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王贵平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2.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自然界80%的植物是靠昆虫传粉结实的。在众多传粉昆虫中,壁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野生蜜蜂中广泛用于栽培作物传粉的重要类群之一。目前是苹果、梨、樱桃等果树的优良传粉昆虫。早在40年代初,日本即开始用角额壁蜂为苹果树授粉,效果显著[7-8]。中国农科院生防所1987年将从日本引进的角额蜂在山东威海释放成功,同时还获得了当地大量的紫壁蜂和凹唇壁蜂。由于其具有活动温度低、访花速度快、工作时间长、便于人工繁殖和管理,并且传粉效果远优于普通的蜜蜂而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果树的主要授粉蜂种[1-2]。黑龙江省宁安市从山东泰安引进凹唇壁蜂进行授粉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黑龙江省宁安市地理坐标在E128°7′54"~130° 0′44",N44°27′40″~48°31′24″,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5℃,最高气温36.5℃,最低气温-40.1℃,积温在2600~2700℃,无霜期130~135d,年降水量在500~600mm,试验果园在宁安市江南乡,全乡果树种植面积占50%以上。试验园为山坡地建园,面积1000亩,果树的株行距3m×4m,土壤类型是沙壤土,主要的栽培品种为龙丰,基砧采用山定子,无中间砧。
一般每1~2亩设1巢箱即可。于落花后10天调查距离蜂箱不同距离(0m、20m、40m、60m、80m)的苹果坐果率情况,每个距离选择东西南北4株,每株均按东、西、南、北、上5个方位进行,每株不少于100个花序,挂牌标记,记载每个方位调查的花序数,计算其平均坐果率。
通过调查发现壁蜂的有效授粉距离在60m以内。0m时花序的平均坐果率为0.331,20m时为0.314,40m时为0.302,60m时的平均坐果率为0.293。通过上面数据可以看出随着距离的增加授粉后坐果率成降低趋势,并且在对照果园(壁蜂未授粉)也选择了东西南北4株,每株均按东、西、南、北、上5个方位进行,每株不少于100个花序,挂牌标记,记载每个方位调查的花序数,最后算出其平均坐果率为0.308。可以看出壁蜂授粉后的花序坐果率高于对照果园。
壁蜂属于膜翅目蜜蜂总科切叶蜂科壁蜂属。全世界范围内已知野生壁蜂有70多种。壁蜂绝大多数种类访花习性很强,其中不少种类是多种早春开花果树的重要传粉昆虫。我国现已发现并研究应用较多的壁蜂有5种:凹唇壁蜂、紫壁蜂、角额壁蜂、壮壁蜂和叉壁蜂[3]。
成虫活动时间短,凹唇壁蜂1年1代,5月初期成虫出巢活动,雄蜂早于雌蜂出巢,等雌蜂出巢后在巢附近交尾。在随后的2~3d雌蜂开始来采粉采蜜和筑巢,成虫活动期为30~45d。8月下旬前后成虫在茧内羽化,并开始停止成长,一直到第二年年春季随气温上升,果树开花时,成虫才破茧出巢活动。1年中巢外活动时间仅1个多月,巢内阶段不需人工饲养,管理简便。一般于春节前后将蜂茧置于0~5℃的冰箱内冷藏,等到果树开花前一周在果园内释放成蜂。
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凹唇壁蜂每分钟访花10~15朵,而蜜蜂每分钟访花6~8朵,同时蜜蜂采蜜时整个身体极少与雄蕊、柱头接触。而壁蜂体毛多,采粉器官为腹毛面积大更容易传粉。另外,通过观察和调查距蜂巢不同距离果树的座果率,发现凹唇壁蜂活动范围小,有效授粉范围只有50~55m。这样非常有利于给目标果园授粉,便于人工控制,另外也非常适宜于目前经营的生产格局。
凹唇壁蜂出茧后,在温度达14℃以上开始活动,风速超过4级以上或阴雨天气会降低雌蜂外出访花的频率。在1天内成蜂集中在8~16时活动,以10~14时最为活跃,日活动时间平均为8h[4-5]。而蜜蜂的活动适温是20~30℃,低于17℃时,不利于访花授粉。所以早春尤其是杏、李、樱桃及梨开花较早,气温常常偏低,日平均气温一般都低于17℃,蜜蜂不能出巢采粉,而壁蜂则可正常出巢授粉。
巢管可使用生产好的芦苇管,管长15~16 cm,内径7.0~7.5 mm。用时管口要磨平,避免壁蜂受伤;也可以用自己制作的纸管,用牛皮纸或画报卷成壁厚0.1 cm的圆筒,一头用泥封住。两种巢管的管口都用广告色涂成红、黄、绿、白等色,以利壁蜂认巢。巢管50支扎成1捆,颜色随机搭配,每个纸箱内放巢管的数量最少为放蜂头数的2倍。巢管要放平,与箱口方向一致。
根据蜂茧数量,准备好烟盒,在每盒前壁上打2~3个小孔,以供出茧成蜂出入。
以规格25cm×15cm×25cm、一端敞口的硬纸箱作巢箱(香蕉箱子也可),每巢箱装巢管200~300支,巢管上留出空隙,以放小盒,并在巢箱外面包上塑料布做好防风防雨设施。箱口朝东南,距地面30~40cm。每箱放6~8捆巢管,管口朝外,两层之间放一硬纸板隔开。巢管上放蜂茧盒,露出2~3cm。为利于壁蜂产卵后用湿土封巢管,应在蜂箱附近挖一深30cm、直径20~30cm的土坑,坑内每天浇水保持湿润。
放蜂期间不能移动蜂箱及巢管,同时要防止蚂蚁危害。为防止蚁害,可在架设的巢箱下的地面上撒一圈用敌百虫拌的毒饵,也可用烧过的鸡蛋壳撒在巢箱的四周。
果树谢花后壁蜂活动很快减少,一般在谢花后10d左右收回巢管。把封口或半管的巢管挑出,50支1捆,放进网兜内,挂在通风、干燥、清洁的空房内存放。
临近放蜂时如果果园使用农药、会造成壁蜂毒死或驱赶。所以放蜂前10~15d喷1次杀菌、杀虫剂,放蜂期间禁止喷洒任何药剂。
目前应用的巢管多数是纸管。在制作纸管时,不要使用有异味的胶水或浆糊。巢管不能太细,如果太细发育成雄蜂较多;太粗虽发育成雌蜂多,但繁殖率低。
壁蜂倾向于逆风方向采粉,因此巢箱要摆放在地块的中央偏下风头位置。巢箱位置前面开阔利于寻找回巢,后面略微隐蔽使之有安全感巢管利用率高。但不能太开阔明亮或太隐蔽。
壁蜂每做一个花粉团并产卵后都要用泥封堵,巢箱旁的水泥坑面积应尽量大些,并且每天要经常查看,及时添水保持泥泞状态方便壁蜂采泥做巢[6]。
[1] 魏枢阁,魏守礼,王韧,等.果树授粉昆虫角额壁蜂的形态和生物学研究〔J〕.昆虫知识,1991,28(2):106-108.
[2] 徐环李,周伟儒,魏枢阁,等.果树授粉昆虫——紫壁蜂与凹唇壁蜂生物学研究〔J〕.果树科学,1994,11(3):153-156.
[3] 吴燕如.我国北方地区几种为苹果传粉壁蜂的鉴别[J].中国养蜂,1990(6):18-19.
[4] 郭素萍,张景兰,白凤华,等.日本角额壁蜂发育与活动规律初步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0,15(2):185-186.
[5] 刘新生,魏枢阁,赵秀芹,等.角额壁蜂[Osmia cornifrans(Radoszkowski)]成虫习性及授粉效果研究[J].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5,9(2):46-50.
[6] 王凤鹤,郭志弘,徐希莲,等.壁蜂回收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改进方法[J].北京农业科学,2001,19(4):29-30.
[7] Maeta Y and Kitamura T,Studies on the apple pollination of Osmia I.Ideal and condition in utilizingOsmiapollinatorsof apples in Japan[J].Tohoku konkyu,1964,1(2):45-52.
[8] Maeta Y and Kitamura T,Studieson the apple pollination of OsmiaⅡ.Characterstics and underlying problem in utilizing Osmia[J].Konkyu,1965,33: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