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团队建设探究

2012-01-28 02:49张玲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17期
关键词:成员图书馆理论

张玲

山东财经大学图书馆,山东 济南 250014

图书馆团队建设探究

张玲

山东财经大学图书馆,山东 济南 250014

简要介绍目前比较受重视的四种团队理论:人际关系理论、角色界定理论、激励理论和任务导向理论。将团队理论与图书馆的工作实际相结合,探讨图书馆团队建设的原则,即目标明确化、管理科学化、结构合理化、发展可持续化;同时指出了图书馆团队建设的类型,以期正确运用团队建设理论指导图书馆的实践。

团队理论;团队建设;虚拟团队;科研团队

引言

随着信息环境的复杂化以及用户对专业化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信息服务工作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竞争性、合作性以及专业素质、道德素质等各方面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不利于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的发展。而团队这种组织结构,对于合理地优化、整合人力资源、充分利用人才的互补性有着显著的成效。在现有人力资源条件下,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策略,建立全新的管理模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图书馆团队建设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1 关于团队的理论

1.1 团队的内涵

经济学关于团队的研究始于Alchain 和Demsetz(1972)的团队生产概念,即团队生产利用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来获得收益,但很难确定每个成员各自对他们联合投入的产出所作出的贡献。团队理论是现代组织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该理论的创立者美籍俄裔学者Jacob Marschak认为,团队是指一群人,他们各自做不同的决策,但接受作为所有这些决策的联合结果的共同收益。[1]团队角色理论之父梅雷迪思 贝尔宾认为团队是指有限的一些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在一起工作,每个人分担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贡献。Hackman认为,团队是一些工作任务相互依赖的个体的集合,他们共同对团队的结果负责。团队内和团队外的人都把这个群体视作一个完整的实体。卡曾巴赫(Kazenbach)指出,团队就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斯蒂芬·P·罗宾斯在与群体定义进行区分的基础上对团队进行了定义:团队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2]这个定义为人们更加清晰、深刻的理解团队的定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同学者对团队做了不同的解释,但综观他们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团队是由少量具有互补技能、对一个共同目的、绩效目标做出承诺并彼此负责的特殊类型的正式群体。

1.2 团队建设的基本理论

关于团队建设的研究,目前比较受重视的主要有以下四种理论:人际关系理论、角色界定理论、激励理论和任务导向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以心理学家罗杰斯和贝尔纳为代表,强调相互理解、相互信赖、和谐一致的内部氛围对团队效能的重要影响,其缺陷是密切的人际关系与团队绩效关系并不显著,夸大了人际关系在团队效能中的作用。

角色界定理论:团队角色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管理学家梅雷迪思·贝尔宾博士,他将团队中的角色分为协调者、推进者、完善着、实干者、监督者、创新者、信息者和凝聚者8种,他认为正是团队每个角色在性格和功能上的互补才使团队不断取得成功。马格瑞森和麦肯·卡恩进一步发展了团队角色理论,将八种特殊的团队角色分成了四个大的范畴:探索者、建议者、控制者和组织者。[3]团队角色理论可在团队建设中帮助成员迅速清楚地识别自己的角色状态并促进各成员的行为更符合团队需要。其缺陷是以静止的方式看待团队成员,团队角色的动态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激励理论:主要有道格拉斯 麦格里格提出的人性假设理论、赫兹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美国学者阿德福的ERG(Existence、Relatedness、Growth)理论、亚当斯(J.S.Adams)的报酬公平理论等,[4]激励理论的共性是认为通过绩效评价和奖励方式实行团队激励,激发成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是提高团队效能的有效方式。激励理论强调外在因素对团队效能的影响,对成员自身素质的培养重视不足。

任务导向理论:“任务导向视角强调团队的任务以及每个成员能够对任务完成所做贡献的独特方式。”[5]没有目标的团队是没有任何存在意义的,团队目标就是团队成员的导航仪,通过目标设置培养团队成员的认同感、归属感在有效完成任务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团队成员认同的目标往往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订并得以实现的目标,而不是事先设定的一成不变的目标。

不同理论可以从不同侧面指导人们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团队建设,各种视角既有其独特性,也有其局限性。把团队理论引入图书馆建设应取其精华、避其局限,从综合的视角、以动态的方式,深化团队建设的研究。

2 图书馆团队建设

随着人们对团队理论研究和团队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团队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图书情报界也已逐步开始研究并采用团队的工作模式。图书馆团队建设在服务对象、服务目的、运作方式、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图书馆团队建设必须遵循自身特点,将团队理论与图书馆的工作实际相结合,兼顾环境、用户、业务等的协调统一;图书馆团队建设必须符合团队赖以运作的环境,关注团队与其组织和外部环境因素的相互影响。图书馆团队建设必须以提升服务质量为目标,全面梳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流程,重点把握图书馆团队的内涵、团队建设的原则、团队建设的类型等关键性环节。

2.1 图书馆团队建设的原则

图书馆团队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的实现需要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2.1.1 目标明确化

共同目标是一个团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对团队成员具有内在号召力。团队目标使团队成员具备认同感和归属感,指引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将个人目标和理想系于同一目标和信念之上,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并为之努力。团队目标的设立必须以用户为核心,以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为导向,以图书馆的整体发展规划为前提,引导团队为图书馆的战略目标奋斗。有效的团队目标必须是成员共同追求的,能够充分体现成员的个人意志。设立团队目标要采取各种形式,吸收各种不同意见,在成员中广泛讨论、丰富并不断修正团队的目标,为个人的努力指明方向,促使个体努力并形成合力,从而实现1+1>2的效果。

2.1.2 管理科学化

一个团队就是一个组织系统,需要有效的控制、完善与发展,科学的管理机制和运作机制是进行有效团队建设的重要保证。对团队的科学管理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以制度促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计划,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团队规模、人员条件、内部管理等方面做一些科学、合理的原则性规定,通过这些规定来协调和控制、管理和约束团队成员的行为,细化内部分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管理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以教育促稳定。加强团队内部的教育和引导,强化团队精神,引导团队成员树立协作发展的理念,保证团队内部和谐的工作氛围,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保持强大的战斗力。

以沟通促创新。保障内部沟通渠道的畅通,大力加强成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从而在工作中密切配合,相互支持。成员在交流与沟通中求同存异,参与决策;在集思广益中防范工作失误,协作发展;在思想与观点的相互碰撞中激发团队活力,不断创新。

以激励促发展。建立科学的工资制度和公平考核制度,加大用户评价在考核中的比重。激励形式要丰富多样,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并重。通过激发成员的工作热情,形成良性竞争,促进团队的整体发展。

2.1.3 结构合理化

团队成员在团队中分担不同的角色和职责,需要相互协作才能完成团队目标。这就要求团队成员具备异质性,能够优势互补。组建团队时应考虑到团队成员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还要考虑到每个成员的工作能力、协调能力等。总之,要在现有人力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人员的优化配置,只有结构合理,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团队的服务水平。

2.1.4 发展可持续化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软硬件更新很快。为保证团队成员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应该把团队建设成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使其具备发展的可持续性。团队需要建立长期化、制度化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制度,以提升团队综合信息服务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培训为主,以引进为辅,全面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逐步增强团队成员的信息需求挖掘能力、服务执行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创新能力等核心能力,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完善的、适应性强、工作效率高的可持续发展的团队。

2.2 图书馆团队建设的类型

史蒂芬·P·罗宾斯根据团队的存在目的,把团队类型分为三种:问题解决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多功能团队。[6]在图书馆工作中,我们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以信息服务为导向,重点建设以下类型的团队:知识服务团队、虚拟团队和科研团队。

知识服务团队——面向科研用户的服务团队。信息的不断丰富同时造成了信息梳理的难度增大,知识服务是则帮助用户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知识服务直接介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他们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协助用户进行知识应用与创新,是面向增值服务的服务。提供知识服务是深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的必然趋势。知识服务需要运用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智慧,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内容进行深度地加工和整合,它对团队成员的信息获取、加工、重组的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的要求很高,因此,除了具备不同专业与技能的工作人员之外,聘请专业学科内的优秀学者教授加入团队,将会大大提高团队的效能,从而提高整个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虚拟团队——以网络为依托的服务团队。相对于传统的信息环境,当前的信息环境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快速反应能力、服务效率要求更高,不仅要求图书馆能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还注重服务的时效性,要求资源的快速发现与解决。图书馆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提供最新的信息服务,才能满足用户无障碍地利用数字化设备进行信息获取的需求。因此,进行虚拟团队的建设就显得极为重要。杰西卡·利普耐克和杰弗里·斯坦普斯指出:虚拟团队是指一群跨越时间、空间和组织边界的人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和任务而产生的互动,这种互动是基于计算机通讯技术实现的。[7]虚拟团队以网络形式将图书馆服务人员、用户、合作伙伴等连接起来,具备跨地域、跨组织、高科技等特点,能够整合多个馆的成员的核心能力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快速、高效地满足用户需求。

科研团队——图书馆自身发展的支柱。建设高水平的图书馆,就必须依据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要有一个实力强大的科研团队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提供前瞻性、科学性规划。同时,服务创新依赖于科研创新,科研创新归根结底要由具备创新能力的人员来完成,科研团队的实力要远远大于单个科研人员,能够更好地带动整个图书馆的学术氛围,成为图书馆学术活动的支撑力量,为图书馆的革新提供有力的保障。

3 结语

目前,工作团队正日益成为图书馆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图书馆团队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正确运用团队建设理论指导图书馆的实践,还有待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相信,在今后一段时间,图书馆团队建设必将走向普遍化和规范化。

[1]崔之源.团队理论与M型社会[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86, (3) : 25~27.

[2]吴淑芳.跨文化团队建设与团队效能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3][4][6][美]史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精要[M],郑晓明,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50~183.

[5]石冠峰,林志扬.团队建设研究的新思路:边界管理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0(1):94~102.

[7][美]杰西卡 利普耐克、杰弗里 斯坦普斯.虚拟团队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58~122

Exploration on Library Team Construction

Zhang L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Jinan Shandong 250014

G251.6

10.3969/j.issn.1001-8972.2012.17.073

张玲(1974-),女,汉族,山东财经大学图书馆,馆员,硕士,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AbstractThis paper shall first present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four popular theories concerning team: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eory, role defining theory, incentive theory and task-oriented theory.Then by combing the team theory with the actual work of library,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principles of library team construction, namely, specific target, scientific management, rational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eanwhile, the types of library team construction are also pointed out with the aim to correctly put the theory of library team construction into practice.

Keywordsteam construction; team construction; virtual team;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猜你喜欢
成员图书馆理论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