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城市文化互动策略研究

2012-01-28 13:25李志红
淄博师专论丛 2012年4期
关键词:大学精神文化

李志红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科研处,山东 淄博 255130)

《说文解字·序》云:“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依此记载,仓颉创造文字,是受到了鸟兽行走之后所留痕迹(蹄痕、爪迹)的启示。仓颉在鸟兽爪迹蹄痕的启迪下,通过取类比象,“依类象形”,创造了文字,以记载人类的生活“痕迹”。所以《说文解字》有云:“文,错画也”,“化,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贾生曰:此五学者既成于上,则百姓黎民化辑于下矣!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可见,所谓“文化”的最原初意思是,能教行别人的记载人类生活痕迹的东西。古人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这个道理。另外,《说文解字》还解释“化”,“从匕人”,有强制人的意思。从这个角度说,文化不仅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文化还需要用强制的力量促使文化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下去。再进一步推论,作为传播引领人类先进文化的现代高校应该善于有意识的经营文化,使文化走进人们的心灵,从而起到美化人类精神的作用。在今天的大学经营理念中,人们应该把大学需要引领文化的功能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上。

就一个城市来说,其核心竞争力的显现在当前阶段是靠经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依靠城市文化。一个城市在其绵延的历史长河中,只有文化可以历久弥新,可以使这个城市永远保持着迷人的魅力。所以,城市文化的建设是一个现代化城市特别应该关注和重视的。

大学也好城市也罢,在文化的追求上二者有相似之处。因此,为了谋求大学与城市更好的发展,二者的互动合作当然离不开二者在文化方面的携手。

一、大学与城市互为隐形者

所谓隐形者,是相对于显性形状而言,是事物所拥有的具有隐蔽性特征的形状。所谓大学与城市互为隐形者,是指从文化的角度说,大学与城市互相把对方看成了自己的隐蔽性极强的一部分。为了真正实现大学与城市在文化上互动,大学要把城市看成是自己隐形的校园,即城市是校园的延伸;城市要把大学看成是自己的隐形社区,即大学是延伸的城市社区。由于文化上存在着这种关系,就使得无论哪一方在考虑文化建设时,都不会忘记对方,就像考虑自己的校园或社区建设一样,把对方的文化建设纳入自己的视野。

从大学和城市的显性关系看,大学的校园与城市的社区没有交集。但是,从隐性关系上看,校园是城市特殊的社区,城市是大学的特殊校园。也就是说,从文化的影响力上看,大学的文化影响不仅在校园内,也在校园外的城市里。反过来,城市的文化影响不仅在城市里的每一个社区里,还在社区外的大学里。

(一)大学所引领、传播的优秀文化应考虑能否辐射到城市,能否为城市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2006年4月24日,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会议召开,省教育厅厅长齐涛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齐涛厅长指出:在大学已经有的三项功能(教学、科研、服务)的基础上,应该加一个“文化”。大学要成为不同文化交流的平台,不同文化融合的机器。大学要承担起引领社会文化的作用。所谓引领社会,就是大学应该自觉地承担起以优秀的科学、思想、文化来引领社会的历史责任,要为社会提供科学、思想、文化,使大学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家园、科学摇篮、文化基地。当整个社会出现功利化倾向的时候,大学应该保留净土的本色,应该有自己的象牙塔,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流,而不是浊水。否则,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就无法立足,整个人类的文明也将不知何去何从。这应该是大学最神圣的历史责任。[1]

因此,为了引领好社会的文化导向,大学应该不遗余力地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各种思想层出不穷,当然不免会有泥沙俱下的现象。在这里,大学就应该把握好、甄别好,把那些优秀的人类文化整理好、传播好。这是一所现代大学的神圣使命。

就我国现状来看,在每个省份的地级市内基本都有大学。大学应该承担起引领驻地城市文化的责任,这是新时期大学应该做到的。大学传播的人类优秀文化,应该对美化驻地城市的文化环境起到作用;应该能真正引领驻地城市的文化,完成净化社会空气的作用;能够带领驻地城市的人们走向美好、高尚的文化生活的世界。

(二)大学应充分体现其开放性,比如开放图书馆、大师级讲座,同时也要积极培养、培训地方人才

大学的开放,一般是指其思想的开放。大学里的知识分子,充分吸取人类思想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思维,从而产生新的知识。另外,大学的思想开放,还体现在大学在思想和学术上的对外交流。正是因为大学拥有了如此胸襟、如此开阔的文化视野,才使得大学文化的建设一直走在社会的前列。还有,大学的开放还应该包括一项,那就是资源的开放。现在,是一个资源共享的时代。大学拥有的知识资源丰富,并且能量极大。所以,必要的时候,大学应该开放自己的资源与驻地城市共享,以实现资源存在的最大价值。比如,在五四前后的北京大学,蔡元培管理下的北京大学就极具有开放意识。这种开放,不仅是思想的开放,更是资源的开放。据说,当年北大的旁听生大军甚至超过了北大注册的学生。即使是那时的北大旁听生还有注册和非注册之差别,可见北大势与社会共享资源的信心和决心。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沈从文,就是当时的北大旁听生。那时北大的听课盛事,大概在今天的大学里再也不会找到,不仅学校的大门是敞开的,教室门更是敞开的,并且听课者不管是注册没注册的都一律屏息静听。

就我国大学现状来看,大学要在文化上感染并引领驻地人民文化素养的提高,更重要且更实际的做法是努力做好开放资源这一关。比如大学的图书馆,属于硬资源,在大学确定了严格的借阅制度后,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时候向社会开放。让市民不仅能通过阅读提高自己,还能因在这样的阅读环境里读书而熏陶自己,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还有,大学的软资源——教师,在设计好开放思路后,可以有原则有规律地适度开放。比如,大学里一些优秀教师的报告,可以吸引城市里相关人员参加;再者大学可以主动承担起培养培训地方人才的重任,在业余时间里,让一些市民重新走进教室来学习相关知识,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以及综合文化素质。

(三)城市要为大学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一般说来,大学是精神贵族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地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文化素养的整体水平一般比社会的普遍水平要高些。但是,人类又有因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的特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为了大学能保持好、发扬好、引领好先进文化,需要驻地城市为其营造好良好的社会风气大环境。其实,大学和城市在良好的文化氛围营造方面,两者是水涨船高的关系。当整个社会大环境、社会大风气变好了,驻地大学的风气就会越好。相反,大学的文明风气越来越高了,势必又反过来影响到驻地城市的整体文化风气,使其越来越好。

试想,当一所大学耸立在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防盗、人人彬彬有礼的社会环境里,大学内的精神贵族会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和精神状态来参与社会进步的种种活动?

(四)城市要以大学为榜样教化民风

中国古典教育典籍《学记》中曾提出教育的重要作用——化民成俗。可见,教育在教化民风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教育的这种教化,一方面是通过说教这种直接的教育行为,另一方面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以为,潜移默化的作用更大。因为,潜移默化通常是利用榜样的力量。

一个城市要营造社会风气,就应该善于利用榜样的力量。这里的榜样,可以是在社会的建设、发展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或先进工作者。但是,这样的单个榜样的力量是有限的,只能在一定范围的社会中造成影响,不能够起到更大的感染作用。一所大学,不仅占地面积巨大,居住其中的人口也是巨大的。现在的大学,少则几千多则上万甚至几万,都不是天方夜谭。所以,一旦大学做成了榜样,就不会是一个人产生的影响,而是一个集群产生的一种巨大的精神的辐射力量。

在一个城市的文化治理中,城市管理者不仅要善于从大学经营文化的策略中取经,更重要的是要不失时机地让市民接受大学文化氛围的熏陶。这种熏陶,可以使他们走进大学的校园、课堂、报告厅、图书馆,甚至是大学的运动场,从而潜移默化地接受大学里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那种对知识孜孜以求的态度。

二、大学与城市互为“形象代言”

在如今的包装时代和消费主义时代,形象代言已经走进人们的内心。作为企业,在创造出新产品后,一般要寻找形象代言。这个代言的形象,一般得能表现出这个新产品的个性和内涵。这样,每当人们看到这个形象代言,就会想到其所代言的那个产品。

一个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的城市,是坐落于斯的大学的骄傲;一个具有永久魅力的大学,是生长于斯的城市的骄傲。英国曼彻斯特在其文化战略研究报告中曾断言: 21世纪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报告还指出,文化已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经济、社会、技术和教育战略与文化的关联越来越密切。在未来的竞争中,信息与知识是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那些学会如何战胜文化挑战的城市才能得到最佳发展。可见,文化不仅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是重要的,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大学与城市的最重要的形象应该是其文化形象,二者互为“形象代言”的核心应该是文化。大学也好,城市也罢,彼此应该成为对方的文化形象的代言。当人们看见这所大学的名字,就会想起滋养她的城市;当人们看见这个城市的名字,就会想起在这个城市里还有一所个性的大学。

(一)文化应成为一个城市的灵魂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文化是对人的精神起着重要的美化作用。现今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重视文化对人的灵魂的美化。就一个城市来说,能凝聚市民精神的,不是这个城市的某个建筑、某个人、某个单位,而是经过多年的城市经营而积淀下来的一种精神。

一个人,如果只有血肉没有灵魂,是一个行尸走肉。一个人不仅需要用血肉来支撑他的躯体,还应该用灵魂来支撑他的精神。一个城市也是这样。如果城市只有高楼、商店,还有来回穿梭的车流,严格说来这不叫城市,我们只能说这是一群冷冰冰的物体。城市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这种精神就是这个城市的灵魂,这种精神需要这个城市拥有的文化来填充。

据说在东亚金融危机中,韩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打击。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灾难,韩国人都自愿拿出自己家存的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捐给国家。这是韩国的民族文化在人民心中生根、发芽,以至上升为其民族灵魂的写照。其实在中国,也是依靠我们的民族文化来凝聚国民的精神和灵魂的。比如,在1998年的洪水灾难中,在2007年的多处暴雨袭击中,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中国人正是用自己的民族精神连起了国人。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家庭,都需要一种凝聚力。这个凝聚力无疑是在这个集体的不断发展中逐渐积淀下来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仅美化了人们的灵魂,更重要的是使集体当中的每一个成员有了一种心灵相通的东西,这种东西把集体中的每一个人凝聚在了一起。

(二)大学应该做城市文化的最重要载体,城市也应该做大学文化的最主要载体

一个城市,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积淀下来的文化,在不断地凝聚城市居民精神的过程中,逐渐成为城市的灵魂。接下来,城市需要一个载体来保存并发扬、传播城市文化。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城市文化要传播,最好是交给教师来做,这是由教师的职能所决定的。在驻地大学内,大学教师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且由于大学规模一般比较大,学生比较多,教师的人数也就相对较多。还有,大学生是经过高考选拔的,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接近成年或已经成年的人。正是因为此,驻地大学最有能力和资格做这个城市文化的载体。所以,在一个城市的成长发展中,大学应该做城市文化的最重要载体。

反过来,大学也需要承载其文化的载体。笔者认为,能承载大学文化的自然是大学自己。除了大学自己,大学所在的城市也是大学文化很好的载体。大学与城市经过多年的磨合,已经形成了一种互相交融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它们不仅彼此了解对方而且互相不可分割。所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文化的载体不仅是大学自己,城市同样也可以做大学文化的载体。

如果大学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文化将更有机会发展深化,也更有机会使城市的文化精神发扬光大。因为,城市借助的是城市里文化的制高点,是城市里高层次文化人最多的大学。同样,如果城市成为驻地大学文化的载体,那么这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将不断提升,大学文化则因为其拥有了更坚实的土壤而发展底气更足。

(三)城市的品牌形象应该以当地大学的文化精神为参照

在商品经济时代,品牌已经成为人们消费心理上的一种很微妙的标志。打造自己的品牌,就是打造自己独特的风格、气质、文化特质,拥有品牌就是拥有与众不同的身份。现在,打造品牌、消费品牌已经成了后现代时期人们的首选。作为一个城市,打造自己的品牌,拥有自己的品牌便显得尤为重要起来。

城市品牌设计的灵感来源于何方?“‘品牌’并不专指‘一流’‘顶尖’‘垄断’‘巨无霸’,而是社会市场中的某一领域、某一层次与众不同的价值、信誉,特别是由质量和性价优势所带来的社会认可程度,它具有明显的‘度’的含义与‘领域’的属性。”[2](P219)也就是说,城市品牌应该是城市某一因素的与众不同的魅力。可见,一个城市的品牌可能来源于城市的某一文化特质,也可能来源于城市的某一历史文化的沉积,更有可能从当地大学拥有的众多先进文化中寻找灵感和突破口。就像牛津郡因为拥有牛津大学而打上品牌的烙印,剑桥小城因为拥有剑桥大学而打上品牌的烙印一样。所以,必要的时候,城市的品牌形象还应该以大学的文化精神作为参照,从而树立起既有个性特色又有文化含金量的城市品牌形象。

一所大学也应该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这种形象可能来源于这所大学的综合美誉,也可能来源于这所大学毕业生的质量、学科影响力,或者来源于这所大学的办学特色。这种品牌最终将成为这所大学的无形资产,甚至会带动到大学所在的城市,更重要的,是大学品牌将成为城市的一种无形品牌。

(四)大学的文化发展规划必须纳入城市的文化规划之中

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要把大学纳入考虑范围,而大学在人文环境的营造上也要考虑到城市的文化特色。笔者认为,现今城市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已经由过去单纯的经济、政治竞争发展成为了一种综合文明水平的竞争。所以,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非常重要。为了使得城市在实施文化建设时,能营造出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城市要把大学作为自己的一部分进行整体构思。大学的文化建设应该是驻地城市的文化标尺,应该成为驻地城市文化的象征。以大学的文化建设为支撑,驻地城市的文化建设才更容易上台阶、上水平。

同样,大学在设计学校的人文环境时,应充分考虑地方文化的特色,并利用好地方文化的特色。鲁迅说,越是民族就越是世界的。继续推论下去,越是地方的就越是全国的。一所高校,在高手如林的高校群体中要想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要有特色。“今年的7月29日至8月1日,山东省高校工委在临沂举办了全省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暑期研讨班。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李玉妹,副省长黄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于刚,省教育厅厅长齐涛等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这些讲话传达、分析了我省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3]并且,此次会议上还提出了山东省的“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目标:“力争用5—10年的时间,建成3—5所国际上知名的大学,10所在国内本科院校中有较大影响的大学,一批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大学,同时建设若干所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能力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4]很显然,发展高校特色已经成了人们的共识。特色哪里来?一方面来自于这所高校的专业特色,另一方面来自于这所高校从地域文化中汲取的文化精华。只有这样,大学与城市的文化建设才是一体的、和谐的,才是互为支撑的。

三、大学与城市互为“精神家园”

在竞争日渐加剧的今天,人们的流浪感越来越强。于是,这种心灵上的不稳定感和漂浮感促使人们对精神家园的向往越来越强烈。这个精神家园,是日夜漂泊的人们的心灵的港湾和归属。中国学者杨义曾经通过分析中西方姓名排序的差异,很精辟地分析过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中国把“姓”置于“名”前,表明了中国人对家族观念的归属渴望。“中国是一个以群体为基本单位的社会,如果说1949年以前,社会群体主要体现为家族和以裙带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团体,那么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则演变为类似家族成员关系的具有特殊组织意义的‘单位’。这个单位在农村是生产大队,在城市则表现为学校、工作单位和街道。个人所属的单位标志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归属。”[5]那么,坐落于某个城市的大学,她的归属又在何方?很显然,驻地城市就是这所大学的“家”,是城市养育了大学。反过来推论,大学不仅是学习的场所和知识的圣殿,更是宜人的花园和城市中每一位居民的心灵家园。当人们漫步在景色宜人、到处充满知识气息的校园里,该是怎样的一种轻松自在而温馨的情景呢?在这里,人们可以充分享受文化带给人们的心灵的愉悦感。建成这样的大学,这样的充满心灵家园宗教感的大学,是每一所大学的理想。大学,是当之无愧的人类的精神家园。哈佛大学的学生曾不无感慨地说:“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人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这哈佛大学就是他们选择的“心灵的故乡”。

今天,随着后现代社会的来临,对于“家”的那种归属的情谊也变得越来越浓厚。给人类的精神安个家,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和向往,这也为实现大学与城市互为“精神家园”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和心理基础。

(一)大学应该塑造一个城市的城市精神

大学精神塑造了大学,大学养育了大学精神。因为大学精神的存在,使大学有了灵魂,这是大学在文化价值取向上的重要作用。一个城市,同样需要属于她们自己的精神特征。因为这种精神特征的存在,这个城市就有了一种无形的凝聚人心的力量。笔者认为,大学应该利用自己的文化优势和精神优势来塑造一个城市的城市精神。一方面,大学可以依靠自己的人才优势和地域优势,传播人类的优秀文化并能影响城市里的每一位公民。另一方面,大学要利用自己的文化优势来带动城市的精神面貌的改善和完善。最后,一所大学还要利用自己文化和精神上的优势来吸引城市里每一位公民。

一个城市,需要拥有自己独特的城市精神来凝聚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每一个人,让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每一位市民都有一种大“家”的归属感,一种生活在这样的“家”的氛围里的自豪感,这是一个城市的城市精神带给人们的亲切感受。这种城市精神,一方面是在城市发展中不断积淀下来的,另一方面是这个城市的文化制高点赋予的。前者,需要时间需要历史,短时间内不能奏效;后者,需要驻地高校参与,需要双方合作,只要努力会在较短时间内见效。所以,为了塑造城市精神,驻地大学要承担起塑造城市精神的重任。

(二)大学应该是社会、城市的思想库,是社会和城市主导精神的发源地

大学是知识分子聚居的生活和工作的场所。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其实就是知识分子的精神体现,是知识分子思想的集体表达。生活在大学里的知识分子,不是那些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教师,就是那些经过严格知识选拔的学生。这里的教师和学生,是以传播知识、创新知识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在这样的一个充满着无限的知识追问的环境里,激发灵感擦出思想的火花,是一种在适当的情景下可以发生的事情。所以,大学是思想库。

大学的三项任务中,在近代越来越备受关注的是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在许多人看来,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一方面体现在大学的科学研究的技术转化上,一方面体现在为社会培养、输送人才上。其实,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还应该体现在大学这个人类思想的思想库方面,大学为驻地城市提供有用的思想和文化,是城市主导精神的发源地。这是驻地高校对地方文化繁荣的一个最直接的功能。

(三)城市应该是大学思想之魂的载体

如果仅把大学的思想文化之魂拘囿在大学校园里,只在大学的师生之间传播,会把大学精神的力量降到最低。大学的思想之魂是大学里面的知识分子赋予的。今天的知识分子,用陈思和的观点看,是站在广场上完成启蒙的使命。那么,大学的精神、大学的思想之魂生来就应该是向外辐射的,这是大学的梦想。大学思想之魂最容易辐射到的,也是最先辐射到的应该是大学所在的城市。也就是说,大学所在的城市是这个大学思想之魂的载体。大学可以依靠驻地城市把自己的思想和精神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受到大学思想、大学文化的影响。

今天,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大学已经从社会边缘走向了社会的中心。出现这样的状况,固然与大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的越来越大有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当今时代大学思想对社会的辐射有关系。因为,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心灵和精神的归属。这正是大学可以带给社会和人们的她们最擅长的东西。所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城市很愿意承担把大学思想向外传播的任务,很愿意作为大学思想之魂的载体而被众人瞩目。

在城市的长期发展中,在大学的不断壮大中,城市和大学不断互相影响着、养育着。大学是一个地方思想文化的集散地,需要把生长在大学里的这些思想迅速传播到更远的地方。一方面,大学可以利用广大的师生员工;另一方面,与大学一同成长并紧密相连的城市还是大学思想之魂的载体。城市需要为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安顿一个心灵的家园,而大学思想之魂的载体地位不仅使其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品位,也更容易使其在发展中找到了自己的文化定位。

(四)大学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其应该紧紧附着在城市文化之上,为城市文化主流建设作出贡献

所谓亚文化,是指背景、经历、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区别于社会其他部分的群体的生活方式。这种亚文化可根据种族、宗教、职业和特别的利益关系进行分类,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在大学与城市的文化关系中,相对于地方来说,大学人口密度大。但是,相对于地方的占地面积和人口总和来说还算比较少。并且,由于大学里面聚集的人群的特殊性,使这些人群内部形成了属于自己交流圈的文化,这种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不太一样。所以,尽管大学文化有一种强大的力量,但也只能是社会主流文化的亚文化。

就亚文化的性质来说,有不良的亚文化,也有优秀的亚文化。从大学文化的角度来考察这种亚文化,大学文化生成的这种社会亚文化属于优秀的亚文化。因为居住和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是一些有较高文化修养的教师和经过知识考试选拔的学生,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一起探讨真理,追求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大学师生因着共同的追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而形成的群体生活方式一般来说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作为一个地方社会来说,其有主流文化,也有这个社会上的一些小团体形成的亚文化。这里形成的亚文化,也许是优秀的,也许是不良的。为了城市主流文化的健康发展,大学文化应该借助其强大的力量优势,紧紧地附着在城市文化之上,为净化城市文化,为发展和建设城市主流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大学与城市互为文化增长的“助推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进入了以文化产品作为商品来实现资产增殖的行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响亮的名词。于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已经为实现经济增长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这是一种绿色经济的途径。另外,随着文化产业事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化已经成为使文化不断增长的重要途径。在过去的时代里,实现文化增长,是一项缓慢的、不断积淀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为拔高非常难,文化增长需要的是一种自然生长的力量。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看重知识、文化,于是人们开始经营文化并逐渐使文化发展成为产业,其最初目的是实现经济收益的提高,是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做的有益的尝试。这个尝试的副产品就是文化增长。

文化增长在外部表现为人们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是一种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这种文化增长,在今天,要归功于社会对知识、对文化的不断重视。在一个地方社会中,最主要的社会组成单位,除了地方政府企事业,就是驻地大学。在其文明程度地不断提高过程中,无论大学还是城市的文化增长,对方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所谓“助推器”,在航空航天技术中,助推器是用来帮助火箭、导弹、人造卫星发射上天的一种器材。现今,这样的名词已经被运用到了各行各业中,描绘那些为某一领域的某一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的力量。那么,在文化领域,实现文化的增长,显然与进入文化产业时代有关。文化能成为文化产业,显然与传播文化、生产文化、使用文化的群体密切相关。所以,也可以这样说,大学是城市文化增长的助推器,城市是大学文化增长的助推器,二者都是整个社会文化增长的助推器。

(一)大学创造的文化成果应直接作用于城市文化

固然,每一所大学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比如,教师教育类大学有浓厚的育人文化,工科类大学有浓厚的实践文化,等等。另外,不同的大学之间还有一种共同文化特征,那就是追求思想和精神的独立、自由,以及对社会人生的一种清醒的批判精神。这些文化都是大学在不断地成长、发展过程中,逐渐累积、形成、创造的文化。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学里产生的这些文化只能在大学里传播,没有影响到社会,如果影响到也是借助其培养人才的方式间接影响到社会。

今天,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从世界许多著名学府到普通高等学校都已经把象征象牙塔的围墙拆除,开放已经成为每一所大学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大学的开放,还应该表现在文化的开放上。这种开放必将拉近大学与其周遭环境的距离,使原来只在大学里传播的文化可以渗透到校园以外,为大学文化作用于城市文化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按照齐涛厅长的观点,大学文化应对社会起引领作用。所以,在这样的内外环境都成熟的状态下,大学应该创造一系列可能的机会,为大学文化能够作用于城市文化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途径。

(二)大学文化增长要对城市文化增长起到带动作用

在大学校园里,因为高等教育收费制的实行,高校把经济收益的提高作为大学经营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因为,没有物质的保障,就无法谈论精神的创造。任何精神的创造都是在物质基本满足的基础上进行的。比如,在美国的普林斯顿学院,他们为了能够让各类专家潜心研究,学校给予专家们充足的物质基础,并且根本不附加任何条件。这样,大学的文化收益也相当可观。据说,普林斯顿学院的诺奖获得者最多。当然,我们知道大学还存在着特殊性,所以大学在注重经济收益的同时,特别关注文化的收益。这也是每一所大学的必然选择。

在后现代时期,城市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文化要素。这是一个城市能永久吸引人们眼球的一个重要筹码。一个城市的文化收益要增长,不仅包括无形的文化也包括有形的文化。当然,在更多时候,无形的文化要依靠一些有形的东西来体现其文化的价值,从而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那么,这个城市要想实现文化增长,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需要大学文化增长的不断带动,毕竟大学是以文化增长为己任的。

(三)城市的文化资源应为大学文化所用

一个城市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比驻地城市的大学更悠久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城市积淀了许多重要的文化资源。并且,这些文化资源往往是独一无二的,是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色。荀子《劝学》云:“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这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作用。笔者以为,不管是城市的发展还是大学的发展,都应该善于借助自身以外的力量。这样,大学的文化资源不仅可以为城市所用,城市的文化资源同样可以为大学所用。

(四)城市文化建设要以大学文化发展为榜样

今天,物质利益极大满足,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精神的享受和追求。于是,文化越来越成为人们消费的新宠。我们说,城市建设也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追求的是满足市民的物质和精神的各种需求,以使市民快乐地生活、工作和学习。可见,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和发展人。可以想见,将来城市之间的竞争,不是单纯物质水平之间的竞争,更多应是城市文化的竞争。

为此,一个有竞争力的城市要建设好自己的文化,用文化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固然,一个城市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她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积淀了属于自己的文化。那么,怎么用好、发展好自己的文化,是一个城市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的。作为一所高校,文化建设是长项,本来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化部门。在高校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所以,城市的文化建设有必要借鉴大学文化发展和建设的有效手段和经验,以大学文化发展为榜样来建设和发展自己的特色文化。

19世纪中期,美国皇家督学阿纳尔德认为:“文化就是通过学习,人们迄今所想出来的和所说出来的最好的东西而达到人类自身完美的活动。”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的最大作用莫过于对人类精神的美化。从这个角度来说,一所现代高校作为人类文化的集散地,应该引领和传播人类的先进文化。

如今,城市发展的核心越来越走向文化,走向精神。如果大学与城市在文化方面的互动合作中,注意互为隐形者、互为“形象代言”、互为“精神家园”、互为文化增长的“助推器”,那么将来的大学与城市一定会出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美好景象!

参考文献:

[1]引领社会服务社会——齐涛谈高校内涵发展[EB/DL].淄博师专网站,2006-05-26.

[2]徐同文.现代大学经营之道[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4]张秀清.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 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J].淄博师专学报,2007,(3).

[5]王颖.城市社会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猜你喜欢
大学精神文化
“留白”是个大学问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