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应谨慎用之

2012-01-29 01:27李金宝
中国地质教育 2012年3期
关键词:黄铁矿矿物多媒体

李金宝

长安大学 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54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应谨慎用之

李金宝

长安大学 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54

结合笔者30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五种授课方法:高度概括法、换向思维预知法、知识扩展延伸法、形象比喻法和悬念启发授课法。本文对当前高校盛行的多媒体讲课的利弊做了详细剖析。认为多媒体在高校教学中要谨慎而巧妙的应用,多媒体是大学教授做学术报告时非常好的工具。但是,在课堂讲课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恰当地辅助使用多媒体,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授课方法;多媒体;教学效果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推广在讲台上应用多媒体进行授课[1-3],有些学校甚至是强制性要求。长安大学多年来一直将其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大力推广并普遍要求使用多媒体教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多媒体教学是一把双刃剑,其利弊共存,用的不合理,其弊远大于利。本文在对笔者30多年来从事地质课程备课和讲课的亲身体会和经验总结基础上,对多媒体教学的弊端进行剖析,作抛砖引玉之意。

一、讲课方法经验总结

笔者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已经超过30年,根据亲身教学经验,总结出五种授课方法,即高度概括法、换向思维预知法、知识扩展延伸法、形象比喻法和悬念启发授课法。

1.高度概括法

讲课与看书学习的本质差别是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高度概括、提炼加工。教师高度概括的本领源自于认真备课,反复阅读教材中的难点,拓宽该学科领域的知识面,使自己头脑中装满“一桶水”,才能轻而易举给学生倒出“一杯水”来。

在此列举一个简单的实例来说明问题,在信息不发达的20世纪60年代,人们有事就用写信的方式相互联系,对方打开信之后,从头至尾看一遍要花几分钟时间,要是不理解,还得反复看几遍,现在有了手机,在几十秒钟就可以把事情说清楚。讲课就像手机通话叙事一样,把课本上的长篇大论通过高度概括,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

2.换向思维预知法

老师在讲课时,要能预知讲完此内容学生会提什么样的问题,假如自己是学生,在这个问题中那些方面没听懂,这就是换向思维预知。笔者教的“矿相学”课程,第二章是吸收性晶体光学原理,其中讲到矿物的吸收性:当光波进入物体内部时,由于物体对光的吸收作用而使光的亮度(振幅)迅速衰减,光的减弱程度与光学吸收系数K值成正比,即矿物的吸收系数K值越大,该矿物越不透明,反射率就越强。在这个讲授环节,首先要预知到学生在头脑中会产生的疑问: “吸收系数K值越大,吸收得越多,为什么矿物的反射率还要增强?”为了解惑这些疑问,就要把另外的知识纳入此处,引申讲解:“当可见光(光量子)照射到具有金属键矿物表面时,由于这些金属键中自由电子能级的能量差与可见光(光量子)的能量相当,当电子吸收可见光能量之后发生跃迁,轨道增大,然后电子再回到基态时,把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即电子吸收的能量不可能储存起来,而是全部释放出来,吸收系数K值越大,吸收的能量越多,释放出来的能量也越多,引起矿物的反射率越高”。这样学生就能更深刻理解。

3.形象比喻法

上课时有些深奥的理论或者是要用语言长时间才能讲明的道理,可以用生动的比喻使学生很快理解,并且永远不会忘记。例如,历史上曾有人问爱因斯坦如何解释相对论,爱因斯坦回答到“这就像一个人同一时间站在火炉前和站在一位美女面前的感觉一样”。其本质含义是当你站在火炉前的时候,会觉得很热,而且到一定程度,你就会感觉时间过得相当慢,恨不得马上离开,但是当你站在一个美女面前的时候,你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舍不得离开。这就是用诙谐幽默的笑话,来揭示一个深奥的哲理。

笔者在初次进行“矿相学”备课时,曾经受一个问题迷惑好几天:矿物光片放在反射偏光显微镜下,使上下偏光正交,旋转显微镜物台一周,视域中全黑暗,没有明暗变化,这种矿物称为均质矿物,如果旋转物台一周有明暗变化,这种矿物称为非均质矿物。在岩浆矿床中,镍黄铁矿与磁黄铁矿一起共生,课本上说磁黄铁矿是非均质矿物,正交偏光下旋转物台一周有四明四暗变化,镜下观察与事实相符;镍黄铁矿是均质矿物,正交偏光下旋转物台一周应该无明暗变化,可是与磁黄铁矿共生的镍黄铁矿,当旋转物台一周也有明暗变化,不知其原因何在,令人费解。通过反复思考和显微镜下详细观察,悟出其原因:旋转物台时,尽管镍黄铁矿的亮度不发生变化,但是其周围的磁黄铁矿亮度变暗时,显示镍黄铁矿亮度增大,当周围的磁黄铁矿亮度增加时,显示镍黄铁矿变暗。以后给学生解答此问题时,只说天上的星星亮度是不变化的,但是晚上你看见特别亮,白天就看不见了。这么一比喻,学生马上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且将会永远记住。

4.知识扩展延伸法

教师讲课不能完全按照课本生搬硬套,这样使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在讲课中可以延伸扩展相关方面的知识,像讲故事一样,吊起学生听课的胃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野外带学生实习时,遇到古老的片麻岩,告诉学生这种片麻岩的形成年龄为20多亿年,用换向思维预知法,事先就预知到,这么一讲,会在学生头脑中出现一个悬念,怎么知道它的形成年龄是20多亿年?观察学生的表情,大部分学生在纳闷,有个别学生马上向老师提出此问题,于是就给他们简要介绍了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的基本原理。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给他们讲了利用C14测定古字画真假的考古知识:“C14是放射性元素,在空气中的含量由于其不断衰变而减少,但是空气中的N14被宇宙射线轰击之后可以不断地产生C14,同时迅速氧化,形成二氧化碳进入全球碳循环,科学家发现在空气中C14衰变减少速率与宇宙射线轰击N14形成C14的增加速率相等,这样空气中的C14是一常量,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只要不死亡,它随时吸收空气中的C14,因此生物体内含的C14也是常量,当生物死亡后,立即停止与生物圈的碳交换,体内的C14含量由于衰变,随时间的流逝在减少,因此根据纸张中的C14含量可以大致估计古字画的年代”。这种方法就像讲故事一样给学生传授知识。

当走到寒武系灰岩与奥陶系灰岩分界线时,把地层时代与岩性差别介绍给学生,学生最大的疑惑是:怎么知道哪寒武系地层,哪是奥陶系地层?老师最一般的回答是“根据地层中含的古生物来确定的”。比较完美的回答是:“前人在这里做了地质工作找到化石,经古生物专家鉴定,确定时代,然后公开发表论文,我们就沿用这些科学成果”。更高层次的回答是:“根据地层中含的古生物来确定的”,继而进行知识扩展延伸,给学生讲解:“同学们将来毕业以后参加工作,要是上级领导分配你去某某地方搞地质工作,你首先要收集前人的资料,看前人在该地区做了那方面的工作,发现了什么化石来确定地层时代。对前人的成果,一要认真学习,全面掌握理解;二要验证,不能盲从;三要发展,不能原地踏步;四要不断创新,向更高层次攀登,将来会成为一位出色的专家。如果你要去工作的地方,前人从未做过地质工作,你就是拓荒者,在工作区地层中尽量找到古生物化石,确定地层时代,公开发表论文,以后有人来此再搞地质工作,就会沿用你的成果,地层时代命名就是这样确定的”

最后一种讲课方法,简要介绍了野外地质工作的程序,鼓励学生不要迷信专家,自己将来也可以成为专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回答了学生迷惑不解的地层时代问题。

5.悬念启发授课法

老师在讲课时有的疑难问题不要直截了当告诉学生答案,而是留一个悬念,提出问题反问学生,如果学生答对了,应表扬鼓励,答错了不要批评,而是循循善诱对其进行讲解。这种启发式教学,可以调动学生自觉思考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刺激他们的大脑细胞,加深对问题理解和记忆。地质专业的学生在野外实习时,应用这种方法来讲解一些野外地质现象,教学效果会更佳。

二、多媒体教学的弊端剖析

十几年前,笔者去听一教师讲课,他用多媒体把讲课提纲、内容、文字和相关图件等,像放电影一样,按照屏幕上出现的内容给学生逐项讲,黑板上一个字不写,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当时非常时髦。在上课听讲过程中,每次更新幻灯片之后,自己想把讲课提纲,重点内容记在笔记本上,于是看着屏幕飞快写笔记,对老师讲的声音似听非听,可是,笔记没记完,又翻到下一页幻灯片了。如果不记笔记,专心听讲,有的内容记不住。每次上课时,在这样两难之中“疲于奔命”,笔记不全,上完课对听讲内容理不出头绪来,学习效果很不理想。有一次上课,中途突然停电,多媒体用不成了,老师站到讲台上用传统方法讲课,没有多媒体的约束,讲得有声有色,好想换了个人一样,效果很好。从笔者亲身学习经历,曾经得出过激的结论:“多媒体讲课害死人,我讲课不用多媒体”。当然这是一种偏激的认识,在讲课中多媒体是可以用的,关键是怎么用?要有技巧与方法。

1.多媒体讲课对老师的负面影响

用多媒体上课,老师比较轻松,不吸粉笔灰尘,思想没压力。对没有责任心的老师来说,会出现懒惰心理,不认真备课。这种讲课方式,找个高中生也可以给大学生上课,因为只要认识汉字可以念下去就行。

要上好课,讲和演是共存的。面对学生,老师的表情、手势就像演员演戏,具有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学生听讲就像看戏一样,很感兴趣,不会打瞌睡,老师讲课的内容,随时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在讲课的同时,老师随时能够观察到学生对所讲问题的理解表情,达到老师与学生之间默契共鸣。

用多媒体上课,老师大部分时间面朝屏幕背朝学生,更有甚者自己坐在电脑旁边,用鼠标点着讲课,这叫念书,不叫上课。这样老师讲课没有朝气和活力,更谈不上高度概括传授知识,而有照本宣科之感。老师观察不到学生对所讲问题的理解表情,出现老师与学生表情沟通的盲点。

2.多媒体讲课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用传统方式讲课过程中,老师把提纲、重点内容一边讲,一边写在黑板上,其过程比较缓慢,给学生记笔记、思考所讲内容均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消化理解。

用多媒体讲课,要是把所讲内容全部放在屏幕上展现给学生,学生会不由自主的目视屏幕上文字内容,分散听讲注意力。另一方面,学生及早看到屏幕上与结论相关内容,知道了答案,头脑马上放松,思想开小差,不注意听讲,这样对学生脑细胞的刺激不够,所学知识记忆不深刻,容易忘掉,更谈不上“悬念启发式授课”了。

古人云:“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现在很少有学生在课堂记笔记,不是学生不愿意动笔写,关键是多媒体讲课节奏太快,学生无法做笔记。长此下去,中国学生的书写能力逐渐退化,对继承传统文化不利。

三、用多媒体上课应恰到好处

中央电视台邀请的百家讲坛人物,如王立群、易中天、蒙曼等等都是讲课精英,他们很少用多媒体讲课,要是多媒体讲课效果好的话,这些讲课精英们一定会采用。试想王立群、易中天、蒙曼等人如果像我们大学老师一样,站在多媒体面前给观众做讲坛,观众的收视率会马上下降。但是,通过观察研究,在百家讲坛节目里,中央电视台也用多媒体显示,例如对某个问题的阐述提纲,逐条闪现给观众看,当王立群讲到秦始皇的相关内容,就把电视连续剧有关故事情节展现给观众看。如果教师上课像百家讲坛这样利用多媒体,就会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例如:在“普通地质学”课程中,当讲到喀斯特地貌时,把桂林山水展现在屏幕上,谈到雅丹地貌时,把水平岩层风蚀地貌展现给学生观看,这样可以达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怎样用多媒体上课恰到好处?在此谈以下看法。

(1)把有关章节及讲课提纲全部用多媒体显示,对老师来说,节省写黑板时间,减少吸粉笔灰尘,对学生来说,对上课内容有个全面概括了解;

(2)所有图件和表格可用多媒体显示;

(3)讲课正文内容在屏幕上一个字不能显示,特别是在屏幕上显示出整段文字内容,对上课百害无一利,上课时可以根据章节提纲,按照层次逐条往下讲;

(4)每次所用相关图表显示完之后,多媒体必须再翻到讲课提纲的页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不让相关图表干扰下一步讲课内容;

(5)对于刚上讲台的年轻教师,应该禁止使用多媒体上课,就是用传统教学方法锻炼他们的演讲能力,上几轮课之后再合理使用多媒体。

四、结论

根据笔者30多年的教学经验,大学教授在做学术报告、科研讲座和科技成果汇报时,利用多媒体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因为听讲对象全是同行专家,只关心主题结论,对于论证主题的过程,多媒体一闪而过,这些同行专家会全面理解。但是,在课堂讲课,面对的是接受新知识的学生。只有用高度概括法、换向思维预知法、形象比喻法、知识扩展延伸法、悬念启发授课法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一定要谨慎巧妙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而对于一旦离开多媒体不会讲课现象,笔者呼吁有关教育决策机构应关注此问题。

[1] 隋振民,王宇,冯军,多媒体“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改革措施[J],中国地质教育,2012,(1):75-83.

[2] 郑子成,李廷轩,吴德勇,等.浅析多媒体在地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林业教育,2008,(5):64-66.

[3] 徐思煌,袁彩萍.多媒体课程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6,(2):57-60.

How to Prudently Use M u ltimedia in Class Teaching in University

LI Jin-bao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54, China

Based on more than 30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five teaching methods were summarized, which are highly generalization, reverse thinking and prediction, know ledge expansion and extension, image of the metaphor, and suspense and inspiration. In this paper,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popular multimedia teaching in university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multimedia is a useful tool for a university professor in his academic lectures.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w ith properly auxiliary use of multimedia is the best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class lesson in university.

teaching method; multimedia; teaching effect

G642

A

1006-9372 (2012)03-0086-04

2012-05-09。

“资源勘查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李金宝,男,主要从事矿床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黄铁矿矿物多媒体
磁黄铁矿多型矿物学特征与分选行为差异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天然、改性和合成黄铁矿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煤泥水中煤与不同矿物相互作用的模拟研究
多媒体高考招生宣传平台
移动云计算中多媒体工作流的节能计算卸载
黄铁矿的吸附性能研究现状及进展
黄铁矿主微量元素及晶胞参数研究内容和意义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对我国矿物加工工程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