护设施、消防安全设施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公路施工现场应急及常见安全自救、互救方法;(6)主要介绍常见的公路施工过程中易发的安全事故。可以以案例的形式介绍,或带学生实地考察,参观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掌握施工安全管理的方法和面对事故的处理方式和补救措施,使学生做到懂原理,能辨识,会解决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同时,要树立良好的环保、节能意识和协作意识。
第一,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设计应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即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的时候主要把握“必需、够用”原则,就是所讲的理论知识与章节要求掌握的实践操作高度相关,理论知识的介绍做到够用就行,不多讲、不深讲。理论知识的内容应注意渗透章节所涉及的最新技术。
第二,注重实践教学与企业实际应用相结合。学生实践往往在实验室进行,与企业实际网络、设备环境相脱节,变成一种理想化的实践。为了能够使课堂实践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每一节的实践教学都应设计一个企业实际应用情境,让学生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分析自己应采用什么解决办法。
针对本课程综合性强、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特点,课程应本着定位要准、内容要新、理论要精、实践要强的原则,在讲授过程中增加大量案例的讲解与课堂讨论,组织学生研究调查分析现实问题,建立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体系。
第一,应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法。本课程采用项目引导的模式,根据课程标准,将本课程分为六个子项目,设定相应的教学任务。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现对本课程的学习。
第二,应用案例式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安全生产事故,以“杭州三桥坍塌事故”为例,在视频中讲述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故,哪些是应该避免的问题,事故过后该如何处理。然后,给予学生相关案例,让学生针对案例组成小组分别进行讨论,得出结果。各小组成员选派代表进行交流,最后由教师点评。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较好地把课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三,应用角色情境扮演法。设计一个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扮演施工员、安全员、监理等不同角色,探讨存在的问题,设置一些典型事故,让学生分析处理,并作出相应事故报告。
在考试方式上,由于本课程应用性较强,闭卷考试无法检验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情况。因此,应结合课程特点,采取“闭卷考试(占40%)+实践考核(占30%)+案例分析及撰写项目报告(占30%)”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闭卷考试主要是对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考核以及对基本安全设施认识上的考核。实践考核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安全设施进行自救、互救并模拟安全事故现场。考核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解决安全问题的能力。同时,针对安全设施质量检验抽样,验收评定进行实操练习。通过实践考核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案例分析主要考核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从案例中主动获取信息构筑自我新知识结构的能力;项目报告部分,本课程中任课教师以6个子项目为基础,根据企业实际,安排多个实践项目供学生选择,完成相应的考试项目并撰写项目报告,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实现同企业一线接轨的目标。
开发建设步骤如下:(1)研究有效的生产实习方式;(2)编写新课程教学大纲与计划;(3)出版《公路施工安全》教材;(4)完善《公路施工安全》试题库;(5)完善《公路施工安全》电子教案;(6)完善《公路施工安全》多媒体课件;(7)完善实习基地建设。
随着公路安全生产事故的增多,具有较高知识储备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安全员岗位越来越受到各大施工单位的青睐。据此,《公路施工安全》课程开发势在必行。该课程体系应该打破传统的灌输式理论教学,转向项目引导、角色情境扮演、探索式案例教学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主动性和交互性,形成强烈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在求知过程中的自觉性,树立每个施工环节的安全意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的教学应探索与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教学相结合、课程建设应进一步注意与施工单位的需求相结合是下一步需努力的方向。
[1]李彦武.做好新形势下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在全国交通质量监督局(站)长座谈会上的讲话[R].2011.
[2]朱云峰.浅谈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J].中国水运,2009(1下).
[3]武树巍.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保障技术与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