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新宏,韦凤杰,胡海波
(1.河南省烟草公司,郑州 450008;2.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郑州 450000)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烟叶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烟叶主产区烟农增收的主要来源,烟叶的发展态势无论对烟草行业还是对烟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努力推动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是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反映了广大烟农的愿望,也是烟草行业发展的需要。2007年6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在福建烟区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由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的烟叶发展战略思路,在2007年7月召开的全国烟草专卖局长、公司总经理座谈会上,姜成康就如何实现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进行了部署,并把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概括为“一基四化”,即全面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烟叶生产的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1]。大力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是烟草行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烟叶生产平稳健康发展所做出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烟叶生产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河南省作为我国烤烟的主产区和老烟区,当前烟叶生产存在一些障碍性因素,要实现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必须要有新思路、新办法、新措施。
现代农业是相对传统农业而言的,20世纪6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开始出现以水利化、机械化、良种化、设施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等为主要特征,在农业生产中得以普遍应用,明显区别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一系列重大变革,被称之为现代农业。在学术界,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现代农业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依据一定标准把世界农业的整个发展历程人为地划分成几个阶段后,所指的最近的、最新的阶段。在国内,盛行的是“3阶段法”和“四阶段法”。“3阶段法”把农业发展史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四阶段法”则把农业发展史划分为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四个阶段,由其他阶段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就是所谓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就是建立现代农业的过程[2]。现代农业发展是建立在农业科技进步与技术扩散基础之上,由于农业科技发展的阶段性和递进性,形成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阶段性和层次递进性,现代农业发展是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逐步推进的动态发展过程[3]。因此,多数观点一致认为现代农业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其内涵还将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4]。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将现代农业概括为“六用三提高”[5],即: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此基础上又补充了“三增强”,即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烟叶生产是农业生产的组成部分,现代农业包含现代烟草农业,从现代农业的内涵可知现代烟草农业也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必将随着烟叶生产的客观条件变化而变化。结合烟草实际,现代烟草农业是与传统烟草农业相对而言,指充分利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组织管理来经营的,具有较高的机械化、社会化、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程度,综合生产能力和转换效率都比较高的烟草农业类型[6]。其中高水平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市场化程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是现代烟草农业的主要特征。从现代农业的产前 (包括农业机械、化肥、农药、地膜、水利等)、产中 (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水产业)、产后 (包括食品制造与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储藏运输、农产品营销、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等)3个环节看现代烟草农业[7],由于我国烟叶产业产后环节 (主要指打叶复烤加工、卷烟生产以及由此衍生的物流业等)的现代化程度较高,而产业链的产前、产中环节较为薄弱,因而现代烟草农业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产前和产中两个环节,国家烟草专卖局 (简称国家局)提出的“一基四化”也主要是针对烟叶生产的这两个环节提出的,现代烟草农业属于现代种植业的一部分。提高烟叶生产综合能力,为卷烟生产提供风格多样、优质而稳定的烟叶原料,增加烟农收入,保护和维持烟叶生长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本质上讲,现代烟草农业是一个涵盖烟草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的过程。
河南省是我国的老烟区,也是我国烤烟的主产区,河南烟叶具有独特的浓香型质量特色,配伍性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支撑着我国卷烟工业的发展,为行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河南烟区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在1987年以前河南烤烟收购量一直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收购量多数年份都在30%以上,其中1960年达44.8%,所占比例最高,1988年烤烟收购量达到最高,为47.86万t。1989年后,河南烤烟收购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期间个别年份有所回升,1997年33.17万t,2006年15.67万t,2008年16.63万t,而2007年仅收购10.72万t,创历年来最低。由于全国收购总量的增加,1993~2008年这16年期间,仅1994、1998两年收购量占全国的比例超过10%,其他年份均在10%以下,种植规模不稳且不断下滑,在全国的位次后移,由此引起的质量信誉问题日渐突出。目前河南省年种植烟叶在8万hm2左右,烟农近20万户,正常年景生产烟叶在15万t左右,稳定恢复规模的任务依然很大,还处于较为困难的时期。由于国家对烟叶生产、购销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烟叶市场需求大体和生产计划相当,其中省外工业需求量占60%,省内客户占40%。随着国家局“两个10多个”战略的实施 (培育10多个重点骨干企业和10多个重点名优品牌)[8],行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优势卷烟企业和优势卷烟品牌的迅速扩张,对河南烟叶的需求一定程度的增加,而国家局2008年实施的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9],烟叶生产计划由工业需求 (市场需求)来确定,对河南烟叶发展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如何在实现种植规模稳中有增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是河南烟叶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现有的制度、政策、技术条件下,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烟叶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历史的原因,全省烟叶生产的基础设施投入欠账较多,烟区道路、机械、水利、烤房、基层烟站、仓库等设施陈旧,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经过2005年以来的基础设施建设,部分烟区的生产条件得到改善,但还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2)烟叶种植集中度不高。全省8万hm2烟叶分布在12个市、58个县、近20万户烟农,县均种植面积约0.13万hm2,户均种植面积不足0.5hm2,年收购量1.5万t以上的市公司只有5个、0.5万t以上的县公司不足10个,零星分散的种植方式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和市场优势。(3)烟叶种植比较效益不明显。由于每一个标准劳动日的烟叶种植收益低于种植其他作物,烟叶种植物质投入又较其他作物多,造成单位面积烟叶种植的比较效益不高,加上烟叶种植苦、脏、累,农民种植烟叶的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如何增加农民烟叶种植收益已经成为稳定种植规模的当务之急。(4)烟叶生产投入不足。按照烟叶生产应用现有技术测算,河南烟田需要投入至少在6 000元/hm2以上生产规模和水平才有保证,而目前受国家政策影响实际投入在4 500元/hm2左右,难以把烟用生产物资供应到位,影响着整体烟叶生产水平特别是单产的提高。(5)烟叶生产缺乏关键技术支撑。对烟叶生产的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新技术推广应用调控力度弱,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缓慢。尤其是河南烟区一直缺乏一些优质、适产、抗性好的当家品种,这已经成为制约烟区发展的技术瓶颈。(6)烟叶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烟叶相对粮食作物而言,生产技术环节多、要求高、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当前烟叶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还不高,生产过程多数环节靠人力来完成,与粮食生产的大规模机械化推进形成鲜明对比。(7)烟叶生产风险大。烟叶生产周期长、环节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雹灾、旱涝灾害等),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影响全年的烟叶生产。河南烟区人多地少,复种指数偏高,烟粮、烟经争地矛盾突出,烟田连作和套作难以杜绝,轮作倒茬难度大,加上现有品种的抗病性不强,使烟草病害发生频繁,种植风险加大。(8)烟叶基层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受政策影响,很多县公司和基层烟站专业技术人员偏少,出现非科技人员指导技术推广工作。同时,一些基层单位多年未进大专院校毕业生,在职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9)烟叶基层工作人员待遇较低。烟叶基层工作人员长年工作、生活在生产第一线,工作辛苦,但待遇普遍较低,尤其在部分老烟区表现更为突出,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10)烟农队伍老龄化、不稳定。受农村经济发展转向外出务工的影响,烟叶种植对农民已不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目前从事烟叶种植的大多是老人、妇女,烟农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烟农队伍出现不稳定的趋势。
河南省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要立足于当前烟叶生产现状,以生态和社会经济条件适宜为前提,以满足市场持久需求为导向,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以烟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以提高单产、突出特色为核心,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重点,依靠技术创新,走农工商、经济与社会、资源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道路。重点放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提高质量、提高单产和效益,突出浓香型特色,提高可用性,增强烟叶发展的后劲,建立起全省烟叶安全生产和供需相对平衡的长效机制。在“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烟叶种植面积稳定在8万hm2,收购烟叶量在17.5万t左右,大力扶持发展豫西和南阳优质烟区,洛阳、三门峡、南阳三大区的收购量稳定在8万t左右,恢复发展豫中“典型浓香型”老烟区,收购量稳定在6万t以上,继续开发豫南烟区,稳步调整豫东烟区。
抓住国家局加大基层建设的难得机遇,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夯实烟叶生产发展的基础。(1)搞好基本烟田规划、烟水配套工程和集约化烘烤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烟田规划要与烟水配套工程、烟叶区域化、规模化种植紧密结合。高标准规划21.33万hm2的基本烟田,烟田水利设施配套率、密集式烘烤率达到100%。同时搞好机耕路、育苗设施、烟草农机具、防灾减灾工程等配套设施建设。(2)加快基层工作站建设。按照国家局优化整合基层烟站的要求,到“十二五”末精简至120个左右。在搞好基层烟站硬件建设的同时,要狠抓与之配套的软件建设,强化以人为本的人员管理,规范服务内容和标准等。(3)加强烟叶仓库建设。加强烟叶中转仓库和打叶复烤企业仓库建设,完善仓储设施,建立完善烟叶仓储管理办法,规范烟叶流程,加强仓储周转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基础设施搞好了,加快推动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才有物质基础和保障。
经济效率包括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没有规模的优势,烟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就得不到最优体现[10]。虽然近几年通过烟农间自行调整,户均种植面积也有所扩大,2008年全省户均0.45hm2,但烟叶生产“小而散”的种植方式现状没有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步伐。而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和分流,闲置耕地也必将越来越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为发展规模化的现代烟草农业提供了基础要素,关键是如何进行土地的有效流转,实现土地的出租者和承租者双赢。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11]。注意发挥村委会和乡镇等基层组织的主导作用,烟草企业在资金、技术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配合,通过制定有效政策和大力宣传,引导、吸引农民参与到土地流转中来,进行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为一些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烟农扩大种植规模提供最基本的条件,重点发展1.33~3.33hm2的农户,扶持发展烟叶农场。
烟叶生产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投入高产出,应当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集约化经营就是把粗放的、传统的烟叶生产管理方式转变为集约化的、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方式;把在较低技术条件下对土地实行广种薄收的农业经营形式,改变为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资本,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农业经营模式,对烟叶生产和经营进行全过程控制,走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之路[12]。因此,在推动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过程中应重点推行劳动集约,适度推进资金、技术集约,积极推动管理集约,走资金、劳动、技术、管理集约相结合的道路,不断提高集约化水平。在有条件的产区可以推进“一村一品”发展[13],探索试办种植专业村或烟叶种植园区,打造集约化亮点,加快烟叶集约化经营步伐。要实现烟叶生产集约化经营,需要各级烟草部门进一步加大对烟叶生产的投入和扶持,促进烟叶生产技术装备、技术含量和组织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烟叶生产专业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烟农种植专业化,另一方面是烟叶生产某一个生产环节上的专业化。结合河南省实际,在人多地少的平原烟区,经济发展较为活跃,农民外出务工多,烟叶种植农户相对集中,重点扶持培养职业烟农,种植规模可以到几公顷甚至几十公顷,形成农场式经营,烟叶生产各环节由专业化服务队完成。在人少地多的丘陵山地烟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户均种植规模较小,烟农素质差异明显,很难培育种植专业化烟农,可以采取生产环节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比如,已经实施的商品化育苗,不仅使大多数生产规模不大的烟农解脱了育苗带来的烦琐事务,而且保证了育苗质量,推动了专业化的发展。除专业化育苗外,还可以结合机耕深栽技术要求,积极推行机耕、机耙、机械起垄专业化作业;由村委会 (自然村)或烟农协会组织机械化植保专业队伍,统一对集中连片地块实施统防统治;打顶抑芽、烟叶烘烤、分级扎把专业化服务都可以推选。
信息化管理是实现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信息技术将成为克服农业分散性、区域性、时变性、经验性以及稳定程度和可控程度低的有力武器[14]。烟叶信息化管理就是要充分应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烟叶生产、经营、管理等各环节的过程,及时为管理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信息,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一直以来,大部分地区烟叶生产管理主要依靠经验判断,缺乏科学的决策依据,今后的烟叶生产将逐步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管理,通过建立强大的基础信息库,在不同层次进行信息沟通、传递和应用,实行烟叶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从目前烟叶生产的状况看,要针对烟叶生产的特点,注重开发应用数据库与网络、烟草农业专家系统 (AES)等,有条件的烟区可以探索“3S”技术 (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规范作业标准和管理行为,加快烟叶信息化步伐。
在传统烟叶生产中,烟农种植烟叶的劳动强度大,如移栽、中耕、采收编烟、烘烤等环节,都是高强度的工作。而随着劳动成本的不断增加 (河南省劳动力价格已由过去的每人每天10~15元上涨至30元以上),规模种植的农场和大户需要一定数量的雇工,大大增加了种植成本。这就需要用现代科技来改造生产过程,把烟叶生产的各个环节分割出来,进行市场化运作、机械化操作,降低烟农的劳动强度和烟叶种植成本。主要途径有:(1)通过引进先进烟区的先进机械,或直接用于烟叶生产,或通过改装转化为简单使用的生产工具;(2)通过与科研机构和高校联合,有针对性地对一些环节进行科技攻关,研发更多的适合烟叶生产的减工机械;(3)通过物质和荣誉奖励的方式积极鼓励基层一线人员的创新能力,开展小发明和小创造竞赛,对一些农事操作比较烦琐的作业模式进行改进,简化作业流程。
烟叶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生长季节正是气象条件多变的季节,烟叶生产以收获叶片为目的,容易受灾害性天气 (如冰雹、洪涝、大风等)和病虫害的影响,烟农种植烟叶风险始终存在而且不可避免。降低烟叶种植风险,就需要建立健全各种保障机制。积极开展烟草农业保险,探索合理的保险形式,完善烟叶生产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保护烟农利益。在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烟叶生产风险基金制度,积极引入烟叶商业保险,推动地方政府、烟草部门和烟农共同投保制度,不断扩大烟叶保险种类和保险范围,对发生重、特大自然灾害的烟农给予适当救助,增强烟农信心和稳定烟农队伍。2007年9月,河南省在农业政策性保险方面有了突破,省政府发文确定了《河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方案》(豫政〔2007〕67号),选定洛阳、三门峡两市开展烟叶保险工作,由中华财险河南分公司独家承办试点工作,从2008年以来两地实施的情况看,部分县乡政府和烟农对此还心存疑虑,还需要进一步示范推广。
选好人、用好人,用好的机制激励人,是实现由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的重要条件。要通过理顺体制、机制,营造早出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造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用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武装员工,通过健全完善规章制度约束、规范员工的行为;要强化管理,明确岗位职责、权利与义务,考核到位,奖惩到人,努力营建有利于员工积极向上、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范岗位设置,因事设岗、按岗定员,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要注重效果,强化监督考核,通过加强监督考核及时纠正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工作效能。同时,采取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实现知识更新,努力提高干部职工整体素质,建立学习型企业,为河南省烟叶健康稳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烟农是烟叶生产的主体,决定着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要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必须把提高烟农技能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抓紧抓好,使烟农不仅会种植烟叶,还懂得相关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通过提高烟农素质进一步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近几年来,随着城镇经济的不断活跃,农村有文化的青壮劳动力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同时因烟叶生产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部分烟农已经难以接受和吸收新鲜事物,导致新技术难以推广。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一批高素质的烟农队伍,通过优化整合和组织培训,使优化后的大部分烟农向职业化的方向转变,这样既可以解决企业横向管理的难度,又能够为烟农提供更多针对性的资金和技术服务。目前,烟农的优化整合已经迫在眉睫,要立足对烟农的引导和培训,促进烟农队伍向职业化方向迈进。
[1]姜成康在全国烟草专卖局长公司总经理座谈会上的讲话 (摘登)[EB/OL].http://www.eastobacco.com/ReadNews.asp?NewsID=57292.2007-07-18/2007-07-20
[2]田建民,李昊.对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认识与思考.河南农业科学,2005,(1):5~8
[3]张冬平.现代农业的层次递进性分析.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3):272~275
[4]柯炳生.对推进我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几点认识.中国农村经济,2000,(9):4~8
[5]唐仁健.深刻领会一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农村工作通讯,2007,(3):14~19
[6]姚善策.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探讨 [EB/OL].http://www.tobaccochina.com/news/analysis/wu/20077/2007710163211_261436.shtml.2007-07-11/2007-10-07
[7]刘志澄.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农业经济问题,2007,(2):4~7
[8]张建丽.进军“十多个重点骨干企业”[EB/OL].http://www.echinatobacco.com/news/2006/23/jingji/jjzhuanti/2711568.shtml.2006-12-01/2007-07-27
[9]董文庆.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稳步推进 [EB/OL].http://www.eastobacco.com.cn/ReadNews.asp?NewsID=72495.2008-12-15/2009-03-06
[10]罗尚喜.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三部曲” [EB/OL].http://www.tobaccochina.net/news/analysis/wu/20079/2007914191456_271050.shtml.2007-09-17/2007-11-13
[11]李宁顺,金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现状初探.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31(5):42~45
[12]赵元宽.对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的思考 [EB/OL].http://www.tobaccochina.com/news/analysis/wu/20078/2007891927_265452.shtml.2007-08-09/2007-10-12
[13]黄红新,李寻,李平金.打造“一村一品”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1):20~21
[14]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