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规模化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

2012-01-25 17:21杨和伟常凤琴肖锦红
猪业科学 2012年4期
关键词:种猪养猪规模化

杨和伟,常凤琴,彭 峰,肖锦红

(河南省诸美种猪育种集团有限公司,河南 信阳 463612)

我国规模化养猪生产历经了2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生产成绩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提高。与此同时,经营效益却有亏有盈,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的规模化养猪场,特别是一些刚走上规模养殖的猪场,有规模无效益或效益不明显等现象还非常突出[1]。经济效益是衡量规模化养猪场投入与产出的一个尺度[2],如何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获得最佳的养猪经济效益,成为众多规模化养猪企业管理者追求的目标。

多年来,诸美集团公司始终站在全国一流种猪育种龙头企业的高度,立足于种猪育种的专业化和特色化发展,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早在1986年,便开始进行杜洛克、长白、大白猪新品系的科研与选育工作,并于2008年再次引进新美系杜洛克、大约克、长白原种猪360头。近年来,面对当前种猪育种企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诸美集团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策略,有效的促进了企业的增产增收,企业自身也得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基础母猪群已达7 000头,年出栏生猪12万头,年供种能力达8万多头。以上成绩的取得在于作为种猪育种企业的诸美集团能客观把握自身战略优势与定位,科学的分析影响猪场经济效益各方面因素,找到决定猪场盈亏的关键因素,做好成本控制,规避风险,做出正确的决策。现就影响规模化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做简要分析,并结合诸美集团公司多年来积累的成功的生产管理经验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为规模化猪场管理者提供一些有效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思路。

1 影响规模化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1.1 管理是核心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规模化养猪生产经营管理在现代商品生产中越来越重要,猪场的一切活动均在管理之列,单纯的会养猪和养好猪并不一定是个优秀的经营者,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管理已经成为制约规模化猪场发展和实现规模效益的瓶颈,真正懂得规模化猪场精细化管理是经营好猪场的前提条件,大量的事实证明:管理是规模化猪场实现经营目标,追求规模效益,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核心[1]。

1.2 品种是基础

据美国农业部(USDA)对美国50年来科学技术在畜牧生产中所起作用的总结,品种改良居于各项技术之首[3],即品种是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的基础因素。再好的饲养管理技术也不能弥补猪种品质不好所带来的基因缺陷,饲养高性能的良种猪是提高猪只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基础,因其具有产仔多、饲料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和瘦肉率高的优点,如:诸美集团从美国引进的新美系大白、长白种猪,初产窝仔均为11.6头,且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就目前市场而言,改良猪价格比未改良猪价格高0.6~1元/kg,如果按100 kg出栏,一头改良品种猪比未改良猪多获利60~100元。所以,优良的种猪是提高养猪效益的基础因素。

1.3 饲料营养是关键

饲料费用是养猪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部分,约占70%以上[4],因此只有降低饲料成本,才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决定生产成本高低的因素不完全是饲料价格,还须考虑饲料转化率,饲料转化率受很多因素影响,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饲料的营养品质。优质的、营养均衡的饲料能提高猪自身的免疫力与生产性能,提高生产成绩,使饲养成本降低。因此,能否获得质优价廉的饲料,是决定养猪经营成效的关键。

1.4 猪群健康是生命线

养猪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猪场对疾病的控制能力[5],控制各种疾病的发生始终是当前我国养猪业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近年来,猪场的疫病流行逐渐趋于复杂化、综合化,一些原有猪病如气喘病等尚无有效措施来彻底控制,又暴发了蓝耳病、圆环病毒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等新疫情,给疾病的诊断、防控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导致猪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据统计,我国养猪业每年因各种疫病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占整个行业损失的60 %以上[6]。所以加强疫病控制能力并确保猪群健康,是每个猪场的生命线,只有健康的猪群,才能达到最好的生长速度和最佳的料肉比,才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1.5 猪舍“小气候”环境的控制是先决条件

规模化养猪场,各类猪群均处于高强度的生产状态下,猪舍“小气候”环境条件对其生产力和健康影响极大。不良的环境和应激是蓝耳病、圆环病毒、呼吸系统疾病、寄生虫病等疾病发生的先决条件,严重制约着猪的各项生产性能,例如,高湿的环境会明显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增重。据报导,高湿环境中猪血液中的血红素减少,饲料利用率和氮沉积能力下降,导致猪只增重减慢[7]。同时,高湿对母猪的繁殖性能也不利,饲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母猪产仔数减少,仔猪断奶窝重降低,疾病高发。所以猪舍“小气候”环境控制的好与坏,决定着养猪生产的成与败,是影响规模化猪场经济效益的先决条件。

1.6 市场是“指挥棒”

除上述内部因素外,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还涉及到外部市场诸因素。外部市场诸因素对养猪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表现在饲料价格和生猪价格的变化,受饲料市场和猪粮比价、供求关系所制约,市场波动情况不仅直接影响养猪本身的饲养成本,而且影响猪的销售价格和渠道,从而影响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市场是养猪生产的“指挥棒”。

2 提升规模化猪场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2.1 完善管理结构 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提高规模化猪场管理水平是一个综合概念,简单可分为生产管理与非生产管理两大方面。在实际工作中,两者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促进,协同作用于整体工作质量的提高。与生产有直接关系的管理称之为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必须有一个可操作的管理系统和管理结构,此系统可分以下5个方面:猪群管理、饲料管理、技术管理、生产人员的管理、以及生产档案、计划、统计分析管理。需要强调的是,在整体管理系统中既要有整体方案,又要有具体操作方案,并落实到工作中去,检查其效果。要提高管理水平,必须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制度,同时又各有侧重点及注意事项,每项管理都包含有其它4项管理中的内容,相互作用形成综合的生产管理结构。如生产档案、计划、统计分析管理这一项目,操作中与饲料管理,猪群管理,技术管理都有密切的关系,在分析每个项目的管理水平时,都要进行其它4个项目的分析,做到这一点就很容易检查出影响生产管理水平高低的因素所在。

在生产管理中,成本控制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猪场经营管理的工作质量。对于规模化猪场来说,提高能繁母猪年断奶仔猪数量及降低单位增重的生产成本,是猪场成本控制的关键,而采购成本和生产过程成本的控制也不可忽视。在生产中,应不断分析生产成本,这样有助于我们考核猪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益指标,有利于制定措施,促进经营管理工作的不断改善,充分发挥种猪的生产性能,使每头母猪提供的年断奶仔猪达22头甚至更多,提高饲料品质,降低单位增重成本,做到产出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低化,同时减少生产过程中人为的各种浪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2 重视品种改良 树立正确引种理念

作为养猪生产者,应具有强烈的良种意识。优良的种猪是育种场通过现代种猪育种技术(种猪性能测定、遗传评估或分子育种等技术)措施,经过严格选育的结晶,其各项生产性状都表现出良好的遗传性。品质越好的种猪,带来的利润自然就会越多。引种时,应该充分考虑种猪场的品牌信誉度、养猪历史、技术实力、品种特性及健康标准等。首先,应选择有品牌、有实力的种猪企业,其种猪血统较为广阔,生产规模大,供种能力强,并且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管理优势、雄厚的人才优势和过硬的技术优势,从客观的角度来讲,这样的种猪企业有可能、也有能力生产出更为优良的种猪。更不可忽视的是,在引进种猪的同时,能够获得匪浅的产品附加值,如完善的、人性化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养猪生产各环节的技术培训及指导等。其次,不能只注重种猪的体型,而忽视其综合育种值,信誉良好的种猪企业对所售种猪均提供详细的种猪系谱,并标明该种猪个体的性能指标,包括估计育种值及其父母系指数等,只有通过该个体综合育种值并结合其外表特征,才是评定一头种猪价值标准的科学依据。最后,信誉良好的种猪企业的种猪健康标准高,会主动协助客户进行血清抗体监测(如ELISA方法、间接血凝试验等),如检测猪瘟抗体、口蹄疫抗体、伪狂犬野毒、蓝耳抗体等。引种时,一定要努力从源头控制传染源,引入疾病等于引来定时炸弹,一旦条件恶化,便会不定期“爆炸”,而净化又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2.3 平衡营养提高饲料转化率

营养平衡的优质饲料,不仅是生长所需,而且对免疫系统发育也有重要作用,可提高猪只对疾病的抵抗力。例如,母猪的营养决定了仔猪的发育,母猪的初乳为防止仔猪感染本场现有的疾病提供保护能力,仔猪断奶后需供给优质平衡的全价饲料,以减少由于断奶造成的应激,免疫系统的完善需要良好且利用率高的营养供给。现在许多猪场疾病的发生后移到生长育肥阶段,主要就是因为前期营养和保健及环境比较好,而后期环境和营养较差的原因造成的。因此,设计饲料配方时,要根据不同猪只的生长需要,灵活运用饲养标准,科学选用饲料原料,做到根据猪的生物学特性、生长阶段、性别和不同季节选用不同的营养水平,充分发挥猪的生长潜力。

同时,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全群料肉比对于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饲料的费用占整个养猪成本的70%以上,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往往关注肥猪的料肉比,而忽视全群的料肉比,如果能把全群的料肉比由3.5∶1降到3.2∶1,每头肥猪按100 kg活重计,1个万头猪场l年可节省饲料300 t。降低全群的料肉比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选择最优且适合猪各生理阶段营养需要、能发挥猪的遗传潜能的全价饲料;二是努力提高母猪年生产力,降低母猪非生产天数,减少低效母猪的饲养,还可采取人工授精,减少公猪的饲养数量,充分发挥优良种公猪的遗传潜力和避免疾病感染等,这样既节省了饲料,提高了受胎率,又降低了成本。另外,合理利用饲料配方中的原料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又一因素。同样原料,不同配方,饲料转化率不一样。同样,相同的配方使用不同的原料,饲料转化率也不同。只有采用最新科学方法配制的全价饲料和饲养生产性能最佳的猪种,才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2.4 转变疫病防控理念 确保猪群健康稳定

猪的生长快慢、饲料利用率的高低,不仅与猪的品种、饲料有关,而且与猪的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猪场若存在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困扰,特别是喘气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猪能吃但长得慢,导致延期出栏,延长饲养周期,增加饲料消耗,造成饲养成本上升。很显然,如果猪场暴发传染病,猪大批死亡,造成产量严重下降,饲养成本急剧上升,往往会使经营者陷入困境。多年来,我国动物疫病防控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为主,是基于猪群体质好、疫病少而且典型单发为主的基础,但是,当前我国猪病呈现出越来越复杂且多发的形势,控制猪场疫病不是单靠控制某一种猪病就可以解决的,疫病的控制需要从饲养管理、环境、营养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及逐步开展净化一些重要的猪病来实现。在新形势下,疫病的防控理念必须改变,需确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 的观念,以疫苗预防、药物保健为辅,加强防疫消毒措施,严格贯彻执行免疫程序,并结合重点疾病的净化等必要措施的综合防控思路。

2.5 创造舒适环境 发挥最佳生产性能

舒适的生活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饲养密度等,同时有害气体的含量也不能超标。有科学实验证实[8]:气温在室温以下时,每下降1℃,猪只的日增重会降低17.3 g,高于室温时,影响会更大,如果气温超过37.8℃,体重反而下降,在高温环境下甚至可使仔猪增重降低50%;充足的阳光能使母猪的繁殖力提高4.5%~8.5%,仔猪日增重提高10%,发病率降低9%;饲养密度过高可使饲料转化率降低11%。以上数据说明在生产中应尽量减少如高温、低温、有害气体、运输、频繁的疫苗接种等各种环境应激因素的影响,给猪只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猪群只有生活在适宜的猪舍“小气候”环境下,猪的能量维持需要最少,营养的转化率最高,猪的遗传潜力和各项生产性能才能充分表现,才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率,节约饲料,从而降低成本。猪舍“小气候”环境的控制是今后规模化猪场应慎重考虑的重要方面。

2.6 确定市场营销策略 树立品牌概念

俗话说“会养不如会卖”,道出了养猪企业特别是种猪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性。规模猪场可根据本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和评价市场信息,进行市场分析,制定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树立产品整体概念,定期评估本场猪的质量水平和优缺点,确保销售猪只质量的长期稳定,使本场猪只品质保持业内领先水平,用质量托起销售市场,树立自己的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由于生猪产品的“鲜活性、易耗、易变化”的特点,就要求产品流通周转快、环节少且渠道顺畅,能否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就看上述内外因素的影响如何,当内部的技术与管理充分发挥作用,并能及时掌控市场信息,拓宽销售渠道,就有可能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若对市场价格周期的估测正确,就有望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3 结语

面对当前我国养猪业在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竞争激烈的现状,规模化养猪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的特点,加强经营管理,实施品牌经营,建立完善的种猪繁育体系,创造最佳养猪环境条件,转变疫病防控理念,挖掘猪群生产潜力,做好市场分析,逐步提升和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纵观全局,养猪业就目前的市场行情来讲,乃至将来,都将是一个微利行业。但是,养猪生产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猪肉和粮食一样是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必需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改善,对猪肉的消费将持续增长,消费者对猪肉安全水平和品质标准的要求将会愈加严格,养猪业必将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行业,而规模化养猪将是今后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规模化养猪场只要能够正确认识到影响规模化养猪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处理和解决好这些影响因素,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养猪业的前景依然非常光明。

[1] 张慧玲. 规模化猪场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0(2): 93-95.

[2] 伍日土. 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经济效益的措施[J].《畜禽业》, 2010(7): 36-37.

[3] 赵克斌,王立贤,程笃学,等.中国中小规模养殖户养猪生产状况调查报告[J].《养猪》,2007,(5):33-38.

[4] 余德谦. 降低养猪饲料成本的措施[J].《广东饲料》,2009(8):41-42.

[5] 克里斯!内切尔茨. 猪群健康状况与养猪成本的关系[J].《中国动物保健》,2001(6):17.

[6] 刘家国,王德云.新编猪场疾病控制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7] 陈国宇.规模化猪场管理者理念的更新[J].《中国畜禽种业》,2007(3):18-19.

[8] 张金洲, 喻传洲. 规模化商品猪场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关键[J].《湖北农业科学》,1998(4):48-50.

猜你喜欢
种猪养猪规模化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探索走出规模化效益化地热发展之路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养猪
养猪谨防六大误区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