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革中央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和任务,建设文化强国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紧迫任务。文化强国的内涵主要包括拥有世界一流的文化创新力、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力、文化和产业的辐射力、文化传播的吸引力和全民文化素质提升到较高的水平。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经济规模已达到世界第二位。但是,现阶段中国文化产业占国内GDP的份额不足4%,占世界文化产业市场的份额不足3%,这与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地位极不相称。而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国内GDP的份额平均在10%左右,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在其GDP中更是占到了25%,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中所占份额高达43%。因此,客观上需要加强中国文化建设。
创意产业是将文化资本重新组合引入经济系统的新兴产业,大致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通常所指的文化及相关产业;二是与通讯和网络相关的软件、游戏、动漫等产业;三是与传统产业相关的各类设计、咨询策划等产业,包括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和会展策划等。与传统文化产业相比,创意产业更注重通过创意元素把文化、技术、产品(服务)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创意产业发展实践来看,创意产业不仅能促进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扩大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力,增强文化对产业的辐射力,还能提高文化传播的吸引力,提升普通大众参与文化活力的热情和文化素质。由此可见,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对于有效推进文化创新,将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从而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迅猛发展,实现文化强国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议如下。
第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拓宽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与空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创新,确立创意产业发展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
第二,学习国际先进的成功经验。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政策法规、公共服务平台、投融资体系、推动文化产品出口、人才培育方面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如品牌授权这一国际流行的商业经营方式。
第三,增强中国创意产业的原创力。原创力是文化产业最宝贵的资源,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此,要普及文化知识,提高国民素质,注重学校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还要开发利用好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创新内容和表现形式,用全球的视野努力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后期市场。
第四,努力构建创意人才优势。实施人才兴业战略,着力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尤其要加强领军人物和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各省应组建文化人才培训基地,并制定和完善有关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吸引财经、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优秀人才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第五,协调创意产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现象比较明显。东部沿海地区文化市场较发达,历史文化资源相对较少;而中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市场却不够发达。要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并加强区域间的合作,积极开发利用中西部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六,健全发展创意产业的保障机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协调指导,大胆改革创新,清除影响制约创意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提高服务保障的质量效率。抓紧制定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创意产业政策体系,尤其在加大资金扶持、加快招商引资、扶持中小文化企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强人才建设等方面,应健全完善一系列配套倾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