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安玲
胆碱酯酶活力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杜安玲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活力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方法2011年1月~2012年3月门诊和住院治疗的肝脏疾病患者644例,同本院健康体检人员200例进行胆碱酯酶测定。结果急性肝炎组胆碱酯酶活力的测定值与健康组胆碱酯酶的测定值比较无显著性(P>O.05);慢性肝炎组胆碱酯酶活力下降,其测定值与健康组的测定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胆碱酯酶活力;肝脏疾病 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又叫酰基胆碱水解酶[1],它能催化酰基胆碱水解的生成胆碱和乙酰。胆碱酯酶分为2种:一种来源于神经细胞和红细胞,称其为真性胆碱酯酶或乙酰胆碱酯酶(ACHE),另一种主要来源于肝脏,由肝脏合成,称为拟胆碱酯酶(PCHE)。而PCHE的酶活力可以作为一项敏感指标判断肝脏疾病病变及程度,其升降的趋势大致与血清白蛋白的高低一致,胆碱酯酶活性可反映肝脏组织损害的程度。它能敏感地反映患者病情的每日变化[2]。故此,目前它已经被作为一项灵敏指标对肝功能的评价,并对肝病的诊断、病情发展及预后评估有着重要临床意义,为进一步探讨胆碱酯酶在肝脏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研究,现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门诊和住院治疗的肝脏疾病患者644例,进行胆碱酯酶测定。其中急性肝炎192例,为A组,其中男108例,女84例,平均42.6岁;慢性肝炎196例,为B组,男性118例,女性78例,平均51.2岁;肝硬化256例,为C组,男性180例,女性76例,平均50.4岁;选取同期与本院健康体检人员200例进行胆碱酯酶测定,为D组,其中男性128例,女性72例,平均48.6岁。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肝脏疾病患者644例分为急性肝炎组192例、慢性肝炎组196例、肝硬化组180例。本院健康体检人员200例作为对照组。 1.2.2 仪器和试剂、方法 采用胆碱酯酶(ChE)试剂盒为贝克曼进口原装试剂,测定仪器按ChE试剂盒的试用参数配制工作液贝克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晨起空腹抽血3ml,按常规分离血液,取血清加入到2ml胆碱酯酶的试剂中,应用酶速率法测定其在405nm处AC吸光度)值CL-1)的改变,从而求出胆碱酯酶活力的单位值,正常参考值4000~12000U/L。同期采用临床常用酶学方法进行肝功能项目ALB、ALT、GGT的检测,ALB正常参考值35~55G/L、ALT正常参考值0~40U/L、GGT正常参考值0~50U/L。 对各组病例进行胆碱酯酶活力测定,同时进行肝功能项目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可以看出,急性肝炎组胆碱酯酶活力及ALB的测定值与健康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LT、GGT的测定值与健康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慢性肝炎组胆碱酯酶活力下降,它和ALT、GGT的测定值与健康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硬化组胆碱酯酶活力明显下降,它和ALB、GGT的测定值与健康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ALT的测定值与健康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且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别。见表1。 表1 各组CHE活性及肝脏功能项目检测值(±s) 表1 各组CHE活性及肝脏功能项目检测值(±s) 注: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肝硬化组CHE活性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显著的差异性。 组别 例数 ChE活力(U/L)ALB(G/L)ALT(U/L)GGT(U/L)A急性肝炎组 192 7449± 682 45.3±1.5 225±21 314.2±74.2 B慢性肝炎组 196 4243± 841 43.6±1.4 84±16 238.9±34.4 C肝硬化组 180 2210± 637 23.5±1.6 48±18 412.4±46 D健康组 200 7829± 871 51.1±1.2 14±7 33.2±11.2 血浆胆碱酯酶(ChE)是临床上常用于对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检测项目,也是惟一由肝脏合成的一种羧酸酯水解酶[3],被立即释放到血浆中,当有肝脏疾病时或发生实质性损害时,因肝内合成减少,该酶活力常呈下降趋势,其下降程度与肝脏损害程度相一致,胆碱酯酶活力测定可作为肝病轻重程度的判断指标[4]。而且,胆碱酯酶活力下降幅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应列为肝功检测的常规项目,具有重要的价值。 从病理的角度,肝病患者基本病理表现为肝细胞正常结构遇到损害,变性坏死,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即肝细胞炎病越重,这些都可能导致肝细胞合成胆碱酯酶的减少,活性下降趋势越明显,其下降趋势的程度与肝细胞损害程度相一致。因此,临床上对胆碱酯酶活力的测定可以反映出肝病患者肝细胞的损害程度,并对不同病理类型的肝病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5]。目前临床上已经根据胆碱酯酶活力变化来评估肝脏合成代谢能力及肝脏疾病预后,也可观察肝功能的变化情况,还可作为一项重要酶学指标对急性肝病、慢性肝病、肝硬化三者之间的鉴别诊断,并能更好地对肝病的诊断、病情发展、预后做出判断。 通过对本组病例进行观察,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胆碱酯酶活力随着疾病的加重,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胆碱酯酶活力进一步降低,与疾病程度成正比,且长期的酶活性降低往往提示肝病预后不良。总之,它的变化与疾病的转归有密切关系。胆碱酯酶活力能敏感地反映肝脏的合成代谢功能及肝脏的病理损害程度,更能准确地评价肝功能下降的程度,此外,胆碱酯酶活力测定对鉴别肝脏和胆道疾病有一定参考价值,某些肝胆疾病往往ALT升高,难以确诊,如果增加胆碱酯酶活力一项测定,便能发现肝脏疾病多伴有胆碱酯酶活力降低,而胆道疾病的胆碱酯酶活力值往往在正常范围[6]。故临床上可以把检测胆碱酯酶活力作为常规肝功能检测指标。 [1]邓岩.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测定时慢性肝炎诊治的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08,26(1):16. [2]沈伽弟.胆碱酯酶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9,24(4): 295-296. [3]王文余,任从棉,张晓军.血清胆碱酯酶与电解质的持续检测在重度有机磷中毒诊治中的临床意义[J].当代医学,2009,15(24):72-73. [4]迟宝荣.检测血清胆碱酯酶对肝病诊断的临床意义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0,22(2):108. [5]张健珍.血清胆碱酯酶与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临床及病理的关系[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9,16(1):28. [6]吴钦柏.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测定及临床意义[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12(6):57.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3.041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结核病防治所(杜安玲)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