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地对港澳地区的出口供应看中国共产党的港澳工作方针(1949—1978)

2012-01-26 11:04欧阳湘唐富满
中共党史研究 2012年10期
关键词:供应出口香港

欧阳湘 唐富满

内地对港澳地区贸易,是一个比较受关注的话题。特别是1997年香港回归和1999年澳门回归前后,相关成果特别多。较为系统的学术研究,主要有沈觉人主编《当代中国对外贸易》一书中的“中国内地同港澳地区的贸易”章节和王红续的著作《新中国对港澳经济贸易的政策》等。此外,还有若干学术论文①王红续:《新中国对港澳经济贸易的政策》(《中央党校党报》1997年第3期),另撰有《雷任民与内地对港澳贸易》(《史志研究》2001年第3期)。其他有历史回顾内容的文章有:《供港澳鲜活冷冻商品工作有何新招——全省供应港澳鲜活冷冻商品工作会议召开》(《广东大经贸》1995年第6期)、《三趟快车——供应港澳的“生命线”》(《广东大经贸》1996年第11期)、《上海供应港澳鲜活冷冻商品的快运列车开行40周年》(《铁道货运》2003年第2期)。。但已有的研究存在种种不足:第一,时间跨度上不平衡,关于改革开放以前特别是早期的研究相对比较少;第二,偏重于宏观层面和重大事件,对于“三趟快车”和“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等关注得多,对于普通商品关注得较少,缺乏系统的、实证的历史考察。第三,从经济角度分析较多,且多集中于出口创汇问题,综合考察比较少。本文拟在解读原始档案的基础上,结合新中国对资本主义贸易的实践,对中国政府确保对港澳地区供应政策措施作一系统的历史考察,从一个侧面考察中国共产党的港澳工作方针。

香港历来是转口贸易中心,是中国内地进出口的一个重要渠道。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结构方面的历史原因,香港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对外贸易为依托。香港土地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很少,本地销售市场容量十分有限,当地居民生活消费品和生产所需原料、设备绝大部分依靠进口,工业产品也主要是供应出口。长期以来,香港和澳门所需生活资料和生产原料多从内地进口。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1978年间,中国内地同港澳地区的经济贸易关系有三个特点:经济联系以贸易为主;在贸易中,以内地对港澳地区的出口为主;在出口中,又以供应副食品和生产原料为主①参见沈觉人主编:《当代中国对外贸易》上册,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第463页。。内地对港澳出口兼具贸易与供应的双重功能。

确保对港澳地区的出口供应,是贯彻中国共产党对港澳地区“长期打算,充分利用”方针的必然要求。早在1949年2月,毛泽东就指出:“在这种情况下,急于解决香港、澳门的问题,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相反,恐怕利用这两地的原来地位,特别是香港,对我们发展海外关系、进出口贸易更为有利些。”②《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380页。这一战略构想不久变成了现实。到1952年,“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多集中港澳,港澳成为今后全国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的大港”③中央财委:《今后对港澳贸易提出几点意见》(1952年8月2日),湖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ZN17-2-899(中南局档案)。。而只有确保对港澳地区的充足供应,保持物价稳定,才能满足港澳同胞的生活需要,维护社会安定,增强“香港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才能达到对港澳“充分利用”的功效。

确保对港澳地区的出口供应,是中国政府保持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的重要举措。而内地驻港澳贸易机构的建立健全,则为此打下了工作基础。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香港分局就贯彻党中央的统战政策,与香港经济贸易界广泛接触,建立良好的联系,并组建华润公司(1948年在香港开业)和南光贸易公司(1949年8月在澳门成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华南分局根据中央决策,制订可实际操作的“对港澳的方针和政策”。华润公司和南光公司则成为中国内地各进出口公司在港澳地区的总代理。1951年,外贸部门又在香港成立五丰行(隶属华润公司),专责落实执行中国政府对香港农副产品的供应政策。

内地对港澳地区的出口供应,亟须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予以保证。相对于国内消费来说,内地对港澳同胞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的供应是出口,在物资相对匮乏的时代,存在内外销矛盾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工业品严格按国家计划生产,产品由国家统一调配、运输,这就要求国家在制定经济计划时,对于供应港澳商品给予特别的倾斜政策。至于销量更大、攸关港澳同胞生活需要的农副产品,因受自然条件所限,产量极不稳定,其中的鲜活商品,对交通运输和储存条件要求特别高;而香港人多地少,仓租费率高,市场容量有限,变数更大,更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来确保稳定供应。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贯彻执行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对港澳地区的供应。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内地对港澳地区的出口供应工作及政策沿革发展,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一)初步形成(1949—1958)

20世纪50年代中前期,内地在生产、收购、运输、出口等方面,初步形成对港澳地区的供应体系和政策措施。对港澳地区供应的基本原则与政策框架已经奠定,但供应体系和机制仍在磨合中。

1949年至1952年的经济恢复时期,中国内地实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市场机制在同港澳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人民政府对于内地对港澳地区的出口供应,采取宽松和通融的政策,主要是沿用老办法,包括继续倚重广州和香港私营进出口商的联号关系,允许商人在港澳边缘区进行小额贸易。①参见唐富满:《新中国成立初期内地对港澳地区供应的政策措施述论》,《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年第3期。

从1953年开始,中国内地逐步确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对港澳贸易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新课题。1954年10月,外贸部召集扩大对港澳出口工作会议,确定了对港澳出口供应方针:为团结港澳同胞及东南亚侨胞,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并增加外汇收入,以保证国家工业化建设,必须在进一步贯彻“内销服从外销”的原则下,加强领导、统一步调、积极扩大对港澳出口及经港澳转口东南亚的贸易,对港澳居民与东南亚侨胞所需的日常消费品,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到全部或大部组织供应与转口输出。②国务院(五办):《转发对外贸易部“关于扩大向港、澳出口(包括经港、澳转口东南亚)的工作方案》(1954年12月6日),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204-1-340。

随着对港澳出口供应的发展,组织协调机制也逐步升级。1954年扩大对港澳出口的工作会议要求驻港澳机构德信行、五丰行和华润公司均以对港澳出口供应为主要任务,受华南(广东)及有关总公司双重领导;华南外贸分局“应特别加强对本口岸货源及公私营企业的组织工作和对我驻港、澳机构的领导、督促与检查,并与全国各口岸经常取得密切联系”。据此,华南外贸分局从货源组织的角度,以出口经营与输出口岸专业化为原则,拟订了对港澳农副产品的供应方案。③华南外贸分局:《关于扩大对港澳出口的货源组织问题》(1954年),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302-1-24。到1955年,外贸部复设驻广州特派员,管辖中南五省和福建。在广州召集对港澳出口会议,是特派员统筹协调这项工作的主要方式。

外贸部门根据内地货源生产和港澳市场容量制定出口计划,特别是针对鲜活冷冻商品提出“优质、适量、均衡、应时”的供应方针,并在货源、质量、出口、运输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配额管理制度就是确保对港澳市场均衡供应的一项措施。外贸部驻广州特派员(华南外贸分局)分季度、分月制定下达供应物资的品种和数量。1954年8月底,华南外贸分局制定《广东生猪出口调配管理办法》。广东生猪出口配额按月由中国食品出口公司广州分公司联系中国食品公司广东省公司研究制定,于每月25日前报分局批准后执行。除广东口岸外,湖南生猪出口数量报请中南外贸局批准,由广州海关按核定配额并验收;广西数量,由外贸分局制定后会同广西商业厅,指示出口单位严格依配额均匀出口。④华南外贸分局:《通知开会讨论广东生猪出口调配管理办法》(1954年9月1日),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325-1-40。

在20世纪50年代,对港澳地区供应最大的问题是品质、规格与要求不符合,无法做到均匀供应,浪费也很严重。问题发生的根源,是各地区、各部门不习惯严格执行经济计划,有关单位与官员没有掌握对港澳出口供应工作的规律。到1957年,内地生猪输港脱销与积压交替发生,周而复始。脱销导致港澳市场物价波动,引起社会动荡;积压则造成经济损失。为此,有关部门曾厉行配额管理制度,但在事后就放松管理。1958年7月,广东食品出口公司因各支公司人手较少,为了尽可能减少可以减少的工作,决定自8月份起取消“配额出口商品旬报表”。⑤广东省食出公司:《生猪配额出口的制度》(1958年7月31日),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325-1-456。简直是“好了伤疤忘了痛”。

(二)基本成熟(1958—1966)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前期,中国政府以强有力措施确保对港澳出口货源;同时坚持标本兼治,逐步形成“举国体制”的供应体系和成熟有效的管理制度,足以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

1958年“大跃进”运动,掀起全民大炼钢铁热潮,导致粮食大幅度减收;接下来,是农村大食堂“放开肚皮吃”。于是,在1958年底和1959年初,供应港澳物资突然出现短缺性危机。这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1959年1月,新华社《内部参考》报道:最近一个月来,内地对香港副食品供应量锐减,在香港各阶层人士中引起很大波动。对此,毛泽东指示邓小平将此报道印发给在北京开会的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要求一把手直接过问此事。此后,中央、国务院发出了一系列加强出口收购、抓紧副食品供应的紧急通知,中央各供货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都迅速行动起来,大力支持外贸收购和出口工作,形成了轰轰烈烈的外贸收购、调运、出口的突击运动。1959年2月,中共中央批转国务院的一份报告特别指出:“对港澳副食品供应问题极为重要,必须解决。我们经过港澳的贸易,每年可以拿到两亿以上的美元,单只对港澳出口副食品一项,就有七千万美元,必须引起重视。目前,港澳副食品价格上涨很多,当地商业界和居民都有抱怨情绪,反动报纸对我们在大肆进行污蔑。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要求各有关省市对中央已经布置了的对港澳的出口任务,努力保证完成。”①中共中央批转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关于市场情况和轻工业生产问题的报告》(1959年2月24日)。同年3月,中共中央又专门发出《关于保证供应对港澳副食品出口的紧急通知》,除要求“广东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外,其他有关各省(自治区)也必须将对港澳出口的副食品的供应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保证完成。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按照中央安排的对港澳副食品如期供应。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58—1965)》(对外贸易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第513页。

由于各地区、各部门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对港澳地区的副食品供应在1962年基本恢复正常。“三趟快车”和“东深供水工程”,则是内地对港澳地区供应的重大工程。1960年,广东省宝安县建成深圳水库后,每年给香港供水。后来,广东经国务院批准兴建“东深供水工程”。1965年工程完工后,基本解决香港的用水困难问题。1962年,在周恩来的亲切关怀下,外贸部和铁道部为适应供港澳鲜活商品“优质、适量、均衡、应时”的要求,开创了编号为751、753及755的三趟快运货物列车,分别自上海、郑州、武汉三地始发,每日满载鲜活商品经深圳运抵香港,史称“三趟快车”。铁路部门还制定了—系列特殊政策,如“一保(保车源)三优先(优先配车、优先装货、优先挂运)”,保证了鲜活货物“优质、适量、均衡、应时”供应港澳。“三趟快车”的开行,扩展了对港澳地区供应的范围。内地除西藏、宁夏以外的其他省、市、自治区,共同担负对港澳鲜活和冷冻商品的供应任务,形成“举国体制”。

到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国内地对港澳地区供应的管理制度也基本成熟。其中最具成效的,是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和配额管理制度的完善。(1)完善配额管理制度。到1965年,各省曾设立配额管理办公室、各公司成立配额领导小组,配额管理也在对港澳地区的供应中起到良好成效。(2)建立出口商品生产基地。1960年4月,国务院批准对外贸易部成立“生产基地局”。6月30日,中央批准外贸部党组关于建立出口商品生产基地若干问题的意见,先行拟定1960年至1962年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的初步规划。③《中央批转对外贸易部党组“关于建立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的请示报告”》(1960年6月30日),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222-2-3。同年8月,中央将建立出口商品生产基地问题写入红头文件:须要认真建立出口商品生产基地④《中共中央关于全党大搞对外贸易收购和出口运动的紧急指示》(1960年8月10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454页。。据16个省区统计,到1962年,已建成出口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共94个品种254个基地。这些基地,“对扶植出口商品生产,增加出口货源,提高出口商品质量,特别是对港澳的均衡供应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58—1965)》(对外贸易卷),第201—202页。

在这一阶段,内地对港澳出口供应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已经趋于成熟。计划经济体制的运作已经顺畅,为本地区和本部门利益拒不执行配额的情况已不多见,有关部门和外贸官员已可轻松驾驭内地计划经济与港澳市场经济并存的局面。大宗商品脱销与积压交替发生的恶性循环少了,对港澳地区供应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提升。

(三)坚持与完善(1966—1978)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发展是极其错综复杂的,既有严重的干扰,又有坚决的反干扰斗争。1976年10月后,对港澳地区的供应走上正轨,并为对外开放的启动奠定了基础。

1967年5月初,香港发生“反英抗暴”运动。由于暴动的影响,内地对香港出口骤减。1968年8月3日,中央转发外贸部《关于对香港出口问题的通报》指出:“由于港英当局加强对我商品的歧视限制和我部分出口商品供应不足,以及运输上有脱节等原因,今年上半年我出口商品在香港市场已退居第二位,日本货已占第一位,美帝国主义来货在六月份也已接近我货”。为“把已失去的市场阵地夺回来”,外贸部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对向香港出口情况进行一次查检并且采取必要措施,尽快恢复我主要商品在香港市场的绝对优势地位。②广东省外贸局:《转发外贸部“关于对香港出口问题”的通报》(1968年8月28日),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302-1-376。此后,有关各省迅速行动起来。例如广东省革委会先后于8月14日、9月2日,发出《批转生产组关于加强外贸,做好履约工作的情况报告》和《关于切实做好对港澳出口工作,坚决反击帝、修、反争夺我港澳市场的通知》。经过努力,对港澳出口供应逐渐恢复正常。1969年内地对港澳地区出口量已接近1966年的水平,1970年则大大超出这个纪录。③参见欧阳湘:《1967年香港反英抗暴斗争后中国对港贸易的恢复》,《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5期。

1971年林彪集团覆灭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极左思潮,对外贸易逐步回到正常的轨道。后来在周恩来病重期间,邓小平在毛主席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各条战线进行整顿,对外贸易的发展重新出现了好势头。对港澳地区的供应工作,获得有力的政策支撑。197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对外贸易部在北京召开对港澳出口供应工作座谈会。参加座谈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外贸局、各总公司负责同志。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外交部、轻工业部、冶金部、交通部、燃化部、一机部的负责同志出席会议。这是当代中国对港澳出口供应工作会议中规模相当高的一次。国务院办公厅在转发会议文件时,国务院领导特别指示:做好对港澳的出口供应工作,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有着重要意义。“遵照中央对香港的方针,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港澳的作用,巩固我国传统市场,绝不退让。”④国务院办公厅:《对港澳出口供应工作座谈会纪要》(1974年8月16日),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235-2-95。

这一阶段,外贸部门还致力于完善配额管理,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并加强对出口商品基地的建设。1973年,外贸部在佛山市试办的出口商品生产综合基地,确定了“以供应港澳为主,以农副产品为主,以鲜活商品为主”方针。同时,继续开行“三趟快车”并改善运输条件。空运活螃蟹供应香港,是一个新举措,为高价名贵鲜活商品空运香港开辟了新渠道,已见改革开放之先声。⑤《去年我试办空运活螃蟹供应香港效果很好》,《外贸简报》1978年2月28日。由于有较为成熟的制度和良好的基础,内地一直及时稳定地向港澳供应生活必需品和生产原料。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党的港澳工作方针的稳定性,及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党内健康力量在“文化大革命”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内地对港澳供应的稳定发展,与中国外贸出口的起伏兴衰不完全同步。例如,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对外贸易陷入了低谷。从1960年起,我国对外贸易连年下降,至1962年降为26.62亿美元,倒退到1954年的水平,比1957年下降14.18%,年平均下降3%①裴长洪主编:《共和国对外贸易60年》,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3页。。以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中国外贸出口额又连年下降。但中国内地对港澳地区出口却保持了稳定发展态势:1960年明显好于1959年,1962年超过了1958年的最高水平。这一升一降的结果,使对港澳出口占中国出口额的比重上升。如下表所示,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内地对港澳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为10%强,1959年降至8.45%。但到1962年,这一比例超过15%,1964年超过20%,1968年达到25.30%。到1978年,更是达到27.37%的历史最高点。内地对港澳贸易的一枝独秀,就是源于中国政府对港澳地区供应的倾斜政策。

1955年至1978年中国内地对港澳出口及全国比重表 (金额:亿美元;比重:%)② 参见对外经济贸易部编:《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84)》(IV),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84年,第5页;国家统计局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第10、27页。

从1968年开始,中国内地商品在香港市场退居第二位、日本来货占据了第一位。这一格局,保持到了1982年。这是因为,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是港澳经济起飞和结构转型时期,内地正处于“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对港澳出口的商品结构仍以农副产品为最大宗,未能随港澳进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而转变。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本国的经济危机,极力争夺世界市场,以种种竞争手段和加强促销措施,扩大对香港市场的出口。特别是日本,向香港大量出口工业和公共工程所需原料、半制成品和生产设备,保持了在香港市场的优势地位。③参见沈觉人主编:《当代中国对外贸易》上册,第470—471页。显然,这不是对港澳地区供应工作不力所致。

在物资匮乏的计划经济时代,社会主义中国为什么要对尚在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和澳门地区确保生活用品的稳定供应呢?经贸意义上的出口创汇的目的不足以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战略意图。内地对港澳地区的供应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港澳工作方针,具有全局性和战略高度。

(一)经贸价值

中国政府确保对港澳地区的稳定供应,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港澳工作方针。在经济上,这不仅是为了出口创汇,更重要的是确保我国内地商品在港澳市场的绝对优势地位。

对港澳地区的物资供应,首先是一个经济贸易问题。这也正是当今学术界重点关注的。众所周知,港澳对于中国贸易的价值,除了1951年至1954年(特别是1951年)之外,主要是出口①参见李世安:《香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贸易中的作用》,《世界历史》1997年第2期。。但完整地说,对港澳地区的出口供应有三个层次的经贸价值。一是推销农产品。华南土产的生产都是非常分散的小商品生产,除了内销和从港澳找出路外没有其他途径。如果对港澳的贸易发生问题,“华南土产的出路就会成为苦恼的事情”②《华南对外贸易的基本特点》(1953年),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302-1-18。。二是做转口贸易。利用港澳市场的有利条件,将一些内地商品转销到一些尚未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直接贸易往来的国家。例如1967年,中国茶叶土产公司对港澳出口计划为6820万美元,实际对港出口6500万美元,其中约有一半以上转销东南亚及其他国家③印发《对香港出口问题碰头会议》(1967年8月15日),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324-1-172。。1967年“反英抗暴”运动后,港英政府限制内地商品通过香港转口,我国只得另开新的转口渠道。三是利用香港加工出口。中国的农副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以低廉的价格供应香港,使得香港产品的成本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上,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产业链,增强了香港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也带动中国的对外贸易。

在改革开放前的相当一段时期里,由于受极左路线的影响,“外汇挂帅”遭到了错误批判。但是,保持我国商品在港澳市场的绝对优势地位,几乎是共识:对于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对出口创汇不感兴趣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它是一种主权的象征;对于政府特别是专业的外贸部门来说,则是出于守土有责的阵地意识,他们认为,“我们必须狠狠地占领对港澳出口的工作,决不能放松”,坚决地继续贯彻执行“我出口在港澳市场上保持绝对优势”的方针;对于外贸企业和外贸工作者来说,还有一种“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因为一旦内地商品供应不足,外货就会乘机大量侵入或刺激本地生产。结果,不仅削弱我们商品的传统优势,港商经营国货的信心也会减退,影响深远。如1959年前后,由于内地商品供应不足,品质下降,合同执行得不好,商人失去信心,纷纷经营外货。由于在一段时间内多方对“重质先于重量”、重合同守信用政策贯彻得不好,也影响推销网的巩固,影响推销并造成今后的困难。④《1959年上半年对港澳东南亚出口工作初步总结》,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302-1-101。事实上,正是由于1959年内地供应短缺,日货开始在港澳市场占据优势地位;1967年后内地对港澳出口的减少,导致日货占港澳市场的比重一举超过中国内地。历史的经验表明,对港澳地区出口供应是:少出口一天就少收一天的外汇,过后无法再补;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市场优势得之困难,失之甚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相比较而言,对港澳地区的物资供应,保持市场优势是绝对的,出口创汇则是相对的。在非常时期的特殊情况下,必须采取不计损失的斗争策略。要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住脚,特别是要从已被竞争对手抢占中恢复我们的市场份额,就必须有充足的货源、优良的品质、低廉的价格。这对于地大物博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并不难做到。在不同的具体情况下,外贸部门对于同样性质的事件也会有不同的态度。例如,同样是输港生猪积压事件,1957年4月事件,引发广州特派员办事处的高度自责和深刻反省。但1960年6月中旬,湖南发活猪8709头,因质量差急宰1044头,急宰率高达12%,却未见自责,显得相对淡然得多。⑤中食出总公司:《对港澳供应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安排》(1962年6月30日),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325-1-712。1959年后,政府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对港澳地区供应后,部分商品出现供应过剩,主要副食品价格亦随市下跌。到1962年以后,由于货源趋于稳定,政府改而重视经营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致力于建立健全配额管理。优质而充足的供应,也有助夺回市场,并为国家赚得更多外汇。例如1963年内地出口的荔枝,就因到货均匀质量好,曾迫使美国橙和澳洲苹果进仓冷藏。

实际上,这也是各大经济体的大博弈。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各方所占市场份额就像拆分大饼一样,此消彼长。台湾、日本、东南亚和美国为抢占和保住在港澳市场份额,也常采取不计成本的倾销手段,逼迫竞争对手让步。由于商品上市量增加,市场容量有限,我们要恢复港澳市场,而外货极力坚持不退,也常常采取亏本降价抛售同中国商品竞争。在这种博弈中,谁能撑到最后,就是胜利者。1959年,港澳市场上的竞争紧张。台湾的生猪,货源本来已成问题,但台湾方面仍安排了4月份运港生猪8000至10000头。来货较3月有所增加,上旬共到4166头生猪。①梁威林:《四月六日至十日我主要副食品对港出口情况及香港副食品市场动态简报》(1959年4月18日),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222-2-349。1962年4月,外猪曾接连四次主动降价,4月底每司担售价比年初低25%;美国橙还举行“特价周”;澳洲苹果在新、马举行“苹果周”,价格比去年低10%;台湾干果为梅坯桂圆肉,以比内地货价低20%至30%参与竞销。第一季度内地总平均售价比去年同期下降4%。为了继续恢复和保持内地商品在港澳市场的传统优势,必须加强商品的竞争能力而改进品质规格,以利推销,多收外汇。②中国食品出口总公司:《对港澳供应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安排》(1962年6月30日),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325-1-712。显然,在同外国商品竞争的过程中,采取降价的手段排挤外货,并在工作中避免出现残次等级产品的问题和发生不必要的损失。

与日本争夺香港市场的斗争具有典型意义。从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日本垄断资本积极对外扩张,并以香港为重点目标。日本对香港的经济扩张,使我国内地对香港出口受到影响,甚至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如副食品、土产等在香港市场占有量也急剧减少。外贸部认为,这是由于我国“出口货源较为紧张,对香港供应不足,而日货又乘隙而所致”。如果我们不能保证对香港出口货源充分的和均衡的供应,不断提高质量和改进花色品种,就不可能有效地打击日本垄断资本的经济扩张,甚至连传统商品的市场也难以保持,从而使我国在政治上、经济上遭受更大的损失。③《中央关于同意外贸部党组关于在香港地区加强贸易斗争反击日本经济扩张的报告》(1960年),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222-2-3。1968年,日本超越中国,成为香港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直到1982年,中国内地出口再一次超越日本,恢复在港澳市场的优势地位。而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工业品尚不足以与日货抗衡。李先念在1971年说:“我们的出口,现在不能靠出口机器,主要靠农副产品、轻纺工业品、手工艺品。”④广东省外贸局:《省外贸工作会议严亦竣同志传达全国外贸工作发言》(1971年),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324-2-110。显然,要同日本争夺港澳市场,我国必须发挥农副产品的传统优势。

(二)政治意义

对港澳供应工作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周恩来曾指出:“这个阵地越搞越重要,对港澳供应确实是一项政治任务。”下面拟三个层次进行分析。

1.对港澳的统战工作

一是群众性的政治工作。确保港澳市场的稳定供应,有基于同胞情谊的价值判断。香港、澳门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港澳居民绝大多数(约98%)是中国同胞;且多来自珠江三角洲,特别是原广州府属各县最多,使用粤语者约占总人口的90%。实际上,港澳地区居民的生活日用品是由内地特别是毗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供应的。⑤参见黄增章:《民国广东商业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期。长期以来,广大港澳同胞养成了乐用内地商品的习惯。对港澳地区的稳定供应,事关广大普通民众的生活。这项工作做得好,有利于新中国争取民心民意,并借机对港澳同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同感。事实上,在1959年至1961年和1967年至1968年内地对港澳供应减少,造成港澳同胞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怀疑。由于供应少,香港副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增加民众的生活负担,工商界、工人乃至居民对内地政府有所抱怨;有的则薪金被减半,杂鱼栏工人大部分7折发薪,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对此,李先念说:“我们不单单是拿几个外汇,香港在骂我们,猪肉上涨,这是脱离群众。香港不是外国人,是中国人,他们在埋怨我们。”①《李先念副总理在外贸部电话会议上的指示》(1959年2月4日),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304-1-34。在改革开放前,对港澳地区的供应工作,有阶级立场和民族情感的政治意义。

二是团结港澳华商。经营内地供应商品的港澳商人绝大部分是中、小资本家。唯利是图是商人的本质,但有许多人在政治上是爱国的。当时我们对香港商人采取的政策是使他们有一定的利润可图,调动他们经营国货的积极性。这种合作关系,使过去表现进步的人士更加靠近祖国,一些中间、落后或不敢和祖国来往的人士,也纷纷愿意同祖国进行交易,特别是一些上层分子纷纷靠拢祖国②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关于团结利用港澳华商进一步扩展对港澳及东南亚的贸易问题》(1958年),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304-1-20。。但1959年以后,受“大跃进”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内地对港澳地区供应持续减少。反动报纸则乘机进行造谣诬蔑,挑拨港澳同胞和祖国的关系,使一些商人对经营国货失去信心。如上层分子“因我无法交货有意见”。有的人说:“国货来途有问题,且品质不好。去年我信心很高,但现在香港的人心所向是否属于大陆很有疑问,经营国货要慎重考虑”。③《1959年上半年对港澳东南亚出口工作初步总结》,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302-1-101。据新华社香港分社的调查,由于内地主要副食品的出口情况尚未基本好转,致使有些行业的栏商对内地货源供应信心不足,开始改营外货。一向经营内地蔬菜的菜联行,也有不少顾虑,担心内地货源供应不能很快恢复正常,要求增加佣金,以维持日常开支,甚至怀疑内地货物在市场上的优势等。各业栏商均迫切盼望内地早日恢复正常来货。④梁威林:《四月六日至十日我主要副食品对港出口情况及香港副食品市场动态简报》(1959年4月18日)。由于内地供应的纸张色不白,拉力弱,连政治上倾向进步的香港《大公报》《文汇报》也不愿购用。可见,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统一战线工作不可能完全离开经济利益!

2.对港台当局的斗争

一是维持与港英当局既斗争又合作的关系。长期以来,香港与内地经济贸易关系密切,在政治关系上也达成一定的默契。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两地社会制度差异不大,彼此相安无事。但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社会制度与香港的迥异。广大香港同胞对于社会主义祖国有深厚感情,这使得港英政府忧心忡忡,一直力图摆脱香港对内地商品的过分依赖。但另一方面,当时中英关系并不像中美关系那样敌对,中国政府致力于保持香港地区经济与社会的长期繁荣稳定。这样,中国政府与港英当局之间维持着一种既斗争又合作的微妙关系。一旦内地商品供应紧张,便予港英政府以可乘之机。1959年内地对港澳地区供应出现问题后,香港政府趁机挑拨造谣,鼓励当地生产,开辟外地货源。港督祐立基说:“我很高兴知道新界农民将得到政府的各种贷款及有关机关的帮助来应付由于大陆以廉价蔬菜生猪和家禽输入本港引起严重的竞争。”⑤《1959年上半年对港澳东南亚出口工作初步总结》,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302-1-101。1967年后,港英政府又加紧摆脱对中国副食品的依赖。据外贸部调查,1968年4月,港府“工商处”召集怡和洋行等8个公司专门研究推销丹麦冻猪肉、冻猪副产品和冻鸡等问题;“香港贸易发展局”派贸易代表团赴加拿大,除推销香港商品外并洽购加拿大食品。港府还积极鼓励“新界”发展副业。港英“渔农处”处长在“新界养鸡同业会”上公开表示,任何有兴趣养鸡而缺乏资金者,可向该处申请协助。此外,香港还计划利用淡水湖大量养殖淡水鱼,以抵制内地货输港。⑥广东省外贸局:《转发外贸部“关于对香港出口问题”的通报》(1968年8月28日),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302-1-376。保持对港澳(主要是香港)市场的稳定供应,不仅使得港英当局的这种企图“师出无名”,而且足以压缩其成效。

二是对台湾当局的坚决斗争。盘踞台湾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有意在港澳与新中国展开较量。港澳地区进出口商的政治情况复杂:有靠近祖国的商行,有资本主义国家的洋行,有对南洋的办庄,以及行庄、栏商等,还有国民党以掩蔽为目的的特务商行。例如1954年,代表台方的“工商界上层人士”尹致中(伪“国大”代表)自台湾回港后即声言:“台湾决不惜一切力量争取香港及海外华侨”。当年中华厂商会的选举就暴露了台湾的阴谋活动。据华润公司估计,“年底前后另一大社团中华总商会的改选,将亦有一番激烈斗争,因台湾分子亦在蠢蠢欲动”。①《香港华润公司副经理何平同志在华南第一次外贸会议关于港、澳与东南亚市场情况的报告》(1954年),湖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ZN56-2-83(中南局档案)。1959年香港和广东发生特大水灾,台湾蒋介石集团亦表示“关注”、“慰问”和救灾,并摆出一副“反攻大陆”的架势。香港各大报纸均以较大的篇幅刊载洪水侵袭广州和广东部分地区的消息。《星岛日报》叫嚷“中共残暴无道,台湾吊民伐罪无力”,幻想灾惨状况下会出一个“朱洪武”。有的配合蒋介石“反攻大陆”,说“大陆水灾将加深中共政权与人民的裂缝”;应恢复空军对大陆的活动,一面空投救济,一面军事行动,要拯救大陆灾胞,“除非推翻暴政,别无出路”。②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港澳组:《香港的雨灾情况及反动报对广东水灾的反应》(1959年7月1日),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217-1-501。挫败港台反动派的嚣张气焰,保持对港澳地区的稳定供应是非常必要的。

3.外交与国际斗争

应当指出,确保对港澳地区的稳定供应,加强内地与港澳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是中国开展外交和国际斗争的一步活棋。在这里,可以开展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斗争,扩大并利用美国与西欧国家之间在对华经济政策上的分歧。中国也可通过香港这个平台开展国际统战工作,广交朋友。对此,周恩来曾风趣地说:香港是一个观测站,是一个气象台,是一个交际处。按国务院港澳办原副主任李后的理解:所谓观测站和气象台,就是可以利用这个地方来观察国际上的政治气候;所谓交际处,就是我们可以在香港结交一些我们在内地接触不到的人物,包括中国人,包括外国人。③李后:《百年屈辱史的终结:香港问题始末》,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40页。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政府还通过香港开展与苏联、东欧等“修正主义国家”的斗争。外贸部门1963年的报告说:“修正主义集团控制的国家”在经济上不断地向资本主义市场加强其贸易活动,为其投降主义的外交政策服务。目前,这个集团的国家正在越来越加强插足于香港和东南亚市场,有削弱和争夺我在香港和东南亚已有市场地位的企图。这个集团的国家为了扩大其“和平共处”的政治影响,近年来,在减少对我贸易的同时,去增加对我传统市场的出口,企图削弱我与这一地区长期以来的经济联系,借此贬低我国在这一地区的国际威望。④广东省外贸局:《修正主义集团控制的国家在香港及东南亚市场的贸易活动情况》(1963年9月29日),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324-2-48。从此,中国驻香港机构经常搜集有关苏联及东欧国家在香港活动的经济情报,经济导报社和大公报社所编的香港经济资料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例如《香港经济年鉴》,“文化大革命”期间就增列“对苏修贸易”和“苏修加强在香港活动”等栏目。当然,由于苏联距香港遥远,出口商品结构互补性不强,中苏在香港的争夺并不激烈,但中国从未放松对苏联的警惕。中央关于在香港的斗争特别贸易争夺战的指示,往往将“帝修反”并称,美、苏、日、台均为主要竞争对手。

总之,中国政府确保对港澳地区供应的政策,不仅仅是利用港澳通道发展出口贸易,而是具有全局性和战略高度。这一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确定的“长期打算,充分利用”港澳工作方针,体现了中国政府维持港澳地区经济与社会繁荣稳定的立场与成效。

猜你喜欢
供应出口香港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给情绪找个出口
香港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供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