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静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11)
“空巢”概念的界定和规范使用
张 静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11)
空巢;家庭生命周期;无子女老年家庭
自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在这其中,笔者发现“空巢”概念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但对于究竟什么是“空巢”,其概念所指和词义内涵,在使用中还很不统一:时而特指那些有子女,但子女已长大离家的情况;时而泛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不在身边的情况;时而指家庭生命周期中随着最后一个孩子长大后离开,只剩下父母在家的阶段;时而指不与子女一起居住的家庭居住模式。特别是经常模糊、重叠、混淆“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留守老人”和“孤寡老人”的概念。对“空巢”概念理解上的偏差,一方面对学术研究、政策制定和宣传、数据统计都造成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很难对接国际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本文探讨研究目前“空巢”概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议应该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给予规范统一。最后针对“空巢”与无子女老年家庭问题的区别研究,以及重视对“空巢”统计数据的解释给出对策建议。
在国内,比较公认的较早提出“空巢”概念的是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的蔡文媚教授。源于八十年代中国境内掀起的“出国热”,当时一批老知识分子纷纷将子女送往国外留学或工作,自己独自留在家中,即所谓独守“空巢”。从这一背景,我们不难判断,“空巢”最初是指子女长大后离开,只剩下父母在家中。
而国外较早使用“空巢”概念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其中比较广为人知的是美国家庭社会学家伊夫宁·M·杜瓦尔(Evelyn M·Duvall)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中提到了空巢概念。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展示了家庭变迁的动态过程,是以人的生命发展阶段来类比家庭从成立到消亡的过程,建立了从时间角度理解家庭的研究框架。杜瓦尔把抚育孩子作为家庭生命周期的主干内容,她认为家庭生命周期是围绕第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而展开的,在多子女家庭中,这个过程便不断被重复。杜瓦尔把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八个阶段:新婚期(没有孩子);育儿期(从第一个子女出生到该子女两岁半);学龄前期(从第一个子女两岁岁半到该子女六岁);学龄期(从第一个子女六岁到该子女十三岁);青少年时期(从第一个子女十三岁到该子女二十岁);家庭作为发射中心时期,也叫子女离家期(从第一个子女到最后一个子女陆续离家);中年父母期(空巢到退休);老年家庭成员(退休到双亲死亡)。由此可知,杜瓦尔在其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中所说的“空巢”是作为一个时间起点来使用的,是指家庭中所有的孩子都离开后的那一时刻。这对于空巢概念的起源和界定有着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将进一步从概念的词典义入手,进行辨析。
语文词典一般收录的是该词常用的、稳定的意义。因此可以从国内外词典中对“空巢”概念的释义比较,寻找出其概念界定的依据。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对empty nest的解释,原文是:AmE the situation that parents are in when all their children have left home.〔美〕空巢(指子女都已长大离家)〔1〕。事实上,英文词典中通常更多收录的词条是empty nester(独守空巢者)。其定义如牛津词典在线,原文是:a parent whose children have grown up and left home.译文:指子女已经长大离家的父母〔2〕。由英文词典可知,无论是对于“空巢”还是由其派生出的词汇“独守空巢者”,释义中都在围绕“子女成年后离开家”来定义。需要指出的是,英文词典中把“空巢”解释为子女长大后离开的状态/家/阶段。很明确,这是基于以子女为主线进行阶段划分的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即抓住“子女成年离家”这一要素作为概念界定的依据。
目前所查阅到的较早论及“空巢”概念的并非汉语词典,而是出现在专业辞典《简明老年学辞典》中,是一种间接释义,穿插在对“空巢综合征”的解释之中。汉语词典则一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都还没有收录有关“空巢”概念的词条。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一些汉语词典,尤其是反映新词语的词典开始收录“空巢家庭”这一词条,个别词典还收录了“空巢老人”词条。直接对“空巢”概念进行解释的比较少,具体释义如下:
《简明老年学辞典》对“空巢综合征”的释义原文是:指家庭生命周期的老期(50岁以后)和隐退期(60~70岁以后)之间,子女都离开父母在外求学、就业和自立成家,家庭成了只有老年夫妻俩的空巢〔3〕。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空巢家庭”的释义原文是:指子女长大成人离开后,只有老人单独生活的家庭〔4〕。
百度百科词条中对“空巢”的释义原文是:仿译词,英文:empty nest,含义:指孩子长大离家后,父母独自在家的空虚、寂寞的状态。字义上,空巢就是“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离开后家庭空寂〔5〕。
从汉语词典及早期的专业辞典对涉及“空巢”的释义可知,作为仿译词,“空巢”的词义与英文词典的释义是一致的,即都是围绕“子女成年后离开家”来定义。既然如此,“子女成年离家”理应作为“空巢”概念的界定依据。然而目前的问题是,词典中的这一概念界定依据并没有被贯彻到实际使用中,即语文词典中给出的词义竟然并非该词最常用、稳定的意义。这样一来,就必然造成了语言使用不规范的问题。这是非常特殊和值得关注的现象,需要加以研究,对问题存在的原因做进一步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今社会上对“空巢”概念主要是从家庭和留守空巢者这两个角度来细分使用的,其中又以年龄来划分留守空巢者的类型,这样就产生了诸如“空巢家庭、空巢老人、空巢中年人、老年空巢家庭、中年空巢家庭”等词语。在这些语境里,空巢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超出了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和空巢词典义的范畴。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类情况。
指从“空巢”的字面义衍生出其他的意义。之所以将此类情况归纳总结为“望文生义”,是因为人们很容易从“空巢”的字面意义,即“空的巢穴(家)”,进而联想到“没有孩子的巢穴(家)”。结果就是,“空巢”概念的外延就扩大了。不仅那些子女长大离开的家庭,而且连同那些从来没有生育或收养过子女,或者子女已亡故的家庭都包含在“空巢”概念范畴内。
在这一方面最为极端的莫过于有些人甚至从“空的巢穴(家)”这一字面意义,推演到“没有任何人的巢穴(家)”。曾有这样一则报道〔6〕,说老年人对被称为“空巢”老人极为反感,甚至唾骂道,“空巢?老子还没有死呢!老子不是人吗?”文章评论道,“这个提法在不少中国老人心目中可能确实认为有不妥之处。巢空了,应该是指巢里面没有鸟儿居住了。小鸟儿翅膀硬了,都远走高飞了,巢里不是还有老鸟守着吗?”社会生活中,不了解空巢概念的有关背景知识,往往就会发生这类误解。
有文章认为空巢家庭原是社会学者在研究“家庭生命周期”时提出的一个概念。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中,空巢家庭是家庭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生活,剩下老人独守“空巢”的家庭〔7〕。与此相类似的文章还有,那么什么是空巢家庭呢?我国学者在研究的过程当中都给空巢家庭下了一个定义。但是总的来看,无论学者们怎样表达,其看法是大致相同的,大都认为空巢家庭是家庭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阶段,是指子女不在身边和无子女的老人家庭〔8〕。
这里,两篇文章的作者均将无子女的情况也视为家庭生命周期中的某个阶段,显然是对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曲解。杜瓦尔在阐释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时,认为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并不适用于单身、已婚无子女家庭等情况,究其原因,是这类家庭没有抚育孩子的任务,那么自然也就无法适用以抚育孩子作为划分依据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
笔者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以浙江农村为例》〔9〕一文中发现有这样的论述,“关于老年空巢家庭的研究,国外研究成果相对丰富,相关的文献可以参阅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署人口部2005年报告《世界老年人居住方式》(United Nations,2005)。”查阅该报告内容〔10〕会发现,除了在“执行摘要”部分提到过一次在较发达的国家里,老年人通常会经历家庭的“空巢”阶段,此外并没有关于“空巢(empty nest)”的论述。显然,作者是将国内讨论的空巢概念与国外对居住方式的研究相提并论。除此之外,也在政府出台的一些报告、文件中会涉及此类问题。例如:《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新闻发布稿中提到,“我们对其中地级以上大中城市的调查显示,老年人的空巢家庭(包括独居)比例更高,已经达到56.1%,其中独居老年人占12.1%;仅与配偶同住的占44%。”又如:2009年4月8日,《China Daily》(汉译名:《中国日报》)原文中提到:It will see a major increase in the population of the elderly,especially those over 80 years old,Vice-Premier Hui Liangyu said in early February.“There will also be an increase in ‘empty-nest’families,(old people living without their children),”he told a conference〔11〕.译文: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于2009年2月初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老年人口数量,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将大幅增加。他说:“空巢家庭(不与子女一同居住的老年人)数量也会增加。”
因此,应该认识到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与从居住方式/安排角度来给“空巢”概念下定义,表面上是对同一个内容从不同角度来描述的结果。但是实际上却会导致将“空巢”概念描述成两个完全不对等的概念。如果说前者是对家庭生命周期中随着子女成年离家而产生的一个阶段的动态描述的话,那么后者显然只是对家里没有子女这个结果进行了静态分类,即如果家庭中没有子女共同居住在一起,那么会存在的其他类型的居住方式/安排,其中“独居和仅与配偶居住在一起”就成为最典型的类别,虽然子女不在身边但其他亲属在身边的“类空巢”是基于此衍生出的新类别,从而将“空巢”概念与居住方式/安排概念划等号。笔者认为这两者间有很大的差别,需要加以区分。尤其在对概念进行定义时,不宜只选取概念内涵的某个特征进行描述和解析,否则只会偏离概念的核心意义。
“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和“孤寡三无”老人原本是不同的概念,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出现了混淆和混用的情况。根据百度词条对“留守”老人的定义,我们知道“大量农村青年进城打工,将孩子、老人留在家里,即所谓的'留守人员',这对留守人员在物质生活上和感情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留守人员中的老人就称为留守老人。”可以看出,“留守”老人是基于中国现有国情下产生的概念。这与“空巢”概念的内涵相去甚远。另一方面,“孤寡三无”老人中的孤寡老人是指年满60岁以上,除了自己,没任何亲人在身边的老人。如果孤寡老人还符合没有收入的条件,在农村可以作为五保户供养,在城市就作为三无人员。
之所以混淆、混用“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和“孤寡三无”老人的概念,笔者分析认为,这三个概念中都含有“子女缺位”,即“身边无子女”的意义内容。尽管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大相径庭:一者是子女长大成年离家;一者是子女进城务工;一者是未婚、未育、未收养子女。此外,还必须指出“孤寡”老人未必等同于“三无”老人。传统观念中,无儿无女即被视为“孤寡三无”老人,仿佛没有了子女,连生活收入和保障也一同失去。而事实上,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和发展,在现代婚育观念的影响之下,未婚、未育也未收养子女的人群已经占据了一定比例,当他们年老时,依然可以有自己的收入来源,比如退休金等。因此,他们并非“三无”老人。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应该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对“空巢”概念进行统一界定,从而规范其使用。“空巢”是指子女长大成年后离开,是家庭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阶段。当前社会生活中,人们对“空巢”概念的使用之所以不规范,根本原因就是对“空巢”概念的理解出现偏差,缺乏对其理论知识背景的了解,而仅仅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因此才出现了前文所列举的使用现状实例。最后笔者将就与“空巢”概念密切相关的问题作进一步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在正确理解和规范使用“空巢”概念的基础上,我们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还需要对“空巢”与无子女老年家庭问题进行细致区分和深入研究。因为,同样表现为子女缺位,但“空巢”与无子女老年家庭所面临的问题差别很大。“空巢”老年家庭中,子女缺位是因为长大成年离开,老年人的经济供养和精神慰藉客观上仍然可以由子女提供和支持。无子女老年家庭的情况则分为:一是家庭中从未有过子女,二是有过子女但因失踪、长期刑拘、亡故等原因导致子女缺位,这两类情况的共同点是老年人的经济供养和精神慰藉客观上都不能够由子女提供和支持。如果不能严格界定“空巢”概念,笼统将无子女老年家庭都视为“空巢”老年家庭的话,不仅无助于解决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反而某种意义上会忽视一部分老年群体所面临的真正问题。比如,提倡孝道、要求子女提高经济供养和精神慰藉水平等措施对于他们都是没有可行性的。这部分人等到眼花耳聋、行动不便、甚至患上老年痴呆症时,应该由谁来保障其权益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社会在发展,已有政策措施也需不断完善,我们应该针对这类问题,投入研究力量,拿出解决方案,及时提供社会服务。
在进行“空巢”问题的专题统计调查时,组织调查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数据的解释。目前社会上有关“空巢”的数据,使用相当频繁,但缺乏的是对数据的解释。例如:数据指向的是家庭还是个人?如果是家庭,那么独身者就不应被纳入进来。数据大多是否都包括了无子女的情况?如果包括,那么一些鳏寡孤独者又势必都将被纳入进来,而“空巢”与“孤寡三无”显然是不同的概念。这是很矛盾的。不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使用数据者来说也会造成很大的困惑。不使用难以说明问题,使用的话又不够精准,从而对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都带来不利影响。
1 英国培生教育出版有限公司.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英英·汉双解)〔M〕.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2004:614.
2 牛津词典在线〔EB/OL〕.http://www.askoxford.com/concise_oed/emptynester?view=uk.
3 贾 岩,李 蓝,刘成兆.简明老年学辞典〔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492.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78.
5 百度百科词条〔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715137.htm?fr=ala0_1.
6 “空巢家庭”提法不妥引口角〔EB/OL〕.http://www.confucianism.com.cn/html/A00030005/6947244.html.
7 李瑞芬,蒋宗凤.空巢家庭问题探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20(3):40.
8 符 琼.中国空巢家庭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2009;(18):13.
9 姚引妹.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以浙江农村为例〔J〕. 人口研究,2006;30(6):38.
10 Living Arrangements of Older Persons Around the World〔EB/OL〕.http://www.un.org/esa/population/publications/living arrangement/report.htm.
11 China Daily.China to throw some gold at silver population〔EB/OL〕.http://english. peopledaily. com. cn/90001/90782/90872/6632321.html.
R161
A
1005-9202(2012)08-1765-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8.113
张 静(1979-),女,硕士,编辑,主要从事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
〔2011-05-04收稿 2011-07-18修回〕
(编辑 曹梦园)