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黄煌镜,刘曼芳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设备器材科,广东 广州 510515
据统计,2006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额首超百亿美元大关,进出口总值为105.52亿美元,同比增长17.57%,累计顺差额31.90亿美元。2007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为126.97亿美元,同比增长20.33%,全年贸易顺差41.33亿美元[1]。由于居民医疗保险覆盖和改善基本医疗保健计划的实施,我国共投资1240亿美元,到2011年底,我国医疗保障覆盖了13亿人口,占中国人口的95%[2]。随着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对疾病诊断、预防及健康管理需求增强,使得我国医疗设备产业的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大型医疗设备按照设备价值和用途,主要包含有X线成像设备、磁共振成像设备、超声成像设备、核医学成像设备等。该行业是目前世界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它是集现代计算机技术、精密加工技术、激光技术、放射技术、核技术、磁技术、检测传感技术、微电子技术、化学检验技术、生物医学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及影像处理技术等多学科、跨领域相结合而研制的高技术产品。此类产品科技含量高,品牌附加值大,由于利润丰厚,使其成为国际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
三级甲等(三甲)医院代表我国医疗服务与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技术水平与效率水平等最好的医院。随着涌动的人流走进任何一所三甲医院的影像中心或放射科,迎面而来都是西门子、GE、飞利浦等国外大品牌的巨幅设备介绍,国产设备品牌难见踪影。据统计,三甲医院等大医院占据我国80%以上的医疗资源。目前,我国每年都要花费数亿美元从国外购置大量医疗设备,然而,国内有70%的大型医疗设备市场被欧美日等国家产品所占据,三甲医院几乎全部采用国外设备。
下面就国产大型医疗设备无法立足于三甲医院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1)近年来,我国也不乏出现以东软、安科、万东等为代表的民族CT品牌,但由于CT研发起步晚,基础工艺比西方国家落后,导致我国本土品牌生产的CT机多为低端产品,国产尚无64层CT,16层CT尚无心脏扫描功能,而国家近年来对医院开展放射诊疗管理十分严格,必须经过层层审批,取得大型医疗设备购置许可证后才能购买机器。因而,在数量有限的购置计划下,三甲医院在同时追求临床、教学、科研成果,往往对采购设备用途定位高,会选择性能更为优秀的高端CT,而高端CT恰好就是民族CT品牌的软肋,所以在这一领域中,西门子、GE、飞利浦等国外品牌占据有利位置。
(2)国内生产厂商需重视质量管理。我们参与过一台国内知名品牌的DR安装,该机器外型十分美观大方,曾获某某设计奖,拥有设计专利。球管和探测器等核心部件都是原装进口,但价格只有欧美品牌的一半甚至更低,因此,该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安装过程中,恰好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球管窗口和探测器需要轴对中心,但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都无法如愿。最后细心观察发现,探测器的两根支撑杆在螺纹连接处始终无法做到笔直和水平,这是在模具生产过程中出的问题,一个好机器就这样给一个瑕疵所废弃了。国产设备质量不过关,这是一个给消费者的长期印象。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载人航天飞船等大项目已足以撼动欧美国家的今天,国产医疗设备的质量水平真的无法提高吗? 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在我国已经推行了多年,但在许多行业中并没有得到实行,许多问题应引起相关部门深思。
(3)国内的医疗设备企业需要创造品牌效应。在全球一体化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更需要名牌作为支柱。一个名牌的创立、成名往往需要经受少则几年,多则数十年的市场考验,才能确立。国际上很多知名的企业,如西门子、通用、飞利浦、东芝等都是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洗礼,才造就了今天的品牌效应。品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同时品牌需要质量来支撑。国内大多数知名的医疗设备企业几乎都经历过国企时代、然后由于体制阻碍企业的发展,又纷纷经历股份制的改变。企业盘活了,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多数企业却忽视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培养。当国内医疗企业醒悟过来需要用心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时,早已远远落后于欧美日列强。另外,医疗设备牵涉的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相信在医患关系特别敏感的当前,手上并不缺钱的大型医院不会冒险购买一个不放心的国内品牌。这也是造成国产大型医疗设备难以进三甲医院的主要原因之一。
(4)几年前大C形臂X射线机还有东软、恒瑞美联、万东等几个国产品牌存在,但由于被进口品牌挤压,目前只剩下万东还在支撑。国内的大型医疗设备企业需要有灵活的营销方法。国内的知名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经历过以下的过程:和洋企业合作、代工,从生硬的模仿,到跟踪借鉴,最后走向了自主创新,发展出一些价廉物美的产品。的确,国产设备价格上的优势能冲击到一部分县级以下的小医院,但多数大医院更重视的是售后服务及增值服务。如西门子公司在中国推销自己的产品时,主要强调与医院的长期合作,分析可以为医院带来的利益,为其培训人员等。GE公司更是利用宣称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具有庞大的科研力量,鼓励大医院进行课题、论文等科研合作来推销设备。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GE公司此举无疑是最成功的营销手段。国内的大型设备企业在比科研、比财力都无法抗拒洋品牌的同时,能否有一些自己的举措呢?国内的监护仪厂家迈瑞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医院不相信国产品牌,迈瑞把产品送到医院,请他们试用,服务让对方满意后,下次采购时自然会留给迈瑞机会。在迈瑞进军市场的过程中直销、分期付款、延长保质期等多种确保利润的营销策略让他们积累了很好的客户资源。同样,大医院对国产大型设备没有信心,厂家能否能把高端机器投放到医院?在洋品牌普遍质保一年的情况下,能否延长到五年保修?机器零配件、消耗品价格能否做到洋品牌的一半或甚至更低呢?设备技术及维修资料能否无条件向医院工程师开放?设备能够成功进入三甲医院甚至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大医院对于一个民族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广告效应。一个医院的门敲开了,另一个大医院的门就敞开了。
最后,如何提升国产的大型设备在三甲医院中的占有率,除了需要政府的相关政策鼓励和扶持,出台一些有利于国产品牌设备进入医院的政策法规,降低准入门槛;也要呼吁三甲医院在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方面多样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民族品牌进入大医院不再是奢梦。
[1]医疗器械[DB/OL][2012-10-14].Http://www.chinavalue.net/wiki/showcontent.aspx?titleid=222056.
[2]中国医疗电子市场稳健增长,2011年达到41亿美元[DB/OL](2012-02-24).Http://www.cetimes.com/viewnews-139816.html.
[3]黄煌镜,胡志,卢晶.医院内部医疗设备维修成本管理初探[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8):72,58.
[4]张际州,李佳俊.浅谈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对设备维修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五届青年委员会第二次年会暨《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年会论文集[C].2011.
[5]黄煌镜.用精益管理理论再造设备维修流程[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5):303-304.
[6]杨承健,陆银春.关于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维修资源共享问题的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4):58-59.
[7]曹世忠,霍颖.医疗设备管理的一些新思路[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6):47.
[8]焦圣华,闫锋.国产磁控管与进口磁控管之比较试验[A].第八届全国医用加速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9.
[9]段超毅,储祥林.S波段4.8MW大功率磁控管研制与应用[A].第八届全国医用加速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9.
[10]韩小琴.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0,(11):175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