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冬梅宋双华
结肠肿瘤的彩超诊断及分析
代冬梅1宋双华2
目的探讨结肠肿瘤诊断中经腹彩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手术病理证实结肠肿瘤的术前经腹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对结肠肿瘤的诊断符合率93.8%(45/48),误诊3例;结肠癌的符合率93.3%(42/45),误诊5例。结论经腹彩超对结肠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结肠肿瘤;彩超;诊断
本院2007~2010年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肿瘤48例,患者年龄19~79岁,平均53岁,其中男30例,女18例。病程半月—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腹泻、便秘、血便等肠道症状,部分伴有贫血。
术前均施行经腹彩超检查。采用东芝79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7MHz。患者空腹12h以上并排便,必要时服缓泻剂清洁肠道后受检。取仰卧位,沿结肠走行方向行多方位连续扫查,观察各切面肠壁层次结构、连续性及结肠走行部位有无肿块、梗阻等异常改变。对可疑肠段,测量其长度及肠壁厚度,观察肿块所在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活动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采用CDFI、CDE观察肿块内部周边血流特点,脉冲多普勒(PW)检测血流频谱,测定收缩期、舒张末期峰速及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并注意探查有无脏器转移、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异常增大、腹水等。
术前超声诊断结肠癌45例,阑尾周围脓肿2例,盆腔混合性肿物1例。手术病理证实结肠癌44例伴阑尾炎2例、结肠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结肠神经纤维瘤1例、结肠系膜恶性间质瘤1例。超声对结肠肿瘤的诊断符合率93.8%(45/48),误诊3例;结肠癌的诊断符合率93.3%(42/45),误诊5例。
44例结肠癌的分布:回盲部5例,升结肠12例,肝曲5例,脾曲5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15例;手术病理:隆起型15例,浸润型7例,溃疡型22例,其中腺癌21例,管状腺癌12例,粘液癌9例,印戒细胞癌1例,未分化癌1例。伴发肠梗阻15例,肠套叠2例,肝转移3例,腹腔广泛转移或盆腔种植、大量腹水7例,腹腔淋巴结转移4例。结肠癌声像图特征:病变区肠壁层次不清,连续中断。瘤体大小4.0×4.8cm~15.5×19cm不等,形态不规则,多数表现为“假肾征”或“靶环征”,探头压迫肿块局部或刺激肠蠕动时,中心强回声区内可见小气泡与液体流动。CDFI可见大于5cm的肿块内部及周边部显示丰富但不连续的条状彩色血供>3条,PW测及动、静脉频谱,其中动脉频谱峰速26~101cm/s,RI均>0.65;少部分瘤体显示为内部以低回声为主的类圆形实块,CDFI无明显彩色血供。
2例术前误诊阑尾周围脓肿的声像图特征:右下腹探及不均质低回声区,中央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界限欠清。CDFI提示内部彩色血流信号不丰富。诊断为右下腹低回声包块(考虑阑尾周围脓肿),术后病理诊断回盲部结肠癌伴阑尾炎。
4例非结肠癌:2例横结肠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声像图均表现为右侧腹不均质实性包块,范围约17.0×11.7cm及10.2×6.4cm,内部回声紊乱,中心见强回声光带,周边为低回声,CDFI低回声内血供较丰富,动脉峰速29cm/s,RI:0.84,同时伴有右肾积水、下腔静脉癌栓、颈部及锁骨上窝淋巴结增大、腹水等。1例结肠神经纤维瘤声像图为大小15.0× 7.3cm的回盲部低回声肿物,无完整包膜,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散在的点状强回声。1例乙状结肠系膜恶性间质瘤,声像图见盆腔偏左侧大小7.4×8.4cm的混合性回声包块,界清形不整。
结肠肿瘤诊断以往主要依赖纤维结肠镜、双重气钡造影,不足之处是只能看到肿块表面结构,且部分人难以耐受或对X线禁忌;而CT、MRI、DSA、PET等因费用昂贵及受病情发展阶段的限制尚不能普遍应用。分辨率不断提高的经腹彩超以其简便、无创、价廉的特点可弥补上述检查的不足,在显示结肠肿瘤病变范围、形态特征的同时了解有无腹膜、周围淋巴结及实质脏器转移,是术前诊断、术后随访的重要手段。
经腹彩超诊断结肠肿瘤中我们的体会是:①检查前尽可能做好肠道准备。②应沿结肠作连续扫查以减小声像图对其节段判断的失误。③对怀疑乙状结肠肿瘤者,检查前需潴尿,便于观察。④当结肠肿块较大肠管发生移位时,应根据肿块与脊柱、腰大肌等的关系,与腹膜后肿瘤鉴别。⑤中老年人不应草率诊断阑尾炎,应详细了解病史,必要时行结肠镜、钡灌肠等排除结肠癌。⑥诊断结肠肿瘤时要特别注意肿瘤内部血流显示情况,恶性者内部及边缘有明显血流信号,良性者也可以检出血流信号,但与恶性相比血流检出率有明显差异。⑦经腹超声见“假肾”征、“靶环”征时要注意与其他肠壁增厚性疾病如肠套叠、肠结核、克隆氏病等鉴别,应结合临床资料和钡剂灌肠综合分析。
总之,虽然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及肠道浸润程度的准确判断仍存在困难,但经腹彩超作为结肠肿瘤的初步筛选方法在其诊断中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日常实践中应当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有效、准确的检查手段,尽可能兼顾经济、创伤小的原则,发挥经腹彩超的优势,为临床提供重要依据。
[1]姬亚敏.二维超声在结肠癌中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5):429-430.
[2]梁新梅,程英升.结直肠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11):1220-1227.
[3]李海平,范忠林,宁振川,等.结肠癌所致症状性阑尾炎临床分析(附7例报告)[J].临床误诊误治,2006,16(4):263.
[4]NI QJ,ZHU KS,ZHANG AJ,et al. Evaluation of Two 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 and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in Diagnosis of Colon tumo[J].China JMI,2004,5(2):138-139.Chinese.
[5]倪秋杰,朱昆生,张安晋.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结肠肿瘤的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5(2)138-139.
[6]曹毓君,王新涛.结肠炎性包块超声误诊为结肠癌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1(8)132-133.
1 吉林省军队离退休干部疗养中心,长春吉林 130122
2 吉林省第一荣复军人医院 ,长春吉林 13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