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对老年带状疱疹PHN病因病机的探究

2012-01-28 11:02:07姜群群宋艳霞姜建涛刘卫兵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

姜群群 宋艳霞 姜建涛 刘卫兵

中医理论对老年带状疱疹PHN病因病机的探究

姜群群 宋艳霞 姜建涛 刘卫兵

带状疱疹是由潜伏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次复发引起,主要影响中老年人的疾病,当带状疱疹的主要症状神经痛持续时间超过疱疹临床治愈后的一个月时,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该文主要从中医理论探讨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因;病机

带状疱疹是一种可治愈性疾病,但带状疱疹消退后,患部遗留长时间疼痛,称之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 herpetic neuralgia,PHN),治疗比较困难。该病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较高,且临床症状较重,疼痛常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本病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因其临床治疗十分棘手,患者不仅疼痛异常,甚至昼夜不安,难以入睡,还不时伴有难以忍受的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1 病因及病机概况

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带状疱疹皮损已消失,仍感觉阵发性皮下针刺样、撕裂样、刀刺样或点击样疼痛和烧灼感、紧束感等感觉异常的一种顽固性慢性疼痛综合征。其主要的病因病机为年老体弱,血虚肝旺,毒热壅盛,气血凝滞,体质虚弱,正气衰微,气滞血瘀,以致疼痛剧烈,且持续很久才能消退。现代医者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同时多有发挥。

1.1 气滞血瘀

吴氏[1]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由毒邪化火与肝火湿热搏结,阻遏经络以致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或日久邪毒虽去,瘀血留滞未化,脉络不通所致。

1.2 阴虚气弱

张氏[2]认为年老体弱患者,气血两虚,毒热虽去而体质虚弱,正气衰微,气滞血凝。

1.3 余毒未清

赵氏[3]认为:水疱消退后遗留神经痛,是因余毒未消,经络阻遏,气血郁滞。其中的余毒即指肝胆热盛,脾湿内蕴,外受毒邪中的湿、热、毒。

我们认为:后遗神经痛是由于老年患者多气虚血瘀,且余热未净,肝气郁结,血瘀脉络所致,气虚无力运血,血行不畅,不通则痛。年老体弱是老年PHN发病的主要条件,气虚是老年PHN发病的内在因素,血瘀是老年PHN发病的基本病机,毒瘀互结是老年PHN重要的病理产物。

2 中医治疗

2.1 内治法

2.1.1 辩证分型治疗

曹健[4]临床辨证分为三型:气滞血瘀型:理气活血,通络止痛,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2g,生地黄10g,蜈蚣2条,郁金10g,磁石30g,全蝎10g,白芍药15g,生草6g;脾湿内蕴型:健脾利湿,解毒止痛,用除湿胃苓汤加减:苍术13g,白术12g,猪苓15g,茯苓15g,薏苡仁30g,黄柏10g,虎杖12g,栀子10g,泽泻10g,滑石15g,郁金12g,生甘草6g;血虚肝旺型:养血疏肝,和营止痛,用逍遥散加减:党参15g,当归12g,白芍药15g,茯苓10g,黄芪30g,地龙15g,五灵脂10g,柴胡15g,炒白术12g,甘草6g,随症加减。气滞血瘀型16例,痊愈9例,有效6例,无效1例;脾湿内蕴型8例,治愈2例,好转5例,无效1例;血虚肝旺型13例,痊愈8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94.6%。

2.1.2 治法

2.1.2.1 益气养阴,通络止痛:宋文英[5]予益气养阴:党参15g,黄芪30g,白术15g,当归10g,白芍15g,生地20g,玄参各15g,麦冬15g,花粉15g,乳香、末药、甘草各10g;疼痛发于头面部者加川芎10g,白芷10g;发于躯干部者加延胡索10g,柴胡10g;发于上肢者加桑枝10g;发于下肢者加牛膝10g。1剂/d,水煎服。治疗PHN36例,服药两周后可见疼痛减轻,夜眠好转。继续服用两周疼痛完全消失9例,连服8周疼痛消失10例,3例不明显。

2.1.2.2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余炅[6]自拟“通络活血方”:全蝎6g、丝瓜络10g、路路通10g、当归15g、红花15g、乳香、没药、桃仁、川芎、甘草各10g,丹参20g,玄胡、白芍各12g、蜈蚣1条,1剂/d,3次/d,七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四个疗程。结果治疗后,疼痛基本消失,触摸或刺激疼痛区域不引起疼痛,恢复正常。

2.1.2.3 疏肝行气,通络止痛:窦氏[7]用加味瓜蒌散:瓜蒌壳15g、瓜蒌仁(捣)20g、太子参20g、北沙参15g、山药20g、麦冬15g、红花10g、三七粉6g(冲服)、丹皮12g、刺蒺藜15g、僵蚕10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服药4周后痊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3.4%。

2.1.3 专方治疗

王氏[8]拟通络活血止痛汤:地龙15g、丝瓜络15g、生蒲黄12g、五灵脂12g、川楝子15g、元胡15g、白芍45g、甘草10g、穿山甲10g、徐长卿12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其中6剂者12例,9剂者8例,15剂者25例,21剂者5例.

杜氏[9]加味桃红四物汤为基本方:黄芪30g,当归15g,川芎15g,桃仁15g,地龙15g,红花15g,丹参30g,鸡血藤30g,路路通15g,蜈蚣2条,全虫10g,延胡索30g。治疗效果:以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痊愈9例,显效20例,有效24例,无效5例;2个疗程后,痊愈28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3%。

2.2 单纯外治法

《医学源流论》中论及:“外科之法,最重外治”,可见外治法在中医外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其直接作用于患部,药物能更好地发挥效用,故医家多青睐之。清•吴师机《理瀹骈文》中有:“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内容非常丰富。总的治疗原则为活血通络、解毒止痛。

徐氏[10]用樟脑少许,掺于平安膏(《医宗金鉴·外科》方)中外贴,2~3日换药1次,若疼痛日久不瘥,可用丁桂散(丁香、肉桂等分,山柰少许研细末),掺在阳和解凝膏中贴,2~3日换药1次。

2.3 针灸疗法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作用。针灸疗法,作为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治疗手段,用之以本病,具有肯定的疗效。

金瑞田[11]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9例,取穴:病变部位阿是穴围刺,病侧相应的夹脊穴,病侧远部取穴(合谷、阳陵泉、曲池)。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取2寸毫针,在疱疹周围约2cm处取穴及病侧夹脊穴,均采用浮刺法,同时病侧远部合谷、曲池、阳陵泉穴直刺进针0.5-1.5寸,均留针30min,每天一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9例患者中,经治疗一个疗程,痊愈7例,占总数78%,显效2例,占总数22%,无效0例。

3 讨论

老年PHN是一种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慢性顽固性疼痛综合征,其治疗的难点是不易控制疼痛。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因病机治疗法则处方用药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认为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多气虚毒滞,气虚血瘀,毒瘀互结血行不畅,淤滞脉络,不通则痛。治疗上不能一味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应运用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把内治与外治,补与通有机结合,应用益气活血,化瘀止痛,配合腧穴热敏化艾灸祛瘀活络,从而临床上达到满意的效果。

[1]吴菊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辨证探悉[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9):36-37.

[2]张志礼.张志礼皮肤性病临床经验辑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18.

[3]北京中医医院.赵炳南临床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126.

[4]曹健.辨证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7例[J].河北中医,2002,24(4):271.

[5]宋文英,查旭山等.益气养阴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6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08,24(5):29.

[6]余炅.通络活血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11(9)38.

[7]窦海忠,王冬梅.加味瓜蒌散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3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8,26(2)94.

[8]王秀莲,张在晨.自拟通络活血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观察与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05,2(1):42.

[9]杜长明,何迅,窦海中.自拟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8例[J].四川中医,2004,22(1):80-81.

[10]徐宜厚.辨证治疗带状疱疹44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1984,25(4):48.

[11]金瑞田.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9例[J].航空航天医药,2009,20(12):15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4医院皮肤科,山东威海 264200

猜你喜欢
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诊治释疑
中老年保健(2022年7期)2022-09-20 01:05:06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5:46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后遗疼痛的临床观察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03-26 18:00:27
警惕带状疱疹潜伏恶性肿瘤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中成药(2017年8期)2017-11-22 03:19:55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一部治疗带状疱疹的创新之作——读《带状疱疹治疗学》有感
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 20:2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