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潮 余玉敏
河南省河湖普查中河流干支流关系修改的探讨
韩 潮1余玉敏2
河湖普查是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主要任务,是其他水利专项普查的基础。此次河湖普查在对流域面积为50km2及以上河流进行普查的同时,也有了一些新的规定和举措,河流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对河南省而言,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关于河流的干支流关系修改问题。
干支流,通俗而言就是干流与支流的合称。
所谓干流,是指在水系中,汇集流域径流的主干河流,或是直接流入海洋、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的河流;所谓支流,是指直接或间接流入干流而不直接入海的河流;在较大的水系中,支流常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直接流入干流的河流称为一级支流,流入一级支流的河流称为二级支流,其余以此类推。例如,颍河、洪河等为淮河一级支流;沙河、北汝河等流入颍河的河流则为淮河的二级支流。
从流域出口处向上溯源寻找判断干流时,首先要考虑技术原因,要遵循河流的三大自然特征,即河流最长、集水面积最大、水量最多。但是,对于大江大河来说,确定干流时还要考虑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
(1)以最长的一条为干流。
(2)以集水面积最大的一条为干流。
(3)各支流的长度、面积接近时,则以水量明显很大的一条为干流。
(4)各支流的长度、面积、水量均接近时,取河道宽广、河谷平缓顺直、上下段自然延伸的一条为干流。
(5)必须充分尊重历史上合理的具有人文传承意义的传统称呼。
(6)必须考虑河流占据的社会因素。
此次普查根据干支流交汇处以上的河长比、面积比、径流量比、河长起算点高程差等指标比对和河流交汇处河势(河宽和造床情势,高分辨率影像数据描述)综合确定,科学支撑约定俗成。
此次普查河流干支流的处理原则如下:
(1)当干支流交汇处的河长比和面积比均小于1时,一定要进行径流量的分析比较,并参照河流交汇处河势,确定干支流关系。
(2)当干支流交汇处以上的河长比和面积比一个小于1和一个大于1时,要进行干支流径流量的分析,并参照河流交汇处河势,确定干支流关系。
(3)当干支流交汇处以上的河长比、面积比、径流比等定量指标差别不大和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河势无法清晰判定时,可采用约定俗成方式确定河流干支关系。
(4)河流干支关系调整后,河流名称也要进行修改。
在实际工作中,从河口向上游判断干流时,当干流向上溯源出现多处支流时,应该如何选择主源。特别是在现有的约定成俗的情况下,比较复杂,技术因素、历史文化因素及社会因素哪一个作为主要考虑原则。结合本次河湖普查中的具体问题,河南省境内有多处河流进行了干支流关系修改。下面举例说明。
石槽河为史河左岸支流,古称金水、河长50km,流域面积715km2,流域共涉及河南省商城、固始两县。
历史资料上小沙河一直作为石槽河支流,通过这次普查数据可知,小沙河比石漕河交汇处以上河长长2%,面积大20%。
考虑到交汇口以下到河口长度仅为10km,干支流关系调整采用直接将这10km河段改名为小沙河。调整后,干流为小沙河,支流为石槽河,没有新的河名产生。
这类河流长度面积都较小,河流历史文化影响较弱,且河流上并没有大型水利工程,修改后对河南省整体影响较小。
颍河,古称颍水,古为“八流”之一,是淮河的最大支流。全长561km,面积36651km2。沙河是颍河最大支流,自右岸汇入,是颍河的主要洪水来源,因此,颍河在当地又有沙颍河之称。沙颍河流域地处淮河的中、下游左岸,地跨河南、安徽两省。北为黄河流域,东为涡河流域,西为伊洛河流域,南为长江流域和洪河流域。
通过这次普查数据可知,交汇处以上,沙河河长比颍河大16%,面积大40%,且通过goole影像图,可以看出沙河河面较宽、水量较大。沙河作为干流比较合理。考虑到一直有沙颍河水系之称,修改后干流称为沙颍河,支流称为颍河。新的颍河河长264km,面积为7223km2。
通过召开省、市水利专家审核会,专家对沙颍河河流结构修改调整持赞同意见。类似这种调整,河南省境内还有洪河与汝河。
淇河全长161.5km,流域面积2141.5km2,淅河为淇河上最大支流,在河南省林州市内左岸汇入。
通过这次普查数据可知,交汇处以上,淅河河长比淇河长4.7km,面积比淇河大9.6km2。
仅从河长面积上考虑,现有干支流关系不合理。但根据实际情况,这里在确定干流时应主要考虑水量因素及历史因素,淇河和淅河干支流关系不作修改。
从两方面进行分析:①根据《河南省暴雨参数图集》,淇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20mm,淅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90mm,由此推算出淇河水量是淅河水量的1.03倍。而从百年一遇24小时点雨量等值线图中可以看到,以南寨雨量站为代表的暴雨中心主要分布于淇河流域,所以应以淇河作为主河道,而淅河只是淇河的一条支流。②考虑到历史影响及其人文传承的意义。淇河古称淇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河水流经太行山脉形成独特的淇河风光。“水影山光,胜过桃源”,享有“北国漓江”之称。《诗经》有十三篇描写淇河风光。“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现鹤壁市的淇滨区即取自淇河之滨之意。那么淇河和淅河干支流关系保持原状。
澧河全长129km,流域面积2787km2。自源头到沙颍河,沿途接纳一级大小支流25条。属于省内比较著名的1000km2以上河流。上游段叶县境内建大型水库孤石滩水库,下游段有河口水文站。
2008年,上游段叶县境内建燕山水库,流经方城县、叶县。全长98.7km,流域面积1280km2。
通过这次普查数据可知,交汇处以上,甘江河河长比澧河大10%,面积大50%,且甘江河口发源地常形成暴雨中心,是澧河洪水的主要来源。按照普查原则,从河长、面积、水量三方面分析,干支流关系必须进行修改。修改后,原澧河及甘江河交汇处以下澧河段与甘江河合并为甘澧河,甘江河作为河流名称就此消失。
但对于此次修改,笔者持不同意见,主要是从文化因素及社会因素分析。从历史文化上分析:澧河,古称醴水,历史悠久。“澧”字古时候与甘醴的“醴”是通用的,意思就是甜美的水。“澧”字最早见于屈原的《楚辞》中,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澧水有详细的记载。《说文解字》中说:“澧水出方城,东入汝河”,当时的澧水就是现在的澧河。这说明澧河在春秋战国以前就已经有了。它也是平顶山、漯河两市的母亲河。修改后,现在澧河与两千年前的醴水也就大相径庭。甘江河古为汝水支流,当时是从叶县善庄向东,大致沿今舞阳县三里河向东入洪河的。后在宋代人工改道——改河入澧,在叶县辛店、龙泉交界处,人工开挖约6公里的人工河道,北拐注入澧河。这段历史对了解当时的漕运有重要意义。从社会因素上分析:修改后,新澧河面积仅为675km2,原澧河下游被新的甘澧河占用了46km。影响很大,河南境内1000km2以上河流数量上少了一条。对这种河流上建有重大水利设施的河流,河流的级别及河名变化,对当地水利资料使用、水利工程管理都带来不便。河名的改变也对南阳,平顶山,漯河三市都有不同程度影响。
对于这种类型河流,相关的各市水利专家也持反对意见。
从上面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技术因素肯定是河流干支流关系考虑的第一要素。但是对于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大江大河,文化因素与社会因素应该加大比重,应充分尊重历史上合理的传统称谓。在普查过程中,应注重各市县意见,河流应该尽量保持现状。
历史上人类及其社会生态系统的发生发展与河流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河流从形成到流传,是人类长期认可的产物,不仅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发源,也是历史的见证。
这次河湖普查历时3年,工作时间长,任务繁重,意义重大。河流的任何变化,从名称到结构,都将会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河流的自然地理属性,社会文化属性缺一不可。因此,对河流的修改一定要谨慎对待
1.河南省水文局 450003 2.信阳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4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