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汉东
(作者为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
开年伊始,中国外贸出口就面临寒流,当时主流的观点是,一季度有很多特殊性,不足以说明全年走势,对全年的判断是:低开、稳走、向上。目前已是盛夏时节,外贸出口仍寒气逼人。上半年中国外贸增长乏力,下行压力之大出乎绝大多数人预料,浙江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长更是全面低于全国平均增速。
做好外贸工作,需要对形势有准确的预判,在此基础上采取正确的应对举措。上半年外贸出口增速下滑的原因何在?如何正确判断当前的外贸形势?笔者认为,既要关注短期因素,更要着眼长远,认清外贸发展的大趋势。
趋势之一,外贸增长将从快速转向平稳,但出口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经过改革开放30 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占据世界1/10以上的出口份额,浙江外贸出口占全国的1/10 以上,如此高的国际市场份额,要进一步增加的空间有限。过去那种年均百分之二三十的高速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外贸出口已经进入一个相对平稳增长的新的发展时期,进入一个转型提升的发展阶段,重点将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根据世贸组织的贸易统计,10%的增长已经高于过去数十年当中绝大多数年份全球贸易的平均增长,如果能够维持10%左右的中速增长应该是可以满意的,即便是个位数的增长也可以接受。
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三驾马车:内需、投资、出口,都非常重要,一个也不能少。改革开放的头30 年,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一马当先。在第二个30 年,将逐步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未来的5 到10 年(沿海地区5 年左右,内陆地区10 年左右),这种状况仍将有一个惯性的延续,但5 到10年之后的中国将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将基本完成,铺摊子上项目将愈来愈少,单靠投资拉动显然不够。启动内需是中国长远发展的希望所在,但就今后几年来说,内需启动面临居民收入、社会保障等很多困难。特别是内需缺乏消费升级换代明显、拉动能力强的热点,内需市场的容量有限。2011 年,浙江社会消费品总额11931 亿元,而同期浙江省外贸出口2163.6 亿美元,按每美元6.3 元人民币折算,约合13696 亿元,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多出10%以上,全国的情况也大抵如此。国内省内市场竞争本身已经非常激烈,如果我们放弃外需,这些产品进入内需市场将是我们无法承受的。国际市场不能放弃,国际市场必须坚守。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并行不悖,浙江特殊省情决定外贸出口比内地省份更显重要。
过去那种年均百分之二三十的高速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外贸出口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稳增长的新发展时期;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并行不悖,浙江特殊省情决定外贸出口比内地省份更显重要
趋势之二,用工短缺将是长期问题,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没有前途
中国外贸的腾飞,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我们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劳动力资源。出口商品承载着廉价劳动力,所向披靡,迅速占领世界市场。近年来,中国劳动用工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逆转:总供给持续减少,劳动年龄人口稳中有降,个人劳动时间减少,劳动年龄人口就业意愿降低;总需求有增无减,产能扩充,依靠要素投入增加,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快。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年出生人口规模约为1600 万人,比1990 年减少了1/3,年净增人口为600 万至650 万人,比1990 年缩减了一半。目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至5‰,实现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为使劳动者享受改革成果,提供劳动者福利水平,国家大幅增加了各种法定假日,增加了休假和妇女产假等带薪休假时间,加大了执法保护力度,严格限制加班加点,这一切使得每个劳动者所能提供的劳动时间大大减少。而人口结构持续老化,劳动年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逐步降低;随着社会富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全职妈妈、全社会文化程度提高就业年龄推迟以及越来越多的自愿失业者;劳动者对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劳动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生产要素中劳动成本大大提高,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提升。
出口企业普遍反映,制造业普工“招不进、留不住、用不起”。“招工难”今后将成为一种常态,出口类型企业的缺工程度明显大于内销型企业。出口企业一定要认清这一大趋势,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和发展理念,努力提升全员劳动生产效率,提升资金和技术密集程度。如果说过去能够通过增加人手解决的问题尽可能不增加资金和设备投入,今后要转向能够增加资金和设备解决的问题尽可能不要增加工人。
趋势之三:知识产权将成为重要制约因素,加强自主创新成为必然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外贸发展的起点很低,一张白纸好作画,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很大,不在一个层级上竞争,劳动密集型的消费品的技术门槛很低,只要简单的观察、模仿,就很快可以生产出虽然品质稍逊但价格超低的同类产品。追赶学习模式与廉价劳动力相结合,使得中国的加工制造能力迅速崛起,中国出口产品迅速走向全球。伴随这一发展进程的是,中国外贸的壮大与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
对于传统发达国家而言,中国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发达国家的优势就在于知识产权和服务贸易,要维护自己的优势,必然要遏制中国这种他们称之为“偷窃”的发展模式,通过双边谈判和战略经济对话施压,通过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制提起诉讼,通过国内法进行337调查等等。同时,随着近年来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新产品的生产加工工艺日趋复杂,高新技术产品制造的进入门槛提升,微米、纳米级的工业制造,仅仅靠简单的观察、模仿,即便是购买样品拆解研究,砸烂了、揉碎了,也都难以掌握产品的加工工艺。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不可能长期跟随,不可能长期受制于人,也需要领跑,追赶学习的模式难以持续,必须转向自主创新,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成为必然,但绝非一日之功,而将是一个长期痛苦和困难的过程,如何在研发、品牌、服务上得到提升,改善出口产品的档次、增加低消耗、无污染、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趋势之四: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会消失,未来的外贸环境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有贸易,就会有贸易摩擦,影响贸易摩擦的因素很多,经济方面的因素主要有贸易量的大小、贸易增长的幅度、贸易顺差大小、产品结构质量的趋同化程度。一般而言,这些均与贸易摩擦呈正相关。中国外贸总量居于世界前列,大国效应显著。2010 年,我国贸易额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不仅贸易总量大,贸易增长率持续高于世界平均增速,外贸顺差也保持高位,外汇储备世界第一,部分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的比重很高,在部分国家地区市场的集中度更高。
国际贸易摩擦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贸易崛起的过程,或者一个国家某类产品市场份额短期内暴涨,都会导致贸易格局、竞争秩序的急剧变动,贸易的有关各方、各种利益关系需要一定的时间调整消化,极易引发贸易摩擦。浙江一直以来是全国遭遇贸易摩擦的重点地区,全国70%的贸易摩擦案件涉及浙江,涉案金额占全国的1/4。2011 年,浙江共遭遇贸易摩擦案件93 起,涉案金额为14.08 亿美元,涉案数量超2009 年金融危机时水平,创历史新高。
我们原来在低端,与发达国家是错位竞争,与发达经济体更多地体现为互补,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与发达经济体的传统产业上,集中在贸易不平衡等问题上。随着中国外贸的转型升级,在越来越多的中高端产业、产品领域与发达国家展开正面竞争,贸易摩擦可能会更为加剧,特别是知识产权问题将愈加突出,贸易体制乃至整个经济管理体制都将是争论焦点,贸易摩擦将长期存在,在某个特定时间也可能会有所激化,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当然,贸易本身互利互惠的性质决定了和则共赢、战则共伤,贸易摩擦将会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双方都不可能把贸易摩擦升级为全面的贸易战。
趋势之五,自然环境的瓶颈约束加大,出口产品低碳化是发展方向
从丹麦的哥本哈根,到南非的德班,再到墨西哥的坎昆,世界气候会议深深地介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因素日趋增加。虽然在如何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步骤和责任分配上还有争论,但“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已经成为一致的共识。碳关税已经从理论逐步走向现实。所谓“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的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这项政策由美国主导、法国充当先锋,发达国家集体推动。2009 年6 月美国众议院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以应对气候变化之名将“碳关税”正式纳入世人视野。虽然发展中国家集体反对,美欧等发达国家真正实施的时间目前并不明朗,但不会放弃相关的努力。
碳关税的征收将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重大影响。据世界银行估计,如果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不放弃征收碳关税的计划,受其影响,中国未来对美国的出口将会有所下降,幅度可能达到两成。尤其是煤炭、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和玻璃等高耗能行业,将面临非常困难的局面。经过多年的粗放式扩张,中国许多地方特别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河流、湖泊、沿海水域、城乡居住区的污染容量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即使增加轻度污染项目也属困难。对中国来说,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是必然选择,这不仅是国际社会的压力,更是中国发展的自身需要。实现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鼓励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乃至出台环境税、资源税,已经成为中国政府政策大的方向。出口企业应认清发展趋势及早采取应对措施,顺应这一趋势,低碳产业的发展、低碳产品的出口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