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军
(江苏省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 江苏 张家港 21560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也明确指出:“明天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树立创新理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电工实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内容枯燥,操作教学繁琐,教学时教师如果能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就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本文就电工实训中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由讨论、自主合作、自我总结方面进行探讨。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动地建构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在电工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让学生自主阅读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组织和引导使学生自行摸索出认知规律,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最终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如在讲授电阻的识别与测量时,我发给学生从几欧姆到几兆欧姆阻值不等的许多色环电阻,让他们通过自主阅读色标法的相关内容对所发的电阻加以识读与区分,通过多次观察和读数,加深了学生对色环电阻的感性认识,在领悟色标读数基本规律的同时,大大激发了识别电阻的热情。在他们感受到色标法的魅力之后,我又让他们仔细阅读万用表的说明书和训练讲义中万用表欧姆档测电阻的基本内容,让他们用万用表欧姆档来测量刚刚读过的色环电阻,检测自己色标读数的理论值是否正确。这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为下面知识的介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每次教学结束,我都事先分发下次课要讲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利用晚自修等时间通过阅读先行预习,使他们对即将讲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课上教师只要稍微指点学生如何操作及在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即可,节省出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根据教学目标自主实践,从中自己去探究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实践表明,自主阅读方法要比教师一味枯燥讲授效果好得多,它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减轻了实训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培养了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本领和技能。
当然,教师还可因材施教,对表现较突出的学生,引导其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如各种手册、与教学相关的各种的网站,乃至教师的网页,通过自主阅读学习来自行获取更多相关知识,以使他们“吃得饱”。
现代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知识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在电工实训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来自主学习,在亲身实践中获得感悟与技巧。
如在学习电子装配电路时,我总要让学生先根据所要装配的电路进行电子元件的筛选,将装配电路所需的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元件进行分类检测,然后再进行元件的安装与电路的焊接、调试。又如,在进行电力拖动训练时,在学生接线之前我总要让他们对照电路图进行元件的选择及走线图的绘制,然后再让他们接线。在完成线路连接之后,让他们进一步对照电路工作原理进行电路的检测操作,自行根据现象来分析判断接线的正确与否。实践表明,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电路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全员参与自主探究的学习,体验感知知识获取的过程及艰辛,使他们在享受学习成功的愉悦的同时,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即使是对实践操作悟性较差的学生也不放弃,而是要不厌其烦、手把手地教他们,使学困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激发他们追求知识的欲望与勇气。当我听到一名学生在完成任务之后高举双手大呼“我也会了!”的时候,由衷地感到在学生自主探究中教师情感教学的魅力。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定需要。”我们的实训教学千万不能忽略情感的教育功能,因为它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倡导合作、讨论、探究等学习方式。在电工实训过程中,由于学生之间差异较大,众多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仅靠一两位实训教师逐个指导显然是不够的。这时可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开展讨论,使他们从对方那里获得问题解决的思路与灵感。对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只要适当点拨即可。这样,在缓解教师教学压力的同时,也可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较大提高。
如对于电子元件三极管管脚的判别检测,许多学生在教师讲解后仍然不太清楚。这时,我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开展讨论学习。这样做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讨论踊跃,对管脚如何检测讨论积极,通过相互示范对如何检测有了较深的理解。对于学生讨论中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我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实践表明,这一做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相应的发展空间。在自由讨论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来教师要学生进行操作的他律要求已经转变为学生自己要做的自律需要。学生变得乐于探究,加之合作小组学生之间融洽的关系,极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潜能和求知欲,使他们将这种学习需要内化为自觉的实践行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和谐课堂的构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学生各自自主学习相比,真正实现了“1+1>2”的效果。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当今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新课标也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电工实训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学生自由合作讨论的情境来挖掘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通过让学生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开展积极讨论,使学生树立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等。
如学生在自主学习焊接工艺过程中,一人拆焊元件有困难,这时组内的两人应相互合作,其中,一人拿电烙铁对准所拆元件的焊点,另一人拿镊子在另一面夹住所拆元件,这样,通过两人分工协作,既快又省力,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乐趣,进而激发他们操作的热情。又如,在电力拖动实训过程中,学生一人用万用表对连接的电路进行检测操作不方便,这时可开展合作,在一人用万用表对电路进行检测过程中,让另一人用工具按下交流接触器的按钮。我发现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要比教师单一说教有效得多。再如,在排故练习时,由于实训指导教师较少,一两个实训教师对全班几十个学生同时设故是不现实的,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自由组合,每两人结对组成小组相互设故,然后相互排故。实践表明,这种学生之间的自由合作,缓解了实训教师人手不够、任务繁琐的问题,使其能抽出精力来解决较难的教学问题以及重点辅导基础较差的学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快捷高效。
教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结构是一种反映教师施教程序和学生学习活动的规范形态,是一个以学生认识规律的纵向发展为“主轴”,以学生、教师、教材三位为一体、多层次多侧面信息传递和反馈的交叉型立体网状式结构系统。在电工实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后,还可继续引导学生,使其对自学理解、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及操作体会中的问题进行自我归纳总结,进而获得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如在每天结束训练内容时,我总要让学生对一天来所操作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鼓励学生表达实习感悟,要求他们每天写一点实习体会,哪怕一两句话也行。通过总结,能使学生对实习项目有进一步的理解。每到实习一周结束,我还要求每位学生将一周来的实习体会写成小结,字数不能少于300字。刚开始学生不习惯,写的内容较少,后来随着次数的增多,学生写得字数越来越多,感悟也越来越深,有的小结写得非常好。这样,在用文字归纳总结实习体会的同时,无形中又培养了学生继动手自主学习之后的又一能力——自主反思写作能力,而这恰恰是学生继续提高的有力途径,弥补了学生只会做、不会讲的缺陷。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不仅仅是“告诉”,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自主学习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当今信息社会中教育终身化对人的要求。因此,在电工实训教学中,教师应以人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使他们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使他们在亲身实践中,自行领悟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从中掌握学习的窍门和发现真理的方法,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为将来走上社会后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谢阳玉.改革《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7).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李俊杰.理科教学的“学生自主学习法”实践总结[J].考试周刊,2009(47):222.
[4]党海英.创新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自主操作能力[J].现代企业教育,2011(6).
[5]方凯.浅谈任务驱动教学在电工电子实训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