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峰(中铁十局集团青岛工程分公司,山东青岛266555)
公路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增长,公路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由于我国公路建设市场还很不完善,面向激烈的竞争情况,公路施工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削减利润,压低造价的方法和手段来争取工程任务。尽管,各级公路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上比计划经济时期都有了较大提高,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在项目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项目成本管理问题。
本论文通过对我国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指明存在的问题,并且对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针对当前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成本管理方法的选择、成本管理保障体系的建立等几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和对策。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企业竞争的实质就是成本的竞争,企业要想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对市场动态了如指掌,对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相对熟悉。作为公路施工企业的成本中心,施工项目部的管理人员更应加强成本竞争意识的培养。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着项目的经济效益,影响着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必须有一套与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才能真正发挥其效果。有些施工项目的规章制度内容很全面,但是对于成本管理的规章制度却并不完善。要么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成本管理主管,责任分工不明确,造成各部门相互推卸责任;要么奖惩办法不得力,难以调动施工项目职工对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不利于鼓励全员参与,共同进行项目成本管理的有效实施。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活动的时候仍然只注重施工过程的控制,成本管理的内容不够全面。施工项目成本的发生和形成是贯穿于从施工准备到工程竣工交付直至保修期满的全过程,要经历施工准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回访保修等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人力、物力的消耗及费用的支出。但是,目前仍有很多施工项目缺乏全局性的认识,对于成本的发生、形成过程和阶段没有认真系统地进行研究。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政治、经济的形势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一系列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政策相继出台,给企业甚至整个行业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公路建筑市场也因此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和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必须对整个外部环境作详尽的探讨和研究,找出并利用对企业和项目有利的各种因素,使企业和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得以提高。
当前许多施工项目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对引起成本费用发生和形成的原因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或者是根本不去究其原因,或者是对其原因分析不全面、不合理,从而使成本管理作用的发挥大大降低。有很多施工项目在实施成本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只看重表面现象,而不去研究和分析其发生的根源,挖出影响成本的潜在因素,以至于忽略了很多隐性成本的发生,使施工项目的成本很难真正降下来。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跟上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公路施工项目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必须形成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
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施工项目并没有根据自身特点,而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成本管理方法。不仅如此很多施工项目仍然沿用一些传统的、过时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许多项目的成本管理只是事后的成本核算和简单的成本分析,不能有效做到事前成本预测、事中成本控制和事后成本考核分析。
1)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是: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需要将着眼从传统的“产品”上转移到“作业”上,以作业为核算对象。其次,根据作业动因把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而成本对象耗用作业,这个过程意味着有作业的实施才形成具有价值的产出。用成本归集与分配的术语来说:
(1)资源价值由于作业的需要归集到作业上;
(2)由于产出需要作业的消耗,才将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因此,作业成本计算不仅仅对成本对象的成本进行控制,而是把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作为着眼与找重点,并以作业为核心,以资源的消耗为导线,研究和分析所有作业活动,对最终成本对象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作业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
2)将作业成本法用运到公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体现了战略成本管理的思想。其优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它是一种全面管理的方法。第一,它是对施工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在施工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伴随着价值的形成,而作业链—价值链的不断完善和优化过程,就是对施工项目成本的全程管理过程。第二,是对公路施工项目成本进行全员管理的一种方法,在对施工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人始终是处在主体的地位,每道工序的进行、每种资源的消耗,都是由人来操作和进行的。因此,作业链的优化过程,是施工项目全体员工共同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第三,作业成本管理是一种全面质量管理。由于公路施工项目具有单件性和一次性的特点,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价值集合为项目的总体价值,对施工项目中每个不增值作业的消除和每个增值作业的优化,就是对每个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质量管理的过程,因此,作业链—价值链的优化过程,就是施工项目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
(2)作业成本法体现一种系统管理的观念。作业成本法在公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实施,不是哪个部门、哪个班组或者哪个岗位能独立完成的。它要求项目从管理层到施工操作层,从资源采购消耗到价值形成,以及各部门、各岗位的相互协调,形成从上到下,由此及彼的循环过程,直至施工项目的最终完成,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工程。
(3)作业成本法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施工项目中作业链—价值链优化的整个过程都体现了动态管理的思想。在以作业为起点和核心的管理过程中,要求施工项目把重点放在每一作业的完成及其所消耗的资源上,并通过作业分析,溯本求源,根据技术与经济相统一的原则,不断改变作业方式,重新配置有限资源,从而达到持续降低成本的目标。
3)公路施工项目开展作业成本管理的具体步骤
(1)建立作业中心,认定增值作业,消除不增值作业。第一,在熟悉施工生产流程的基础上识别和认定作业,并根据同质性原理归集相关作业,建立作业中心;第二,认定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并计量每项增值作业、不增值作业成本;第三,努力消除非增值作业,降低增值作业成本。
(2)建立作业成本控制标准。这里的作业是指增值作业,标准的讨论是针对低效、高效而言。作业成本控制标准的确定,实质是确定了增值作业的资源耗费水平。
(3)计算实际作业成本。实际作业成本是指一定期间内作业中心归集的实际资源费用之和,它与标准作业成本的计算期、计算口径应保持一致。实际作业成本不全是增值作业,它可能包含不增值作业,例如返工作业成本、废品作业成本、库存作业成本等。
(4)作业成本差异计算与分析。一般来讲,由于生产经营内外条件偏离预期,实际作业成本往往与标准作业成本发生偏离,这种偏离称为“作业成本差异”。为了寻找差异的原因,判定施工作业减耗增值的实际效果,需要进行差异分析。差异分析的一般步骤是:1)计算差异数额并分析其种类;2)差异调查,寻找原因;3)判明责任,采取措施,改进工作。
(5)业绩评价、持续改进。建立的作业成本控制机制可以用于业绩评价,下一步应建立动态控制目标。并辅以相应配套的激励措施,来保证施工作业过程的持续进步。
3.2.1 建立完整高效的组织机构
任何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都是以组织为保障的。只有一个完善的、运行有序的严密组织管理体系,才能保证管理工作沿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成本管理体系中组织结构是指企业员工为实现相应的成本管理目标,按照其相应的管理岗位在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组织结构的本质是权利分配和员工的分工协作关系。施工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可以分为3个层次:一是项目管理决策层,它是项目管理的核心,从总体上管理施工项目的施工生产和成本管理,它掌握着施工生产要素的调配权;二是中级管理层,它是由一批施工、生产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组成的,包括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财会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负责实施项目决策层的施工、管理决策,并从不同角度对劳务作业层的施工操作过程进行控制;三是劳务作业层,这是为工程项目的施工输出劳务的一级组织,包括施工队一级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是现场实际操作的执行者,并对其任务目标负责。
3.2.2 建立合理可行的成本管理制度
明晰的运行程序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是成本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制定合理的成本管理制度,用来规范、指导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在成本管理体系中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对一个独立的工程项目而言,为了保证成本管理的有效性,项目成本管理制度必须是可操作性较强的执行文件,要求每个员工都要严格遵循。因此,在编制成本管理制度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选择结合时间的成本管理方法,采取的措施要具有可操作性。
2)成本管理目标的制定要明确。成本管理范围的界定要清晰、简明,方便操作,否则将失去指导意义。
3)各部门、岗位的职责要具体,人员分工要明确。只有分工明确才能使各部门、各岗位的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并做到各司其职,发挥项目管理的整体优势,确保项目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
4)要有明确严格的工作程序。包括原材料供应、劳务分包、机械租赁等要素的供应时间、供应方式、组织方式等都要给予认真设计和准确描述。成本管理不仅涉及成本生产的全过程,而且涉及对成本管理成果的测定。因此,对施工生产过程成本费用数据的收集、整理、核算等都要有明确严格的规定。
5)要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办法,对各部门、各岗位职工管理工作成果与其目标进行比较,对其成本管理活动效果做出评价,并做出奖励或者处罚。考核内容包括施工项目成本考核和成本管理体系及其运行质量考核。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实时控制。
3.2.3 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体系
要想加强成本管理,保持成本优势,提高企业效益,就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体系。
公路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活动,也是离不开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的。不仅要注意收集市场供求、竞争对手、供应商等外部信息,也需要项目内部各部门之间信息的准确传递。上至管理决策层的指令任务的下达、中间各部门对目标任务的分析及落实,下到施工操作层的具体实施等各环节工作的有效完成,都有赖于对信息的准确、及时地传递和处理。建立完善的信息体系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信息来源要准确。无论是外部市场信息还是内部管理信息,如果不准确则会造成成本管理决策失真,导致不必要的成本费用的发生。
2)信息收集要及时。及时对相关信息的收集,有利于项目抓住先机。对各种有利和不利情况做出快速反映,继而采取相应措施。
3)信息传递要完整、准确、及时。信息传递是上下级之间或者部门之间互相协作,共同完成目标任务的前提条件,若不能做到完整、准确、及时,施工项目的整体目标就难以实现。
4)充分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和Internet技术,构建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网络,使有关管理信息能规范化、标准化,及时、准确地互相沟通传递,同时有利于内部管理信息保密的要求。
本文从分析我国公路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出发,针对目前一些施工企业在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对策。由于本人学术水平有限,本文还有许多欠缺与不足之处,在今后的研究和工作中,还需要对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相关问题做深入的研究,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实践提供有效地指导,全面提高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朱凯,王佳昌.价值工程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10:81页
[2]郑延智,周国光.试论公路施工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交通财会.2004,9: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