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颅内血肿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12-01-28 11:02:07何昭华饶玉招谭兰香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外伤性瞳孔血肿

何昭华 饶玉招 谭兰香

外伤性颅内血肿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何昭华 饶玉招 谭兰香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术前及术后护理的经验。方法对2000~2011年收治的52例颅内血肿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手术前、后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患者均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存活48例,死亡3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积极做好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术前病情观察、术前准备及术后的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可提高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病残率。

颅内血肿;围手术期;护理

1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男44例,女8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7岁。外伤性颅内出血:硬膜外血肿16例,硬膜下血肿29例,脑内血肿3例,迟发性颅内血肿4例。

2护理

2.1病情观察

2.1.1 主要应观察患者的意识:通过语言及疼痛刺激,角膜反射,吞咽反射及咳嗽反射来判断意识表现,硬膜外血肿具有典型的昏迷—清醒—昏迷的过程(中间清醒期);急性硬膜下血肿伤后意识障碍较为突出,原发昏迷时间长且进行性加重,无明显的中间清醒期;慢性者病人多有轻微的头部外伤史,常因当时无明显症状而被忽略;脑内血肿则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加重的表现。

2.1.2 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生命体征有无异常,瞳孔是反映颅内病情变化的窗口,可较早地反映有无颅内血肿。通过观察瞳孔大小、形态及对光反射的敏感程度,便于进一步判断病情变化。每隔5~10分钟观察一次,如患者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对侧偏瘫及病理阳性体征时提示小脑幕切迹疝存在;如突然出现呼吸节律改变,呼吸缓慢甚至停止提示枕骨大孔疝;当病人头痛剧烈,频繁呕吐或躁动不安时为脑疝先兆。出现上述情况需及时通知医生并遵医嘱予脱水、降颅压处理,做好术前准备。

2.2 一般护理

颅内血肿患者,要保持病室安静,有条件的应单独房间,专人护理。要注意室内温湿度适宜,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30~60min.患者保持平卧或头高10°~15°为宜,避免头部较剧烈的活动或搬动。颅内血肿患者一般都伴有意识障碍,应有效地约束患者,使用护栏,防止坠床。

2.3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因颅内血肿患者病情发生急,外伤突然,针对具体情况向病人或家属介绍目前的病情进展、治疗措施、手术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取得病人和家属的理解和配合.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重颅脑外伤造成的多发性颅内血肿,颅底骨折可引起口鼻腔大量出血,或因颅内压增高而频繁呕吐,并堵塞呼吸道。这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呼吸道内异物,保持其通畅,防止窒息发生,床旁常规配备吸引装置及抢救物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防止出现脑疝造成呼吸停止,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协助医生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及时准确地完成术前准备,包括血常规、出凝血功能,术前四项、配血、心电图等,备好头皮,建立静脉通道。对于急需手术患者,要在30min内完成术前准备。

2.4术后护理

意识和瞳孔的变化提示病情变化,持续心电监护,持续血氧饱和度监测,每15min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瞳孔,待病情稳定24h后改为q1h监测,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术后麻醉未清醒者,常规使用呼吸机,密切观察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及时记录并能分析呼吸机各种参数变化,术后昏迷行气管切开者应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告知家属气管切开的重要性,床旁备吸引装置,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吸痰前应加大吸氧浓度、吸痰时间<15秒,并注意病人有无发绀和呼吸困难。加强呼吸道湿化,用生理盐水湿纱布覆盖气管套管,定时向呼吸道内滴入湿化液(生理盐水100ml+糜蛋白酶20mg+地塞米松10mg),必要时持续呼吸道滴药,每分钟2-3滴,每2小时予翻身,叩背,促进痰液排出。

2.4.1管道护理

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量是颅内压高低的重要标志,根据硬膜外或硬膜下引流管适当调节引流袋的高度。一般引流袋低于创腔10cm,以较快引流出创腔内液体。术后保持头部相对固定,翻身及护理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密切观察引流管是否扭曲、受压, 保持引流管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要注意观察引流量、颜色、性质、准确记录2h引流量,了解颅内压及颅内出血情况。每日更换引流袋,严格无菌操作。搬动患者时应夹闭头部引流管,避免引流液回流,防止逆行感染。

2.4.2基础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每日口腔护理两次。保护眼睛:眼睑闭合不全者,覆盖无菌纱布,防止角膜溃疡。褥疮护理:予以垫气垫床,每两小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如有潮湿及时更换,加强营养,如有皮肤发红,加强翻身次数,并予以高分子材料保护局部皮肤。会阴护理:昏迷者留置导尿,每日会阴擦洗2次,每天更换引流袋,观察尿量、颜色,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扭曲、受压、折叠,定时夹管训练其膀胱功能。饮食护理:预防消化道出血,根据医嘱用奥美拉唑或泮托拉唑静滴或口服、鼻饲护胃治疗。鼻饲前回抽胃液,如有咖啡液体及时通知医生,并留胃液送检,暂时禁食或鼻饲冷流汁。呼吸护理:预防肺部感染,q2h翻身、叩背,保持病室清洁通风,每日开窗通风,昏迷患者及时予以吸痰,吸痰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要轻,以免引起颅内压升高。体位:全身麻醉未清醒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后血压平稳者可抬高床头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

2.4.3 康复治疗与指导

颅内出血患者按其出血部位及对脑组织损害程度,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或语言功能障碍,术后尽可能早进行功能训练尤为重要,借助针灸疗法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同时指导或协助患者进行患侧肢体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及语言功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功能,颅内血肿吸收后可辅助高压氧治疗,每日定时进行瘫痪肢体活动和按摩,保持肢体功能位,防足下垂。

2.4.4心理护理

颅内血肿患者术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致生活不能自理,针对不同的患者耐心做好思想工作,介绍同病室康复较好的病人,现身说教,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自主锻炼,保持情绪稳定。

3 结论

颅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伤后病情危急、易变、多变、突变,死亡率高。护理的关键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确保各项急救护理措施能够准确无误、快捷地实施,才能提高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残率、死亡率。

峡江县人医院,江西吉安 331409

猜你喜欢
外伤性瞳孔血肿
“天眼”的“瞳孔保健师”
军事文摘(2023年20期)2023-10-31 08:42:40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基层中医药(2020年4期)2020-02-13 11:54:49
瞳孔里的太阳
青年歌声(2018年2期)2018-10-20 02:02:50
瞳孔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瞳孔
学苑教育(2015年16期)2015-08-15 00:53:16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
外伤性肩关节后脱位的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