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2-01-29 01:28朱勤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院系管理机构院校

朱勤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泸州 646005)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朱勤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泸州 646005)

近年来,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构基本建立,科研管理制度逐步完善,科研管理队伍不断壮大,管理手段不断更新,科研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但存在科研定位有偏差、基层科研管理缺位、科研激励机制不健全、科研监督约束机制未建立等问题。应采取如下对策:进一步认识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找准科研定位;建立二级科研管理机构,加强基层科研管理;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建立科学有效的科研激励与约束机制。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现状;对策

21世纪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高职院校无论从规模、管理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上,还是社会认同度上,都获得了大幅提升,它标志着我国的高职教育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这新的发展时期,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学校上台阶、上品牌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科研将在新一轮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此,客观分析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是高职科研管理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现状分析

(一)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

科研管理机构基本建立 机构是职责的载体,要有效地履行某项职责,必须要有相应的机构。在21世纪初,多数高职院校刚刚成立,处于发展初期,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多数成立了科研管理机构的学校,也仅仅是挂了一块牌子,缺房少人,管理机构不健全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各高职院校对科研工作重要性认识的提升,科研管理机构逐步得以健全,据笔者2010年对全国范围内抽样选取的40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显示,40所学校均设立了科研管理机构,达100%。其中,属处级部门的有34所,占85%,属科级部门的有6所,占15%。在部分科研水平较高的学校,还设立了科研管理的二级机构,如研究所、研究中心等。这标志着在学院层面,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构已基本建立,为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科研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科研管理制度是参与科研活动人员共同遵守的规定和准则的总称,它具有规范性和导向性,是学校实施科研管理的基础。由于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成人高校合并升格而来,科研基础差,又面临生存发展诸多问题,无暇顾及科研管理制度的建设,科研管理制度在大部分学校基本是空白。近年来,随着学校的发展,领导层以及教职工对科研工作重要性认识的提升以及科研自身发展的强烈需求,各校加大了科研管理制度建设的力度,科研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完善。据笔者2010年对全国范围内抽样选取的40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显示,40所学校均建立了关于课题管理和科研成果奖励的相关制度,部分学校还建立了科研工作量化计分、学术交流活动管理、科研机构管理、科研档案管理、学术道德规范等制度,尽管这些制度的科学性、有效性还有待提高,学校与学校之间还有差距,但毕竟全面实现了科研管理制度从无到有,这标志着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科学化迈进了一大步。

科研管理队伍不断壮大,管理手段不断更新 21世纪初,多数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队伍基本未建立,专职科研管理人员多则1~2人,少则为0,其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管理手段原始、单一。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各高职院校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提升,伴随着科研管理机构的逐步健全,科研管理队伍不断壮大,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据笔者2010年对全国范围内抽样选取的40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显示,40所学校均有专职科研管理人员,3人以上的达80%,部分学院达到8人以上;有的学校还在二级院系配备了专职科研管理人员,如科研干事、科研秘书等;与此同时,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有较大提升,呈现出年轻化、专业化的趋势。随着科研管理人员数量的增加与素质提升,科研管理手段正向多样化、现代化迈进。据本次调查显示,90%的学院有专门的科研网页,设立了相关栏目,教职工可直接从网上获取科研信息,下载相关资料,了解相关制度与办事要求。部分学校建立了科研管理系统,实现在线调查、在线课题申报与评审、在线成果申报与统计,大大提高了科研管理效率,科研管理水平上了新台阶。

科研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合并升格而来。建院之初,普遍存在科研意识淡漠、科研氛围不浓、科研能力偏弱等问题。2005年以前,不少学校课题研究是空白,科研成果是空白,教师发表论文寥寥无几,科研整体水平与高等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各高职院校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认识提高,伴随着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构与科研管理制度,教职工的科研意识不断增强,学院科研氛围日渐浓厚,整体科研水平大幅提升。据笔者2010年对全国范围内抽样选取的40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显示,100%的学校具有院、市、省科研课题,100%的学校获得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0%的学校具有横向科研课题,50%以上的学校有自己的发明专利,部分科研水平较高的学校还承担了国家级课题,获国家级成果奖,横向课题技术服务年收入达千万以上。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期间,科研经费净增1.22亿,获授权专利271项,出版学术著作90多部,发表论文8000多篇,连续4年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科研水平名列广东省前茅。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科研定位存在偏差 科研定位是对科研地位、科研目的、科研重点的基本认识,决定着学院的科研方向与成效。就目前而言,部分高职院校在科研定位上存在一些偏差。一是对开展科研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仍然不足,未把科研摆在相应位置,人力、物力、财力均不到位。二是对科研目的缺乏正确认识。认为科研是学校的“面子工程”,关键在于量,不在于质,只要项目、成果、论文的数量上去了,科研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科研是否产生实际效益,是否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是否服务于高职培养目标,是否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是否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完全无需考虑。三是未从高职培养目标出发,结合本校实际确定科研重点,而是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呈现出面广、力弱,偏文、偏理且轻应用、开发、服务的局面。据笔者2010年对全国范围内抽样选取的40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显示,近50%的学校科研重点未放在应用性研究与技术服务上,应用性研究项目所占比例偏少,技术服务开展较差或根本未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几乎是空白,普遍存在重立项,轻结题、重论文,轻实践、重成果,轻转化的情况。这样的状况,虽然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但科研定位上的偏差是其主要成因。

基层科研管理缺位 科研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除学校层面的管理外,还应有基层管理,如院系一级管理、项目组管理等。尽管随着各高职院校对科研工作重要性认识的提升,科研管理机构逐步健全,从学校层面看,科研管理工作有效展开,但从院系一级以及项目组层面看,科研管理严重缺位。除少数科研水平较高的学校在院系设立了科研管理机构或管理岗位、实行了科研的二级管理,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数学校院系一级没有科研管理机构或科研管理岗,不能较好地履行其科研管理职责。实际上,高职院校的科研力量主要分布在院系,科研活动的主体也在院系,院系的科研管理关系到高职院校整体科研水平,是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基层科研管理的缺位是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科研激励机制不健全 科学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是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提升学院科研水平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科研激励机制的建设,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制度,从评职、考核、成果奖励等方面给与激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客观地看,多数学校科研激励机制还不健全,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激励手段单一,偏重物质性奖励。据笔者2010年对全国范围内抽样选取的40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显示,就科研激励制度而言,近60%的学校仅有一个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且奖励的表现形式均以金钱体现。实际上,就一个人而言,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有精神需求,特别对知识分子而言,在解决了温饱的情况下,精神需求尤为重要。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当物质激励的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后,将不再继续产生效力,且单一过分的物质激励,会使得科研带有较强的功利性,变得庸俗化。二是激励机制缺乏系统性。对教师而言,搞科研的动力分为内驱型与外驱型,内驱型即发自内心地想搞科研,外驱型即迫于外部压力而搞科研。就目前而言,多数教师搞科研均属外驱型,学校政策怎么定,科研就怎么搞。而目前多数学校对教师的科研要求主要体现在职称评审上,缺乏连续性与系统性,从而导致教师科研存在阶段性与脉冲现象。调查显示,多数学校教师在职称评定前一两年,其科研成果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呈快速增长之势,而职称评定之后则快速回落。

科研监督约束机制尚未建立 同其他任何领域一样,科研领域也需要监督与约束机制。但就目前而言,多数高职院校科研监督约束机制尚未建立。据笔者2010年对全国范围内抽样选取的40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显示,无一所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研监督与约束机制,尽管有几所学校出台了学术道德规范要求,但针对性不强,制度措施不具体,不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与约束作用。由于科研监督与约束机制缺失,在部分高职院校,不良科研行为比比皆是,剽窃抄袭,投机取巧;同一研究内容,多个课题申报;同一成果,多个课题共用;同一人同一时段,参与N个课题研究;申报课题以搞经费为主,经费用完了,课题就完成了。如此等等,完全背离了科研的本质,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必须尽快研究,提出解决办法。

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认识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明确科研的定位

要通过学习、宣传、研讨等多种形式,让教职工充分认识到,科研是高职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立足社会、服务社会的需要,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升广大教职工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与此同时,要深入调研,认真论证,明确科研的定位。一般来说,高职院校的科研应以应用型研究和开发型研究以及技术服务为主,面向社会生产第一线,注重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不求大而全,力求实际效果。至于每个学院的科研重点放在哪个方面,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视自身的科研基础而定。学校应对科研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坚决抛弃重项目数量,轻项目质量的做法,一定要花功夫组织引导,把人力、物力、财力主要投放到重点项目,打造自己的科研高地,形成自己的科研特色。

(二)建立二级科研管理机构,加强基层科研管理

在目前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各高职院校科研规模不断扩大、基层科研管理严重缺位的情况下,进一步建立健全二级科研管理机构,强化基层科研管理是当务之急。

就二级科研管理机构而言,可视实际情况而定。如学院在某个领域有优势,科研量大且力量强,可单独成立研究所或研究中心,由所或中心进行具体管理;如某二级院系科研规模大,可成立科研管理科,对科研进行专门管理;甚至二级院系也可根据自身的实力建立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但不管何种情况,各高职院校必须在二级院系一级设立科研管理岗,负责本院系的科研管理。

就管理而言,不同层面的机构有不同的职责,形成一个管理链。学院层面主要负责学院科研规划的制定、科研管理制度的建设、科研经费的分配、纵向项目的审核上报、申请成果奖励的审核上报以及面上的检查和对外交流协调等,相对较为宏观。二级院系或研究所(中心)层面,主要负责本院系、本所(中心)的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科研成果转化、科研档案建设与科研团队建设等,相对较为具体。至于项目组管理,那就更为具体细致,从人员分工、进度计划的落实、科研仪器的使用、科研资料的搜集整理、每笔经费的审核以及最终成果转化等等。在这个管理链条中,二级院系或研究所(中心)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下,可直接联系到项目组,因为熟悉情况;对上,可以站到一定高度,因为至少可从某专业、某技术领域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二级院系或研究所的管理是关键,各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应配备强有力的管理力量,抓实抓牢,确保科研管理的有效性。

(三)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提升服务地方经济能力

目前,在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偏弱的情况下,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提升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势在必行。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大信息沟通力度,建立面向各方面的信息发布平台和畅通有效的沟通渠道,使成果信息与用户需求信息能及时交流;二是加大校企、校地合作力度,到地方或企业举办技术服务中心、实验室,欢迎企业入驻学院开办工作室、研发中心,校企合作开办技术研发中心等;三是在项目立项、经费划拨、设备配备等方面向地方经济急需的项目倾斜;四是鼓励科研人员承担横向课题,鼓励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进行技术服务,并在经费上给予优惠;五是建立专项经费,用于成果转化前期补助,降低研究人员经济风险。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科研激励、约束机制

各高职院校应在充分调研的情况下,结合学院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科研激励、约束机制。就激励手段而言,应多元化、复合化,既要有物质激励,又要有精神激励,不以金钱作为唯一奖励形式。可发奖金,可颁荣誉称号,可给学习进修机会,可给发展空间,可给展现平台,可给相关资源;就系统性而言,应既考虑事,又考虑人;既关注短期,又考虑长期;既关注结果,有关注过程;一定要从人的发展角度、学院发展角度注意其导向性。在这一过程中,监督与约束机制要同步建立,除出台学术道德规范要求、从正面对教师加以引导外,还应制定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如课题阶段检查制度、成果评估制度、科研经费审计制度等,并严格按制度操作执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姑息,不手软,多层面、多方位遏制科研不良行为的蔓延,使科研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1]俞建文.提升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7).

[2]关尚杰.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9,(7).

[3]黄快生.误区与困境:对高职院校科研的反思[J].职业技术教育,2009,(14).

[4]李超任.关于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制的思考[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5]王平平.新建地方性本科高校科研管理现状及对策[J].宁德师专学报,2010,(4).

[6]吕英方.对高职院校院(系)科研管理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5,(4).

[7]首珩.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激励机制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5,(7).

G710

A

1672-5727(2012)04-0009-03

*本文系2010年度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制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0ZR01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朱勤(1957—),女,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科技产业处处长,研究方向为科研管理与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院系管理机构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来了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历代大曲管理机构考
浅谈SQL Server中Select语句的分组统计功能
论我国高校学生就业管理机构服务能力的提高措施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将互联网+理念引入高校院系财务管理工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